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后的感想
參加清明祭掃活動有感 在清明節之際,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烈士,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我所在的省人防指揮信息保障中心黨支部在黔靈山公園先烈紀念碑舉行了祭掃活動。
作為剛進入人民防空部門工作的我,與同事們一起懷著對先烈的崇敬之情踏上紀念碑的臺階、緬懷他們為解放貴州事業而捐軀的偉大精神,使我深受激勵,也讓我們在和平年代生活下的人們倍感幸福,沒有他們的偉大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就沒有新中國的今天,是他們用灑熱血、拋頭顱為我們新中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回想少年時代,每逢清明節學校都會組織我們來這里緬懷先烈,那時候我們就為先烈們的事跡所感染,立志好好學習為我們現代化建設出一份綿薄之力。
如今我已到而立之年,在此來到這里又有另一番的感悟,讓我體會到了精神永存的道理,雖然時代已變遷,但烈士對我的鼓舞之情讓我一直不能平靜,每當踏上這片土地就讓我感受到一種莊嚴、肅穆之情。
現今,我站在這里更多的是想著對國家、社會、家庭、子女的一種奉獻精神,和平年代生活可能會讓很多人忘卻了某些東西,但是我們不能過分安逸,要時時警醒自己。
今日的快樂生活來之不易,我們的享受的同時也需要付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這也是我們的新時代青年們的時代任務。
這次祭掃活動非常有意義,讓我體會到了不同的烈士精神,和平年代沒有這樣的戰場讓我們去戰斗,但是我們的戰斗才剛剛開始,我們應該時刻保持一份拼搏、奮斗的精神,讓這種精神一直延續下去,而不是安于現狀的享受。
同時也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希望他們多聽聽過去的故事,讓他們知道我們祖國今日的繁榮離不開過去人們的努力,也讓他們知道我們中國人的精神不屈的意志和精神。
這種精神將伴隨著我們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這些光輝將永遠閃耀在我們的心中。
你參加過祭掃革命烈士墓的活動嗎
在掃墓的時候,你有哪些感想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清明節即將來臨。
清明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是祭奠逝者、悼念先人、緬懷英烈、寄托哀思的重要日子。
每到清明祭掃時節,人們就會上墳燒紙、燒冥物、燃放鞭炮,祭奠逝去的親人,表達思念之情。
這種祭掃方式不僅污染環境,還容易引發火災,給社會公共安全帶來隱患。
傳統的清明祭掃方式,沖擊了正常的社會公共秩序。
其實,每到清明節,就會引發大家對祭奠方式的探討。
有的人主張摒棄上墳燒紙的傳統,有人說,鮮花祭奠、網上祭奠,表達不了心情。
這些討論歸結到一點,就是如何將清明這個傳統節日和現代生活接軌,清明節同中國其他節日一樣,遇到了如何“轉型”的問題。
毋庸置疑,清明節也要與時俱進。
上墳燒紙的傳統祭奠方式,是與土葬結合在一起的。
而現如今,城市墓地的價格已經高過了房價,有多少人能夠葬得起
何況,現代陵園的環境已經和燒紙、磕頭格格不入,一束鮮花、鞠躬致禮祭奠的更文明,更合適。
即使在郊區,我們也不提倡上墳燒紙。
每年到了清明這個節點,總有新聞報道,群眾在山上上墳引發了山火。
本來祭掃是為了緬懷先人,表達悼念之意,如果因為燒紙燒出了事,豈不是自找麻煩
所以,無論城市還是郊區,燒紙祭奠的方式似乎真的不合時宜了。
如果您很難割舍這種情結,還是建議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免得“引火上身”。
其實想想,掃墓、上墳畢竟只是一種形式,對于“緬懷先人”這一清明節的永恒主題而言,恐怕最重要也最關鍵的還是心懷感念。
只要心中懷有對于親人的牽掛和思念,又何嘗不是對于他們最恰當、最得體的祭奠呢
至于身在何地,甚至是否親臨墓地,其實倒并不關鍵。
現如今,網上祭掃等新的祭掃方式蔚然成風,盡管是對傳統祭掃儀式的改變,但緬懷先人的內涵卻沒有改變。
從這個角度來看,清明祭掃的多元化,應該是社會的進步體現。
只要是文明的,能表達我們內心的感恩的,我們就應該提倡。
在祭掃觀念與意識上也不妨多些與時俱進,只要堅持了清明的內涵,那么表面就不重要了,只要對心中常有哀思,未必拘于形式。
烈士陵園掃墓心得體會
清明節是我國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緬懷先人的傳統節日。
每年清明,人民群眾都要舉行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深情緬懷為了維護國家的尊嚴,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國家繁榮昌盛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獻出了寶貴生命的無數英烈。
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4月4日,青年志愿者組織了一次“清明節祭掃烈士墓”的活動。
目的是讓志愿者通過緬懷民族英烈的英雄業績,更清楚地認識到奉獻精神的意義,更好地做好工作。
我們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南山寺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戰士,瞻仰他們的豐功偉績。
烈士陵園是那么莊嚴、肅穆,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
我們先排好了整齊的隊伍,然后按要求站好隊,認真地聆聽主持人的致詞。
我抬頭瞻仰墓碑,墓碑上寫者: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我想,如果世界上有永垂不朽,那么我相信那是一種精神——不悔。
我們的先烈們就有這樣的不悔,不悔為革命的付出。
所以,他們理應受到敬仰
接著是在墓前默哀,我們衷心地感謝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的美好生活,也明白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做一個積極向上、身體健康、熱愛生活、熱愛祖國、情趣高尚的好少年。
我們是幸運的一代,我們是幸福的一代。
而我們的幸福是他們賜予的。
我們該用一顆來面對這個。
隨后,我們繞過墓碑,到了烈士墓前,莊重地用雙手把小菊花獻給了烈士們。
“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
今日神州看奮起,陵園千古慰忠魂
”在中國這方熱土上,有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篇篇悲壯激越的歷史篇章。
是他們的生命換來了中國繁榮的今天,是他們的鮮血染紅了遍地的桃花。
我們怎能忘記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壯史詩
我們怎能忘記那一張張曾經鮮活的面容
讓我們靜靜的追思,深深地緬懷,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這鮮花中,讓它陪伴在先烈的左右。
接著,我們參觀了烈士陵園。
還認真的整理和清掃了烈士陵園。
我想這是我們唯一能為先烈們做的一點事了,讓他們能有個更好的環境,靜靜的安息。
“紅花無情笑東風,青山有幸埋忠骨。
”革命先烈們,你們為人民的利益而死,你們的死重于泰山,你們與青山同在,你們與大地永存。
你們永遠是我們心中的一塊豐碑。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
我們來到了墓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的英靈。
站在烈士墓前,我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
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
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
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
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
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
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
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
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清明節文明祭掃感想日記最多340
今天,到家,發現家里很亂,我想:“也真是的里這么亂也不收拾。
”突然,我看戶開了,忙跑過去關上:“唉,真忙真忙啊。
”可是,風把家里的東西都吹亂了,我想把家里收拾收拾。
我拿起掃把生氣的掃著,越掃越亂,我越來越生氣,想著:“這么亂,我要收拾一下啊。
”唉,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突然,我想到老師常說的一句話:“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廢。
”于是我又耐心的做起來。
不一會兒,家里就干凈多了,煥然一新,我心里喜滋滋的。
媽媽急急忙忙跑回來,看見我,高興的說:“我們家千金也學會幫家里做事情了,媽媽我真高興,因為我一時疏忽忘關窗戶,才讓千金做家事,這就叫因禍得福吧。
”我說:“媽媽,以后我常幫你掃地。
”“謝謝你。
”媽媽高興的說。
掃墓感想
清明節掃墓祭拜的意義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聚合寒食節又臨春分好節氣。
主要的活動是祭祀、祭祖,文化底蘊豐厚,遂形成了今日清明節掃墓的習俗。
中華民族極重視倫理、道德、文化,認為行孝義是人本精神、民族精神。
這一優良傳統是值得延承的、值的發揚的。
清明好時節 《歷書》記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
這時的天,不躁不寒,春風盎然,宜居宜行。
去掉春冬的冷意,人們這時開始活動起來。
農民伯伯開始犁他的田,種瓜種豆,種上新鮮的蔬菜;而閑適的工作人群可以帶上孩子,掃墓踏青,插柳栽樹,做一些有意義而又愉悅身心的事情。
清明節的習俗自古有很多,蕩秋千、放風箏等皆可效行倡導。
掃墓行孝義 掃墓是主題,因為在清明節這一天是祭奠亡靈的日子。
中國傳統的方法是土葬,所以也稱上墳、掃墓、祭掃。
為故人的墳墓添些土,清除墓碑上的灰塵,再擺些貢品鮮花等。
或是遠去的先人,或是剛離別的親友,到清明節時,來到他們的墳前表示悼念之情思念之心。
人生即意味著生死,歲月轉換,回頭便是年輪。
緬懷故人,孝敬親長是美德,讓我們一起施行。
延優良傳統 現在的學生教學,每至清明,必寫清明文章、記錄清明節掃墓祭拜感想。
目的非常明確,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清明節日的了解。
或是學生隨家長去掃墓,或是學校組織一起進行烈士掃墓為,亦或是網上掃墓。
為何要去掃墓?冰心《寄小讀者》中語:“清明掃墓,雖不焚化紙錢,也可訓練小孩子一種恭肅靜默的對先人的敬禮。
” 認識先烈,知榮辱禮敬,懂孝行深義,承優良傳統,這就是我們中國人、這就是清明節掃墓的意義。
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