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是敘述孔子在飲食上的習慣和注意事項。首先,飲食要有利于身體。不吃舂得不精的米,不吃切得不細的魚肉,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其次,違禮之食不吃。不到吃飯時間不吃。
原文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注釋
膾(kuài):切細的魚肉。
食饐(yì)而餲(ài):飲食經久而腐臭。
餒,敗:魚腐爛叫餒,肉腐爛叫敗。
臭:氣味。
失飪:烹調不當。
割不正:不按一定方法割。
勝食氣:超過主食的量。氣同餼。
亂:醉酒。沽酒市脯:買來的酒和干肉。
譯文
糧食不嫌舂得精,魚和肉不嫌切得細。糧食腐爛,魚肉變質,都不吃。食物顏色難看,不吃。氣味難聞,不吃。烹調不當,不吃。不到該當吃食的時候,不吃。不按一定方式砍割的肉,不吃。沒有一定調味的醬醋,不吃。席上肉雖多,吃它不超過主食。只有酒不限量,卻不至于醉。買來的酒和肉干不吃。吃完了,姜不撤除,但吃得不多。
賞析
本節是敘述孔子在飲食上的習慣和注意事項。首先,飲食要有利于身體。不吃舂得不精的米,不吃切得不細的魚肉,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其次,違禮之食不吃。不到吃飯時間不吃。古人朝夕二食,平時不食。肉不依禮割之不吃,沒有一定調味品不吃。再次,飲食要有節制。飲酒不要醉,吃飯不過量。至于“沽酒市脯不食”說法不一。有人為是指祭品而言,不是自家所釀的酒與買來的肉不能作祭品。
錢穆《論語新解》以為,沽同酤,沽酒是過宿之酒,味道不鮮美,故不喝。買來的肉,不知何物之肉,故不食。朱熹《論語集注》認為,買來的酒肉,恐怕不干凈,故不食。本人認為錢穆與朱熹的說法都可,至于第一種說法有些牽強,因為前面及后面都是講孔子飲食的注意事項,此處也應指孔子飲食而言。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古詩詞素材
上一篇:《十萬人家火燭光》古詩詞素材
下一篇:《磅礴大雨》古詩詞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