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擂臺賽串詞
四川:群眾以自己的方式為祖國祝福 29日晚,四川省和成都軍區聯合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60年大型歌詠晚會,由3000名學生、工人、醫護人員、少數民族代表、武警、公安、農民、機關、工人、空軍、陸軍這10個群眾表演隊伍組成的背景方陣,以獨唱、領唱、合唱、聯唱等方式,用歌聲表達中華兒女對祖國母親60華誕的真摯祝福。
國慶前后,四川從省級機關到各地市州(縣)、各條街道、各個社區,各領域、各行各業、各民族的中華兒女,紛紛參與到歌唱比賽、文藝演出、書畫攝影展、知識競賽、詩歌朗誦、專題講座、學術研討會、感恩教育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中。
插國旗、繡國徽、唱紅歌、看紅色電影……每位群眾都以自己的方式為祖國祝福,抒發對祖國繁榮富強和幸福美好生活的感激之情,將喜慶歡樂的氣氛延伸到全省每個角落. 山西:群眾自發舉辦活動喜迎國慶 國慶來臨之際,太原市迎澤區青年路三社區83歲的老人李培,自掏腰包請來了專業人員,將老人珍藏多年的毛澤東、周恩來照片翻拍、擴印,做成了17個精美的展板,29日正式向社區居民展出。
電影《集結號》中搜集烈士遺骨的人物“谷子地”的原型——王艾甫老人,近日在山西省革命老區左權縣舉行了《遼縣人民抗戰紀實》收藏館的開館儀式。
選擇在祖國六十歲生日到來之時將收藏公之于眾,老人認為“有著特殊的紀念意義”。
在山西省城太原的大街小巷,懸掛著國旗的公交車、出租車、私家車連日來在大街小巷里穿梭,將祖國六十華誕的喜訊傳播。
在山西省萬榮縣、侯馬市等地,當地的民間藝人或巧制花饃,或創作剪紙作品,或組織攝影展、書畫展、歌詠比賽、文藝晚會,用自己的方式為祖國生日精心獻禮。
南寧:民俗文化“搭上”國慶“列車” “香火龍”舞、《斑鳩調》、香火球……連日來,這些極具廣西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在南寧街頭巷尾不斷上演,把祖國60歲生日點綴得多姿多彩。
由南寧市良慶區主辦為期三天的首屆“香火龍”民俗文化節25日開幕,廣受當地群眾喜愛的“香火龍”舞、《斑鳩調》、了羅山歌對唱、香火球、那馬龍獅舞等表演成為慶祝即將到來的國慶節的主體。
據介紹,這些表演項目大多流傳于良慶區,比如《斑鳩調》是一種流傳于良慶區南曉鎮的原生態歌舞,舞蹈通過模仿吉祥鳥斑鳩的喜怒哀樂表達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良慶鎮缸瓦窯村的“香火球”舞是目前國內保留最完好的慶祝制陶活動的舞蹈,已被列入南寧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冊。
武漢:國旗飄揚迎國慶 萬人同臺慶國慶 漢口江灘1500面國旗迎著江風獵獵飄揚;武昌和平大道建一路至建十路成了“紅旗路”;漢陽晴川閣上紅旗飄飄,分外搶眼……武漢三鎮處處國旗飄揚,構成全市人民慶祝祖國60華誕的一道特別風景。
國慶前夕,武漢市部署每家單位及廣場等公共活動場所必須掛國旗,鼓勵居民家庭掛國旗。
政府已向市民贈送了10萬面國旗,每個中心城區選擇60條道路、600幢臨街樓宇、6000個臨街居民家庭懸掛國旗。
在武漢科技大學,校報記者團的同學正在向全校師生派送“校報國慶專刊”1萬份。
校慶專刊首次使用整版配圖,頭版用一面國旗為主要元素,遠遠看去就像一面國旗。
此外,各社區還都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共慶祖國生日。
9月29日9時至21時,武漢市百步亭社區舉辦“我們的祖國、我們的節日”文化節活動,現場近萬名群眾集體高唱《歌唱祖國》,將氛圍不斷推向高潮。
在活動現場一座8米寬、2.7米高的巨型“天安門城樓”,足足花費了半個月時間制成,是完全按照與實物17:1比例制作的。
像這樣由居民自己設計制作的大大小小的作品共300多件,56個民族大團結、龍鳳呈祥慶華誕等格外顯目。
百步亭文化長廊上掛滿了居民的國慶書畫作品和建國感言。
老年攝影愛好者們通過“孩子笑臉墻”表達了對未來的美好祝愿,部分黨員居民用上百幅老照片拼成了“祖國萬歲”的字樣。
天津:百萬職工唱響紅色經典旋律 天津市自6月份開始舉辦全市職工合唱大賽,天津市各級工會把“愛國歌曲大家唱”群眾性歌詠活動和參賽活動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一項重要任務,工會干部親自參與、帶頭學唱。
三個月來,全市200多個區縣局、集團(總公司)、百余萬職工參與了歌詠合唱活動。
天津市各級工會精心設計活動形式和載體,利用工人文化館、俱樂部、職工之家等活動陣地,以車間、班組、科室為單位,發揮職工藝術家、文藝骨干的傳幫帶作用,組織職工學唱傳唱愛國主義歌曲,在全市形成了愛國歌曲大家唱的熱潮。
西寧:150萬盆鮮花喜迎國慶 近日,青海省西寧市林業、園林部門將陸續在城區主干道兩側、路口節點、廣場、游園及各大公園共布置150萬盆鮮花,扮靚高原古城。
其中,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舉辦了大型“迎國慶菊花展”,展出菊花品種200個共3萬盆。
這些菊花主色調為“國旗色”的紅色和黃色,包括春日劍山、唐宇金秋、蕊株宮、皇中玉、黑天鵝等200個菊花品種。
在菊花展示壇旁,還配置著歷代文人墨客以菊為主題的詩詞屏風。
此外,西寧市文廣局、園林局等單位還在國慶前準備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化節目。
一盆盆鮮花將城市點綴得五顏六色,一場場歌舞活動令人心潮澎湃……青海省漢藏回等各族群眾滿懷激動的心情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慶。
河北滄州:農民“曬車”迎國慶 多姿的彩車展現滄州大地的巨變,威風的鑼鼓敲出心中的喜悅。
9月30日,“迎國慶、頌滄州”彩車展演活動在河北省滄州市區舉行。
來自各縣(市、區)的農家車隊成為亮麗的一景,540名滄州農民把私家車開上了獅城街頭,向城市居民“曬”出了自己的愛車,以紅火的日子向“火紅”的國慶獻禮。
有的像遠航的巨輪,有的似奔馳的火車頭,有的如騰飛的巨龍……9月30日上午8時52分,隨著現場指揮員一聲令下,參展彩車排成整齊的方隊,從滄州市體育館廣場出發,沿解放路向觀禮臺徐徐開進。
奔馳、寶馬、奧迪、本田、豐田、紅旗……由各縣市農民組成的私家車隊,成為展演隊伍的一個亮點。
一輛輛小轎車表現的不僅是農村的發展變化,更展示出富裕起來的農民群眾拼搏奮進的精神狀態。
參加展演的私家車共有540輛,來自全市各縣(市、區)經濟發展強村,每村30輛。
這些村負責人表示,國慶來臨,組織轎車逛獅城,是為祖國60華誕祈福,也是反映他們新時期新生活。
中國:國慶起,西湖湖面上將多一艘江南風格的休閑船,以“杭”字為外形框架。
中外游客可以坐船泛舟水上,享受夜西湖的旖旎風情。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包括這艘船在內,73艘西湖游船將齊亮夜燈,為祖國六十華誕增光添彩。
記者看到,這艘休閑船內分上下兩層,上層是單獨區域,設包廂一間和露天休息室。
下層設散席或兩圓桌。
裝飾風格以中式傳統為主,可接待總人數40人左右的旅游團隊或散客。
目前,休閑船已經向游客推出推出正餐游(午餐、晚餐)和休閑茶點觀光游(下午)兩種。
國慶當晚,西湖7種類型游船,共計73艘將亮起夜景燈,新增的休閑船就是其中一艘。
據介紹,本次西湖游船亮燈在符合整個夜景燈光風格的大環境前提下,將結合江南園林建筑風格中簡潔而多層次的表現方式,呈現紅、黃等柔和的暖色調,與西湖夜景相得益彰。
錢塘自古繁華。
唐宋以來,乘湖船游賞西湖的湖光山色,已蔚然成風,乾隆皇帝南巡御制詩云:“西湖自是宜舟處”。
作為西湖的標志性景觀之一,西湖游船不僅見證了往昔的繁華,同樣見證了這六十年來的變遷。
據悉,解放初期,西湖上僅有4艘畫舫和500條破爛不堪的手劃船。
直到1953年,中國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帶動了湖船出現供不應求的景象。
改革開放后的西湖游船不斷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世人。
1981年,第一條新畫舫“畫中游”建成下水;1985年,大型玻璃鋼游艇“柳浪”號投入營運;1989年,大型電瓶游船改造計劃全面完成;1990年,最具特色的仿宋御舟“蘭栧”號接待國內外賓客;1996年,多功能瀏覽船“寶石”號投入營運。
如今,伴隨著游客的不斷增長,手劃船等特色游船已獲得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評。
今晚,絢麗燦爛的煙花綻開在上海世紀公園上空,拉開了第十屆國際煙花節的序幕。
時逢新中國六十周年大慶,今夜的煙花節上特意升起了一輪“紅太陽”,綻放閃耀震撼的光芒,為國慶獻禮。
國際煙花節是上海旅游節的重頭好戲,開創了亞洲舉辦國際音樂煙花節的先河。
今年的主辦方特地邀請了三家參與過北京“國慶煙花”燃放的中國公司參加此次煙花節,并且有來自意大利、英國、瑞士的三家不同風格的國外煙花公司來滬秀技。
中外煙花在此間上演了一場“花開并蒂”的好戲。
各種造型新穎、顏色絢麗的煙花將在夜空中爭奇斗艷,尤其是“紅太陽”升起和“大腳印”的出現,讓現場觀眾叫好連連。
“紅太陽”初次亮相是在2001年第二屆上海國際煙花節上,此次適逢共和國60年大慶,這種特色焰火再次升起在申城夜空,顯得格外絢麗。
北京奧運會時的“大腳印”令世界難忘,今晚,制作更為精細的“大腳印”踏進了世紀公園,將煙花節推向高潮。
花兒般的衣著絢麗多彩,花兒般的笑容明艷燦爛,花兒般的聲音聲聲盈耳……30日,千余名寧夏回漢兒女用西北特有的山歌“花兒”唱出了對祖國的萬千祝福。
沙棗花、馬蘭花、牡丹花、山丹丹花、迎春花——千人組成的五個演唱方隊用自己的激情點燃了寧夏山川。
《寧夏數花》《花兒與少年》《吆騾子》《山花美》一首首民歌代表著回漢人民的美好祝愿。
“這是西北最美的聲音,我們要用寧夏獨有的花兒歌頌祖國,祝福祖國。
”寧夏花兒歌手唐祥激動地說。
在演唱會現場,自豪與驕傲都可以從氣勢磅礴的歌聲中聽出來,激動與喜悅也能從滿面春光的笑容中看得出來。
戴著附有精美圖案的圓帽,裹上清新秀美的頭巾,充滿濃郁伊斯蘭風情的回族服飾讓國旗下的回族兒女更加動人。
“花兒就像是我們的心里話,這種風格質樸、感情強烈的音樂可以很好地表達我們祝福祖國的心聲。
”唐祥說。
“花兒”是廣泛流傳于我國西北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個省份回、漢、東鄉、撒拉等八個民族的民歌。
它獨特的歌詞格律、音樂旋律和濃郁的民族特色深受群眾喜愛。
合唱隊獲獎后發言稿
獲獎感言 音樂是一種有著神奇魔力的東西,它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并能夠讓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到一種聽覺享受。
這次歌唱大賽讓我們體會到了音樂帶給我們的快樂。
一臺歌舞演出,從一次次排練到完美呈現,是所有的演職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
能作為其中的一分子登上舞臺,把最燦爛的笑容和最動情的歌聲獻給大家,我們深感榮幸和驕傲。
在掌聲響起的一剎那,我們合唱組的人連日來辛苦訓練的疲憊都化為烏有,因為只要能帶給大家快樂,一切都是值得的。
感謝集團給我們一個用歌聲展示自我的平臺。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用飛揚的歌聲唱出我們的朝氣,我們的活力,我們的夢想。
我們會一如既往地愛音樂,也會像熱愛唱歌一樣熱愛自己的工作,并把排練時的團結協作、舞臺表演時的活力四射帶到工作中。
從參加大賽到獲獎,體現了我們對集體榮譽的追求和珍視。
記得第一次彩排,整體的落差讓我們很不安。
“知恥近乎勇”,大家因此而齊心協力奮起直追,有人因刻苦練壞了嗓子,報幕詞更是朗誦了幾百遍。
如何讓舞臺效果最佳,大家有時爭執得面紅耳赤,我們的信念就是一定要把最優美的旋律,最難忘的畫面,最特色的情境展示出來,留在大家的記憶里。
“用我們的青春成就生命的閃亮,用我們的生命點燃我們的未來
”當我們站在舞臺上,大聲喊出我們的誓言,我們的內心充滿了感動和自豪。
近一個月的艱苦訓練,團隊齊心協力的付出,化成舞臺上那幾分鐘屬于我們的耀眼光芒。
我們大聲宣誓,為了眾志成城的信念和力量;我們放聲歌唱,為了心中永恒的光榮和夢想。
這一次合唱比賽,我們收獲的不僅是光榮榜上的成績,更是一次團隊的歷練、心靈的旅程,對每一個隊員來說,都是一次美麗的綻放,將留存于每個人的記憶深處。
場面描寫我在舞臺上大合唱的作文 100字
用左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按住了上面的3個孔,再用右手的三根手指按住了下面的3個孔。
我深呼吸了一口氣,將氣流吹進了豎笛口,咦,怎么沒有聲音
我納悶地停了下來,怎么回事
我使勁兒吹了半天,什么聲都沒有
我氣極了,使出吃奶的勁吹豎笛。
“嘀——”哎呀,嚇我一大跳
我吁了口氣,開始練習音階,不錯,音階挺簡單。
我換了一首《四季歌》吹。
手指的指法不停地變換著,我心里樂開了花:哈哈
太簡單了
我沉醉在了自己的笛聲中……吹著吹著,我發現聲音變了調,怎么回事
仔細一看,呀,原來吹錯了
我把“1”看成了“7”
所以聽起來很不協調。
我又繼續吹了起來……兩個星期后,我已經在吹《同一首歌》了,雖然不怎么熟練。
每天吃完飯,我都坐在床上,捧著音樂書,按照譜子來練習,剛吹了一半,老媽便聽不下去了:“你在吹什么呀
聽都聽不出來,還同一首歌呢,吹個音階算了
”我聽后不甘心,又拿起豎笛練了起來。
晚上,我總是在心里默默地想,怎樣把孔按牢,怎樣掌握速度……、
合唱比賽后的感受 作文 300 字
合賽后的感受 今天我們合唱比賽了,我們班的比賽成績不是很令我們班很失望。
但是我相信這一次我們總結經驗和教訓了,我想這次沒有弄好過了一年后我們會追上來的。
我們這次成績不理想這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不夠團結,老師叫我們練習的時候我們沒有練,而是以種種理由為借口逃避練習,我想這次的比賽我們都學習了不少吧 團結就是力量,我們不相信我們一年之后我們會差去很多,只是關鍵在我們努力了沒,為班級做了貢獻了沒,這就是關鍵的一點。
雖然有一點落后,我們會努力為我們下一次的合唱比賽做好準備。
相信團結就是力量,我們會加油的
我就幫到這了,好的話給我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