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寫一篇研學旅行感受小文章
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jié)詩詞選: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南齋玩月王昌齡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
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中秋月蘇軾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齊已空碧無云露濕衣,眾星光外涌清規(guī)。
東林莫礙漸高勢,四海正看當路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關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月夜劉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娥李商隱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憶舍弟杜甫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望月懷遠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霜月李商隱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秋宵月下有懷孟浩然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
望望空佇立。
中秋待月陸龜蒙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diào)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倪莊中秋元好問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劉禹錫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左車右并)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
中秋月晏殊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蘇軾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中秋見月和子由蘇軾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jié)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左風右占)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將下蟲)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中秋登樓望月米芾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夜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水調(diào)歌頭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西江月蘇軾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
過酒家飲酒,醉。
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
及覺已曉。
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人世也。
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
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文天祥照江疊節(jié),載畫舫之清冰;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
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
風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江山如畫,尚從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輪嗣布。
滿江紅.中秋寄遠辛棄疾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jié)。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fā)。
玉液滿,瓊杯滑。
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秋夜月當初聚散。
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面。
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
向尊前、閑暇里,斂著眉兒長嘆。
惹起舊愁無限。
秋蕊香引留不得。
光陰催促,奈芳蘭歇,好花謝,惟頃刻。
彩云易散琉璃脆,驗前事端的。
風月夜,幾處前蹤舊跡。
忍思憶。
這回望斷,永作終天隔。
向仙島,歸冥路,兩無消息。
長相思畫鼓喧街,蘭燈滿市,皎月初照嚴城。
清都絳闕夜景,風傳銀箭,露叆金莖。
巷陌縱橫。
過平康款轡,緩聽歌聲。
鳳燭熒熒。
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羅綺叢中,認得依稀舊日,雅態(tài)輕盈。
嬌波艷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墻頭馬上,漫遲留、難寫深誠。
又豈知、名宦拘檢,年來減盡風情。
望漢月明月明月明月。
爭奈乍圓還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暫歡會、依前離別。
小樓憑檻處,正是去年時節(jié)。
千里清光又依舊,奈夜永、厭厭人絕。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
一軒明月上簾櫳。
因驚路遠人還遠,縱得心同寢未同。
情脈脈,意忡忡。
碧云歸去認無蹤。
只應曾向前生里,愛把鴛鴦兩處籠。
十二時(秋夜)晚晴初,淡煙籠月,風透蟾光如洗。
覺翠帳、涼生秋思。
漸入微寒天氣。
敗葉敲窗,西風滿院,睡不成還起。
更漏咽、滴破憂心,萬感并生,都在離人愁耳。
天怎知、當時一句,做得十分縈系。
夜永有時,分明枕上,覷著孜孜地。
燭暗時酒醒,元來又是夢里。
睡覺來、披衣獨坐,萬種無□憀情意。
怎得伊來,重諧云雨,再整馀香被。
祝告天發(fā)愿,從今永無拋棄。
念奴嬌.中秋對月文征明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
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
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
霜華滿地,欲跨彩云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云來去。
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
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中秋》(唐)李樸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劉禹錫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fā)晶英。
能變?nèi)碎g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diào)歌頭》(宋)蘇東坡丙辰中秋,歡飲達旦。
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宋)蘇軾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太常引》(宋)辛棄疾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臺灣民謠:《中秋旅思》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鄉(xiāng)秋憶月,異國夜驚潮。
手未攀丹桂,以猶卷緣蕉;登樓悲作賦,西望海天遙。
《月夜思鄉(xiāng)》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籟無聲自嘯歌;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煎熬》夜深沉,明月高掛天正中,寂無聲;睡眼朦朧,恍若夢中;生臥徘徊以不寧,故國家園縈腦中;苦煎熬,歸去成空,如焚王衷
三十年戰(zhàn)友聚會詩詞
時光如白駒過線,三十年悠悠歲月,彈指一揮間
憶當兵那年,似人生之序曲,婉約透明,思之徹入肺腑,無邪天真而浪漫
唯有戰(zhàn)友情誼重如山! 回望軍旅生活,恍如昨天。
金秋時節(jié),步入軍營,磨練意志強壯筋骨于大西北古甘州張掖縣,眾兄弟同苦共甘甜;想當年,英姿颯爽,揮汗如雨練兵于戈壁大漠紅柳邊。
美夢有
夢亦幻
多少美夢得實現(xiàn)
看今天,兄弟再聚首,奈何雙鬢灰白易容顏。
可嘆
可嘆
難忘啊
當兵那些年
惟有夢里常回咱高炮團
有一種感情,我們雖然不是血脈兄弟,卻有血脈親情有一種義氣,我們雖然沒有歃血為盟,卻甘愿為對方兩肋插刀有一種想念,我們雖然沒有兒女情長,卻每每懷念當年的崢嶸歲月這就是戰(zhàn)友,不是親兄弟,卻勝似親兄弟,當年一起訓練,一起經(jīng)歷風霜雨雪,而今,轉眼三十年,我們再聚便是緣分。
以“難忘的西北之旅”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以斯諾的口吻,講述在紅色蘇區(qū)采訪的主要經(jīng)歷、感受,要有具體
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
中國人也有偉大的中國夢。
中國的楊利偉就有他自己的飛天夢。
楊利偉這個響亮的名字相信大家都有聽到過。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他為我國航天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茫茫大空,月亮是地球的按住。
雖說是按住,離地球也有38萬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及。
古往今來,人們仰望天上的那輪明月,總會引起無窮的遐想。
幻想有朝一日飛上月空。
千百年的歲月流轉中,炎黃子孫們不斷嘗試去圓這個美麗的夢。
人們制作了巨大的風箏,人坐在風箏上,借風力飛上天去。
可是,風箏飛不了多高多遠,在空中呆不了多長時間。
明朝有個名叫萬戶的官員,是世界上第一個試驗火箭上天的人,他把四十七支火箭捆綁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兩個大風箏,然后叫人點火,隨著一聲巨響,他消失在火焰和煙霧之中。
這是一次不成功的嘗試,但萬戶為夢想獻身,勇于實踐的探索精神,卻賦予了這個悲劇積極的意義。
為了紀念他的壯舉,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將月球上的一座環(huán)形山命名為“萬戶”。
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并沒有消磨掉炎黃子孫為實現(xiàn)飛天夢想而努力的決心和意志,他們從失敗中爬下來頑強地繼續(xù)著圓夢的行動。
楊利偉能成為“中國飛天第一人”
與他平時刻苦訓練是分不開的,在機場訓練時,氣溫超過40℃,飛行服安全帶上的金屬連接環(huán)被烈日曬得像在火中烤過一樣,稍不在意,皮膚就會被燙起血泡,到了冬季,這里又寒氣徹骨,凍得人手腳發(fā)麻,他卻樂觀地說:“作為一個飛行員,意志比技術更重要,惡劣的環(huán)境正好磨礪意志。
”為保持良好的身體體質(zhì),他不抽煙,不喝酒,不吃辣椒,一年365天,不論嚴冬酷暑,刮風下雨,他教師堅持體能訓練。
長路短路,單杠、雙杠,他的成績都名列前茅,他能飛向太空,靠的不是運氣,而是頑強的意志。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掀開了中華民族的嶄新篇章,中國的航天事業(yè)也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
1958年5月,也就是蘇聯(lián)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上天后的第二年,毛澤東主席著重地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wèi)星”。
多年后,歷史的腳步終于跨進了一個神圣的日子,1970年4月24日這一天,在西北大漠深處的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中國成功地將自己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送上了太空。
近了近了,炎黃子孫離圓夢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1999年11月,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一號”飛船成功發(fā)射升空?? 2001年1月,“神舟二號”飛船成功發(fā)射升空?? 2002年3月,“神舟三號”飛船成功發(fā)射升空?? 2002年12月,“神舟四號”飛船成功發(fā)射升空?? 歷史進入了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時,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
“神舟五號”飛船被送上了太空,火箭制過一道絢麗的線,從地面看上去,仿佛一條蜿蜒的蒼龍,瞬間便消失 在蒼穹之中,第二天凌晨,在環(huán)繞地球四圈后,飛船成功返回了祖國大地。
蒼茫的內(nèi)蒙古草原敞開胸懷深情地抽換朝陽中緩緩發(fā)落的中國第一名航天員----楊利偉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它同時充分表明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夢想,幾代人的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數(shù)十年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奮斗,終于在今天變成了美好的現(xiàn)實。
楊利偉飛天夢的實現(xiàn),是中國的驕傲,是所有炎黃子孫的驕傲,但是,充滿激情的炎黃子孫并不滿足他們還有更絢爛的夢需要實現(xiàn)“探索火星、降臨木星、飛出太陽系、遨游于更深遠的宇宙??
渡荊門送別的閱讀感受
這收詩開頭寫荊門一帶的江山形勢,尤其著力描寫了長江出三峽、入平原的浩蕩之勢。
最后兩句歸結到詩題“送別”。
全詩以“渡遠”始,以“送行”結,首尾呼應,一氣呵成,充溢著遠別壯游、心懷開闊的激情。
參觀完名勝古跡的感受 400字以上
感動中國2005年十大感動人物叢飛、魏青剛、黃伯云、李春燕戰(zhàn)輝、陳健、邰麗華、楊業(yè)功、友、費俊龍和聶海勝等,讓每一個中國人再次體驗到一種感人至深的心靈沖擊。
魏青剛——義無反顧的本色: 2005年8月8日下午,青島海邊驚心動魄的一幕。
魏青剛跳入海中游向落水女青年,經(jīng)過近40分鐘與海浪的生死較量,5點38分,魏青剛終于把落水女青年拉到了岸邊。
遺憾的是,由于溺水時間太長,女青年在送到醫(yī)院后再也沒有醒過來。
魏青剛說:“你有困難的時間,別人可以幫你,人家有困難你不幫助別人,你和善心在哪里
在我做不到。
自己只要有一口氣,必須盡到自鶴畬蟮牧α咳ゾ缺鶉恕W蓯竅肴思業(yè)拿彩敲約閡彩敲蟣確階約何牲了,換取了人家的生命也且謊摹? 最實在的一句話:希望在座的每一位觀眾能把活介紹給我,我一定盡心盡力。
評委感言:就是這樣一個所謂弱勢群體的代表,冒著生命危險搭救一個素昧平生的人,我們應該對他、對他們,為社會發(fā)展和進步所做出的貢獻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頒獎辭】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為了一個陌生人,他在濤天巨浪中三進三出,危險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選擇,因為這瞬間動作源自內(nèi)心品質(zhì)。
他從人群中一躍而出,又悄悄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俠義大者”。
叢飛——愛心大使的奉獻: 原名張崇,1969年10月生于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莊臺鎮(zhèn)。
后進入某銀行擔任出納,帶薪考入沈陽音樂學院,1992年畢業(yè)后到廣州闖蕩,兩年后來到深圳。
1994年8月應邀參加重慶舉行的一次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義演,開始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
截至目前,已經(jīng)資助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qū)178名貧困兒童。
先后被授予“中國百名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愛心市民”、“深圳市愛心大使”等稱號。
2005年4月被診斷為胃癌。
魯迅曾說過:“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對于叢飛來說,那些失學的孩子不都和他有關嗎
他是一位真正的無私者,一位奉獻了金錢、時間乃至健康的博愛者。
“只要你快樂,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圓上了好夢,我就不辛苦。
只要你開心,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回頭一笑,我就很知足。
”這是叢飛自己寫的一首歌。
評委感言:他是一位真正的無私者,真正的忘我者,他把愛傳遞給別人,不計較別人愛的回饋,這是他精神富足之處。
【頒獎辭】從看到失學兒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顧之前,他把所有時間都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沒有絲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貸,他曾經(jīng)用舞臺構筑課堂,用歌聲點亮希望。
今天他的歌喉也許不如往昔嘹亮,卻贏得了最飽含敬意的喝彩。
黃伯云——二十年磨一劍: 黃伯云,中南大學校長。
花二十年時間研制出來的高性能炭\\\/炭復合材料制成的飛機剎車片,目前,全世界只有英法美三個國家能夠制造。
2003年9月20日,大型民用飛機上的試飛試驗全部完成,中國飛機依賴進口剎車片才能“落地”的歷史被改寫了。
2005年3月28日,黃伯云以他的成功結束了國家技術發(fā)明一等獎連續(xù)六年空缺的歷史。
黃伯云說:“要搞就要搞第一的東西,要搞就要搞自主創(chuàng)新的東西。
只有第一了,你才是原始的創(chuàng)新,你才是自主的創(chuàng)新,你才是自己的東西,否則我們就永遠跟在人家的后面。
” 評委感言:科學是無國界的,科學家是祖國的。
他站在了國際科技前沿,也站在了報效祖國的精神的制高點。
【頒獎辭】這個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有著溫潤如玉的性格,淵博寬厚,抱定赤子之心。
靜,能寒窗苦守;動,能點石成金。
他是個值得尊敬的長者,艱難困苦,玉汝以成,三萬里回國路,二十年礪劍心,大哉黃伯云
李春燕——苗嶺的春天: 27歲,是貴州從江縣大塘村鄉(xiāng)村醫(yī)生。
三年前李春燕衛(wèi)校畢業(yè)后嫁給了大塘村一個苗族青年成為一名鄉(xiāng)村衛(wèi)生員并且在自己家里開設了一間衛(wèi)生室,成為苗寨2500多名苗族村民中第一位受過專業(yè)訓練的醫(yī)生。
5年來看過的病人達7000余人次。
操勞的心、蒼桑的臉,卻依然漾著堅持的笑臉。
評委感言:生命的意義在隱秘的收費單和先進的手術臺上曾經(jīng)被輕視和失落,卻在遙遠的苗寨被一位平凡女子的雙手找回,沒有翅膀她依然是天使。
【頒獎辭】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腳醫(yī)生,提出著藍子在田壟里行醫(yī)。
一間四壁透風的竹樓,成了天下最溫暖的醫(yī)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擔負起十里八鄉(xiāng)的健康。
她不是遷徙的候鳥,她是照亮苗家溫暖的月亮。
洪戰(zhàn)輝——永不言棄: 湖南懷化學院的一名在讀大學生,13歲時將并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棄嬰女孩一手帶大,帶著妹妹上學,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
洪戰(zhàn)輝說:“我覺得所謂的幫助,在不傷害別人自尊,在平等看待別人的時候給他一些幫助,不傷害自尊自立自強的幫助,我覺得那才是幫助。
”“苦難的經(jīng)歷并不是我們博得別人同情的資本,奮斗才是最重要的。
” 評委感言:他在苦難中表現(xiàn)出堅強,在冷漠中執(zhí)著于善良。
他用實踐證明,再劃根的生命也能發(fā)出炫目的光彩。
【頒獎辭】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對另一個更弱小的孩子擔起了責任,就要撐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學會友善、勇敢和堅強。
生活讓他過早地開始收獲,他由此從男孩變成了苦難打不倒的男子漢,在貧困中求學,在艱辛中自強。
今天他看起來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從來是強者。
陳健——心愿之旅:一句36年的諾言: 留在北大荒的55歲上海知青。
30年前,20歲的上海知青金訓華為搶救國家財產(chǎn),在黑龍江省遜克縣縱身躍入洪水不歸。
英雄的行為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30年來,當年受他影響而來到遜克插隊的5400余名上海知青陸續(xù)返城了,只留下了一位默默的守墓人。
他就是當年被金訓華從洪水中救上岸的上海知青——陳健。
一次生命的交換,讓他內(nèi)心留下了永遠的歉疚。
陳健說:我無法用生命去報答他,我對我所做的一切,昨天沒后悔,今天也不后悔,即使明天也不會后悔。
歷史也不該把金訓華遺忘。
評委感言:自古以來,信守諾言就是一種大德大義,而他卻是以自己一生的孤獨守在墓前,履行著一個為了九泉之下不會孤獨的諾言,他把眾生感動,也把一個遠去的靈魂感動。
【頒獎辭】一個生者對死者的承諾,只是良心的自我約束,但是他卻為此堅守三十七年,放棄了夢想、幸福和骨肉親情。
淡去火紅的時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識的風范,無論在哪個年代,堅守承諾始終是支撐人性的基石,對人如此,對一個民族更是如此。
邰麗華——最美的舞者: 她是生活在無聲世界里的舞者,她是中國惟一登上兩大世界頂尖藝術殿堂美國卡耐基音樂廳和意大利斯卡拉大劇院的舞蹈演員,然而她卻聽不到聲音。
她和舞蹈《千手觀音》或許是2005年讓我們留存在記憶中最溫馨的感動。
邰麗華,29歲,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舞蹈演員,中國特殊藝術協(xié)會副主席。
她從2歲開始就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15歲時才有機會接受正規(guī)的舞蹈訓練,她并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來笑對人生,并且用殘缺創(chuàng)造出一種特殊的美麗。
評委感言:她的美麗來源于心靈的品質(zhì),這美感因克服殘疾頑強地表現(xiàn)出來更顯燦爛。
她的美麗,體現(xiàn)著追求光明、戰(zhàn)勝困難的人類精神。
(濮存昕)
【頒獎辭】從不幸的谷底,到藝術的巔峰,也許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絕美的舞蹈。
于無聲處展現(xiàn)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間勾勒人性的高潔,你這樸素女子為我們呈現(xiàn)華麗的奇跡,心靈的震撼不需要語言,你在我們眼中是最美。
楊業(yè)功——崇高的軍魂: 第二炮兵某基地原令員。
1963年8月從湖北省應城市入伍,入伍40多年來,他牢記軍人的神圣職責和歷史使命,奮發(fā)向上,爭先創(chuàng)優(yōu),特別是走上基地領導工作崗位后,殫精竭慮,忘我工作,為部隊現(xiàn)代化建設跨越式發(fā)展和軍事斗爭準備嘔心瀝血,拼搏進取,做出了突出成績。
2004年7月因積勞成疾病病逝。
他一心一意想打贏,參與籌建了我軍第一個新型導彈旅。
評委感言:披千里冷月寒星,望一路鼓角連營,此身已寄關山外,夢里猶伴兵車行,問世間何為時代潮頭,建偉業(yè),立奇功。
(閻肅)
【頒獎辭】鑄就長纓銳旅,鍛造導彈雄師。
他用尺子丈量自己的工作,用讀秒計算自己的生命。
未曾請纓提旅,已是鞠躬盡瘁。
他是中國軍人一面不倒的旗幟。
王順友——深山信使,世上最親的郵遞員: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馬班郵路”投遞員,苗族。
2001年5月1日,成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05年5月1日,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王順友同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木里,地處四川涼山州西北角,中國僅有的兩個藏族自治縣之一。
地勢險,平地少。
到1960年鄉(xiāng)郵員開始配馬——“馬班郵路”由此而生。
二十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蒼涼孤寂的深山峽谷里躑躅獨行;二十年,步行26萬公里,環(huán)繞地球六圈半;二十年,沒延誤一個班期,沒丟失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100%。
王順友是自1874年萬國郵閃⒁岳吹?31年里第一個被邀請的最基層、最普通的郵遞員。
評委感言:他所表現(xiàn)來的職業(yè)性令人肅然起敬,只要具有這樣的職業(yè)性,再平凡的工作都呈出現(xiàn)一種不平凡的偉大。
【頒獎辭】他樸實得像一塊石頭。
一個人,一匹馬,一段世界郵政史上的傳奇。
他過灘涉水,越嶺翻山,用一個人的長征傳郵萬里,用20年的跋涉飛雪傳心,路的盡頭還是路,山的那邊還是山。
近鄰尚隔百里遠,世上最親郵遞員。
費俊龍和聶海勝——中國人的航天夢: 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兩位航天員完成了5天5夜115小時的太空之旅,他們創(chuàng)造了多項紀錄:第一次進入軌道艙;第一次在太空脫壓力服;中國航天員第一次在太空過生日;第一次做太空試驗;第一次在太空翻筋斗,這一個筋斗便翻了351公里。
沒有哪一個會讓這么多的中國人那么久地凝望天空,在漫天的繁星中我們好像看到了兩雙黑眼睛。
那黑眼睛里帶著自豪、帶著笑意,好像在和我們對視,我們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牽連著我們的是什么。
評委感言:做了驚天動地事,定是經(jīng)天緯地人。
他們的成功更多的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為有志者事竟成。
【頒獎辭】誰,能讓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心靈,隨著他們的節(jié)奏跳動五天五夜
誰,能從前所未有的高度,見證中國實力的飛躍
他們出征蒼穹,劃出龍的軌跡,升空日行巡天遙看,他們是中國航天的黃金一代。
特別獎:青藏鐵路建設者記得采納啊
上一篇:心靈禪語文案,句句珠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