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沒有人會對你的快樂負責,不久你便會知道,快樂得你自己尋找。把精神寄托在別的地方,過一陣你會習慣新生活。你想想,世界不可能一成不變,太
【第2句】:【禪心佛語】世人都在苦苦地求索,夢想著找到自己的歸宿。殊不知,思念著我們的人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我們的歸宿。
【第3句】:人在履行職責中得到幸福。就像一個人馱著東西,可心頭很舒暢。人要是沒有它,不盡什么職責,就等于駕駛空車一樣,是白白浪費?!◣?/p>
【第4句】:悲苦其實來自內心,我們自認為悲苦,生活才處處籠罩著愁云。如果能意識到自己生命中時時富足,就不會沉浸在哀嘆抱怨之中。
【第5句】:【佛心禪語】不要在你氣頭上說話或行動。怒氣有時候會自己溜走,稍稍耐心地等一下,不必急著發作,否則回惹出更多的怒氣,付出更大的代價。
【第6句】:【禪心佛語】如果沒有來世,我們只有一世,何苦相互煩惱;如果還有來世,我們再次相見,何必煩惱相約;或許你還質疑著來世的存在,但我卻在質疑今世存在的意義。
【第7句】:【禪心佛語】權威是你把權給別人的時候,你才能有真正的權利,你懂得傾聽、懂得尊重,承擔責任的時候,別人一定會聽你,你才會有權威。
【第8句】:過于恒沙不離不脫不思議佛法成就,說如未法身。世尊,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世尊,不空如來藏,過于恒沙不離不脫不思議佛法?!秳亵N經》
【第9句】:學會在生活里運用禪法,容納別人的失誤,化解自己的戾氣。聽一聽風來的聲音,品味別人的智慧。禪也是機緣,生活在這滾滾紅塵中,無處不禪。宰相肚里能撐船,這句話你一定能懂。
【第10句】:盡世間安樂,從愿他樂生;盡世間苦惱,由欲我樂生。愚童作自利,能仁為利他。(古印度)寂天《入菩薩行論》
【第11句】:佛教微博經典:無論遇到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界,不起煩惱念,不增執著心,就是看破。人無恒常,事無恒久,順境時處之安然,逆境時處之泰然。
【第12句】:【禪心佛語】你們誰也不要終日悶悶不樂,愁眉不展。凡事要看得淡泊,如夢如幻,應該輕輕松松地處之泰然。世上一切皆是虛妄,只要盡自己本份就好了。人生到世上來,就是要還債。
【第13句】:【圣經文案】239當下耶穌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兵丁就拈鬮分他的衣服。(路23:34)
【第14句】:【佛心禪語】坦率面對生活,堅強面對煩惱,不必要抱怨環境,也不必要抱怨炎涼,白天里有陽光,夜晚里有花開,增加生活里快樂的比例,這本身就是對命運的一種恭維和尊敬?!訁⒎◣?/p>
【第15句】:【禪語人生】一修人我不計較。二修彼此不比較。三修處事有禮貌。四修見人要微笑。五修吃虧不要緊。六修待人要厚道。七修內心無煩惱。
【第16句】:世間的一切事物都在彼此的因緣際會中生生不息地存在著,存在即為合理。即使人類成為了自然界的最高生命體,我們依然不能去主宰大自然,因為我們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且要依賴大自然而生存。
【第17句】:有一種讓心靈復歸平靜的智慧,便是禪。禪是與生命與靈魂的相約,禪是要人活得明白,從而放下。平常生活,無一不含禪機,頓悟,便能成佛。
【第18句】:【禪語人生】許多人都想獲得佛教的殊勝之道,迅速開悟,卻不愿幫助哪怕一個眾生。蓮師說,殊勝之道就是服務于他人,任何厭倦“無我地服務于他人”的心增長時,證悟的路途就加長了。
【第19句】:與佛結緣,以佛修心,可以使心靈得以平靜,智慧得以寬廣,境界得以捉升,可以感受名韁利鎖之外的寧靜、淡然、幸福、圓滿。
【第20句】:【禪語人生】由于“壞”,他們曾倍受歧視;由于“壞”,他們總敢于和樂意去做一些背叛常規的事。如果他們能在某種程度上改邪歸正,壞孩子也可能取得巨大成功。
【第21句】:【佛心禪語】最無情的不是人,是時間;最珍貴的不是金錢,是情感;最可怕的不是失戀,是心身不全;最舒適的不是酒店,是家里;最難聽的不是臟話,是無言;最美好的不是未來,是今天。
【第22句】:【禪心佛語】人需要一種淡然、樸實,不張揚、不喧囂、不妖艷。淡名利、淡世繪、淡榮辱、淡誘惑,雖無蝶來,清香依舊。沒有傲氣,但存傲骨。需要腳踏實地的平實,豐富而不膚淺、恬淡而不聒噪。
【第23句】:【禪心佛語】當我們對別人有更多的了解,就會有深切的諒解;當我們對別人有真摯的同情,就會有更深長的感情。
【第24句】:早餐吃飽,午餐吃好,晚餐吃少,健康到老。擇路宜直,助人宜曲,謀事宜秘,處人宜寬。志士惜年,達人惜月,賢人惜日,圣人惜時。終身讓路,不枉百步;終身讓畔,不失一段。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圣人貴精。
【第25句】:【禪心佛語】好男人經得起誘惑,好女人耐得住寂寞。夫妻之間的搭配往往是互相彌補:驕傲的女人大都嫁給了卑微的男人,驕傲的男人娶的大都是卑微的女人。
【第26句】:【禪心佛語】世界是屬于青年人的,理所當然,禪文化的發揚光大也是屬于青年人的。這個世界的希望是青年人,佛教的希望同樣是青年人。
【第27句】:【心靈禪語】當你我用智慧的水澆灌心田,心田里就會開出朵朵清蓮。眼中的世界也會格外清凈美麗,就好比初歇的春雨點點,在燦爛的蓮花瓣上盈然輝映,這種生命的美景真是動人至深。
【第28句】: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般若心經》
【第29句】:【禪心佛語】人生的道路十分漫長,前進中布滿了荊棘。我們總是面臨著一次又一次的轉折。如何邁進每一步都要我們自己做出抉擇。沒有人能夠幫助我們,我們必須依*自己,必須相信自己踏出的每一步都是正確的,無悔地走下去。
【第30句】:【佛心禪語】幫助別人要看自己的能力,還要看對方的貪婪程度,要多做雪中送炭、渴中送水的事,少玩虛的,否則你就假裝什么都沒看到。
【第31句】:【禪語人生】宣傳凈土法門,普遍為眾生介紹這個法門,才能報佛恩于少許,才能報一點佛恩,不這樣做不能報佛恩。
【第32句】:【禪心佛語】淡如菊,是一種境界,是一種溫婉如玉,閑看風云的姿態,是一種清透優雅的水質般皎潔的靈慧。菊花是隱士的象征,它高潔閑雅,平和沖淡,極似南山忘機之士,陶然閑適,無爭于碌碌紅塵。
【第33句】:生命走過它的旅程,在經歷的故事中觀察和發現,探索和尊重,清醒地認識幸福和痛苦不過是在一念之間,生命的主動權都在自己心地的把握,不仰望幸福,只把幸?;畛缮钭畹膶こ!?/p>
【第34句】:【禪語人生】災難中的人們,要勇敢的面對,不要輕易放棄。大家要認識到:這是世間的無常實相。為了受災的國家和人民,以及世界的未來,請各位多念誦度母心咒和蓮師心咒,作廣大的回向祈福。
【第35句】:【佛心禪語】有一天,長者子向母親提出出家的請求,他的母親無法接受,她說:“我還在世的時候,你絕對不能出家。而且這段時間內,你要認真做生意,賺很多錢才行。等我闔眼之后,要修行才由你去?!?/p>
【第36句】:【禪心佛語】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世界大了,樣樣人都全。正人君子心懷善念,不去想雞鳴狗盜傷天害理之事,可勢利小人卻不可不防,要不然受傷的一定是你。
【第37句】:現今社會上的人,往往是佛、道、神不分,其實,佛教并非道教,佛更不是神。佛陀是人格至高升華的圣者,是真實人生的智慧引導者;神則是福報較大的鬼道眾生。
【第38句】:【禪心佛語】貪婪常使人葬送自己,貪得無厭常常使人失去清醒的頭腦,忙忙碌碌,不過爭得“一棺之地”,要得太多可能會帶來麻煩,貪心常常讓你親自為自己挖下陷阱,吃飽就好,吃得太多往往傷害自己。
【第39句】:【禪心佛語】如果逆境不利于人的成長,有朝一日人置身于惡劣的逆境之中,就會被逆境的洪流所淹沒,就不會從逆境的洪流之中破繭而出,繼續自身的生存狀態。
【第40句】:每個人都會經常面臨煩惱,生活不是為煩惱去找找推卸的借口,而是去承擔改善的責任,禪的精神就在于當下承擔,認識生命的過程,解決生命的麻煩,發現生命的生機,去把握與實踐,做一個生命的實踐者,而不是煩惱的傀儡。
【第41句】:【經典佛語】“那么這些你千辛萬苦背回來卻沒有被你吃下去的水果又有什么用呢?”禪師指著那剩下的幾乎是滿滿一袋的水果問。
【第42句】:在蕭瑟的冬天里,需要梅花爭放,才會感覺世間的美麗;苦難的眾生,需要愛心人士的愛護及幫助,才會感覺人情的溫馨及社會的祥和。
【第43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人生的美好不在于處處春風秋雨,而是我們曾經觸摸過的每一個細節。披荊斬棘才能路路通順,能在挫折中站起才是真正的成功。不斷地從失敗中獲取成功的經驗,堅強的韌性和智慧才是邁向幸福人生的關鍵。
【第44句】:一個喜歡把“我是為你好”當口頭禪的人,他的自戀自大自以為是,一定會逼他在你出問題的時候說這么一句話:你看吧,我當初說什么來著。
【第45句】:【禪語人生】有很多的事情,當你經歷過,自己知道就好,很多改變,不需要說出來的,自己明白就好。所有的日子,都會到來,所有的日子,又都會過去,一切仿佛發生了,又仿佛一切沒有發生。
【第46句】:【禪語人生】心靈的偏見,往往導致我們對生活產生更多的成見,行走在消失的歲月中,讓苦惱和歲月一起消失。
【第47句】:世界上最大的財富是知足,一個知足的人,他內心充滿著安詳與快樂,而一個不知足的人,他的內心則充滿著埋怨與不安?!◣?/p>
【第48句】:生命應如拂面的清風,怎么來就怎么去,恬淡自在,隨風而至、隨風而逝。生命需要一泓靜水,來滌蕩內心世界的浮華與焦躁。要活在當下,在禪茶一味,在青山綠水間,在書香中,體驗生命里那一份純凈與精神的升華。
【第49句】:荒野地,如果沒有人下種,只能雜草叢生,絕不會長出豆苗;爛泥塘,如果沒有下種,只會濁氣熏天,絕不會飄出蓮香。而今凡夫的口居然念出了阿彌陀佛的名,那不是阿彌陀佛在他心里種下佛種的活見證嗎?他日成佛,豈非自然!
【第50句】:【佛心禪語】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已顯現。
【第51句】:【禪語人生】相續中若無有承許三寶為清凈皈依處的皈依心,所做善法則不屬佛法;若無出離心,所做善法則非解脫輪回之因;若無菩提心,所做善法則非成佛之因。
【第52句】:【禪心佛語】各奮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懷精衛之心,不難填海。人生須奮斗,失敗是成功之母,奮斗乃萬物之父。成功之花總是扎根于奮斗的土壤。
【第53句】:【禪心佛語】生活是一份理解和善意,并不是吃自己的榴蓮讓別人學會忍耐,生活的光明和希望在于每一個起心動念,向好的改變,才是和世界相處的最好方式,需要哪些大部分的固執,學會放棄。
【第54句】:鶴夢巢寒,耿耿蒼林之月;龍吟夜永,依依枯木之云。諸禪德,正恁幺時,無生滅,絕來去。一《宏智禪師廣錄》
【第55句】:【心靈禪語】人生不易,珍惜擁有,感謝經歷,努力的去讓自己活得輕松些,讓這短暫的人生多留下些瀟灑的印痕。因為你單純,所以你是快樂的;因為你有一顆寬容的心,所以你是迷人的。因為你懂得寬容,所以你是幸福的。
【第56句】:一個人如果擁有財富、健康,卻獨獨缺少快樂,生命便失去了意義。如果希望自己快樂,就要調整觀念,將繁雜的心念轉移到“放松”
【第57句】:人生苦短,別去趕時間。有些事,輕輕的放下,你未必也就不是輕松。有些小事,想多了也就變成大事。有些細節,想重了就變成慘劇。說來說去,全是幻想而已。所以說,人重累人,心重累心。做人要放輕松。
【第58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學佛人不要以消極的心態,為逃避責任和現實而選擇修行,而是要以積極的心態,愿意追求生命的覺醒之道而選擇修行,畢竟在這一過程中,充滿愛心和內心的覺悟是最大的收獲。
【第59句】:懼法朝朝樂,欺公日日憂。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君門不可入,勢利互相推。君子不開口,神仙猜不透。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開口神氣散,閉目養精神。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
【第60句】:【靜心禪語解煩惱】凡事順其自然,不可強求,但求無愧于心。此身乃如草芥微塵,世事轉頭已成空。淡然的面對,坦然的度過。平淡的生活,恬靜的日子,心安,就行,神寧,就可,何必期盼大富大貴,勞心傷肺,平平淡淡,最美。
【第61句】:是菩薩摩訶薩見生死無始,皆悉空寂,所謂空者,常樂我凈皆悉空寂,無有變易、眾生、壽命、三寶、佛性及無為法,是名菩薩觀無始空。《大般涅粟經》卷十六,梵行品
【第62句】:【禪故事】一人去深山找禪師問道。禪師問:你到這兒來干什么?那人說:我是來修佛的。禪師答:佛沒壞,不用修,先回去修自己。眾生即佛,修佛就是修自己的心。
【第63句】:也許我們就是可以選擇一個無意的日子,無論晴雨,不管春秋,飲下一壺人生的禪茶,回歸本真,找到最初的自己。也許會有那么一天,我將會飲盡紅塵最后一盞茶湯,出離三千世界,換一世平寧。
【第64句】:水寒江靜,月明星疏。也許我們都該持有一顆良善的心,把今生當作最后一世,守候在緣分必經的路口,尊重每一段來之不易的感情。輕叩庭園,換一種踏雪尋梅的心情,找回詩意的簡單。光陰無涯,聚散有時。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第65句】:【禪心佛語】生活是一段故事,咸的是鹽,酸的是醋,不要拒絕生活,回首就是天涯。你在哪里?你在天涯,我在哪里?我在天涯。
【第66句】:善得人身甚為難,莫為此身造罪惡,畢竟冢間喂狐狼,勿為惡見生貪愛!《大寶積經》卷九十六,勤授長者會人身難得,汝等莫失好時,若失好時,則不可救。《摩訶般若經》卷二十八,具足品
【第67句】:【禪語人生】我深信不疑我們的模式會賺錢的,亞馬遜是世界上最長的河,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寶藏。一個好的企業靠輸血是活不久的,關鍵是自己造血。
【第68句】:【禪心佛語】離開了其他人,一個人是不能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自己與他人,個人與社會,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第69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背后說人是非,不僅自己的名譽受損,也結下惡緣。獲得好名聲,最重要的是有高尚的品德,愿意奉獻。有智慧的人不說他人過,亦不稱己德,不輕視眾生,處處為對方著想,隨時給人歡喜,就是最好的修行。
【第70句】:【禪心佛語】雖然我們已獲得暇滿人身,但由于宿世習氣煩惱沉重以及多方面條件不成熟之故,身心仍會被很多世間瑣事束縛而無法抽出很多時間修法。如何才能將有限時間中所修的法變成無量之功德呢?就要依靠清凈之發心。
【第71句】:【禪心佛語】逢擒則奔,蟣虱尤知避死;將雨而徙,螻蟻尚且貪生。為人若要學好,羞甚擔柴賣草;為人若不學好,夸甚尚書閣老。
【第72句】:生活中,總會有人對你說三道四,總會有人對你指手畫腳。學會不在意,約束好自己,把該做的事做好,把該走的路走好,保持善良,做到真誠,寬容待別人,嚴以律自己,其他一切隨意就好!
【第73句】:【禪心佛語】過去可以失敗,未來不能失?。蛔鍪驴梢允。鋈瞬荒苁?。做事失敗是一時的失敗,做人失敗是一生的失敗。
【第74句】:【禪語人生】五曰信心,積極豁達;六曰專心,術業有專攻;七曰耐心,潛心修行,等待機會;八曰寬心,學會選擇,懂得放棄。
【第75句】:人的身體有殘缺不算苦,人性的殘缺才是真正的苦。世間的災難禍害,大都是由手腳完好,但心靈殘缺的人造成的。——證嚴法師
【第76句】:【佛語悟道】所有那些奸猾、諂媚、偽善、欺詐、迷惑別人的人,往往外表看起來直率,而內心卻懷著奸詐和自私,所以,有智慧的人應當善于明察真偽。
【第77句】:【禪心佛語】為什么說你心里沒有鬼,外邊的鬼就沒有法子呢?外邊的鬼,是因為你里邊有鬼,外邊才有鬼;你里邊沒有鬼,外邊鬼進不來的。里邊這個鬼,就是這五鬼:貪、瞋、癡、慢、疑;也就是恨、怨、惱、怒、煩。
【第78句】:【禪心佛語】提醒自己,記住自己的提醒,上進的你,快樂的你,健康的你,善良的你,一定會有一個燦爛的人生。
【第79句】:【禪心佛語】人生之晨是工作,人生之午是評議,人生之夜是祈禱。人生只要知道負責任的苦處,生活就會體驗盡責任的樂處。人生勿用悔恨填充,生活別用無聊度過,日子忌用松散迎接。人生不會苦一輩子,但總需要苦一陣子。
【第80句】:性愚習癡,殺盜淫欺,不信道行,此不自愛也;習善行仁,覺世非常,信死更生,情存三尊,奉戒攝心,信道以篤,守禮以謙,孝順至誠,此人處世,自愛者也?!吨斜酒鸾洝?/p>
【第81句】:雖行于空而殖眾德本,是菩薩行。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維摩經》卷中,問疾品
【第82句】:【禪語人生】要使生命開花結果,必定要經過患難的洗滌灌溉,經常在安逸的空氣中,反會使生命花朵的枝條,柔弱無力,一遇意外摧折,便會凋落。
【第83句】:有時候一句話就能讓我們淚流滿面,有時候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遠的路。淚流滿面是因為內心還溫柔,咬著牙走了很遠的路是因為依然倔強。對于這以后遙遠的未知的生活,我們溫柔的倔強。
【第84句】:佛在心中,而不在臉上。佛是有生命有人性的,既然連鳥兒部有佛性,那人與人之間為什么不可以多一些寬容和博愛呢?
【第85句】:【禪語靜心的文案】當你對自己的生命有了覺察,便能深刻明白一念之間天堂地獄的真正深意。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因少了那一念,便陷入煩惱痛苦的深淵,生出很多禍患。說起來僅僅是一念,但就是這看似簡單的一念,卻極不簡單。
【第86句】:人活得累,一是太認真,二是太想要。欲望和誘惑,迷亂了你我的心,掙扎在追求與放棄之間,糾結在取舍與得失之間。人生中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也許只有到最后一刻,才會真正的明白。
【第87句】:月亮本來就在虛空中,它既不增也不減,而我們看不到月亮是因為云層太厚,遮蔽了它的光亮;這就如同我們每個人都有清凈明亮的智慧一樣,并不會因年齡的老或少,而增減我們內心與生俱來的這分本性的明月。
【第88句】:不管我們做的是什么,人生不論長短,命運不會虧欠誰,看開了,誰的頭頂都有一汪藍天;生命是一種聲音,從啼哭開始的隨意陰晴,到高山流水的激昂磅礴,最后躺在云水禪心里聆聽花開的過程。
【第89句】:客來茶當酒,意好水也甜。客至心常熱,人走茶不涼??哲図懧暣螅∪丝赵挾?。空談必誤國,實干定興邦??诶锝懈绺?,手里摸家伙。口里甜如蜜,心里黑如漆。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虧心事莫做,枉法錢莫貪。
【第90句】:【禪心佛語】孔子曰:“祭神如神在?!鄙衩饔袥]有來應供,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從有為道無為,從有相到無相,從生滅到無生滅,那是解脫的問題了。
【第91句】:你要學會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聽那些熙熙攘攘的聲音;這個世界上沒有不苦逼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第92句】:【禪心佛語】王維的詩里有兩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生活的峰回路轉,并不妨礙內心的沉靜與恬淡,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去隨緣,用一種客觀的心態去觀察,認識人生的真相,潮來潮往,坐看云起。
【第93句】:【佛心禪語】知世如夢,一無所求。人生固然一夢,固然是匆匆過客,但一生中也就只有一次這樣做夢的機會,何不好好把握?
【第94句】:【佛心禪語】佛陀聽完之后會心一笑,說道:“你回答得非常正確,先弄清事情的因,再去解決事情,這就是智慧啊?!?/p>
【第95句】:【禪心佛語】四根本大愿:一者消滅無量劫罪孽,二者證遍法界三身,三者嚴凈十方世界,四者普度一切眾生。人心復雜、眾生難調,及自古以來興敗成亡、以善因而招惡果,種種情形,意欲速了生死,急求出離三界。
【第96句】:【禪心佛語】所謂“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佛境界。到無礙的境界,命運、風水也就都沒有了。心造法界,念變法界。
【第97句】:【佛家禪語情】不要輕言你是在為誰付出和犧牲,其實所有的付出和犧牲最終的受益人都是自己。人生是一場與任何人無關的獨自的修行,這是一條悲欣交集的道路,路的盡頭一定有禮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
【第98句】:【圣經文案】319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羅14:8)
【第99句】:【佛家禪語】愿每個人都懂得愛的真諦:愛是奉獻而非占有,愛是隨緣而非強求,愛是坦誠而非謊言,愛是清凈而非功利,愛是包容而非狹隘,愛是溫暖而非冷漠,愛是智慧而非愚昧。敞開你的心扉,將真愛的能量釋放。
上一篇:愛奇藝流行的鼓勵人的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