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愛人與被愛都是幸福的。但是這分愛必須“清凈無雜染”——付出者無所求,接受者不貪婪;施與受者都無煩惱,彼此皆自在。
【第2句】:他障不算可怕,自己內心的障礙才是最嚴重、最可怕的;外在的障礙不必畏懼,最應該謹慎的是內心的魔障;人心若有散亂疑惑,道自然就行不通了。
【第3句】:【禪語人生】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放棄難言的負荷,方能解開心靈的枷鎖;放棄滿腹的牢騷,方能蘊蓄不倦的威力;放棄纖巧的詭辯,方能擁有深邃的思想;放棄虛偽的矯飾,方能贏得真摯的友情。
【第4句】:【禪心佛語】坦率真誠才是做人的真諦,然而謙讓并不是壞事。對別人的謙讓,不必苛求回報,達此境界方得解脫于此煩惱。
【第5句】:【經典佛語】“福德”有時候還是有邊際、有漏的。如果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能夠安住在般若空性當中,也就是三昧光明云的狀態,安住在智慧的狀態里,清清凈凈的,智慧體堅固了之后,就可以動中幫助別人。
【第6句】:“上帝等待著人在智慧中重新獲得童年。”——泰戈爾。哲人無憂,智者常樂,幸福從覺悟開始,覺悟之路就是幸福之路,返于淳樸歸于本真才是最大的幸福。
【第7句】:【禪心佛語】覺悟也是佛教教義名詞,梵文意譯為“無上正真道”、“無上正等正覺”等。由于人的個體經驗積累途徑和認識活動等等方面存在差異,覺悟也存在個性差異。
【第8句】:【禪心佛語】念佛要有叁到:口到、耳到、心到。口誦清楚,耳聽明白,了然于心,叁到齊全,自然能得到感應。
【第9句】:【禪語人生】無限輪回,一切眾生都曾作過我的父母,因此要孝順一切人,恭敬一切人,在有差別的緣起下,去實踐平等的大愛。
【第10句】:【禪語人生】真正的修行是,不管行、住、坐或臥,你都必須有意向去繼續這有規律的修行,使得你的正念在一切威儀中能前后持續一貫。
【第11句】:【禪語人生】我對莫言的話很有同感。小時候,每到冬天我就盼著過年,不為別的,就是想得到幾顆糖。每次得到糖,自己都有一種無法言表的歡喜,很久都不舍得吃。
【第12句】:一天有白晝與黑夜,人生也是有低潮和高峰的。與其說是黑夜迷了人們的眼,倒是不如說它培養了人們的勇敢。在深夜漫步,比白天漫步更有魅力!沒有了白天的喧嘩,沒有了刺耳的滴叭,象是出生的嬰兒躺在大自然的搖籃里。
【第13句】:恒秋:煩惱存在的意義,是對生活一種活潑的提醒,從來都不是對生命信息的一種消耗和摧毀,清醒地覺察煩惱帶給生活的困擾,煩惱不是生活的死結,可以免不了疼痛,內心的覺醒就是生命最真實的轉機,一切都還來得及。
【第14句】:【佛心禪語】禪就是虛空。空即智慧,虛即虛懷。若心不留色,一切色便化作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佛并未執著與色,也未執著于空。
【第15句】: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中有三身佛。——《千悔第六》
【第16句】:學會低調做人,就要不喧鬧、不矯揉、不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卷進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認為自己滿腹才華,能力比別人強,也要學會藏拙。不要抱怨自己懷才不遇,真正有才能的人,總會被發現的。
【第17句】:學誠法師:人的心就像屋子,時間長了不打掃就會遍布塵埃,所以應該時時清掃。人生像一條路,這條路上有無數岔路口和障礙,還有大霧鎖目,當以智慧為日消除迷霧,愿力為導確定方向,精進為甲戰勝障礙。
【第18句】:【禪心佛語】創造機會的是能人,等待機會的是常人,放棄機會的是蠢人。我們都是遠視眼,往往模糊了離我們最近的幸福。
【第19句】:【禪心佛語】佛說:柔和著,自然善良;大度著,自然超越;深遠者,自然開闊;有容者;自然喜悅,愛茶者,自得其樂,人生無常,心安便是歸處。
【第20句】: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國貧家貧受人欺,物競天擇難生存。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居深山有遠親。不信且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
【第21句】:假如人身沒有煩惱,非常完美,那么那是一場通話;假如人生沒有失落,沒有失落也就沒有希望,人生總是在失落中遙望,遙望有一天能走出苦惱。
【第22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人生,沒有永遠的傷痛,再深的痛,傷口總會痊愈。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邊等它消失,你只能想辦法穿過它。
【第23句】:【禪心佛語】俗話說,身正不怕影子斜。雖遇到叫囂“和尚要錢干什么”,雖是收錢的遇上打劫的,但如果少林寺能回歸到最為傳統的修行本位上,以道自養,他人便無機可乘,貪財者再來掠奪少林財物,恐怕再無今日之“方便”。
【第24句】:人生難得,人身難求,生命有限,所有得到,最后終會失去。任何事情,總有答案。與其煩惱,不如順其自然。有時候,沒有下一次,沒有機會重來,沒有暫停繼續。有時候錯過了現在,就永遠永遠的沒機會了!
【第25句】:靜由心生,心不靜,則煩惱生。在繁雜的人世間,能夠保持一顆寧靜的心靈,隨時回到自己的內心深處,細細品味生命的微妙,無疑是一種超然的人生境界。
【第26句】:【生活禪語】每個人的生命都不過是一團相同的泥巴而已,只是被塑造成了不同的表相。相,恐怕是世界上最能影響我們的東西。我們往往執著于我們所認識到的那個“相”,慢慢迷失了自己,迷失于世界,迷失了那無形無相的道。
【第27句】:【禪心佛語】佛經眾多。以虛空為量。佛智弘深。以無造為原。經中所演。不可思議。或有反覆。難了難明。粗以六事。可知其要。一曰正道。二曰善權。三曰至教。四曰誘導。五曰福德。六曰禁戒。
【第28句】:平時,我們談生論死,侃侃而談似乎置生死于度外;平時,我們談名利如浮塵,恨不得視之為糞土。但是當死亡的恐懼、浮名的誘惑擺在眼前時,我們是否還能夠保持一顆平靜淡然的心,從容對待呢?
【第29句】:只有奉獻、付出,我們才能讓財富用在最有用的地方,實現它的價值。不吝付出財富,可以得到他人的尊敬,從而在未來的生命中收獲無盡的福報。對個人來說,這才是人間可以依靠的最穩定的財富。
【第30句】:【禪語人生】用心品友,相知、相敬、相助、相輝、相惜、相契。用德做人,仁,義,禮,智,信。你的人生才能快樂幸福。
【第31句】:【禪心佛語】他的母親依舊充滿熱情:“你看呀,那濃霧,那四周若隱若現的光,還有消失在霧中的船帶走了令人迷惑的燈光,那么令人不可思議。”或許是被母親的熱情所感染,拿破侖·希爾也隱隱感覺到了隱藏在濃霧中的神秘。
【第32句】:【佛家禪語形容人生】恒東法師:大勝必經大忍,失敗常因心切。瓜熟蒂落,水到才能渠成,蝴蝶必須在蛹中經歷煉獄般痛苦的掙扎,直到它的雙翅強壯了,才會破蛹而出。做事也是一樣,多半的成功都是在失意的忍耐中一步步走出來的。
【第33句】:【佛心禪語】恒順:水隨順不同的器皿顯現為不同的形態,遇方則方,遇圓則圓。修正道德的人也如此,遇到善人時以善的方法來引導,遇到惡人時以惡人接受的方式來度化。
【第34句】:【禪心佛語】為人處世要行之有度,見好就收,貪婪會把你送向墳墓;給人留足面子,幫人挽回面子;得饒人處且饒人,趕盡殺絕沒好處;保留意見,過分爭執無益于自己;再好的關系也要親密有間;把握開玩笑的尺度,不要幽默過了頭。
【第35句】:【佛心禪語】把該做的事做好,把該走的路走好.保持善良,做到真誠,寬容待別人,嚴以律自己,其他一切隨意就好。
【第36句】:我們自己的態度是最重要的,只有當我們學會愛了,一個對的人走過來,我們才能機會開展一段美好的感情。有句話是如果你想要一個美好的人,就先讓自己美好,這樣你才會學會更好的愛。
【第37句】:禪師有一個愛抱怨的弟子。一天,弟子買鹽回來,禪師將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讓他喝,弟子說:咸得發苦。接著禪師把剩下的鹽都倒進湖水里,弟子嘗后說:純凈甜美。禪師滿意道: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咸淡取決于盛它的容器。
【第38句】:【佛語摘抄精選】你孝我也孝,不絕孝門戶。只見母憐兒,不見兒憐母。長大取得妻,卻嫌父母丑。耶娘不睬聒,專心聽婦話。生時不供養,死后祭泥土。如此倒見賊,打煞無人護。(王梵志《你孝我也孝》)
【第39句】:【禪心佛語】那僧回去后,冥思苦想,雖搜腸刮肚,也想不出一個合適的回答來。后來,不知不覺走進了菜園子。善靜禪師見狀,便問:“上座既是辭去,今何在此?”那僧便把洛浦禪師的問話告訴了善靜,并請求善靜幫他渡過難關。
【第40句】:【禪心佛語】生命的神秘莫測,浩瀚無邊,引導我們無限遐想;生命的邊際雖然不可及,但是,我們自由的夢想卻可以隨時抵達它的邊際。
【第41句】:人生,需要有一些時刻,慢下來,靜下來,聽一聽花開的聲音,看一看葉子舒卷的曼妙。告訴自己,活著,真好。安安靜靜做自己就好。
【第42句】:人生無常,心安便是歸處。人生的道路上,有選擇,有放棄,有挫折,有擔當,有成功,有失敗。時間過濾了記憶中的那些傷痛與不悅,也沉淀了喜樂與瘋狂。而這些曾經的美好回憶,伴隨著我一路走來,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
【第43句】:怪人須在腹,相見又何妨。官清民接近,主雅客來勤。官清司吏瘦,神靈廟祝肥。官閑讀書樂,親健得天多。官閑身自在,詩逸語縱橫。貴人臨賤地,蓬蓽大生輝。貴人買貴物,窮人買豆腐。國亂求良將,家貧思賢妻。
【第44句】:問:“寺院有的設在山間,有的設在郊外,有的設在都市,哪一個位置適當呢?”答:“佛寺設在山野者,為自修者宜,遠塵勞易得寂靜也;設于都市者,為度他者宜,近群眾便于接引也。”——李炳南居士
【第45句】:【禪心佛語】生活的路上,無論是清簡還是紛繁,無論是平凡還是偉岸,都要學會釋然,淺釋煩憂。淡然似水,放下嘈雜,收獲的是平淡和簡約。淡對過去,就會珍惜現在,相信未來,心靈深處必將一寸一寸地燦爛開來。
【第46句】:是法非有作思維之所能解,非神通修證之所能入,不可以有心知,不可以無心得。悟之則頓超三界,迷之則萬劫沉淪。——《黃龍慧南禪師文案》
【第47句】:【禪心佛語】通常我們說苦、樂,指的是內心對外在環境、事物產生的感受,它是一種情緒,讓人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痛苦。
【第48句】:佛陀的“綠色美容法”,已為現代醫學和心理學所證實,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跟身體內部的各器官都有關聯,身體的疾病、心理的變化,都會通過“膚色”反映出來。
【第49句】:【禪語人生】無論你從什么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后就不要停止;無論你從什么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后就不要悔恨。
【第50句】:【禪心佛語】或許庸庸碌碌也會名利雙收,可那種鍍著光的鐵疙瘩怎能與埋在地下的金子相比,輝煌的虛榮只不過是美麗的肥皂泡,吹得再大,終究會破滅的。只有真正的金子,才會在烈火中閃光。
【第51句】:【禪心佛語】快樂和智能的區別在于:自認最快樂的人實際上就是最快樂的,但自認為最明智的人一般而言卻是最愚蠢的。
【第52句】:【每日一禪語】人生無論三天還是五天,都應該好好珍惜每一天,不在追思昨天中躊躇不前,不在期待明天中守株待兔,只有在今天的日子中踏踏實實地度過,把今天牢牢地抓在手中才不會愧對生命的意義。
【第53句】:要學得“平常心”。一個人若有平常心,則無論遇到任何環境及挫折,都能真正安然自在。了解世間的形象本就如此,自然不會害怕惶恐或憂愁苦惱。
【第54句】:春日,某人郊游,忽入一片油菜花叢,原生態花色花味不自覺將其帶回童年。于是對花感慨: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反季節兒童,過早成熟;美女大多是化妝畫出來、整容整出來的,人工制造。他們離原生態漸行漸遠,不知道是福是禍。
【第55句】:運到盛時須儆省,境當逆處要從容。災禍能從地上出,幸福不從天上來。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在家不會迎賓客,出外方知少主人。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第56句】:【禪心佛語】達到生活的最高境界______證悟空性、溶解萬物,靠的是一棵慈悲心和淸貧的美德,而不是欲望的滿足,更不僅僅是禪定的加深。
【第57句】:云何施具足?謂善男子離慳垢心,在于居家,行解脫施,常自手與,樂修行舍,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雜阿含經》卷四,第91經
【第58句】:努力才是人生的態度。如果,你正在埋怨命運不眷顧,那么請你開導你自己:命,是失敗者的借口;運,是成功者的謙詞。命運從來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埋怨,只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努力,才是人生的態度。
【第59句】:好拳不贏頭三手,自有高招在后頭。好事盡從難處得,成功莫向易中尋。好書不厭看還讀,益友何妨去復來。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出唇六月寒。好雁總是領頭飛,好馬總是先出列。好義固為人所欽,貪利乃為鬼所笑。
【第60句】:凡夫心念容易散亂,若能收攝散亂心,使成為一念道心,則身與心皆可清凈寂定,輕安快樂。然而世間多障礙,障礙有自障他障,致使道行受阻。
【第61句】:【禪心佛語】人應該與自己的主見,堅信自己是正確的,做一個自信自主自尊的人,不要人云亦云,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第62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有人請教慧海如何用功,慧海:饑來吃飯,困來即眠。“一切人總如是呀?”“吃時不肯吃,百般思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自然不同。
【第63句】:【禪心佛語】人活一世,其實,有些東西,要學會思而勿亂;有些情感,要懂得痛而莫恨;有些追逐,要舍得持中有棄;有些浮相,要甘于塵而不染。世有千態,心有萬言,靜心觀水流,冷眼看世態,熱心過生活。
【第64句】:在活法上,我堅持尋找心中最感舒適的一種。我深信,這樣做的人就是得到上帝優厚天賦的人。智慧的人,永遠不會活在別人的嘴里,或者眼里。
【第65句】:【禪語人生】我們都在追問幸福在哪里?幸福到底有多遠?其實幸福不是一種結果,幸福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他在與你自己能夠重新認識自己,創新自己,他來自與內心世界那種能夠希望幸福的力量。
【第66句】:【只有寬容才能化解仇恨】非以恨止恨,唯無恨止恨。(《法句經·雙品》)☆用仇恨的心是永遠都不能化解仇恨的,只有用寬容的心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第67句】: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壇經·付囑第十》
【第68句】:【佛法無邊,是因為你思維有限】你跳不出這個世界,是因為你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一旦你知道了,你就超出了它。許每個人出生時都以為這天地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的,當他發現自己正確的時候,他便一開始長大了。
【第69句】:【禪語人生】在庸人眼里,小事是大事,在英雄眼里,大事是小事,在圣賢眼里,世上本無事;你心里有事幺?看透了放下了都不算事,無事。
【第70句】:【經典佛語】堅硬的城市里沒有柔軟的愛情,生活,不是林黛玉,不會因為憂傷而風情萬種幾年后,發現無數的感情不撕自碎,原本都不完整,就不需要撕碎現在,我開始懷念,那個撕碎你信和照片的雨夜我羨慕那時的自...
【第71句】:【禪語人生】學誠法師:生活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死板不變的結局。通過修行,一步步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和方向,轉化內心的煩惱與痛苦。內心開闊了,處處都是路。
【第72句】:【佛心禪語】悲悲切切的念:以如見到親人投訴委屈的悲切感情來念佛,將我們內在真情實義的“佛”念出來,自然很容易與阿彌陀佛相應。
【第73句】:若定心作善惡等業,作已深生信心歡喜,若發誓愿供養三寶,是名定業。善男子,智者善根深固難動,是故能令重業為輕;愚癡之人不善深厚,能令輕業而作重報。以是義故,一切諸業不名決定。《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一,獅子吼菩薩品
【第74句】:【佛心禪語】一切法皆是佛法,皆不可得,也可以說一切法皆不是佛法。總之,學佛要放下任何執著,掃一切法,離一切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皆不可得,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第75句】:【禪心佛語】前途比現實重要,希望比財富重要,世上最殘酷的莫過于扼殺希望。明天永遠充滿著希望,無論身陷怎樣逆境,都不要絕望,因為你還擁有著無數個明天。
【第76句】: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早上若能聽聞一句真理,深加體悟,而且心行合一,即使晚上便撒手塵寰,也毫無遺憾!
【第77句】:【禪文案】心地善良的人,容顏一定動人;心里知足的人,生活一定快樂。心性須要修養,就像生命需要滋潤;心靈需要提升,就像身體需要保健。養身必先養心,修身必先修行,做事必先做人。做好眼前事,安住當下心,不虛此生行。
【第78句】:美酒飲當微醉候,好花看到半開時。捫心只有天堪恃,知足當為世所容。猛虎不在當道臥,困龍也有上天時。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名利求之應有道,得之欣然失莫悲。
【第79句】:人需要目標,但是目標不能胡亂確定,倘若選擇了一個不切實際或不適合自己的目標,那定然有百害而無一利。只有從現實情況出發,制定正確的、對自己行動有幫助的目標,才能受益。
【第80句】:【禪語勵志感悟人生文案】幸福在哪里?猜忌使我們遠離幸福的目光,懷疑使我們錯過幸福的召喚,嫉妒使我們模糊幸福的面貌,妄想使我們失去幸福的擁抱。何必向神祇乞求幸福降臨,要佛祖喜舍幸福的地圖?幸福,原在我們的心靈。
【第81句】:【禪心佛語】如果你能每天吶喊二十一遍「我用不著為這一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現,你心里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試試看,很管用的。
【第82句】:【禪心佛語】品味隨和的人會成為智者;享受隨和的人會成為慧者;擁有隨和的人就擁有了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善于隨和的人,方能悟到隨和的真諦。真正做到為人隨和,確實得經過一番歷練,經過一番自律,經過一番升華。
【第83句】:生活中,每個人其實都擁有了讓自己獲得幸福的法寶,只是兜兜轉轉忙忙碌碌的生活讓人無法靜下心來體悟自己已有的財富,更多時候仍是像上了發條的機器盲目地追求著自己也不確定的目標。
【第84句】:【佛心禪語】農夫想了想,知道無法說服禪師,只好讓步:“好吧,這個教義很好,但是。但是。”農夫吞吞吐吐地說道,“還是要請法師破個例,我有一位鄰居,平常總是欺侮我,如果能把他除去,使其在一切眾生之外就好了。”
【第85句】:日升月落,春秋代序,世間萬物的輪回變化,自有規律。四季輪回冷暖交替悲歡離合,花開花謝云卷云舒緣聚緣散。昨日的因成為今日的果,既是命運的必然,也是行動的必然。
【第86句】:生活的禪法就是好好活著,是我們對人生的一種態度,對生活的一種坦然與平靜,少些煩惱憂愁,少些恩怨是非,不必要追找什么人生的大道理,簡單些,人生會很幸福,生活本來很簡單,是我們的心太復雜了。
【第87句】:一直希望,過清新的生活,愛清水樣的人,做清心的自己。從每一天開始,對人微笑,對花微笑,對書微笑,也對自己微笑。如此,柳蔭堤畔閑行,花塢樽前微笑,都是自在美好。
【第88句】:【禪心佛語】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就是皈依佛;心存道理就是皈依法;身盡情理就是皈依僧。
【第89句】:時光迅速,運運交馳。吐故納新,新還復故。虛幻人事,奚足可觀?或醉或醒,或歌或哭。譬如野馬熠熠,奔逸塵埃。又如涸澤之魚,殆將不久。——《黃龍晦堂心和尚》
【第90句】: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見諸有情應可呵責,應可治罰,應可驅擯,懷染污心而不呵責或雖呵責而不治罰、如法教誡,或雖治罰、如法教誡,而不驅擯,是名有犯。(古印度)彌勒《瑜伽師地論》卷四十
【第91句】:【禪心佛語】人應舍利己之心,努力于助人。猶如從一把火炬點燃幾千人的火炬,其火炬依舊不變,幸福不論分給多少人,亦不會減少。
【第92句】:所謂看開人生,絕不是悲觀,而是積極樂觀;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徹;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時去做;也不是什么都沒有,而是什么都滿足。
【第93句】:【佛心禪語】“一動不如一靜”,這是多么美妙的境界;“既來之,則安之”,這是多么肯定的生活。靜中的境界才是廣大的、平等的;靜中的生活才是安詳的、富有的。
【第94句】:修行就是持續地安處于禪定之中。當能夠長時間自如地處于禪定狀態時,才能為最終生命解脫與開悟打下牢固的根基。
【第95句】:眼皮是用來閉目養神的,每日里合過多久?嘴唇是用來慎言防禍的,事頭上閉過幾回?別人傷害你倒也罷了,何苦再繼續生氣自己傷害自己?
【第96句】:越是不能放下,越容易失去;越想牢牢抓住,越消失得快。越想擁有的,常不屬于你;越想把握的,常已失去。越是看重的,越得不到;越是在乎的,越抓不住。那些想要的東西,大都不在你身邊。
【第97句】:生活于世,切忌人云亦云,心無主見。喪失了個性,也就喪失了一切。佛的智慧就是快樂的智慧。佛告訴我們,人生的種種痛苦是盲目追求“虛幻”的結果,破除虛幻,就可以達到真正的快樂。
【第98句】:【佛心禪語】鼎州禪師不以為然地說道:“話不是你這樣講的,打掃葉子,難道就一定能掃干凈嗎?而我多撿一片,就會使地上多一分干凈啊。而且我也不覺得辛苦呀。”
【第99句】:【禪心佛語】每當生起焦慮、驚恐、怨恨的時候,別害怕、別激動,這時需要做幾件事:第一步,要識別它;第二步,要繼續注視它;第三步,你會發現它的秘密。掌握了這個秘密以后,煩惱會失去使你抑郁和激動的力量。
上一篇:2024快手最紅的經典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