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第2句】:【禪心佛語】禪曰:人生太閑,則別念竊生;太忙,則真性不現。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亦不可不耽風月之趣。有才德的君子,要多加注意自己身心的健康;也要多接近大自然,品賞風花雪月的趣味。
【第3句】:恒秋:慈悲地觀察生活,善待那些誤解和冒犯,找到自己能夠把握生命的方法,用一份坦然和坦率去投入,散去那些生活的浮華,找到自己內心的歸宿。
【第4句】:語言以減少為直截。長幼以慈和為進德。凡事以預立為不勞。處眾以謙恭為有禮。(唐)百丈懷海禪師《示叢林要則》
【第5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生活里誰傷害了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能夠盡快化解自己的憤怒。或者原諒,或者忘記,或者沉默。心本自靜,何需外求。修行在心,不貪不嗔。
【第6句】:【佛心禪語】自心豐足,才能感知世間的豐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間的美好;自己坦蕩,才能逍遙地生活在天地之間。——賢宗法師
【第7句】:【禪心佛語】佛陀建議,無論行動、飲食或觀看,都不要讓渴愛喧賓奪主?;钤谑篱g而不為世間所污染,清楚覺知這個世間,不要讓心被渴愛所淹沒。換言之,要放下。
【第8句】:有種期待,永遠不能實現;有種逃亡,永遠不能停歇。有些味道,只能一個人靜靜品嘗,有些景致,只能一個人遠遠觀看;有些情懷,只能一個人默默珍藏。有些該記住的被忘記,有些該忘記的去口被記住。
【第9句】:【禪心佛語】人,既要有激情;又要有理性。開創一件事需要激情;成就一件事需要理性。寧可不辦事;不可辦傻事。不辦事,不是最好的狀況;辦傻事,卻是最壞的狀況。
【第10句】:【禪語人生】珍惜小小片刻的幸福。享受生活中的小插曲,因為當有一天你回想起來,你會發現它們其實是大事件。生活中最美的部分其實就是那些,某個重要的人一起度過的,小小的,難以名狀的時刻。
【第11句】:【禪語人生】欲望—實力=痛苦程度。當欲望遠遠超過實力,無論如何不能實現時,就是一個人最痛苦的時候,就容易走火入魔。
【第12句】:【禪語人生】我不知道自己面對死亡時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態,但我想我是定然不能平靜的,此生,我還有很多的夢想沒來得及現實,此生,我還有很多的感悟沒有體會,此生,我還有很多執著無法懷釋,此生,我真的還放不下。
【第13句】:【禪語人生】在人之前,別拿己當眾揚;在人之后,別拿人當猴謗;在人之上,別拿人不當人;在人之下,別拿己不當人。
【第14句】:曾經以為,空空地念佛沒有什么味道,沒有什么法喜,大概也就沒有效果吧;現在才知道,空空地念佛,竟是這樣的功德滿滿。
【第15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沒有運動,生活等于昏睡;沒有思考,生活等于盲從;沒有節制,生活等于毀滅;沒有快樂,生活等于凝固。
【第16句】: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淡然是一種心境,是一份釋然,是一種千帆過后的雋永。擁有一顆淡然的心,懂得接受生命中的遺憾,學會珍惜生命中的感動,讓心溢滿寧靜與陽光。
【第17句】:【佛心禪語】別人批評我們,而后便完全忘了,但我們卻執持它且不斷想到它;那猶如他們吐出一些食物,而我們卻拾起來吃一樣。
【第18句】:【心靈禪語】人生如茶,靜心以對。不同的人生態度,不同的生活磨礪,人與人會收獲不同的人生之果。人生是一次孤獨而又枯燥的旅行。沿途的無限風光,碧海藍天,鮮花佳人,或許都會讓我們駐足停留,繾綣不已。
【第19句】:每個人的人生,創意著自己的人生軌跡,什么樣的態度,什么樣的活法,不看別人的臉色,看好自己的心態,改變著自己的命運,改善著自己的命運,為生命的向前去尋找寬闊善意的助緣。
【第20句】:悅納生命的不圓滿,對生活中的一切感恩知足,就是幸福。把生活中的每個消息都當成好消息,把每一次得到都當成財富,就能把每個日子當成好日子過。
【第21句】:老和尚問小和尚:“如果你前進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則亡,你該怎么辦”?小和尚毫不猶豫地說:“我往旁邊去”。天無絕人之路,人生路上遭遇進退兩難的境況時,換個角度思考,也許就會明白:路的旁邊還是路。
【第22句】:只要你心無掛礙,什么都看得開、放得下,只要你在人生的追求中能多一份淡泊,少一份名利,多一份真情,少一份世俗,只要你拋棄一切塵世的煩擾,留一份開闊的天空給心靈安個家,你就會獲得幸福,遠離煩惱。
【第23句】:寬容不受約束,它像天下的細雨滋潤大地,帶來雙重祝福:祝福施與者也祝福被施與者。若,人生只是一場美麗的夢,愿做清晨里的一滴露珠。盡管微小但不懦弱,因為知道世界的純潔來自心靈的透明。
【第24句】:【禪心佛語】當我們吃得飽飽、穿得暖暖地坐在自己安排好的墊子上修持安忍時,會以為自己修得很好。事實上,這種像彩虹一樣的安忍是抓不到、也摸不著的假相。我們若能在真正的困境中或被傷害的同時修持安忍,那才是真正的修養。
【第25句】:【圣經文案】376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里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豫備叫我們行的。(弗2:10)
【第26句】:【心靈禪語】這里說的是“物我兩忘”的境界,是一種開闊、恬靜的精神境界。人的意識能夠達到這種境界,這表明意識所具有的能動作用。
【第27句】:【禪語人生】悟,是思事第一法;定,是處事第一法;涵容,是處人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因慧而置富貴貧賤常變于度外,是養心第一法。
【第28句】:追花諑密的放蜂人是天下最辛苦的一群,他們常年生活在野外,居無定所,奔波不定是他們的生活常態;蛇侵蟲擾,日曬雨淋是他們無法回避的命運;侍蜂割蜜,勞心勞力是他們無法言說的酸痛。
【第29句】:【禪語人生】有句老話,順境時處之淡然,逆境時處之泰然,過去的總會過去,在適應改變中讓自己成長,造就面對生活的信念,和超越苦難的能力,活出一份人生的灑脫,或者說樂觀。
【第30句】:【禪心佛語】人到了某一個階段,生活就會開始給你做減法。拿走你的一些朋友,讓你知道誰才是真正的朋友。拿走你的一些夢想,讓你認清現實是什么。當你能看著自己忙里忙外,成為自己生活的旁觀者,你才能找到自己的節奏。
【第31句】:【禪語人生】夜離殤、花斷未池央,庭樓雨前霧茫茫,玉脂淚三行淡墨笑、花枯離別唱,撫琴舞弄身姿涼,醉灑淚顏妝。
【第32句】:問:“善是什么?”師言:“善就是‘智慧’——智是‘分別智’,慧是‘平等慧’;有了智慧,就有了善和美。”又言:“善不能以威權行之;也就是不能用善心為名,把己意強加在別人身上?!薄C嚴法師
【第33句】:【禪語人生】在我們有能力時,要寬大愛人,記得為別人留一盞光明而溫暖的燈,這是祖先們相當高明的處世哲學。
【第34句】:【禪心佛語】青山本不動,白云任往來。妄念無根能幾何?真心無知遍娑婆。綿綿密密金剛定,斬卻世間妖魔。萬事一瞬間,惟有真心付如來。
【第35句】:人們常常開玩笑說,別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然而我們還是很在意。我們會對某些人恨之入骨,其實這種恨是對自己的束縛,你恨他與否對他并無影響,但恨卻在你心里,所以剔除對別人的恨實際上是剔除自己心中的恨。
【第36句】:【禪語人生】握在手心,那是執著,壓在心底,那是負擔。糾纏與命運中的那些得失過往,不過就是命運當中的另一種負擔,學會放手,學會擁有,學會欣賞,學會品味,假如人生是一種滋味,自己不說,別人不猜,也就罷了,松手是福。
【第37句】:【禪心佛語】當您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您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您肯放手,您就有機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死執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第38句】:“一念善心起,諸事皆吉祥;一念惡心起,種種災難生”,祈愿大家彼此鼓勵、去惡向善、仁民愛物,為后世留下和樂凈土與優良典范。
【第39句】:生命中的每一刻,客觀的說都是剎那的邂逅,似水流年,每個人都是在和別人淡然的擦肩,就這一瞬間,知感恩,知感激,知寬容,微笑著面對過往,就算終歸淡然相忘,也要做一個心地寬闊,和世界寧靜相守的人。
【第40句】:我們的心總在給外在世界安立各種各樣的假名——好的、丑的、胖的、瘦的。。這個語言的世界、符號的世界、概念的世界,把我們弄得暈頭轉向。
【第41句】:【禪心佛語】當你的鄰居在深夜兩點彈鋼琴是你別氣惱,你可以在四點鐘時叫醒他,并告訴他你很欣賞他的演奏。
【第42句】:鼻有墨點,對鏡惡墨,但揩于鏡,其可得耶?好惡是非,對之前境,不了自心,但尤于境,其可得耶?洗分別之鼻墨,則一鏡圓凈矣,萬境成真矣,執石成寶矣,眾生即佛矣:(飛錫法師)
【第43句】:【禪心佛語】如果,追求放下,之于我們,如是這般。那么,我們不如,就依了趙州禪師:放不下,就挑起吧。以挑起,替放下;以挑起,促放下;以挑起,為放下。
【第44句】:【一日一禪】佛曰:有心無相,相由心生;有相無心,相由心滅。是一副皮囊,也是給人的外在形象;心是一種境界,也是操控情緒的源泉。想自己成為什么樣子,一切的取舍都在于自己。
【第45句】:【禪心佛語】生活就是如此,吃著吃著就胖了,走著走著就忘了,走過路過還要放過,不要把自己的固執活成人生的癡癡纏纏,能從生活的曲折中,活出人生的本分與善緣,溫暖與觀照。
【第46句】:【禪心佛語】今天付出一分的努力,可換取明天十分安樂,今天透支一分安樂,可換取明天十分饑寒。人一生中最可怕是無所事事,最可恨是無所追求,最可悲是無所作為。
【第47句】:日日是好日,每一天都過得富足,每日說好話,每日行善事,每日常反省,每日多歡喜。讓每一天都充實無憾地度過。
【第48句】:【經典佛語】如果敵人讓你生氣,那說明你還沒有勝他的把握,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沒必要生氣計較)
【第49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以“惡”的眼光看世界,世界無處不是破殘的;以“善”眼光看世界,世界總有可愛處。土壤雖臟,能生萬物。大海隨渾,能容萬物。
【第50句】:學佛一定要跟從正道明師,才能成為正信的佛教徒以造福人間;求道有八萬四千法門,那么多的道路,如果今天走這條,明天走那條,走了心亂、聽了心迷,又有何益?唯有謹慎選擇良師益友,一心一志,才能安心于道,心安則理得。
【第51句】:【禪心佛語】世上最討厭的話是失敗者的理由。找一百個理由證明自己不是懦夫,卻不用一個行動來證明自己是個勇士。學佛心里想的,口上說的都不算,要身體力行才算。
【第52句】:【禪心佛語】時光不會為了誰而停滯不前,歲月也不會心痛任何人的悲傷。留住該留住的,忘記該忘記的。留住心里的那些感動和溫暖,忘記曾經的那些傷害。學會轉身,也是一種成長;學會放手,也是一種幸福。
【第53句】:【禪心佛語】佛法認為,一個人要做得像個人樣,符合人的道德標準,就要遵守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第54句】:父母愛子女的心,就象是泉水由上往下流,那么自然、那么恒久;若要子女孝順父母、關心父母,卻像水由下往上流般地困難。
【第55句】:一者護彼不令放逸,二者護彼放逸失財,三者護彼使不恐怖,四者屏相教誡,是為四利人,多所饒益,為人救護?!堕L阿含經》卷十一,《善生經》
【第56句】:【禪語人生】心放平了,一切都會風平浪靜;心放正了,一切都會一帆風順;心放下了,永恒的安樂與幸福也就隨之而來了。
【第57句】:【佛心禪語】做人做事要對自己負責任,也要對他人負責任,人天路上,作福為先,成就他人的修行,就是在成就自己的修行。自求多福,別人無法代替。
【第58句】:【經典禪語】時光如何流轉,歲月如何變遷,請相信,所有的過去,都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一如那愛,愛過便有了痕跡,愛過便有了記憶,愛過,便無悔于今生來世。
【第59句】:深觀察十緣生句,當于真言行通達作證。云何為十?謂如幻、陽焰、夢影、干闥婆城、響、水月、浮泡、虛空華、旋火輪。《大日經》卷一,住心品
【第60句】:一個人的品德、氣度、經驗三者是不能分離的,因為品德會隨著氣度的寬宏而增長,氣度也會由于豐富的人生經驗而更為寬宏,因此想要增長自己的品德,就不能不使自己的氣度寬宏,要寬宏自己的氣度,就不能不增長自己的生活歷練。
【第61句】:【禪語人生】愚癡的人念佛,不具足深信切愿,不發求生極樂世界的心,而只是求來世的人天福報,這個與把舉世無價的摩尼寶珠,換一根糖吃,那沒有兩樣。
【第62句】:人常在什么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時候,卻被這種隨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虛擲時光而毫無覺知。時間對一個有智慧的人而言,就如鉆石般珍貴;但對愚人來說,卻象是一把泥土,一點價值也沒有。
【第63句】:【禪心佛語】皈依方式有二,一為只將希望寄托于三寶,個人并不精進;二是以信心皈依三寶,修持彼所示離苦得樂之法。二者中以后者為勝,應依之而行。
【第64句】:佛是站在眾生的立足點看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而不是站在高成就上俯視蕓蕓的眾生。”佛就在我們的周圍,禪也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第65句】:【圣經文案】85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3:5-6)
【第66句】:【道家禪語】耐心做事,更要耐心生活。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個人都曾迷惑和彷徨,人生在世無常,一切得失源于個人所求所悟,勿需在意,或盲目追隨大流,否則將是人云亦云,不知其所以然,或似懂非懂,反失了本心本意。
【第67句】:掬一杯淡茶,捻一縷清風,把憂傷攤開,將心放逐,在微笑中淡然。不去在意紛擾,不去憂慮明日,放下一切執念,素心如簡,待蓮花開盡后,便是清歡。
【第68句】:【心靈禪語】不要簡單地把“因果報應”打入迷信思想的行列?,F在,相信它的人在增加。善良的人們希望能夠“現世現報”,讓報應來得快些,以便遏止一些惡人的惡行。這樣的想法無可指責,它代表著一種正義的呼聲!
【第69句】:《大般涅槃經后分》卷上,應盡還源品至于涅槃,不著涅槃,不起涅槃之想。《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十不善品
【第70句】:【禪心佛語】所謂一念之別,善惡立判;一念之差而成千古之恨等都是說明心力的作用?!靶哪茉烊f物”告訴我們,我們每天可以生活在地獄,也可以生活在天堂,關鍵看怎么選擇。
【第71句】:【禪語人生】真正的快樂惟有從自我了悟中獲得,我們笑是真心的笑,哭是由衷感動,我們所有的情緒都變得和諧、自然而完美。那些造成疾病還有精神混亂的負擔、壓力,都會從身心里邊解除。
【第72句】:所以,心靈上有煩惱,必須自省過失;否則如同烏云遮月,心地一片黑暗。唯有自覺錯誤,誓愿改正,不再重犯,并力行正道,親近良朋益友,心中才會舒暢坦蕩,呈現出清凈與光明。
【第73句】:【佛心禪語】這位大紳士非常誠懇,再三請求,必須供養,弟子也從旁邊勸請,印光大師說“安在外間的客廳里吧。那里時常來人,讓大家一齊暖和,外間的空氣暖了,這間的空氣也會變暖?!?/p>
【第74句】:【禪心佛語】當然,人們在過分追求物質滿足的同時忘記了給精神世界添磚加瓦,這并不是說物質和精神就是全面對立、此消彼長的。但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和確認卻可以指導物質生活的方向。
【第75句】:【禪心佛語】道德品行雖然不能防范一個人的心,但能規范人的行為: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就不去做;有些事情可以做,就應該去做。
【第76句】:【禪心佛語】今生的生命只是我們生命線上的一個端點,不緊要演義今生,還要為未來際的生命作好鋪石基礎,所以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把握自我的身、口、意三業的行為??鞓返幕钤诋斚碌恼钪小?/p>
【第77句】:【心靈禪語】采一縷陽光,溫暖自己;掬一捧清泉,滋潤自己;拂一袖花香,芬芳自己;看一夕霞光,絢麗自己。用一種好心情,活一回自己的美麗人生。
【第78句】:【禪心佛語】若自己不明了,須參善知識,了卻生死根本。若不見性,即不名善知識。若不如此,縱說得十二部經,亦不免生死輪回,三界受苦,無出期時。
【第79句】:【禪心佛語】謙卑與奉獻上可通天堂,中可通人間,下可通地獄。神仙好做,世人難為。世無艱辛,何來人杰。能服人者,才能做好人。
【第80句】:【禪心佛語】人們一直都在追隨他們的感覺,忙于到處看,并且對他們所看到的都有意見,所以沒有時間去看他們自己。
【第81句】:【禪心佛語】人可以免費獲得的東西除了痛苦、貧窮、卑賤,其實還有快樂、自信和幸福。如果都用錢買,那便是焦慮的開始。
【第82句】:一切諸法,有時從事上去說,有時從理上去解。要知宇宙世間,事上有理,理中有事;須彌藏芥子是事,芥子納須彌是理,若能明白理事無礙,此即圓融諸法了。
【第83句】:當回首人生的那些酸苦,你會回味出一種堅強;當你學會放手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已經擁有。一念花開,一念花落。這山長水遠的人世,終究是要自己走下去。有的人對你好,是因為你對他好,有的人對你好,是因為懂得你的好。
【第84句】:光景匆匆似水流,等閑離別又逢秋。江南綠意今仍在,滿目青青幾許幽。禪茶一盞虛窗隱,小酌詩風淡著情。嫩綠為肌閑作意,空山靜谷室中盈。
【第85句】:【禪心佛語】生命的意義就是在于奮斗,人生的意義則在于積累.不要乞求的太多,每天一點點,日積月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成為富翁。所有的失望和不滿都是來自于我們自身的貪婪。保持一個平靜的心態,我們就會擁有整個世界。
【第86句】:【禪心佛語】名利場中底事忙,何如消散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詩萬卷,酒千殤。大開白眼看侯王。玉樓金闋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第87句】:【佛心禪語】法門寺景區的《戰略策劃綱要》明文寫道:“項目開發必須優化投資結構,降低商業性投資在建設資金中的比例,應盡量借助佛教界向社會和廣大信眾募集無回報的捐贈資金。”
【第88句】:【佛心禪語】不執迷科學,不沉醉哲理,只愿證悟真諦。聞思佛陀的法教而實修實證,是凈化心靈與啟迪智慧的唯一途徑。
【第89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的經典文案】不是某人某事使我們煩惱,而是我們拿某人的言行、某事的結果來煩惱了自己。我們的煩惱與任何人、任何事沒有半毛錢的關系,是我們的心胸太狹隘了,眼光太短淺,是我們自尋了煩惱。
【第90句】:【禪語人生】我們要學會從自然的起點上找到生存的基因。一片秋葉的凋落,預示著它為來年的再生埋下生命的伏筆;一朵梅花的傲放,展示出它與寒雪爭春的風姿;而普遍裝點大地的小草,則使我們看到樸素平凡的偉大。
【第91句】:【禪心佛語】禪是一面鏡,它可以照亮人的心境;禪是一盞燈,它能夠指引人的心路。禪是一種心靈的深層體驗。雖然那道無形的門不容易跨越,但跨越后的禪悟卻是真實不虛的動人境界。
【第92句】:【禪語人生】要懂得知足者常樂,你我皆凡人,肯定又很多事情不會盡如人意,要懂得不懈的追求,也要懂得珍惜的對待。
【第93句】:【心靈禪語】不要以為煩惱能抽象的存在,就能抽象的消散,煩惱既然來,就帶來超乎想象的能量,它能把命運燙傷,也能把命運摧毀,所以要緊緊的提防那些小小的不愉快,不念舊惡,寬恕待人。
【第94句】:【佛言禪語】如果說人與人之間的相遇靠的是緣分,那么人和人的相處,靠的則就是一份真誠!知己也好,友情也罷,如果你在乎我,我會加倍的在乎你。唯有真心,才不會辜負了彼此的緣分。
【第95句】:禪悟人生:禪師在白板上點個黑點,問徒弟:這是什么?徒弟們異口同聲:一個黑點。禪師笑了:只一個黑點嗎?這么大的白板沒看到?
【第96句】:【禪心佛語】時光總是無情的帶走某些東西,然后讓我們想念,或許生命的美好,就在于相遇與別離間留下的歲月的痕跡,那么如若遇見,別問是緣是劫,淺淺遇,深深藏,彼此安好,便是晴天。
【第97句】:從灰暗的夢境走來,涉過夜晚的黑暗,我在朝霞里拾起信心。手握理想的長矛,挑一盞太陽燈,再次開始為生活沖鋒陷陣。懷揣詩歌與夢想,踏著愛的旋律,帶著幸福的種子,勇奪下一個人生的高地。
【第98句】:總是期待某個最佳時刻來臨,才實施某個計劃已久的事情;總是想不做則已,做則盡善盡美。完美主義的結果往往導致拖延。
【第99句】:善業和惡業,都是你生產出來的產品,你用你的產品換來什么,取決于產品本身的價值。善業是有價值的產品,如同美味佳肴,如同金玉珠寶,別人一旦認識到了它的價值,就會搶著購買,
上一篇:網紅勵志文案,句句經典走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