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指桑樹,罵槐樹】釋義:指著桑樹罵槐樹。比喻明指甲而暗罵乙。也作“指冬瓜,說槐樹”。 “指冬瓜,罵葫蘆”、“指桑罵槐”。例句:八月里哥兒死了,他每日在那邊,指桑樹,罵槐樹,百般稱快。
【第2句】:【酒好不怕巷子深】(諺)只要酒的質量好,哪怕酒店設在偏僻的深巷里,買主都會主動找上門。指只要貨好,就不怕沒買主。也指只要作品的品位高,就不愁沒有賞識的人。 也作酒香不怕巷子深。 好酒不怕巷子深。
【第3句】:【買賣買賣,和氣生財/買主買主,衣食父母】做生意,態度和 藹,才能招攬顧客,有顧客才能生意興隆。古華《芙蓉鎮》: “買賣買賣,和氣生財。買主買主,衣食父母。這是胡玉音 從父母那里得來的家訓。”
【第4句】:【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釋義:蚍蜉:大螞蟻。撼:搖撼。嘲笑人不自量力。例句: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第5句】:【迅雷不及掩耳】釋義:形容特別快,措手不及。例句:顯然,敵人為了迅雷不及掩耳地破壞他們的組織、破壞政治犯們堅持下來的絕食斗爭,要把他或者還有其他的同志突然弄走,
【第6句】:【 小巫見大巫】相差很大,比不上。成語:相形見絀。海外 陳若曦《二胡》:“美國有一天會出現水源危機,那將使得七 十年代的石油危機變成小巫見大巫了。”
【第7句】:【三人說著九頭話】(慣)指每個人說的都不一樣。
【第8句】:【養不教,父之過】(諺)對孩子只知生養而不知管教,這是做父親的過錯。指對后代除了生養,還要教育。 也作“養子不教父之過”。
【第9句】:【吃了飯兒不挺尸,肚里沒板脂】(諺)挺尸:謔稱躺倒睡覺。板脂:皮下脂肪。吃過飯如果不睡一覺休息一下,人就長不起肉膘。指飯后睡覺休息,有益于身體強壯。
【第10句】:釣魚要忍,拿魚要狠。
【第11句】:狗熊叫門——熊到家了
【第12句】:爸爸經常叫媽媽做這事做那事,可自己什么也不做。媽媽說:“光說不做假把式,連說帶做好把式。說到底,你還是假把式。”(四川·渠縣)
【第13句】:有一次,我生病了,不能上學,天天呆在家里,很無聊。奶奶嘆著氣說:“有啥也別有病,沒啥也別沒文化。”(山西·陽泉)
【第14句】:貓額上畫王字——虎頭虎腦
【第15句】:【風水不便,客人背纖】(諺)背纖:人在岸邊用繩拉船前行。行船遇到逆風或逆水,乘船的客人也只好下船背纖。借指事到無奈時,只好勞動尊客。
【第16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原指商業上的現錢交易,借指當面 直接交換,以免抵賴。或說:左手交錢,右手交貨。明代《水 滸》;“我這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你快把來兩相交割!” 一只羊也是放,十只羊也是放放一只羊與放十只羊,所花 費的人力相等。相對的集中,可以節省人力,提高效率。指 多一個兩個無所謂。浩然《山水情》:“多一只羊也是放,少 一只羊也是放,摻他進去,也不會顯鼻子顯眼的。”
【第17句】:【得了便宜還賣乖】釋義:乖:乖巧,討人喜歡。既得了好處,又討人喜歡。例句:“行啦,你別得了便宜還賣乖,保險三分利!孫掌柜!” ……一
【第18句】:【羊肉好吃怕惹上腥】(慣)比喻想得到好處又怕惹上麻煩。
【第19句】:【肉炒熟,人吵生】(諺)肉越炒越熟爛,人越吵越陌生。指人與人之間,貴在相互體諒,最忌稍有不和,便吵吵鬧鬧。
【第20句】:【三分吃藥,七分調理】(諺)調理:調養與護理。要治好病,三分憑藥治,七分靠調理。指對病人來說,調理比藥物治療更重要。 也作三分醫治,七分調養。 三分治病七分養。 三分藥,七分養。
【第21句】:十天跑完萬里長城——一日千里
【第22句】:【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第23句】:山雞吃著黃連子——苦在心窩不敢啼(提)
【第24句】:東海洋里的黃沙——經不起浪來磨
【第25句】:【鋼刀再淬火,利刃又加鋼】釋義:淬火:把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然后浸入冷卻劑急速冷卻,以增加硬度。比喻好上加好,剛強更加剛強。例句:你別看日子不多,他長的出息可真不少!這條硬漢子,一進入革命隊伍的行列,真好似鋼刀再淬火,利刃又加鋼!
【第26句】:【 撒手不由人】放手就無法控制。劉云若《紅杏出墻記》: “這是撒手不由人的事,本來初次見面,怎能把你鎖在這里, 放你走了,說不定你就不再來。”
【第27句】:佛爺的桌子——碰不得
【第28句】:老鷹不落地——干旋
【第29句】:【年三十看皇歷——好日子過完了】(歇)好日子:本指吉利的日子,轉指美好的日子。指好日子就要結束了。
【第30句】:爸爸最愛讀書看報,平時連字典都能看上半天。我對爸爸說:“您又不考學,讀那么認真干嗎?”爸爸說:“這叫書報為良友,知識自然有;鳥以羽毛為美,人以知識為榮嘛!”(吉林·汪精)
【第31句】:【傘】“傘”是下雨天出行誰也離不開的雨具。“傘”是誰發明的呢?據《玉屑》記載,傘是魯班的媳婦為關心丈夫而發明的。看來,若要申請專利,還是魯班夫婦倆人共享比較合理。傳說,魯班在鄉間為百姓做活,媳婦云氏每天都要往返送飯,若遇上雨天,免不了挨淋。魯班便在沿途設計建造了一些小亭子,遇到下雨,可在亭內暫避一下。然而亭子雖好,總不便多設,而且夏季雷陣雨說來就來。于是云氏突發奇想,“要是隨身有個小亭子就好了!”魯班知道媳婦的想法后,茅塞頓開,動手依照亭子的樣子,裁了塊布,安上骨架,裝上把兒,世界上第一把“傘”就這樣問世了。
【第32句】:屠夫的賬本——血債累累
【第33句】:八十老公公挑擔子——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34句】:【打著燈籠沒處找】釋義:說明難得,少有。例句:“你再要娶這么一個媳婦兒,……只怕打著燈籠兒也沒處找去。”
【第35句】:【有芯無油總枉然】芯、心諧音,然,燃諧音。指白費心計, 不起作用。類似的:燈盞無油枉費芯。陳世旭《裸體問題》: “結果往往被冷落。于是就有了哀怨:貧居鬧市無人問,富 在深山有遠親啦;世上無錢難作人,有芯(心)無油總枉然 啦,等等。”
【第36句】:地圖上量距離——咫尺萬里
【第37句】:人老病多,樹老根多。
【第38句】:快馬拉空車——朝前奔;輕松自在
【第39句】:【一哭二睡三上吊】這是婦女受到委屈時采取的行動。趙 樹理《三里灣》:“從前那些愛使刁的女人們常用的‘一哭二 餓三上吊’的辦法,她不完全贊成。”
【第40句】:【運用之妙,在于一心】釋義:對陣勢運用得是否靈活巧妙,完全在于指揮者根據實際情況,審時度勢,隨機應變。“在于”又作“存乎”。例句:湯鎮臺道:“且不要管他。‘運用之妙,在于一心’,苗子們今日過年,正好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第41句】:【 刀不離手,弓不離身】處于戒備狀態。成語:枕戈待旦。 姚雪垠《李自成》:“盡管這群人隊伍不整齊,有的站著,有的 蹲著,卻都是刀不離手,弓不離身,準備著隨時廝殺。”
【第42句】:【只有錦上添花,那得雪中送炭】(諺)比喻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有權有錢時,阿諛奉承者多;貧窮困境中,伸出援助之手者少。 也作“只有錦上添花,誰來雪中送炭”。
【第43句】:【鼻子是鼻子,眼是眼】i(慣)本指人長得有模有樣,比喻做事情條理清楚,有水平,夠標準。
【第44句】:【狐貍尾巴露出來了】釋義:民間故事說狐貍會變成人,常常變成美女來迷人,但還帶著尾巴,偽裝由此而暴露。比喻露出破綻,暴露真相。“露”叉作“現”。例句:熊木祿心里暗暗罵了一聲:你小子狐貍尾巴到底露出來了!徐黑闖真會掐算啊,蘇完全按這條道跑呢。
【第45句】:【火燒牛皮——自己連】(歇)連:連接(牛皮被火燒化后互相連接在一起),諧“聯”。指自己主動與他人聯合。
【第46句】:【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慣)形容諸事順遂。也形容人本領大,具有控制局勢的能力。
【第47句】:神仙不做做凡人——賤骨頭
【第48句】:五歲的小妹妹最愛吃花生。去年春天,我們在菜地里種了一片花生,小妹妹三天兩頭去看,總嫌花生結果慢。奶奶笑著說:“夏天青,秋天黃,不到季節上不了場。你這不是白著急嗎?”(河南·淇縣)
【第49句】:【除夕】“除夕”是農歷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上,因常在夏歷臘月三十,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那么,除夕這一名稱是怎么來的呢?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癘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除是除舊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歲守》“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之詩句。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節日之一。除夕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掃得千干凈凈,還要貼門神、對聯、掛燈籠等,晚上吃餃子放鞭炮,供神靈,達到高潮。
【第50句】:扁擔搗雞籠——雞飛蛋打
【第51句】:【棋勝不顧將】形勢好,忽視了隱患。申躍中《掛紅燈》: “你們以為昨天的事就算完啦?沒有。張老硬可不能棋勝 不顧將。”
【第52句】:【有恩不報反為仇】(慣)指用仇恨來回報別人的恩情。
【第53句】:【二月間的桃子——不熟】(歇)本指桃子尚未成熟,轉指對人或事物不熟悉。
【第54句】:【嘔心血】(慣)形容費盡心思,苦心思索。
【第55句】:【發面饅頭——擱不住一咬】(歇)本指發面饅頭松軟,經不住咬,轉喻人或某種勢力軟弱,經受不住一次打擊。
【第56句】:字要簡潔方為妙。
【第57句】:【水是土地的血液】釋義:沒有水,土地就不能長莊稼。例句:沙比爾望著這有水便可以變成良田的荒地,心里可不是滋味。“水是土地的血液”,“土地離不開水,好漢離不得群。”
【第58句】:【虎死留皮,人死留名】見“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第59句】:【勢敗奴欺主,時衰鬼弄人】釋義:形容權勢敗落、時運衰退的可悲情景。例句:又想了一回道:“不妨事,大頭在我手里。且待我將息棒瘡好了,也教他看我的手段。不知還是井落在吊桶里,吊桶落在井里。如今且不要露風聲,等他先做了整備。”正是:勢敗奴欺主,時衰鬼弄人。
【第60句】:【不戀故鄉生處好,受恩深處便為家】(諺)恩:恩惠。指生養自己的故鄉雖好,但也不必留戀,哪里能給自己好處,就可以在哪里安身落戶。 也作“莫道故鄉生處好,受恩深處便為家”。
【第61句】:貪嘴的魚兒——易上鉤
【第62句】:【勢大仗權,腰粗仗錢】(諺)仗:依靠,憑借。勢大壓人,憑的是手中的權力;腰粗氣壯,憑的是手中的錢財。指權重了勢就大,錢多了氣就粗。
【第63句】:【腳底蓮花——步步升】(歇)升:諧“生”。指連連升官。
【第64句】:【三個和尚沒水吃】自己只顧自己,沒有團結合作精神,不 愿意多出力,互相推委。《魯迅書信集》:“辦小刊,我的意見 是不要貼大廣告,卻不妨賣好貨色,編輯要獨裁,一個和尚 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是中國人的老 毛病。”
【第65句】:【發昏章第十一】(慣)仿《孝經》篇目“某章第幾”的格式。“十一”數目超過“十”,表示程度很深。指發昏至深,神志不清。
【第66句】:【秤砣雖小壓千斤】我國的秤是利用杠桿原理制成的,調 節秤砣的位置,能與不同的重量保持平衡。謂不很顯眼,但 很重要。馬烽《劉胡蘭傳》:“歲數小怕什么,只要能干。秤 砣雖小,還能壓千斤哩!”
【第67句】:【頭上長角,身上長刺】長角,好斗。長刺,碰不得。指在十 年動亂中專事打砸搶的一些青年人。劉心武《班主任》:“不 要僅僅注意到“四人幫”培養出了一小撮頭上長角、渾身長 刺的張鐵生式丑類,還要注意到,有多少宋寶琦式的畸形兒 已經出現!”
【第68句】:火車輪子——連軸轉
【第69句】:【黃忠人老心不老】(慣)比喻人雖然老了,志氣卻沒有衰退。
【第70句】:錯把駝峰當腫背——大驚小怪
【第71句】:【不會撐船賴河彎】事情做不好,推卸責任。類似的:不會 睡覺賴床歪/拉不出屎怨坑臭/輸錢怪燈不亮/腿肚子疼埋 怨灶王爺。羅旋《南國烽煙》:“我們這里有句土話:不會撐 船賴河彎,不會困覺賴床歪。這怎能怨我呢?”
【第72句】:【把稻草說成金條】把壞的說成好的,說謊騙人。成語:信 口雌黃。《香港內外》:“那混蛋哪,真是江湖騙子!那些嘴 能把稻草說成金條!”
【第73句】:【將是將才,帥是帥才】人的才能各有不同。將才是實干 家,帥才是戰略家。張潔《沉重的翅膀》:“按選勞模的標準, 選車間主任是不夠的,有人能當個頂好的勞模,可不一定能 當個好干部。將是將才,帥是帥才,對不對?”
【第74句】:獾狼下耗子———代不如一代
【第75句】:【水流船行岸不移】釋義:比喻任憑情勢多變,決心不動搖。例句:是困難啊!可是有句老話:“水流船行岸不移”,我們就得這么堅定,咬牙挺住。
【第76句】:臘月三十吃年飯——團圓
【第77句】:【上當】“當鋪”是一種買賣,自愿交易,這種商業行為在我國早已有之。“上當”現在的詞義是被捉弄,利益受損。它的來源始于明末清初,與一只花瓶有關。明末時期,北京城有許多當鋪,當鋪的管事人叫“朝奉”。“同仁當”當鋪有個姓張的朝奉,站堂口十余年,見多識廣。不料,這位從不失手的老朝奉被人騙了。一天,忽然闖進一位老者,聲稱有只寶瓶要押當。張朝奉接過瓶子一看,果然是一只“雨過天晴”的寶瓶,堪稱無價之寶。如將鮮花置于瓶內,不澆水不施肥,可保鮮花艷麗長存。老者聲稱家遭大難,急等用錢,開口要價十萬兩銀子,后以八萬兩銀子成交。老者走后,老朝奉急于驗寶,將一束鮮花插入瓶內,結果三天不到,這花就沒了生機。老朝奉急忙到“寶古齋”鑒定,結果是景德鎮成化年間出產的瓷瓶,連八十兩銀子也不值。老朝奉趕忙回店向東家匯報,二人商議,轉天向諸位同仁下帖,就說“同仁當”由于錯認“寶瓶”傾家蕩產,不得已宣布當鋪關門。第二天“同仁當”在后院請了四桌賓客,老朝奉聲淚俱下講了自己被騙的經過,末了轉身拿起花瓶摔成碎片,眾人看了憤憤不平。這消息很快傳遍北京城。老朝奉摔花瓶不久,那當“寶瓶”的老者又來贖當。老朝奉變戲法般拿出那只所謂的寶瓶“雨過天晴”,當場清點銀兩,二人錢貨兩清。原來,這個老者是個老奸巨猾的江湖騙子,專騙當鋪銀子,沒想到落人老朝奉的圈套,引誘他再次上當鋪來贖,如果拿不出押當品,當鋪還要賠償挨罰。那貪心不足的騙子果然“上當”,這事又在北京風傳開來,便有了“上當”一詞。
【第78句】:【打悶棍】(慣)1指乘人不備,突然打一棍。2比喻對于毫無思想準備的人突然進行批評或打擊。
【第79句】:爸爸和一個叔叔在喝酒,看到上來的主食是饅頭,爸爸笑著說:“饅頭就酒,再好沒有。”我們全家人聽了都大笑起來。(山西·陽泉)
【第80句】:長頸鹿脖子仙鶴腳——各有所長
【第81句】:【抱粗腿】(慣)指攀附有錢有勢的人。
【第82句】:家里丟了磨——沒推的了
【第83句】:【朝廷不打送禮人】(諺)指送禮與人,只要不是賄賂,原是無可厚非的。
【第84句】:【老母豬吃碗碴——肚里有瓷】(歇)瓷:諧“詞”。指說話振振有詞,頭頭是道。有時含譏諷意味。 也作“老母豬吃碗碴子——肚里挺有瓷兒”。
【第85句】:離了小丑不成戲。
【第86句】:【 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在同一水平上發展。《天意》:“一個 傍大款和一個不傍大款的模特兒,永遠不會站在同一起跑 線上。”
【第87句】:爸爸給“希望工程”捐了五百元錢,媽媽知道后沖著爸爸說:“這么大的事也不和我言語一聲,好讓我也光榮光榮,兩口子之間,咋還三伏天戴手套——保守(手)呢?”(安徽·肥西)
【第88句】:【大蟲惡殺不吃兒】(諺)惡殺:特別兇惡。指老虎縱然十分兇惡,也絕不肯吃自己生的崽子。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出于天性。 也作“虎毒不食子”。
【第89句】:【火候不到不揭鍋】見“不到火候不揭鍋”。
【第90句】:【前門拒虎,后門進狼】擋住了一個敵人,又放進一個敵人, 禍害仍未消除。傳記圖書《溥儀在伯力》:“中國真是多難, 前門趕走了一條狼,后門又來了一只虎。”
【第91句】:【朝士爭榮,宮人妒寵】(諺)朝士:朝里的群臣。宮人:宮里的嬪妃宮女。朝里官員們爭的是名位官爵,妃嬪宮女們爭的是皇帝的寵幸。指在權勢寵幸集中的環境里,爭奪與妒忌是必然的。
【第92句】:【因禍得福,只在人為】(諺)本來是災禍臨頭,卻轉而獲得好運,這只靠著人為的努力。指人經過主觀努力,可以變被動力主動,變不利為有利。
【第93句】:【樹怕皮薄,人怕體弱】(諺)指樹憑的是皮的脈絡向上輸送養料,樹皮薄了養料供應就會不足;人憑的是身體強壯長精神,體質衰弱就會百病纏身,無所作為。
【第94句】:秀才房里——盡是書(輸)
【第95句】:【看見一點云彩毛毛就躲雨】(慣)比喻聽到一點兒消息或傳言就信以為真,趕緊采取措施。
【第96句】:【 醬油不吃要吃醋】醋味酸,指產生嫉妒心理。陳登科《淮 河邊上的兒女》:“大家哈哈大笑起來:劉小狗子醬油不吃, 要吃醋呀!”
【第97句】:【一樹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賢】(諺)一樹結的果子酸的甜的都有,一母生的孩子愚的賢的都有。指同胞兄弟性格、智力各有差異。也泛指人與人不會一樣。
【第98句】:【溫開水泡茶——慢慢來】(歇)指行動遲緩或行事慢慢騰騰。
【第99句】:敲著空碗唱大戲——窮開心;窮快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