所謂心得體會,關鍵在于寫出“心得”、談出“體會”。仁人見仁、智者見智。對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趙一曼的故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匯編四篇】,歡迎品鑒!
【篇1】趙一曼的故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
一九九六年八月二日,尚志市舉行了一個牽動人心的儀式——趙一曼烈士紀念館隆重開館!六十年前的這個日子,巾幗英雄趙一曼就在這里英勇就義。趙一曼出生在白楊嘴村中的李家。趙一曼排行第七,小時侯,趙一曼在大姐夫辦的學校里學習語文
數學,課余時給她講了許多革命道理,使她懂得了要推翻封建勢力的壓迫,不僅要反抗它,而且要改造它,把她帶到一個嶄新的天地里,在心里播下了一顆革命的火種。父親死后,封建思想的哥哥剝奪了她求學的權力,后來她在大姐夫的幫助下悄悄地自修學習,并且通過讀一些進步書刊使她眼前豁然開朗了,她開始真正了解世界、了解國家、了解人生了。一九二四年初夏,她終于沖破了家庭的牢籠,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從此開始了革命生涯。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趙一曼正式穿上了軍裝,不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后來受黨的委派,到黑龍江省尚志一帶參加抗日聯軍。這期間,她帶領著抗聯戰士們多次地打擊了敵人,然而,在一次戰斗中為了救戰友,受了重傷。被俘后,敵人對她進行了一次次嚴刑拷打,她英勇不屈,回答的始終只有三個字:“不知道!”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年僅三十一歲的趙一曼英勇就義。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不禁被趙一曼的胸懷大志、刻苦學習、不怕犧牲的精神所感動,而我生活在這幸福的和平年代,卻不知道去珍惜。我有一個屬于自已的小天地,可我平時連收拾房間都要媽媽動手,看看書中趙一曼在與我年齡差不多大時,因為家庭的束縛不能進學堂讀書,就自已照書自學;趙一曼為了
躲避大哥,去讀進步書刊,常常要跑到竹林里讀,而我們上學看書幾乎都是爸媽求著讀的,與趙一曼烈士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那一段血腥的歷史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了,但我們不能忘記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繼承先烈們的遺志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知識,向革命英雄學習,永遠向前,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富強!
【篇2】趙一曼的故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
生命如花,芳香四溢,當你的生命為他人開一朵花,燦爛一片天地,增添一份溫暖,你生命的方向就會沁人心脾,一次親切的關懷,一次無償的付出……當這一切在你的心田蕩漾著漣漪的時候,你一定會感受到生命的芳香。當你凝視那些普通的生命,你會發現他們的生命正在靜靜地開放,把芳香留給了世界,當你追想那些遠去的生命,你會發現雖然斯人已逝,芳香依舊彌散。“誓志為民不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兒若是全都好,女子緣何分外差?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著旌旗紅似花”。一首《濱江述懷》,這是一首再典型不過的明志詩,從他沖出牢籠,投身革命之日起,就已立下了終身的宏志:愿以一腔熱血,沃我中華大地,以刷新故國,造福我人民。它就是我國偉大的抗日女英雄———趙一曼。趙一曼烈士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一位杰出的女戰士,犧牲時候年僅30歲,她把自己年輕的生命貢獻給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她從小就抵制封建陋習,從小就有遠大的志愿,進步的思想。
她于1932年春被派往東北,先在沈陽做了一年多的工運工作,后又被調到哈爾濱任哈爾濱工會的代理黨團書記,還記得那次,他正領著工會的幾個同志,在太陽島一個白俄的住房里開會,桌上放著麻將做掩護,趙一曼掏出文件向大家傳達,這時,一個巡邏的警察剛好經過這里,看到里面打麻將便想去抓賭,警察忽的闖了進來,看到桌上的文件伸手就抓,大家一時被這突來的情況驚呆了,她急中生智,端起窗臺上的一盆米湯就往警察頭上扣,然后大家蜂擁而上吧警察按在地上,有人找出繩子把他緊緊地綁了起來,裝進了麻袋,塞到桌下,繼續開會,會議進行到晚上結束,趙一曼又派人把麻袋悄悄地扔進了深水里。由于趙一曼的機智、果敢、沉著、冷靜,便簡單妥善的處理了此事,真可謂是智勇雙全的女將軍啊!
趙一曼進過不讓須眉的風范也令人敬佩,他多次參加戰斗,曾一夜之間端掉敵人數個警察、哨所,繳了二十多條槍,他曾率領自己地方上的隊伍殺死無數個鬼子,她遇事沉著冷靜,機智果斷,不怕困難,這些精神也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當遇到困難時,我們要想一想趙一曼前輩,要堅持不懈,運用智慧戰勝困難,她舍己為人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她有一個兒子,但由于革命事業,卻托給親人撫養,他也曾不止一次思念兒子,但為了人民她甘愿舍小家顧大家,現在的我們不需要舍己為人,只要在細節上多為他人著想,這樣人與人之間才會充滿愛。趙一曼的一生是短暫而輝煌的一生,她自幼追求真理,追求進步,不斷探索,不斷前進,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民族解放事業,她以自己的行動樹立起一座歷史的豐碑!
她以自己的精神譜寫了一曲生命的贊歌,他為國為民不為家的精神,正是我們應該發揚光大的民族魂,他的英雄事跡感染著世代人民,斯人已逝,但他生命的芳香依舊彌散。
【篇3】趙一曼的故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
中國,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古老國度,在歷史的歲月中涌出了千千萬萬的愛國英雄,他們的愛國世紀讓我們深深的感動。
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了以前文章—《抗日英雄趙一曼》,讀后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激動。文章中,趙一曼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第三團政治委員。在一次戰斗中,他不幸被捕。兇惡的敵人妄想從趙一曼口中得知抗日聯軍所在地,但是趙一曼鎮定自諾,寧死不屈。敵人暴跳如雷,趙一曼忍受了一次又一次酷刑的摧殘,她的右膀被砍斷,帶上幾十斤重的鐵鐐,但他從不屈服和動搖過。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趙一曼,永遠的離開了我們,犧牲是年近三十一歲。
趙一曼趙一曼這個名字已經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他為了民族的解放甘愿拋頭顱。灑熱血,充分體現了一個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她的一句話讓我不難忘卻,她說:“你們可以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可以把人多成爛泥,,可是你們消滅不了共產黨員的信仰……”這種浩然真氣永遠震撼著和激勵著每一個中國人。
【篇4】趙一曼的故事英雄事跡心得體會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品格。要求全黨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觀看了偉大革命先烈趙一曼的英雄事跡,“甘將熱血沃中華”的大無畏精神足以讓我們強健精神、滋養心田、提振信心。
一是以優良家風傳承英雄遺志。影片中我印象很深的一個片段是犧牲前,她為兒子寫下泣血遺言、托孤之信: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際行動來教育你。趙一曼烈士留給兒子的遺書,飽含拳拳愛子之心,卻更是一場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她重新定義了母愛的高度,即在國家危難時,“誓志為人不為家”,以無私的愛與犧牲謀求全民族共同的美好未來。父母之愛,表達方式不同,但無私奉獻的本質大都是一致的,為人子女,應敬畏父母,感恩父母,多給父母一些溫情的陪伴,多給父母一些耐心的引導;為人父母,更應傳承先輩的品質:熱愛祖國、熱愛生活,也同樣要熱愛生命,用強健的體魄、飽滿的精神奮力拼搏,為國效力;我們是子女,也將是父母,但不變的是我們始終是中華兒女,在大局面前,要始終以大公為先;在大家面前,要始終以大愛為念。
二是以堅忍自制磨煉奮斗本色。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趙一曼烈士絲毫沒有動搖,巾幗兒女的回應擲地有聲:反滿抗日,就是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不管是在我們的人生路上,還是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大背景下,磨難、挑戰、壓力、風險、危機不會少。于我們自身的工作而言,便要克服重復的工作內容帶來的枯燥,善于從常態中突破新路,從重復中尋覓成就感,從上級、老同志、同事以及同一個系統中的工作人員那里,不斷接受新知識,學習新本領,克服新困難,尋找新突破。到基層一線淬煉自身,拒當“溫室里的花朵”,勇于擔苦、擔難、擔重、擔險,培塑鍥而不舍的堅忍力。
三是以青春歲月譜寫生命華章。趙一曼犧牲時,年僅31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她卻為保守秘密,保護組織而視死如歸,英勇就義,那是一個年紀輕輕就干大事、年紀輕輕就丟性命的時代。“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這個時候,正是“滿堂青年,朝氣蓬勃”,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有勇氣、有銳氣、有生氣,最能干大事,也最能成大事。青年人最大的資本,恰恰是最容易被自己忽視的青春和奮斗。“青春虛度無所成,白首銜悲亦何及”,如果這個時候避勞就逸、蒙頭大睡,不僅影響當下,更會貽害未來。打“青春牌”、吃“青春飯”,或坐享其成、小富即安,或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或未老先衰、隨波逐流。“所有命運的饋贈,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這些看似“佛系”的生活,其實是提前預支了本不該屬于自己的舒適,“你以為是妥協一次、將就一回,其實卻是妥協一世、將就一生”。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現在不奮斗,將來憶什么?我們不妨記住那句勵志的話:逆風更適合飛翔,不懼風雨,不怕風浪,讓青春出彩,讓事業輝煌。
上一篇:佛心禪語文案分享給大家一起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