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風箏古詩詞
放風箏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活動,早在唐代就有關于放風箏的詩詞出現,這些詩詞既描繪了放風箏的美妙場景,也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由的追求。以下是一些經典的放風箏古詩詞。
唐代杜甫《贈衛八處士》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這首詩中描述了杜甫與朋友閑坐吟詠,忽然想起外面正是好天氣放風箏時刻,便停下飲酒詢問清華老先生:“青天有月來幾時?”清華老先生回答說:“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這兩句話既包涵了哲理,也概括了放風箏的情境。
宋代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錢塘湖春水綠,海棠岸晚霞紅,芙蓉泣露香蘭笑,更好風光誰共同。”這首詞以錢塘江畔的春色和夕陽余輝為背景,展現了作者對美好自然風光的熱愛。其中,“芙蓉泣露香蘭笑”這一句則形象地比喻了放風箏時的歡樂場面。
宋代楊萬里《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小池塘,在這樣的環境中放風箏是再適合不過了。其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一句描寫了放風箏時出現的昆蟲和植物。
明代朱權《南鄉子·登木蘭山》
“閑來垂釣坐溪橋,水畔無人看漁樵。山色遙看近卻無,桃花流水鱖魚肥。”這首詞是一首寫景之作,描述了作者坐在溪邊垂釣的情境。其中“水畔無人看漁樵”這一句,則暗示著放風箏時的孤獨和自由。
清代鄭燮《鷓鴣天·細雨斜風晚來急》
“細雨斜風晚來急,野梅山杏苦不啼。河南子弟慣稱楫,家書抵達謝公屐。”這首詞描繪了一幅農村生活的畫面,其中“河南子弟慣稱楫”這一句則暗示著放風箏的習慣和文化傳承。
以上是幾首經典的放風箏古詩詞,它們或描繪出放風箏時美好的自然環境,或表達了對自由和向往的情感。無論是哪一種,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豐富多彩的元素。
上一篇:2024扣扣超金典好文案大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