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指的是作者從現實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經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這些材料并不能都寫入文章之中。但是,這種生活“素材”,如果經過作者的集中、提煉、加工和改造,并寫入作品之后,即成為“題材”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堅持人民至上的素材(合集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堅持人民至上的素材
人民一詞自古有之,指百姓類的有:先秦《孟子·盡心下》中“孟子曰,‘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詩·大雅·抑》中“質爾人民,謹爾侯度,用戒不虞。”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聞義里》中“人民服飾,唯有氈衣。”明宋濂《洪武圣政記》中“維我中國人民之君……”在古希臘、古羅馬的一些著作里也使用過人民的概念。還有指人類的古籍有:《神異經·西南荒經》中“知天下鳥獸言語,土地上人民所道……”唐李亢《獨異志》卷下中“昔宇宙初開之時,只有女媧兄妹二人在昆侖山,而天下未有人民。”五代《五公經》中“天下慌亂,人民饑饉,十日無食。”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人民”這一重要命題的豐富內涵作了深入的闡述: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2024年5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并發表講話: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黨團結帶領人民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從去年年底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進行著一場有效的阻擊戰,到目前為止,我國患病率、病亡率都是全世界最低的。生命至上,不惜代價做好疫情防控,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這是向全世界發出最響亮的回答。今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決戰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經過多年的努力,脫貧攻堅創造了歷史上最好的減貧成績,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有望得到歷史性的解決。2024年是充滿希望的一年,我們滿懷信心擁抱2024!
【篇2】堅持人民至上的素材
天地之間,人為大。人類社會一切活動的根本目的,首先是為了人類自身過得更美好。但人是分階級、階層的,不同社會、不同國家、不同政黨在發展“為了誰”的問題上是不同的。為了誰、由誰享有的問題,是發展要解決的根本問題,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黨的執政理念。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我國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人民。比如,強調“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就是回應人民群眾對環境污染、人口老齡化等問題的關切。
不斷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馬克思說過:“人們為之奮斗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從一定意義上講,人民群眾對我們黨的支持程度,根本上取決于人民群眾利益的實現程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贏得廣大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擁護,就是因為人民群眾從經濟社會發展中得到了切實利益。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涉及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以實現最大多數人的利益為目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就是要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最終目的是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這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價值追求。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就要始終堅持把推動發展的目的放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就要著眼于人民現實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著眼于促進人民素質的提高,著眼于人民生活的自然和社會環境,努力掃除影響人的全面發展的體制機制,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篇3】堅持人民至上的素材
5月27日和28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和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相繼閉幕,全國兩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而“人民至上”的理念在全國兩會中貫徹始終,成為最大亮點。無論是一年來發展的成就,還是代表委員們的真知灼見,以及各種民生大禮包、各項決策部署等等,都體現著“人民至上”的深刻內涵。隨著全國兩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一艘承載14億中國人民幸福的“人民至上號”巨輪即將再次起航,乘風破浪。
堅定信心,鼓舞干勁,“人民至上號”動力滿滿、蓄勢待發。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戰決勝階段的重要時刻,全國兩會的勝利召開,為億萬人民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增強了信心、凝聚了共識、鼓舞了干勁。從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到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從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制,到完善傳染病直報和預警系統,從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到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政府工作報告中一攬子的“硬核”舉措,無不彰顯了中國戰勝困難、提振經濟、脫貧攻堅、保障民生的實招,而這背后正是承載了14億中國人幸福的“人民至上號”巨輪的蓄勢待發,彰顯出中國前行的堅定信心和無窮力量。
攻堅克難,全面決勝,“人民至上號”目標明確、直航小康。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政協經濟界委員聯組會指出:“我們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付出更加艱辛的努力,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我們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在脫貧攻堅戰場上,越來越多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無私奉獻。決心大,干勁足,勝利已然在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接續推進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讓脫貧群眾邁向富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擲地有聲,這也展現了我們黨兌現到2024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一莊嚴承諾的決心。從兩會出發,匯聚起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磅礴之力,這艘“人民至上號”巨輪,必然劈波斬浪,帶領全國人民,直航小康。
以保促穩,穩中求進,“人民至上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強調,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至關重要。連日來,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圍繞“六穩”“六保”談認識、明方向、析路徑——兜住民生底線,穩住經濟基本盤,積聚未來發展勢能,就能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并強調加大“六穩”工作力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我們要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才能確保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才能不斷推動“人民至上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