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我離開教室的時候忘了拿紅領(lǐng)巾,回到家才想起。媽媽說:“今后到哪兒走的時候,都要看一看丟東西沒有。千金難買回頭望啊!”(四川·犍為)
【第2句】:【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為什么會用“九頭鳥”來形容湖北人呢?這得追溯到明朝的張居正,并且需要首先弄明白“九頭鳥”是什么樣的鳥類。九頭鳥是傳說中的一種神鳥,本來有十個頭,日夜嗚叫,人們厭惡它的聲音,遂驅(qū)趕獵殺,后來天狗也來助戰(zhàn),咬下了它的一個頭,于是就剩下九個頭了。它晝伏夜出,畏懼火光,血滴誰家,誰家遭殃。因此在最早的傳說中,九頭鳥是不祥之物。那么九頭鳥又是怎么跟湖北佬聯(lián)系起來呢?這得從張居正說起。張居正,字叔大,少名白圭,號太岳,湖北江陵人,明神宗時官至內(nèi)閣首輔。在位期間,推行了一條鞭法,改革了稅賦制度,使得明朝的財政收入有所改善,并且任用賢臣,在加強(qiáng)北方邊防和整飭東南沿海地區(qū)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深得神宗皇帝的信任,成為皇帝面前的“大紅人”,紅的時間長了也就免不了遭人嫉妒。據(jù)說當(dāng)時有九大御史聯(lián)合參奏陷害張居正,結(jié)果,他不僅未被參倒,九大御史反被一一整肅,都被打人大牢。因此民間便生出“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之謠,用來諷刺九大御史再厲害,也抵不過湖北出身的張居正一人。就這樣,將“九頭鳥”按到湖北人的頭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九頭鳥”的含義也跟著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如今的九頭鳥已成了頭腦靈活、聰明多智、敢拼敢搏的代名詞,象征著湖北人的智慧和優(yōu)良品質(zhì)。偶有貶損之意,形容湖北人狡猾的一面。
【第3句】:【風(fēng)聲鶴唳,草木皆兵】釋義:聽見風(fēng)吹鷦叫就嚇得心驚膽戰(zhàn),看見一草一木都當(dāng)作是敵兵。形容驚慌恐懼,疑神疑鬼,自相驚擾。例句:有的說鬼子到了盤龍山西南,有的說已到了郭家集;有的說有五六百人,有的說有兩三千。這幾天,特別是夜里,真是風(fēng)聲鶴唳,草木皆兵。
【第4句】:【 雪里埋不住死人】真相遲早會暴露。類似的:雪里埋小 豬,總會露出蹄爪來。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康有富受 了這么大害,就是今天不說,以后也會說的。雪里埋不住死 人呀!”
【第5句】:木魚命——輩子挨打
【第6句】:老母豬吃碗渣——滿嘴是瓷(詞)
【第7句】:鋼水倒進(jìn)模子里——定型了
【第8句】:【陽溝里翻船】(慣)陽溝:露在地面上的排水溝。比喻在不該出問題的地方出了問題。
【第9句】:【得飯望飽,鬧事望了】(諺)得到飯食,總想著吃飽肚子;鬧起事來,總希望事情有個了結(jié)。指鬧事人的共同心理是盼望有人來調(diào)解。
【第10句】:【爬出苦井,又跳火坑】(慣)比喻剛脫離苦難的地方,又陷入更兇險的處境。
【第11句】:老牛掉進(jìn)深泥潭——不能自拔
【第12句】:【隔年的黃歷不管用】(諺)黃歷:也作“皇歷”,歷書。歷書只標(biāo)本年度的日、月,隔了年就沒用了。泛指過了時的東西就沒用場。 也作隔年的皇歷作不得數(shù)。 去年的皇歷看不得。 過年的皇歷沒用場。
【第13句】:【 夜貓子進(jìn)宅,無事不來到】來必定有麻煩。老舍《四世同 堂》:“她知道,胖菊子是夜貓子進(jìn)宅,無事不來。這趟究竟 是為了什么?她咂摸不透。”
【第14句】:包米秸子當(dāng)?shù)褍捍怠獩]眼兒
【第15句】:【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崗哨眾多。成語:戒備森嚴(yán)。劉紹 棠《漁火》:“八里橋南北,二十九軍的士兵持槍荷刀,三步一 崗,五步一哨。”
【第16句】:【敬酒不吃吃罰酒】(慣)比喻對別人好言相勸或抬舉不理睬,被逼迫或受到懲罰時才肯答應(yīng)。 也作賞酒不吃吃罰酒。 請酒不吃吃罰酒。
【第17句】:【吃酒不言公務(wù)事】釋義:聚飲時不談?wù)摴隆@洌航袢辗钋贿^為昔臼之情,聚談聚談,古云:“吃酒不言公務(wù)事。” 非是為兄的攔阻賢弟之臼,因我?guī)は陆允侵伊x之將,恐有唐突,倒是愚兄的不是了。
【第18句】:王嬸丟了錢包,她嘆氣說:“唉!人走了運,扁擔(dān)頭兒都開花哩;人倒了霉,推磨子都走岔路哩。”(陜西·干陽)
【第19句】:【羊皮膏藥——不靈】(歇)舊時民間認(rèn)為狗皮膏藥療效好,羊皮膏藥不管用。指不靈驗,不起作用。
【第20句】:【有車就有轍,有樹就有影】(諺)有車在前邊行,后邊就會有碾出的車轍;有樹長得高大,下面自會有樹影。比喻再秘密的事也隱瞞不住別人。
【第21句】:【黃連樹上長的草——苦苗苗】(歇)比喻苦孩子。
【第22句】:我吃飯前總不愛洗手,爸爸說:“吃的干凈,少生疾病。機(jī)器不擦要生銹,人不衛(wèi)生要短壽。應(yīng)該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xí)慣才對。”(重慶·榮昌)
【第23句】:【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釋義:雞狗的叫聲都能聽到,人們卻直到老死也不互相來往。這是老子的話,《老子》八十章:“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現(xiàn)用來形容人與人之間,單位之間,地區(qū)之間互不聯(lián)系,互不通氣。例句:黨委各委員之間要把彼此知道的情況互相通知、互相交流。這對于取得共同的語言是很重要的。有些人不是這樣做,而是像老子說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結(jié)果彼此之間就缺乏共同的語言。
【第24句】:【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形容心跳急速。成語:忐忑 不安。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他這時心中十分煎熬,真 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
【第25句】:驢子跟馬跑——蹩斷腳;落在后頭
【第26句】:【強(qiáng)龍不壓地頭蛇】釋義:比喻外來人盡管厲害,也斗不過當(dāng)?shù)氐膭萘Α@洌盒姓叩溃骸澳阋策灾亓耍蛔屛疫h(yuǎn)鄉(xiāng)之僧。也罷,這正是強(qiáng)龍不壓地頭蛇。”
【第27句】:【父母官】古代老百姓稱為民請命、關(guān)心百姓疾苦的好官為“父母官”。它源自何處呢?源自漢代正史。《漢書·循史傳》載:西漢元帝時期,南陽郡治安狀況非常糟糕,盜賊猖狂,百姓逃離,田園荒蕪,境內(nèi)一片狼藉。一個名叫召信臣的到這里任太守,此公為政勤勉,很有計謀,首先嚴(yán)厲打擊盜賊,穩(wěn)定社會秩序,勸說人民發(fā)展生產(chǎn),對游手好閑、不干農(nóng)活的浪蕩子弟毫不客氣,像嚴(yán)父一樣督促他們搞好農(nóng)桑。因為召信臣治理有效,經(jīng)濟(jì)和社會環(huán)境大大改善,流離百姓紛紛回到家鄉(xiāng),過上了好日子,人們十分感謝這位好官,被大家稱為“召父”。另據(jù)《后漢書·杜詩傳》載:東漢武帝劉秀建武七年(31年),南陽郡新任太守杜詩也是個好官,清廉節(jié)儉,勤政為民,任期內(nèi)興修水利,開墾荒地,恢復(fù)生產(chǎn),增收糧食,像慈母那樣細(xì)心關(guān)心百姓疾苦,大家有吃有穿,日子過得很開心,被當(dāng)?shù)厝俗馂椤岸拍浮薄J掠星珊希菨h朝(西漢東漢),同是南陽,“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由此,人們把關(guān)心百姓疾苦,推動生產(chǎn)力發(fā)展,保護(hù)人民群眾利益的州縣好官尊為“父母官”。從此相沿成俗,這個稱呼流傳下來,直到現(xiàn)在仍有這種稱呼。當(dāng)今的“父母官”夠格不夠格,老百姓心里有數(shù)。
【第28句】:【黃忠人老心不老】釋義:比喻人老志不衰。例句:好啊!咱說這年紀(jì)上了,再趕不上世道兒。誰知道又要組織群眾,發(fā)動群眾、開展游擊戰(zhàn)爭!日本鬼子,你來吧!咱黃忠人老心不老!
【第29句】:【囤底上省不如囤尖上省】(諺)囤:盛放糧食的器具。指節(jié)約糧食,要在糧滿囤的時候節(jié)省,不可等到囤中存糧快見底的時候。泛指一切財物的節(jié)約貴在平時。 也作“囤尖省才是省,囤底省一場空”。
【第30句】:立七坐五盤三半,一肩三頭懷兩臉。
【第31句】:【三分匠人,七分主人】(諺)制造器物或施工建筑,三分靠匠工的技巧,七分靠主人的安排。指匠工制作要服從主家的意愿。也泛指協(xié)助者要遵從主事人的指使。
【第32句】:鐮刀割韭菜——刀齊
【第33句】:【青天白日說鬼話】(慣)比喻無中生有。
【第34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第35句】:【豆芽菜長不成大樹】釋義:諷刺人沒有出息,不成材。例句:趕明日叫那幫害人精都給轟去……呔,那小子還一勁窮倒騰,我看呀一“豆芽菜長不成大樹”。
【第36句】:【小品】在報紙雜志上經(jīng)常可以看到“知識小品”、“科技小品”等欄目,打開電視可以看到相聲、小品等曲藝類節(jié)目。小品并不是一種新的文學(xué)體裁,在我國古代就有“六朝小品”、“唐人小品”等,它們很早就成為文學(xué)家族的一員。因為小品有雋永而精辟的特點,文章短小,寫來容易,所以,一直沿用至今,并有所發(fā)展。魯迅先生的小品文達(dá)到了高峰。 “小品”源自古老的佛教經(jīng)典。因為在佛經(jīng)中,有全本和節(jié)本之分,全本稱為“大品”,節(jié)本稱之為“小品”。如后秦高僧鳩摩羅什翻譯的《摩呵般若波羅蜜經(jīng)》,就有二十七卷本和十卷本兩種。二十七卷本稱為《大品般若經(jīng)》,十卷本稱為《小品般若經(jīng)》。文學(xué)中的“小品”便由此而來。小品又向文藝領(lǐng)域發(fā)展,并且異軍突起,一枝獨秀,是當(dāng)前民眾離不開的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特別是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晚會上的小品節(jié)目,更是受到億萬觀眾的青睞。
【第37句】:【樹老易空,人老易松】見“人老易松,樹老易空”。
【第38句】:【天要落雨,娘要嫁人】(諺)娘:寡婦。就像天要下雨一樣,寡婦決意要嫁人,是誰也阻攔不住的。多泛指鐵了心要干某事的人很難勸阻。 也作“天要下雨娘要嫁”。
【第39句】:中午,媽媽一邊忙著做飯,一邊叫正在看電視的哥哥去翻翻房頂曬著的麥子。哥哥正看在興頭上,不耐煩地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媽,吃了飯再說吧!”媽媽聽了生氣地說:“你這孩子,餓了喘,飽了懶,不飽不餓又不想動彈,快去!”(河南·社旗)
【第40句】:伸腿瞪眼兒——要死了
【第41句】:【甘言奪志,糖食壞齒】(諺)甘言:討人喜歡的甜言蜜語。指甜食吃多了,容易蝕壞牙齒;奉承話聽多了,容易喪失斗志。
【第42句】:【調(diào)書擔(dān)】見“掉書袋”。
【第43句】:【千日琵琶百日琴,告化胡琴一黃昏】(諺)告化:叫花子,乞丐。學(xué)好琵琶需要三年工夫,學(xué)琴只需百日,至于乞丐拉的胡琴,一晚上就能學(xué)會。指琵琶難學(xué),胡琴容易。
【第44句】:【滿招損,謙受益】此俗語淺顯易懂,自滿會招來損害,謙遜會有諸多益處。此俗語源自《尚書·大禹謨》。相傳遠(yuǎn)古時代,“苗”這一偏遠(yuǎn)部族不服中原統(tǒng)治,舜帝命禹率軍征戰(zhàn)。禹雖然極力鼓舞士氣,但三旬之后,苗部族仍然未被征服。一個名叫益的人提建議說:“只有德行才能感動上天,天運是不可違逆的。滿招損,謙受益,這是天道。至誠可以感神,更何況一個苗部族!”禹表示贊同,接著就班師回朝了。正是由于堅持“滿招損,謙受益”的信條,堯舜禹三代成為中國社會形態(tài)的典范。毛澤東的“謙虛使人進(jìn)步,驕傲使人落后”化用了“滿招損、謙受益”,并賦予它全新的內(nèi)涵,也成了至理BBB。
【第45句】:鄰居小弟弟是個又懶又饞的小家伙,他媽媽這樣說他:“遠(yuǎn)叫不答應(yīng),近叫發(fā)迷瞪,聽見吃點啥,跑得腿肚疼。”(河南·蘭考)
【第46句】:【你立你的功,我撞我的鐘】撞鐘,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敷衍了事。謂不求上進(jìn),自甘落后。《北京日報》(1985,1, 14):“其實,見人受重獎眼紅,也不全是什么壞毛病,至少比 那種你立你的功,我撞我的鐘,見別人受重獎連眼珠子都不 眨一下的人要好得多。”
【第47句】:【一人作罪一人當(dāng)】(諺)自己犯下的罪行,由他自己承擔(dān)。指刑罰只處分直接犯罪的人,不得株連他人。 也作一人有罪一人當(dāng)。 一人犯法一人當(dāng)。
【第48句】:鏡子里的餡餅——中看不中吃;好看不好吃
【第49句】:烏龜跟著兔子跑——望塵莫及
【第50句】:【燈盞不亮有人擦,事情不平有人說】(諺)燈盞:舊時油燈下有燈臺高擎,上有盛油的碟狀燈具。指遇到不公平不合理的事,自會有人出面評說。
【第51句】:【針過得去,線也過得去】(諺)線穿在針上,針過去了,線也就過去了。比喻前面的人與事行得通,后面的人與事自然也行得通。
【第52句】:【鳥瘦毛長,人貧志短】釋義:人在窮困時常常沒有辦法掙脫困境。也說“馬瘦毛長,人窮志短”,意為人在窮困時,常常喪失志氣。例句:春兒又好笑又好惱,忍不住罵道:“你常常—軀男子漢,不}旨望你養(yǎng)老婆,難道一身一口,再沒個道路尋飯吃?”可成道:“賢妻說得是。‘鳥瘦毛長,人貧志短。’你教我那—條道路尋得飯吃的,我去做。”
【第53句】:出勁長勁,歇著沒勁。
【第54句】:黃牛的肚子——草包
【第55句】:標(biāo)點符號的位置——字里行間
【第56句】:眉毛上安燈泡——明眼人
【第57句】:【滑天下之大稽】(慣)滑稽:逗人發(fā)笑。指天下最可笑而荒唐的事情。含譏諷意。
【第58句】:【虎落平川被犬欺】釋義:借指失去有利條件,有本領(lǐng)的人也無法發(fā)揮作用。例句:馬名騅山窮水盡,長嘆一聲,說:“想不到虎落平川被犬欺,你們打算把我怎么發(fā)落?”
【第59句】:【聾子不怕驚雷響】對后果沒有顧慮。張資平《梅嶺之 春》:“他們號稱學(xué)士又何曾有什么學(xué)問!普通科學(xué)程度還 夠不上,說什么高深學(xué)問!但他們回來居然說要辦大學(xué)了, 真是聾子不怕雷!”
【第60句】:【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釋義:表:說。敘述故事時,放下一頭,講另一頭。“兩”又作“干”。例句:老祖宗“一張口難說兩家話”,“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第61句】:【蛇頭上蒼蠅——自來的衣食】(歇)指自己送上門來供人享用的食物。多指人自投羅網(wǎng)。
【第62句】:【 眼里插棒棰實在受不了】無法容忍。梁斌《紅旗譜》: “你不要忘了,朱老忠,朱老明,嚴(yán)志和他們就在咱的眼里插 棒棰。”
【第63句】:戲臺上敲小鑼——幫腔
【第64句】:媽媽責(zé)備爸爸說:“你啊,怎么能把錢借給外村人呢,難道不怕被騙了?”爸爸說:“你說你的,我做我的,反正是豆芽炒蝦米——各有各的彎子。”(江蘇·灌云)
【第65句】:【膛地雷】(慣)比喻冒險。
【第66句】:【沒頭蒼蠅,亂鉆】形容人沒有主意,忙亂。臺灣朱秀娟 《女強(qiáng)人》:“她已找到了她努力的方向,不致再像個沒頭蒼 蠅似的到處亂竄了。”
【第67句】:【老鼠舐貓鼻梁子】(慣)比喻做十分冒險的事情。 也作“老鼠啃貓鼻子”。
【第68句】:【上山八條路,下山路八條】(諺)指有多少去的路,也就有多少回來的路。常比喻有多少問題,就會有多少解決問題的辦法,用不著發(fā)愁。
【第69句】:關(guān)起門來做皇帝——沒入朝拜:妄自尊大
【第70句】:米篩擋房門——心眼多;心眼不少
【第71句】:狗吐舌頭——熱過火了
【第72句】:【人惡鬼不纏】(諺)惡:強(qiáng)橫。人要是行為強(qiáng)橫,就連鬼也避著,不敢招惹。指無所畏懼的人,能鎮(zhèn)住邪惡小人,使其不敢侵犯。
【第73句】:【踏人一腳,須防一拳】(諺)你踢了別人一腳,必須防著別人要打你一拳。指當(dāng)你打擊別人時,必須謹(jǐn)防別人向你報復(fù)。
【第74句】:一根燈草點燈——無二芯(心)
【第75句】:【蟈蟈兒多了顯不出你叫,八哥兒多了顯不出你俏】(諺)蟈蟈兒:昆蟲,雄的前翅有發(fā)音器,叫聲清脆。八哥兒:鳥名,能模仿人說話的某些聲音。比喻人才多了,便顯不出某一個人的出眾才華。
【第76句】:狗鼻尖吊肥肉——聞得吃不得
【第77句】:蚯蚓上墻——腰桿子不硬
【第78句】:【請酒不吃吃罰酒】見“敬酒不吃吃罰酒”。
【第79句】:【 只可智取,不可力敵】對方勢強(qiáng),只能以計謀取勝,不能硬 拼。明代《古今小說》:“我兵少,賊兵多,只可智取,不可力 敵,宜出奇兵應(yīng)之。”
【第80句】:【這個一榔頭,那個一錘子】釋義:比喻你一言,他一語,意見不統(tǒng)一。例句:你還說民主管理指在巖上選組長,做計劃,籌資金。在船上還能這個—铘頭,那個一錘子,那不是野兔子拉犁,亂套了?
【第81句】:【事無三不成】(諺)指做事很難一蹴而就,總要多次實踐才能成功。
【第82句】:【慷他人之慨】(慣)指拿別人的東西或錢財作人情或揮霍。
【第83句】:刀子插在鞘里——鋒芒不露;不露鋒
【第84句】:【粗麻線怎透得針關(guān)】釋義:透:穿。針關(guān):針鼻兒。比喻粗心人不了解內(nèi)情細(xì)節(jié)。例句:“老夫人手執(zhí)著棍兒婆娑看,粗麻線怎透得針關(guān)?直待我拄著拐幫閑鉆懶,縫合唇送暖偷香。”
【第85句】:棺材里打銃——嚇?biāo)廊?/p>
【第86句】:【寧失一人喜,不結(jié)千人怨】(諺)寧可失去頂頭上司的歡心,也絕不使群眾抱怨懷恨。指做事不能為了討好當(dāng)官的而坑害群眾。
【第87句】:【得了上方寶劍】上方寶劍,皇帝所賜之劍,得到此劍有先 斬后奏的權(quán)力。指行動得到最高權(quán)威的批準(zhǔn)。上方,也說: 尚方。張濤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取得了上方寶劍, 可以先斬后奏,所以放膽批去,整整講了四天。”
【第88句】:黑板上的粉筆字——抹就掉
【第89句】:【抖起來了】(慣)指因有了錢或有了地位而得意起來。
【第90句】:【枕著烙餅挨餓】(慣)比喻放著有利條件不去利用,卻受著窘迫。 也作“頭枕著烙餅挨餓”。
【第91句】:【房無一間,地?zé)o一垅】(慣)形容家境貧寒,一無所有。 也作房無一間,地沒一壟。 房無半間,地?zé)o一垅。 地?zé)o一壟,房無一間。
【第92句】:【不到長安辜負(fù)眼,不到兩湖辜負(fù)口】釋義:長安:唐國都長安城,后作為京城的通稱。兩湖:湖南、湖北,泛指南方。不到京城看看,辜負(fù)了眼神;不到兩湖走走,辜負(fù)了口福。指旅游勝地,不可錯過。例句:九福:天下有九福,京師錢福、限福、屏帷福,吳趙口福,洛陽花福、蜀川藥福,秦籠鞍馬福,蘇趙衣裳福、美女福。《珍珠船》云:“不到長安辜負(fù)眼,不到兩湖辜負(fù)口。”
【第93句】:小軍平日很驕傲。這次考差了,神態(tài)沮喪極了,他爸爸說他“就像老綿羊的尾巴——翹不起來了”。(河南·浚縣)
【第94句】:【豬不吃狗不啃】(慣)形容人模樣難看,誰都不喜歡。也比喻誰也不愿理睬。
【第95句】:【村里夫妻,步步相隨】(諺)農(nóng)家夫妻,一同在家,一同下地,總是廝守在一起。指村里的夫妻沒有別離之苦,終生相伴。
【第96句】:【福無雙至日,禍有并來時】(諺)走紅運的事不會同時到來,遭厄運的事卻往往是接二連三。多指人往往會連續(xù)發(fā)生不幸的事。 也作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禍不單行,福無雙至。
【第97句】:【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諺)四海:指全國或天下。指普天下的人都親如兄弟。 也作四海皆兄弟。 四海之內(nèi),皆為兄弟。 四海內(nèi),皆兄弟。
【第98句】:天上的風(fēng)箏———根線在人家手里;把柄在人家手里
【第99句】:【明水暗道紫花泥】(諺)指雨后夜間行路,在無光照的情況下,看著亮亮的是積水,看著紫花樣的是泥坑,看著黑呼呼的才是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