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吃眼前虧】(慣)指立刻就受到傷害。
【第2句】:期中考試結束,我回家后才想起做一道數學題時點錯了小數點。媽媽說:“這真是吃完了飯,想起鹽;打完了仗,記起來拳?!保ǜ拭C·永登)
【第3句】:真戲假做,假戲真做。
【第4句】:【沒理攪三分】見“無理攪三分”。
【第5句】:【二月二,龍抬頭】“二月二,龍抬頭”是一句家喻戶曉的俗語?!岸露笔侨A夏民族的傳統節日,從漢代就開始了,那時,二月二又稱青龍節、春龍節。 “二月二,龍抬頭”源自古老的天文學。人們曾經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星辰的位置,據此判斷季節。其中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每到二月初的黃昏,角宿一星和二星,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類似龍的雙角,東方在五色為青,故稱“青龍抬頭”。雖為驚蟄節令,其時,興云播雨的龍,卻還在睡懶覺,故此,或供饗以六畜犧牲,討好哄之;或以木桿敲擊房梁,驚而擾之。種種招數,皆為呼喚龍的醒來。北方滹沱河一帶有個習俗叫“二月二,通地氣兒”。在二月二日早晨,人架龍而動:那耕地的犁杖,一對扶手,若龍角高翹;雪亮的犁刃,呈龍頭之形;犁尖下新土似浪涌,攪動煙霧氤氳,叫做“二月二,通地氣兒”。二月二,在民間是個重大節日,傳說之多,民謠之多,是其他節日不可比擬的: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二月二,龍抬頭,孩子大人要剃頭;二月二,龍抬頭,天子耕地臣趕牛;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無處藏;二月二,接寶貝兒,接不來,掉眼淚;二月二,敲鍋底,燒陳菜,吃陳米;二月二,龍抬頭,人抬腳……
【第6句】:【三十晚上咽了氣——活不到大年初一】(歇)指活不長久,即將死亡。
【第7句】:眼鏡蛇張嘴——放毒
【第8句】:不會喝酒伴醉漢——強奉陪
【第9句】:【一條線兒拴倆螞蚱——飛不了我,迸不了你】(歇)迸:同“蹦”,跳。比喻對方與自己命運緊緊相連,誰也離不開誰,出了事誰也跑不了。 也作一根繩拴倆螞蚱——跑不了我,也蹦不了你。 一根繩上拴兩個螞蚱——跑不了我,也少不了你。 一條繩拴著倆螞蚱——誰也跑不了。
【第10句】:【刮地皮】見“卷地皮”。
【第11句】:【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釋義:比喻不能被一種行不通的辦法難倒,還要想別的辦法。例句:沒關系,陸路不通水路通,反正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咱們趁早另想辦法。
【第12句】:門角里藏著諸葛亮——暗算;暗中盤算
【第13句】:【墜入五里霧中】見“墮入五里霧中”。
【第14句】:【竹桶倒豆子倒】道諧音,謂徹底說出,沒有保留。成語: 和盤托出。劉紹棠《兩草一心》:“天天晚上收了工,吃完飯, 四十人在對面炕上盤膝而坐,面面相覷,目光呆滯,表情死 板,一個個向管教人員交心,必須竹桶倒豆子,不倒干凈不 散會。”
【第15句】:【奸不廝欺,俏不廝瞞】(諺)奸:歹的。廝:相。俏:好的。不論好歹,不相欺瞞。指打消一切顧慮,把真情告訴對方。
【第16句】:臨上花轎才纏腳——先前干啥哩
【第17句】:【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見“耳聽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第18句】:【哀樂】“哀樂”在功能上如同古代的挽歌,都是哀悼亡者。但又有著本質的區別,挽歌重上層社會,而哀樂則是為悼念去世的革命者和普通百姓的哀歌。它源自革命圣地延安。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延安的音樂工作者安波、馬呵、時樂蒙等同志深人民間采風,在安塞地區搜集到了這支陜北民樂商調式哀樂。不久,在陜北人民公祭劉志丹同志的大會上,首次唱了由安波同志記譜和填詞的挽歌。解放戰爭時期,此曲傳到了晉察冀解放區,作為挽歌形式使用過。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任軍樂團團長、指揮羅浪同志為了禮儀的需要(國家需要有莊嚴的哀樂),把此曲配置了和聲作為軍樂隊的禮儀曲使用,這樣.這支哀樂被沿用下來。
【第19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慣)指秘密只有彼此知道,不告訴其他人。 也作“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第20句】:【鼓樓上小雀——耐驚耐怕】(歇)本指鼓樓上的小雀因聽慣了鼓聲經得起驚嚇,轉指人久經磨煉,遇事不會膽怯。
【第21句】:【君子動口,小人動手】(諺)指發生爭端后,修養好的人講道理,沒有修養的人往往會動武。 也作君子動口不動手。 君子動言,小人動拳。
【第22句】:一把火燒不開水,一只手捂不住天。
【第23句】:【隔夜餿粥,要不得】釋義:餿:飯、菜等變質而發出酸臭味。吃餿粥飯會生病。比喻不行,不能這樣做。例句:劉忠連聲反對說:“你這是隔夜餿粥,要不得!冤仇宜解不宜結。這樣做仇上結仇,事情會鬧得更大了。”
【第24句】: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空想
【第25句】:【白酒紅人面,黃金黑世心】釋義:金錢能使人壞掉良心。例句:原來人心本好,見財即變。自古道得好:“白酒紅人面,黃金黑世心?!倍∈姳R疆傾心付托時,也自實心應承,無有虛謬。及依他到所說的某處取得干金在手,卻就轉了念頭。
【第26句】:兩勤加一懶——不做,二不休
【第27句】:牲口不上膘——料不到
【第28句】:三個鬼拿不著——比鬼還鬼
【第29句】:【美食不如美器】(諺)宴請賓客,美味的食物,不如美觀雅致的器皿。指餐具美觀十分重要。
【第30句】:夏不睡石,冬不困板。
【第31句】:【 好姑娘不愁沒有婆家】質量高,會受到歡迎?!侗本┤請蟆?(1985,4,18):“好姑娘不愁沒有婆家,安德路中學首屆民用 電器職業班畢業生受歡迎。”
【第32句】:【楚人沐猴而冠】釋義:沐猴:獼猴。冠:戴上帽子。楚國人給獼猴戴上帽子,使其裝成人樣。比喻人虛有儀表或地位,并沒有本領。例句:韓生趨出,顧語他人道:“我聞里諺有言:楚人沐猴而冠,今日果然相驗,才知此言不虛了。”
【第33句】:含著冰塊說話——冷冰冰:硬邦邦
【第34句】:【 近水樓臺先得月】宋代范仲淹鎮守杭州,部下軍官多被 保舉,有個外任巡檢蘇麟沒有被推薦,便向范仲淹獻詩,其 中有此一句(見《清夜錄》)?,F多用來表示:由于近便而占 便宜。成語:近水樓臺。海外於梨華《尋》:“那有什么大驚 小怪的,兩個都是獨身,兩個都在一個學校,近水樓臺先得 月?!?/p>
【第35句】:【 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不用語言表達,心意已很明顯。 “盡在不言中”亦可單用。臺灣林海音《曉云》:“當我回眸向 她無可奈何地一笑時,我們真是‘盡在不言中’了?!?/p>
【第36句】:半江中蓋房子——從何做起
【第37句】:鐵匠夸徒弟——打得好
【第38句】:三畝竹園出根筍——獨一無二;格外珍貴
【第39句】:【陽溝里翻船】(慣)陽溝:露在地面上的排水溝。比喻在不該出問題的地方出了問題。
【第40句】:【嘴是嘴,眼是眼】(慣)比喻分清誰是誰非,毫不含糊。
【第41句】:【大白菜倒了秧——打根上壞】(歇)倒了秧:植物幼苗因病蟲害等而枯萎。本指植物從根部壞死,轉喻人從根本上變壞了。
【第42句】:【熱狗】現在,“熱狗”在城市小吃市場上很流行,這種吃法簡單方便,很受市民特別是小朋友們的歡迎。但它卻是地地道道的“進口貨”。據說,最早出售熱狗的人是一位叫特瓦洛的德國巴伐利亞移民。他在19世紀80年代中期擺賣香腸,因為剛烤的香腸燙手,他便用兩片面包把它包起來,以方便顧客拿著吃。約20年之后,一個賣這種夾香腸面包的小販在馬球場上高聲叫賣一種德國小臘狗香腸,一位漫畫家靈機一動,畫了一幅兩條人物化的香腸,樣子好像兩只狗在相互對吠,非常有趣。他的這幅名為“熱狗”的漫畫在報上發表后,人們便開始把這種夾香腸面包叫做熱狗了。
【第43句】:暑假里,每天傍晚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和我三個人就一起到河邊去散步。爸爸的熟人見了,總是說:“每天傍晚怎么你們三個都在一起?”媽媽說:“一把蘿卜不零賣?!保ǜ拭C·華亭)
【第44句】:鍋里有,碗里才有。
【第45句】:搟面杖插到雞窩里——搗蛋
【第46句】:【腸里出來腸里熱】(諺)從親娘肚里生出的,親娘自然非常關切疼愛。指母親總對自己的親生子女格外關心。
【第47句】:今年竹子來年筍——無窮無盡
【第48句】:【沒請來財神,倒貼了些香表紙銀】(慣)財神:財神爺,迷信指能使人發財致富的神。香表紙銀:迷信的人用來燒化敬神用的香和紙錢等物。比喻沒賺上錢,反而受了損失。
【第49句】:【金戒指】“金戒指”原來并非定情之物,鎖定姻緣,一定終身。“金戒指”原為“經戒指”,意即婦女經期應該戒止性生活,因“經”、“金”諧音而改名。早在漢代,宮廷已經盛行戴金戒指了,開始時,只限皇后和嬪妃戴,每逢皇后或嬪妃月經來潮時戴用,示意在此期間,帝王不可與之同房。因為月經一詞在帝王面前是要避諱的“穢語”,不能直接說出,而當她的手戴“經戒指”時,帝王見了心里自然明白了。后來,王公宰相、文武百官的眷屬相繼效法,成為古代文明禮節與衛生的習慣,并逐漸風靡民間,演變為現在的金戒指,詞義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第50句】:【抖起來了】(慣)指因有了錢或有了地位而得意起來。
【第51句】:【雞啄雞食袋,狗咬狗骨頭】釋義:雞食袋:雞嗦子,即雞的嗦囊,雞的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在食道的下部,像個袋子,用來儲存食物。比喻自己人互相傾軋,自相殘害。例句:他有什么事對不起你?我這做娘的有什么事對不起你?只有我屋的人淘氣,雞啄雞食袋,狗咬狗骨頭。又不是吃飯的人多了,咸的、辣的分不勻!
【第52句】:【井深槐樹粗,街闊人義疏】(諺)高原深井,樹大根粗,這是北方的自然景觀;街道寬闊,往來稀少,這是北方的人情寫照。指景象壯麗,人情疏淡,這就是北國風光。
【第53句】:【家累千金,坐不垂堂】(諺)垂堂:靠近堂屋的檐下。擁有千金家財的人,不肯坐在屋檐下,以防屋瓦掉下砸傷身體。指財富多的人懂得自我保重。
【第54句】:鄰居家靠擺攤賣菜發了起來,爸爸說:“真是挑擔不如背菜籃,賣豬不如殺豬,看來要想賺錢,靠笨做還不行。”(江蘇·丹陽)
【第55句】:【 前有車,后有轍】轍,輪跡。謂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 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前有車,后有轍,雙喜就是我的 榜樣!”
【第56句】:【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諺)一年計劃的實行,關鍵在春天;一天計劃的實行,關鍵在早晨。指行動貴在早動手。
【第57句】:【烏不三,白不四】(慣)烏:黑。 形容人不三不四,不像樣子。
【第58句】:半空云里伸出個巴掌——高手
【第59句】:我愛說話,爸爸媽媽不喜歡我話多。爸爸說:“你知道人為什么長兩只耳朵、兩只眼睛、兩只手,而只有一張嘴?”我回答不上來。后來,在爸爸媽媽啟發下,我明白了:要多聽,多看,多干,少說話。(甘肅·華亭)
【第60句】:【一跳三丈高】形容發怒。成語:暴跳如雷。池莉《來來往 往》:“康偉業的幾個副經理一聽這話,氣得一跳三丈高。” 無明火三丈高形容突然大怒。《艾蕪短篇小說選》:“不 要提了!提起就叫我無明火高三丈!”
【第61句】:【腦子怕不用,身子怕不動】(諺)腦子怕的是不用,越不用越遲鈍;身子怕的是不動,越不動越僵硬。 指腦子越運用越靈活,身子越活動越健康。
【第62句】:扁鵲開藥方——藥到病除
【第63句】:【人靠運氣馬靠膘】(諺)運氣:好的機遇。膘:肥肉。指人靠的是機遇,沒有好的機遇就難以成事;馬靠的是膘實,沒膘的馬就沒實力。 也作“人走時,馬走膘”。
【第64句】:【男怕穿靴,女怕戴帽】釋義:穿靴:指腿腳發生水腫。戴帽:指頭部水腫。男人腿腳水腫,女人頭部水腫,表明病情嚴重,有危險。例句:雁雁,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我腳腫成這樣子,看來是回不了老家了。
【第65句】:【螞蚱掉腿照樣蹦】指受點傷沒有關系。馬烽《劉胡蘭 傳》:“螞蚱掉了條大腿還照樣歡蹦亂跳哩!狗咬了幾口,有 啥要緊!”
【第66句】:【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花費極大的精力。臺灣吳濁流《波茨 坦科長》:“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打通乙科長,但在意外的地 方,又受到阻礙?!?/p>
【第67句】:我看見別的小朋友吃雪糕,要爸爸也給我買一支。吃著雪糕,我看見另一位小朋友手里拿著一個玩具槍,又纏著爸爸給買。爸爸說:“人心不足蛇吞象,進了屋子想上炕?!保ê颖薄ば刑疲?/p>
【第68句】:【虎進深山,龍歸大海】見“龍歸滄海,虎入深山”。
【第69句】:【救急不救窮】對于緊急的困難,應該幫助;對于貧窮,無 力幫助。《天怒》:“再說,救急不救窮,你光著屁股跑,在人 屋檐下,怎能不低頭?”
【第70句】:杜十娘沉百寶箱——人財兩空
【第71句】:媽媽經常批評我,我對媽媽說:“媽媽,你為什么不說我的優點呢?”媽媽說:“優點不說不會跑,缺點不說不得了?!保ㄋ拇āご笾瘢?/p>
【第72句】:【改換門庭】“改換門庭”有兩個含義,一是改變門第出身,提高社會地位,屬中性詞;二是投靠新的主人或勢力,以攀高枝,謀求出路。此語源于明朝。封建時代清苦的讀書人通過科舉考試而謀取官位,以改變家庭的社會地位,這叫“改換門庭”。在那時,改換門庭并不是個形容詞,它是名副其實的大動作。明朝末年,朝廷采取了一些改換門庭象征性措施,以強化科舉考試的轟動效應。中舉以后,報錄者手持短棍,一進中舉者家的大門,即亂打亂砸,直至屋內,把門窗廳堂家雜全部砸得稀巴爛,跟著在后面的工匠立即把全部更換一新。接著,同姓的大戶便來“通譜”,哪怕八代之前有親戚關系也連成一家。再后,拜師的、送禮的、招婿的等紛至沓來,地方官吏也宣布“三免”(免役、免稅、免費使用奴婢)。你看,第一階梯的“改換門庭”就已是多么顯赫,多么堂皇!真是“鯉魚躍龍門”。中舉就如此顯赫,中了進士、狀元就更不用說了。
【第73句】:【心病從來無藥醫】(諺)心?。壕裆?、心理上的病癥。指心病自古以來就沒有藥物能治療。
【第74句】:捉住驢子當馬騎——不識貨
【第75句】:【公雞鉆籬笆,進不去又退不回】釋義:比喻進退兩難。例句:一時間,他真有點像“公雞鉆籬笆,進不去又退不回。”
【第76句】:猴兒照鏡子一里外不是人
【第77句】:蒼蠅下蛆——專鉆空子
【第78句】:飛機離跑道——沒轍
【第79句】:【靠邊站】(慣)1比喻失去職務或權力。2比喻受冷落。3比喻沒有機會參與。 也作“靠邊風涼”。
【第80句】:【有理也要讓三分】見“得理讓三分”。
【第81句】:【海上風多舟難行,世上官多不太平】(諺)海上的風多了,船只就難以行駛;世上的官多了,百姓就不得安寧。指官多騷擾就多,掣肘更多,使社會不能太平。
【第82句】:人字雙著寫——不從也得從
【第83句】:【針眼里過?!恐^辦不到的事。類似西方國家諺語:駱駝 穿過針孔。沙汀《淘金記》:“因為現在的事,真也真得,假也 假得。假的時候,針眼里過得牛!”
【第84句】:【萬事開頭難】開始缺乏經驗,事情難辦。言外之意:開了 頭就好辦。李準《老兵新傳》:“這還是個新事業,沒有基礎, 萬事開頭難!”
【第85句】:【無鹽不解淡】見“沒咸不解淡”。
【第86句】:【人沒名難呼喚,地沒名難送飯】(諺)人要是沒個名,想呼喚他也難;地要是沒個名,想給地里勞作的人送飯也難。指地和人一樣,都必須有自己的名字。
【第87句】:白開水畫畫——清(輕)描淡寫
【第88句】:心里裝上長江——平靜不了
【第89句】:【刀對刀,槍對槍】直接拼搏。成語:針鋒相對、短兵相接。 浩然《艷陽天》:“不能給他軟的,也用不著跟他繞了,就跟他 刀對刀、槍對槍干一家伙,讓他們有法兒開始,沒法兒收 場。”
【第90句】:【羅鍋子上山——前緊】(歇)羅鍋子:駝背的人,也叫羅鍋兒。前:胸前,諧“錢”。指經濟緊張,手頭缺錢。 也作“羅鍋兒上山——前緊”。
【第91句】:【喂腦袋】(慣)指吃飯。
【第92句】:六七月的石榴花——越開越火紅
【第93句】:黃河管不著長江——各顧各
【第94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慣)指人名氣大或事情不尋常,盡人皆知。
【第95句】:【不吃涼粉騰板凳】釋義:比喻不干工作就別占職位。例句:“你這是什么話!不想當干部,就早吭聲,不吃涼粉騰板凳,離了你這塊云,天也照樣下雨?!?/p>
【第96句】:鵝上臺階——靠猛勁
【第97句】:葉底下的橘子——紅不起來
【第98句】:表弟做數學作業時“偷工減料”,叔叔嚴肅地批評他:“人常說‘豐收沒有巧,多鋤幾遍草’,學知識更來不得半點虛假?!保◤V東·龍門)
【第99句】:【抱著葫蘆不開瓢】(慣)葫蘆: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中間細,表面光滑,像上下兩個球連在一起,可將其剖開做成瓢等。比喻就是不肯開口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