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歷史博物館有感 300字
今天,我們小記者要去歷史博物館,不妨你也跟著我一起去吧
我們一走進博物館,一幅迷人的景象就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一塊紗布里面站著一個巨人——他就是銅立人像。
它形態各異,而且還有兩只長長的手臂,好像要抱你一樣。
可見,它具有濃濃的民俗文化啊
接下來,我看到一個文物好像在金雞獨立,結果,我上前一看原來是銅人首鳥身像啊。
它像奧運云一樣,一動不動地立在那里。
然后,我又看到了一顆巨大的牙齒,它會是誰的牙齒呢
原來,它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象的牙齒。
它巨大無比,呈土咖啡色。
突然,我的眼睛被一幅幅山水畫吸引住了,然后,我就不知不覺地來到“畫廊”,那里到處都是畫,有的刻在木頭上,還有的干脆把人的造型捏出來。
第一幅畫是在木頭上刻的,它的內容非常豐富,而且很精致。
可是,我感覺它非常像《清明上河圖》。
你看,民俗文化又特別,又相像。
然后,我們又去了三樓,那里有鄧小平爺爺所開過的車、用過的公文包等等。
在這里,我大開眼界,看到了改革開放初期1980年的電話,還看到以前竟然有兩個鏡頭的照相機,真是應有盡有
可是,一個大大的家伙擋住了我的視線,我心想,這家伙,這么大,還有一個自行車一樣的圓圈,真奇怪
原來,它是古代的電影設備啊
你看,古代的東西也很新奇哦
但是,時間過得飛快,我們該回去了。
我戀戀不舍地告別了歷史博物館,心思還在那有趣的博物館。
參觀南京地質博物館的作文
“呀
好大的恐龍呀。
”我們都發出了這樣的驚嘆。
原來我們正在南京地質博物館參觀呢
南京地質博物館原名叫地質礦產陣列館,建于1913年,至今有7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之一。
以進大門,眼前呈現出一塊巨大的石頭,這是疊層石,,這塊石頭歷史悠久,是8億年前的石頭,就像是這里的主人在熱情的迎接貴賓的到來。
這里有三層樓,第一層為我們展現了恐龍世界,第二層為我們介紹了行星地球,第三層告訴我們人們的生命演化,突然聽到了“啊啊”的鳴叫聲,我被這個聲音吸引住了,一轉頭看見了一頭霸王龍站在前面,它高昂著腦袋,平視前方,像一位領導者。
正準備往前走,被這里的環境所怔住了,我仿佛來到了侏羅紀時代,地上有恐龍的腳印,耳邊傳來了翼龍的叫聲,我尋聲望去,看到柄靈大夏巨龍的頭,它的頭可小啦,只有4個拳頭那么大,它的脖子和身子可大了,共有26-28米,它幾乎占了整個展廳,讓我們全班同學手拉手都沒有它長,看到這一切我心里想:這里的恐龍種類繁多,有食肉、食素的、有的在天上飛,有的在地上跑,有的很大,有的很小,還沒有我高呢
真是太神奇了
這里還有6部“游戲機”3臺是恐龍的拼圖,還有3臺是恐龍的知識問答,這里為了讓我們更加了解恐龍,墻面上的知識介紹了恐龍是怎樣防身的、它們的家族譜、人類是怎樣防身的、恐龍之最。
離開時我摸了摸恐龍的身體模型,我突然覺得恐龍的牙齒就像是一把鋒利的劍。
來到了二樓,我從侏羅紀時代一下子到了宇宙,我了解了地球共有4層第一層是深紅的地殼層,第二層是紅色的地幔,的三層是橘黃色外地核,第四層是黃色核,走進摸一下,我被嚇得縮的跑回去了。
第三層,給我們介紹了生命演化,告訴我們人類是如何從原古變成現代人,我覺得人類從原古人到現在很不容易,經過了漫長的歲月。
這次參觀讓我懂得了許多知識,我現在覺得我只是世上的滄海一粟。
地球就像一本書,人類是永遠也讀不完的。
明天去南京游玩:中山陵景區、南京博物院、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南京總統府,按照距離游玩的先后順序應該是
這四個景點幾乎分布在由東向西的一條線上,可這么走:
【第1句】:首先玩中山陵,之后從中山陵乘34或20
【第1句】:游1路車到中山門下;
【第2句】:游南京博物院,之后乘游1或游2路車到總統府下;
【第3句】:游總統府后,走到總統府前200米的中山東路上,乘地鐵二號線,到云錦路下;
【第4句】:游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當然,反向玩也一樣的。
關于南京夫子廟科舉博物館的作文
科舉博物館分南館和北館,我們先去南館參觀,進了南館,走到了長廊里,我們看見了狀元牌上刻著密密麻麻的狀元名單,如我們熟悉的詩人杜牧、白居易、王安石、文天祥等狀元。
走進長廊我們看到了“一路連科”糕模、“狀元跨馬”糕模、“狀元及第”銅鏡、“五子連科”銀飾、“連升三級”銀飾等等。
參觀完南館我們又到了北館,在北館我看了一個視頻,那個視頻是講怎樣審音,審音是通過口音來檢查有沒有人替考,只要一查出來,本人和替考人就要把手銬起來,然后跪下來認罪。
以前,中國的科舉考試檢查很嚴,考前要仔細搜身,帶去吃的食物要切成薄片,以免里面有夾帶,毛筆不能太粗,硯臺不準太厚、帶進去的籃子要用竹子編成,必須編的是一個方格一個方格不能太密,防止夾帶……仔細搜查完后,考生們就提著考籃進入貢院,籃內放著各種用品和食品。
這時貢院的大門就關上了,考生對號入座。
考期結束前不能離開,就是失火也不能離開。
我們參觀完室內來到了室外,只看見有一排排小屋子媽媽告訴我這就是號舍是考生考試的地方,南京的江南貢院有2萬多間號舍,這個號舍長5尺,寬4尺,高8尺,它是完全敞開的。
參觀歷史博物館有感 500字
《參觀古生物博物館》(1)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參觀古生物博物館。
我走進去一看,大吃一驚。
這里的化石還真多。
我看見了最早的海洋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脊椎動物的化石和照片。
最吸引我的是巨型蜻蜓的標本。
它的身體是正常蜻蜓的十倍,它每小時能飛69公里,我真的好奇,世界上真的有這種巨型蜻蜓嗎
等我長大了一定要親眼看看。
除了這些,我還看到了葫蘆洞的猿人頭骨,南京直立人頭骨,還有恐龍化石和恐龍時代的動畫片。
這里的古生物知識讓我大開眼界,我一定會把這些牢牢記在心上。
今天早晨,天氣有些陰沉沉的,但不影響我去參觀古生物化石及考古研究的熱情
我們8:35就趕到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小記者真多呀
《參觀古生物博物館》(2) 一進入場館院子,我們就從外面看到龐大的恐龍,我立即對同學郭宇軒說:“我們殺進去吧
” 沒想到我們說要進去,領隊的老師就讓我們第一組的人先進去了
這正好滿足了我滿懷期待的心情...... 首先,我們先參觀了長長的恐龍化石,它有大約20米長,到博物館一層的屋頂那么高了,我以為是梁龍,講解老師說不是梁龍,看來梁龍更加長了。
老師說因為食草龍需要吃到很高的植物,所以脖子必須很長。
但脖子長了,頭就不能太大,要不,脖子就支撐不住腦袋。
因為腦袋小,所以,食草龍很笨。
而食肉龍正好相反。
接著,我們又參觀了恐龍的祖先,如三葉蟲、奇蝦等。
老師還說,陸地上的生物都是由海洋里進化來的,就連植物也是從海洋登陸上來的。
聽到這些,我已經不耐煩了,有一種想逃走的感覺,它太深奧了,我都有點聽不懂了,原來我們人類都是海洋中的爬行類動物演變來的。
隨后,我們去看電視。
以前的蜻蜓翅膀有一米多長,蜘蛛也是出奇的大,那個場面真恐怖呀
我們還看到了他們在歷史演變中的未來:巨大的蟲類到最后幾乎消失了,因為他們不能適應地球的變化,被渴死熱死了。
可小的哺乳動物由于挖了沙洞,食量小,可以躲避地球的惡劣環境導致的缺水、高溫。
但隨著環境的好轉,他們最后又增大了,變成了巨大的水龍獸。
假設水龍獸有汽車那么大,而捕食他們的動物卻只有小孩那么大。
為什么如此小的動物能吃掉大的生物呢,是因為他們有毒液。
他們的毒液比最毒的蛇還毒8倍,足以讓大型動物倒在他們嘴邊。
最后,我們還到高科技房間里點擊圖片,只要點到某種生物,就會跳出一張圖片,上面寫了每個生物的特性。
為了更加清楚的觀察恐龍的出生,我們還買了恐龍蛋,現在正放在水里敷著,期待幾個小時之后可以看到恐龍從蛋中慢慢爬出來。
時間過得真快,11點半鐘,活動就結束了,最后我們每人還領到一個恐龍棒,真炫啊
這次活動太讓我長見識了
《參觀古生物博物館》(3) 古生物是過去曾經活躍在我們現在所居住的地球上的一種生物的統稱,而今天的我在與它們相隔幾年萬年后重新相遇。
對于古生物,在我未真正認識它們之前,對于它們中印象最深的,當然就是恐龍了。
因為它們曾是暫領地球多少個世紀的霸主,所以同樣也是它們讓我燃起了對古生物研究的愛好。
我站在寬廣的博物館中面對著它們遺留下來的骸骨,不禁開始想用手輕輕觸碰它,想感受它的經歷,想去了解它的所有,想知道它們所生存時的地球是什么樣子,它們是否同樣為了生存而不擇手段,它們是否也會為了僅小的利益互相殘殺。
面對骸骨,我不由的心中開始懼怕起來,不是因為它那龐大的身軀,不因它的尖利的捕食工具。
因為我看到了它們不同的一面,它們雖然同樣為了僅小的利益而不擇手段,卻其目的不是自己,而為了自己的種族,為了自己的種族能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
它們雖然經常廝殺,卻不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而不得已的選擇,面對比自己更加龐大身軀的敵人,它們不會懼怕,因為它們堅信著自己的信念和團結的意識一定能戰勝敵人。
而同樣看到遺留下的生物標本,它們曾是現在某些生物的祖先,盡管它們與人類比起來很渺小但它們卻是當時的植被生物的霸主。
換眼觀今,看如今的我們,作為一種進化的高級哺乳類動物,每天面對的自己的貪婪與私欲,不斷的去殘殺許多生物,不斷的去破壞地球的生態平衡。
用著自己進化而來的“思想”去自稱是高于一切生物的霸主,卻不曾想面對自然的力量,自己是如何的渺小與脆弱。
面對著厚厚玻璃的阻擋,我無法去親手觸摸與感受那些古生物,但我也不想去感受它們,因為我害怕自己再次被它們的精神所震撼。
我也許對于這次博物館非常感謝,因為通過它讓我能深入的知道那些古生物,能深刻的體會到它們的精神與面對生存的無奈。
也許我們人類在面對如今的世界該靜下來思考一下,盡管可能浪費你一些時間,但是我們是否該想一想,如此我們將那些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的遺骸與骸骨保存下來,用厚厚玻璃來維持它們的樣子,來研究與觀賞,但是如果時間再經過多少億年,我們人類的骨骸與遺骸是否也能有資格在那樣的玻璃下去被更加高級的生物去觀賞與研究呢
上一篇:母親節媽媽的感言300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