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樹的美
柳樹是中國園林中最常見的景觀,也是文人墨客們創作詩詞的靈感之源。以下是幾首描寫柳樹美的古詩詞。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首詩以“離離原上草”為開頭,隨后引出了“一歲一枯榮”的自然規律。而在此規律中,白居易看到了柳樹的美麗和堅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柳樹不僅有著優美的線條和柔軟的姿態,還有著無比頑強的生命力。
《山行》-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在這首《山行》中,描繪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霜葉紅于二月花”。這里的“霜葉”,便是指柳樹在秋天落下的黃葉。和春天桃花、梨花盛開時所帶來的視覺沖擊不同,柳樹柔美而含蓄,它以黃葉點染秋日景色,為這個季節帶來了溫暖與惆悵。
《賦得暮雨送李白》-李商隱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江流何處逢吾客,
彭澤回首綠苔臺?!?/p>
這首詩是寫給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李商隱用“江流何處逢吾客”來表達望友未歸之思,而這個場景則設置在“兩岸青山相對出”的背景之下。映襯著此情此景,柳樹成為了一個自然元素:彭澤回首綠苔臺。在詩人筆下,柳樹被描繪成優美多姿,恰如其分地點綴在孤帆、江流和綠苔之間。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p>
這首詩以清明節為主題,描述了一個在雨中尋找故鄉的場景。而在這個場景中,柳樹被描繪成一種溫柔、寂靜的存在:路上行人欲斷魂,便是因為雨勢太大。而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借問酒家何處有?”顯得格外孤獨。然而,在牧童遙指杏花村的提示下,柳樹仿佛成了一個向往家園的符號。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p>
張繼用“江楓漁火對愁眠”來描寫江邊秋色。秋天是柳樹最美麗的季節,因為它的葉子在這個季節里變成了金黃色。而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江楓漁火”則成了一個特別的元素。它和柳樹一起,構成了一個充滿沉郁、蕭瑟和美麗的場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