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雞屎拌面——假鹵】(歇)鹵:用肉類、雞蛋、木耳等做湯加淀粉而成的濃汁,用來拌面條等食物,諧“魯”。指假裝愚鈍或糊涂。
【第2句】:無弦的琵琶——絲不掛
【第3句】:桅桿上掛燈籠——高明
【第4句】:頭發絲吊大鐘——千鈞一發
【第5句】:【戴著木頭眼鏡——只看見一寸遠】(歇)形容目光短淺,缺乏遠見。
【第6句】:噴壺不叫噴壺——碎嘴子(比喻說話噦唆)
【第7句】:老狗跳樓梯——不得勢
【第8句】:【狗咬呂洞賓——不認得真人】(歇)呂洞賓: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也叫呂祖。真人:道教稱修行得道的人。指不認得真正有身份的人,或真正好心的人。常含責罵意。
【第9句】:【棗核兒——兩頭尖】(歇)兩頭:本指棗核兒的兩端,轉指前期和后期。尖:諧“艱”。指窮人的生活在幼年和老年時期最艱難。
【第10句】:借了一角還十分——分文不差
【第11句】:草上露水瓦上霜——見不得陽光;見不得太陽
【第12句】:烏鴉當向導——把人帶到死尸堆
【第13句】:吃著甘蔗爬山——步步高,節節甜
【第14句】:麥粒掉到太平洋——滄海一粟
【第15句】:【桀犬吠堯——各為其主】(歇)桀:夏朝最后一個君主,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堯:傳說中上古圣明的帝王。本指桀養的狗向著堯狂叫是為了衛護它的主子,轉指各人都為其主子效勞。
【第16句】:老牛筋——難啃
【第17句】:牲口不上膘——料不到
【第18句】:【簾子做的——要卷上去就卷上去,要放下來就放下來】(歇)形容態度、臉色等變化無常,想變就變。
【第19句】:吃魚不吐骨頭——說話帶刺兒
【第20句】:狗怕棍子牛怕鞭———物降一物
【第21句】:狗頭長角——裝羊(佯)
【第22句】:太陽落坡月上山——周而復始;接連不斷
【第23句】:起風又下雨——雙管齊下
【第24句】: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出了岔兒;來得突然;弄得措手不及
【第25句】:病床上插牡丹——臨死還貪花
【第26句】: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第27句】:【開元通寶——外圓內方】(歇)開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其間鑄的銅幣(通寶),圓形中間有方形孔。形容人表面圓融,實際上很有準則或個性極強。
【第28句】:癩蛤蟆想飛——不是上天的料
【第29句】:眉毛上吊豬膽——苦在眼前前
【第30句】:老母豬尿窩——自作自受
【第31句】:韓信帶兵——多多益善
【第32句】:【和尚跟著月亮走——借光】(歇)光:本指光亮,轉喻好處。指憑借某人或某事得到好處。也作“和尚跟著月亮走——沾光”。
【第33句】:鬼曬太陽——無影無蹤
【第34句】:半夜吃小魚——摸不著頭腦;首尾分不清;囫圇吞
【第35句】:拔掉屋檐當柴賣——窮極了
【第36句】:紅娘拿到鶯鶯的信——心領神會
【第37句】:天黑找不到路——日暮途窮
【第38句】:古書堆里的蛀蟲——咬文嚼字
【第39句】:【缺門牙的——嘴巴不關風】(歇)指嘴里存不住話,保不住密。
【第40句】:【金蘭】“金蘭”指結拜的兄弟姐妹。原意是牢固而融洽的友情。源自《易經》。《易經·系辭上》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金蘭”一詞從這兩句話當中各取一字而成。“金”喻堅,二人如果同心協力,其作用可斷金——可以克服一切困難而達到目的。“蘭”喻香,即美好。“臭”讀如“秀”,指氣味。兩人推心置腹的話語,如蘭花之香美,令人感動。后世便以“金蘭”比喻朋友之交,可以解釋為其堅如金,其芳如蘭。《文選·秋胡詩》云:“且協金蘭好,方愉琴瑟情。”即謂金蘭之交如琴瑟之和,令人歡愉。后引申為結義,如“義結金蘭”,指結拜兄弟、姐妹。這樣的結拜兄弟,其情義堅如金,堪稱“鐵哥們”。
【第41句】:六月里的雷陣雨——來得猛,去得快
【第42句】:樹梢上吹喇叭——趾(枝)高氣揚
【第43句】:脖子上安滾珠——腦瓜靈活
【第44句】:揪著草繩當蛇打——上當
【第45句】:獾豬歸洞——鉆進去
【第46句】:沙土崗子發洪水——泥沙俱下
【第47句】:猴兒下竹竿——溜到底
【第48句】:屬王八的——縮頭縮腦
【第49句】:【棉桃里面找胡桃——專揀硬的敲】(歇)棉桃:棉花的果實,形似桃。胡桃:核桃,這里指核桃樹的果實。硬:本指堅硬,轉指強硬。比喻專打擊態度強硬或本領過硬的。
【第50句】:【鼻子上掛鲞魚——嗅鲞】(歇)鲞(xiang)魚:剖開晾干后食用的魚。嗅鲞:諧“休想”。指不要癡心妄想。
【第51句】:打蛇不死打蚯蚓——醫大欺小
【第52句】:玻璃瓶里插蠟燭——心里亮;肚里明
【第53句】:老鷹見小雞——個喜來一個憂
【第54句】:買個炮仗沒捻線——咋響(想)
【第55句】:【法場上的麻雀——膽子早嚇大了】(歇)法場:刑場。指經歷險境多,膽子早變大了。
【第56句】:五歲的表弟太淘氣了,一會兒工夫就把我舅媽擦好的地板弄得一團糟,舅媽批評了他一頓,可一轉眼,他又把墨汁瓶碰倒,墨汁灑了一地,并弄臟了我的衣服。舅媽氣得抬手就朝他的屁股上來了一巴掌。舅舅說小表弟:“你呀,就是屎殼郎飛到了磨眼兒里——轉著圈兒挨!”(山東·五蓮)
【第57句】:【爛板凳——高談闊論】(歇)板凳爛了,是因為有人長久坐著“高談闊論”。指只會空發議論,不干實事正事。
【第58句】:石匠打鐵——不會看火(貨)色
【第59句】:黃鼠狼遇上對頭——有三個救命屁
【第60句】:狂風中的海浪——不敢擋(當)
【第61句】:【兜著豆子——尋炒】(歇)炒:諧“吵”。指沒事偏找著與人吵架。
【第62句】:泥菩薩身上長草——荒(慌)了神
【第63句】:沸騰的開水——響(想)得厲害
【第64句】:【吃掛面不調鹽——有鹽在先】(歇)鹽:諧“言”。指把話說在前頭。
【第65句】:水中月,鏡中人——看得見,摸不著
【第66句】:刀子插在鞘里——鋒芒不露;不露鋒
【第67句】:松香拔毛——根不留
【第68句】:老鱉找螃蟹——各有所愛
【第69句】:【裹腳布——又臭又長】見“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
【第70句】:貍貓換太子——以假充真
【第71句】:【瞎子看西洋景——白熬工夫】(歇)西洋景:即西洋鏡,一種民間娛樂活動的裝置,內裝若干幅可以左右移動的西洋畫,觀眾從透鏡中觀賞。指白費時間、精力。
【第72句】:【搟面杖吹火——節節不通風】(歇)比喻處處、事事碰壁,行不通。
【第73句】:扁豆繞在竹竿上——有靠了
【第74句】:火車上放電影——走著瞧
【第75句】:口袋空空的窮漢——個子兒也沒有
【第76句】:跳上舞臺湊熱鬧——逢場作戲
【第77句】:【拉車不松套】借指做事認真。成語:一絲不茍。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墳塋》:“不論是生者還是死者,人人都有一頂‘英雄帽’:彭樹奎——拉革命車不松套的老黃牛。”
【第78句】:老太婆喂公雞——不撿蛋(不簡單)
【第79句】:佛爺的桌子——碰不得
【第80句】:大老爺下轎——步(不)行
【第81句】:老水牛拉馬車——不合套
【第82句】:林沖進白虎堂——上當受騙
【第83句】:冬天的茅草夏天的蔥——葉枯根爛心不死
【第84句】:【摟草打兔子——捎帶】(歇)指做某件事時順便做另一件事。也作“摟草打兔子——捎帶手”。
【第85句】:扁擔騰空——誹謗(飛棒)
【第86句】:亂麻一團——解不開
【第87句】:射出槍口的子彈——不會拐彎抹角
【第88句】:【鳳凰飛在梧桐樹——自有旁人話短長】(歇)指一件不尋常的事情發生了,自會有人議論,說短道長。
【第89句】:河水不犯井水——各干各的
【第90句】:菩薩的胸膛——沒心肝
【第91句】:仙姑思幾——心野了
【第92句】:海豹的眼睛——又明又亮
【第93句】:老叫驢噙本《三字經》——皎文嚼字
【第94句】:馬不停蹄,鞭不停揮——老趕
【第95句】:【管丈母娘叫大嫂子——沒話找話】(歇)指本來無話可說,硬要找些話來說。常含譏諷意味。也作“見了丈母娘叫大嫂子——沒話搭拉話”。搭拉:方言,閑談,閑扯。
【第96句】:六十年的皮襖——老面
【第97句】:【屬長生果的——表是一把柴,瓤是一包油】(歇)長生果:即落花生,外表是殼,可當柴火燒,花生仁可以榨油。比喻人外表不起眼,實際上很優秀。
【第98句】:十字路口造涼亭——方便眾人
【第99句】:兩個縣長摔跤——官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