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日間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沒做壞事,心中坦然, 反之則擔驚受怕。日間,也說:平生、為人。魯迅《華蓋集續 編》:“平生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乙校不自心虛, 怎能給恐嚇呢?”
【第2句】:【太歲頭上動土】“太歲頭上動土”比喻不畏權勢敢于觸犯強權的行為。源出兩支。一說“太歲”是古代天文學中假設的星名,與木星(歲星)運行的方向相反。舊時迷信,認為太歲是個兇惡的煞神,是“百神之統”。他“奉領諸神,統正方位,斡運時序。”太歲所經過的方位為兇方。有一句諺語就是這樣說的:“太歲當頭坐,非實便是禍。”《土風錄》云:“術家以太歲為大將軍,動土遷移者必避其方。”意為建筑蓋房時找準方位,避免與太歲沖突。于是民間就有了“不要在太歲頭上動土”的說法。二說“太歲頭上動土”源于一個故事。唐朝末年,黃巢率領起義軍走潼關、入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這位農民起義領袖習慣流動作戰,在皇宮里待不住,常常率領親兵親將百余人出長安觀察地形,研究作戰方案。一天,行至臨潼縣荊山原邊,被一座高大墳墓擋住去路,上前一看,原來是劉邦之父——漢太上皇陵,占據大片良田。黃巢心想,這個太上皇生前魚肉百姓,死后還霸占著這么多田地苦害百姓,擋我去路,實在可恨,便喚隨從借了一把鐵锨挖了起來,因用力過猛,锨把折了,于是,他又親自向農夫借了一把大锨,登至墓頂,幾锨就把墓頂挖了個大坑。黃巢放聲大笑,朗吟了詩一首:“輾轉中原逐驚鹿,西進長安過齊都。吾輩豈是山野人,太歲頭上敢動土。” 吟罷,余怒未息,拖锨下原,競把原邊劃了一條深溝,人們叫它鐵锨溝。從此,“太歲頭上動土”這句話就流傳下來。
【第3句】:【五官】“五官”本是人臉部的眼、耳、口、鼻、眉五個器官。如醫院有“五官科”,馬季的相聲“五官爭功”人們還記憶猶新。那么,“五官”是怎么來的呢?相傳,黃帝戰蚩尤后,定都涿鹿城(今河北),并開始了治世大業。他封馴服七種野獸、大敗蚩尤的馬師皇為牧政官,管理衣食住行和馴服六畜;封在戰場上救死扶傷和采集治創良藥的炎帝為醫政官,管理醫藥和治疾;封理財有方的嫘祖為財政官,專管國家的經濟和出納;封屢立戰功的力牧大將軍為軍政官;封聯系各部落有功的伏羲氏為行政官。后來,在朝任職的這五位官員都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因而得到了黃帝的嘉獎。黃帝說:“多虧五官的臣子相助,方使得我臉上增了光彩呀!”從此,人們便稱臉上的口、鼻、眼、眉、耳為“五官”。
【第4句】:【沒見水就脫靴子】釋義:比喻事情還沒有指望,就做好了打算。例句:穆孜帕爾在地上鋪了狐皮褥子,大模大樣地坐下來,掐著指頭算開無影無蹤的水的收益了,真他娘的沒見水就脫靴子,癩蛤蟆要吃天鵝肉一般,太蠢了。
【第5句】:肚里藏生鐵——心情沉重
【第6句】:【財去身安樂】(諺)去:失去。失去了錢財可以換來自身的平安康樂。舊時對失去錢財的安慰語。 也作“財去人平安”。j
【第7句】:駿馬是英雄的翅膀,群眾是領袖的眼睛。
【第8句】:【 打虎不成,反被虎傷】打不死老虎,要被老虎吃掉。對方 危險,斗爭中不可疏忽大意。姚雪垠《李自成》:“除掉寨內 的禍根刻不容緩,還必須將活兒做得干凈利索,決不能打虎 不成反被虎傷。”
【第9句】:【船無水不行,事無錢不成】(諺)就像船離了水不能劃行一樣,做事離了錢財就辦不成。指錢財是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第10句】:【病老虎的爪子還能搭死健牛呢】釋義:比喻任何時候不能小看、輕視強大者。例句:哦,哦,老弟,八路總歸是八路,莫看他們人少,又是傷號,病老虎的爪子還能搭死健牛呢!
【第11句】:【打著燈籠也難找】釋義:形容極好或少有,難找到。“難找”又作“難尋”、“碰不著”、“尋不到”、“沒地方找”、“沒處找去”、“找不著”等。例句:我就會對她說:“丫頭!這樣好心腸的小伙子,打著燈籠也難找,他越是冷淡你,你越該熱他。丫頭!你就跟定了這個小伙子吧!沒錯!”
【第12句】:隔壁的表哥最近從外地打工回來,訴說外面如何苦……奶奶說:“這就應了那句老話:錢難掙,屎難吃,王八好當氣難出。”(山西·平陸)
【第13句】:【 沒有不倒的捻】捻轉捻捻轉,兒童玩具,用手捻中軸,使迅 速旋轉。借指人不會永遠走運。李準《黃河東流去》:“天下 沒有不倒的捻捻轉,總有一天,要叫老蔣知道知道老百姓是 不能得罪的!”
【第14句】:【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諺)指躲得了今天躲不了明天,終歸躲不過去。
【第15句】:【雞肚不知鴨肚事】互相不了解。葉紫《豐收》:“雞肚里不 曉得鴨肚里的事!你們都知道我的家境嗎?”
【第16句】:【七兩為參,八兩為寶】(諺)參:人參,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肥大,有滋補作用。七兩、八兩:均為舊制,一斤等于十六兩。七兩重的參稱人參,八兩重的參稱寶參。指人參能長到半斤重,就是難得的寶物。
【第17句】:【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生活工作應及早安排, 有計劃,抓緊時間。馮德英《苦菜花》:“一年之計在于春,一 日之計在于晨,如果在這時耽誤過去一分鐘,那末會頂平常 的一天甚至更多的時間。”
【第18句】:水田的黃鱔——沒見過江河
【第19句】:吃瓜子吃出蝦米來——什么人(仁)都有
【第20句】:馬背上掛馬掌——離蹄(題)太遠
【第21句】:【黃狗吃米,逮住黑狗剁尾】后者冤枉,作替罪羊。或說:黃 狗偷食(吃肉),白狗擔當(當罪)。趙樹理《三里灣》:“咦! 這才是黃狗吃米,逮住黑狗剁尾哩,別人愿不愿嫁你,我礙 得著什么事呀?”
【第22句】:看到別人開飯館掙了錢,哥哥一時心血來潮也掛凼了個飯店招牌,可沒過多久就關門了。爺爺說他是“吹燈拔蠟卷氈子,關門收貨散攤子”。(河南·輝縣)
【第23句】:宣傳車演節目——載歌載舞
【第24句】:水桶斷了箍——散了
【第25句】:【 趕早不趕晚/宜早不宜遲】爭取時間,防止意外。類似的: 緊前不緊后。《短暫的春秋》:“改正這些東西宜早不宜遲, 宜快不宜慢。”
【第26句】:馬不停蹄,鞭不停揮——老趕
【第27句】:我比同齡人高出半頭。一次有人說:“你看這孩子,真是人高馬大的。”奶奶在旁聽了說:“這有什么大驚小怪的,身大力不虧嘛。”(江蘇·東海)
【第28句】:【堂前生瑞草,好事不如無】(諺)瑞草:吉祥的芳草。即使是芳草,要是長在堂前,也會因為妨礙人行而惹人討厭。比喻好事做不到點子上,還不如不做的好。
【第29句】:魯達當和尚——半路出家
【第30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謂小而全,有代表性。古華《芙蓉 鎮》:“鎮革委會下設派出所、廣播站,還有幾科幾辦。叫做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第31句】:【在刀子刃上過日月】見“刀尖上過日子”。
【第32句】:【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吸取以前的經驗教訓,指導日后的 行動。臺灣李敖《活爸·死爸·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李 敖可以為師,意在斯乎?”
【第33句】:戒了大煙扎嗎啡——惡習不改
【第34句】:【落一葉而知秋】釋義:比喻從某些細微跡象,可以看出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例句:事情雖然發生在個別人的身上,但是俗話說:“落一葉而知秋”,他深知這不是個別戰士的事情,趙鐵牛想離隊的行為,王永祥和肖應良同意黃國信的錯誤主張,說明在部隊中有一種錯誤思想在發展著、散布著。
【第35句】:【金錢墊香爐——各抱一條腿兒】(歇)香爐:供神佛時燃香用的器具,底有三條腿。比喻各自選定投靠的人。
【第36句】:【深不對,淺不是】(慣)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對。指不知怎么做才能使人滿意。
【第37句】:【往眼里揉沙子】(慣)比喻欺負人。
【第38句】:【吃眼前虧】(慣)指立刻就受到傷害。
【第39句】:【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釋義:比喻不看外表或形式,而從實際效果判斷好壞。“白貓黑貓”又作“黑貓白貓”。例句:他自己也說不清,干脆揮揮手,裝聾。而心里卻自我安慰地說:“管他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第40句】:奶奶常在外人面前夸我。她說我“人不大,卻是芝麻做的大餅——點子多。辦事讓人放心”。(江蘇·高郵)
【第41句】:我跟朋友們做游戲,不小心把褲子掛了個洞。奶奶給補好后,讓我穿,我嫌不好看不想穿。奶奶說:“孩子,家有千百擔,補丁占一半。補個補丁就不好了?”(河南·洛陽)
【第42句】:【家中無鬼萬年安】(諺)家里要是沒有鬼怪作祟,就會長久地平安無事。指家庭出了邪佞,就會衰敗。
【第43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一俗語比喻造什么因,得什么果。它看似一條農諺,卻是一個典故,典出明代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二十九卷。說的是宋高宗(趙構)紹興年間,有個叫柳宣教的書生考中進士,當上臨安(今杭州)府尹。上任時,廳下一應人全部來參拜,唯獨城南水月寺住持玉通禪師不到。柳宣教懷恨在心,決心報復他,定下一計,讓一個叫紅蓮的絕色女子去與玉通禪師私通。玉通禪師得知上當,當晚自處圓寂。他死后,同樣沒有放過柳宣教,投胎柳妻,生下一女,名叫柳翠,不守婦道,干盡風流韻事。佛家認為這是玉通禪師對柳宣教的懲罰性報復,該到此為止了,便決定找個機會度玉通禪師出世。也就是說要使玉通禪師的化身——柳翠皈依佛門。所以,佛家委派法空長老點化柳翠。一天,法空長老來到柳翠門前化緣,柳翠問道:“師父,你有何本事來此化緣?”法空長老說:“貧僧沒有什么本事,只會說些因果之事。”柳翠問道:“什么因果?”法空長老說道:“前為因,后為果;作者為因,受者為果。如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樣,種是因,得是果。沒有播種,哪里會有收成?好因得好果,惡因得惡果。”一番話,說得柳翠一下子明白了。她死后,人們都說是活佛顯化,很多人趕來送葬。
【第44句】:有財萬事足,無病一身輕。
【第45句】:拴繩子養海帶——根子不在下面
【第46句】:【辦酒容易請客難,請客容易款客難】(諺)指請客比辦酒難,招待得好比請來客人難。
【第47句】:【犬子】“犬子”是謙詞,對人稱自己的兒子。這一自謙,實際有督促希望孩子進取之意。而對別人的孩子則稱“虎子”。對自家的孩子稱“犬子“,還與古時候的人對一些自然現象以及生老病死沒有科學、系統的認識有關。遇到一些奇特或無法解釋、存在困惑的事情,常常自覺不自覺與神鬼掛上鉤。如一些有才華、絕頂聰明的人突然生病死亡,往往被人們認為是被請到天上做神仙去了;小孩生病夭折,則被認為是被小鬼捉到地獄去了。由于存在這種迷信思想,因承相襲,潛移默化,中國人形成了給小孩特別是男孩起賤名的習慣。如司馬相如小時候就曾被父親喚作“犬子”。他們認為名字叫得越不好聽,鬼神就越不在意,孩子就越好養,曾幾何時,“狗剩”、“狗子”、“熊貨”、“賤三”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小名。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知識的普及和文化素質的提高,人們給小孩起名少了很多顧忌,講究清脆響亮、音韻優美、寓意深刻、寄予厚望、望子成龍,以前那種起賤名的現象越來越少,近乎絕跡了。
【第48句】:【是癤子就得流膿】借指壞事總要暴露。類似的:膿包早 晚要破。浩然《艷陽天》:“他甚至于感到,只要政局不發生 一點兒變化,自己身上這個膿包早晚要破。”
【第49句】:【馬屁拍到馬腿上】拍錯了地方,討好反遭沒趣。相關的: 拍馬挨了踢。張賢亮《河的子孫》:“許多倒下去的干部并不 是拍上面的馬屁拍到馬腿上去了,而是得罪了群眾。”
【第50句】:【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釋義:葵:蔬菜名,今稱水芹菜,或指冬葵。早晨露水沒干不掐葵葉,中午不在烈日下割韭菜。例句:掐秋菜,必留五六葉。不掐則莖孤;留葉多則稈大。)-L掐,必待露解。諺日:“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
【第51句】:【工作好干,伙計難共】(諺)伙計:合伙共事的人。做好工作不難,處理好合伙人之間的關系不容易。指協調好工作中的人際關系是做好工作的關鍵。
【第52句】:【 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謂不打則已,打起來就很重。 明代《西游記》:“常言道: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你外公 手兒重重的,只怕你捱不起這一棒。”
【第53句】:【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釋義:比喻不能被一種行不通的辦法難倒,還要想別的辦法。例句:沒關系,陸路不通水路通,反正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咱們趁早另想辦法。
【第54句】:鴨子吃黃鱔——吞吞吐吐
【第55句】:【兩條腿的人不如四條腿的畜生】人的品質或處境不如動 物。馬烽《劉胡蘭傳》:“這像兩條腿的人干的事嗎?簡直是 些四條腿的畜牲!”
【第56句】:【天下無有不散的筵席】(諺)再好的宴席,總會有散的時候。比喻人生有聚就有散,不必為散傷情。
【第57句】:【開船不等客】(諺)船按時起航,只有乘客及時趕來乘船,船不會延時等待乘客。比喻人做事要看準時機,不能錯過。 也作“開船不等岸上人”。
【第58句】:【在商為義士,在周為頑民】(諺)商:商朝。義士:忠于朝廷的人。 周:周朝。頑民:不順從的人。商朝認為的義士,周朝則視作頑民。 指站在不同的立場、角度看問題,會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第59句】:【人急了造反,狗急了跳墻】(諺)人逼急了,就會死命反抗;狗逼急了,就會跳過高墻。指人被逼到無路可走時,什么冒險事都做得出來。 也作人急懸梁,狗急跳墻。懸梁:繩子掛在梁上,上吊自盡。 人急燒香,狗急跳墻。 人急拼命.狗急跳墻。
【第60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釋義:比喻青春一去不復返。例句:咱島里部知道,你是個英雄有為的少年,古人說:“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這少年時代真是黃金難買哪。
【第61句】:登太行望運河——遠水不解近渴
【第62句】:【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富貴需要努力爭取,不是輕易 得來的。明代《西游記》:“師父,你常以思鄉為念,全不似個 出家人。放心且走,莫要多憂。古人云:欲求生富貴,須下 死工夫。”
【第63句】:【牽瘸驢上窟窿橋】(慣)驢本來就瘸,走上有許多窟窿的橋,越發害怕不敢走。形容做事戰戰就就。
【第64句】:姐姐忌妒她的班長,常在家里說人家的不是。爸爸批評她說:“人無十全,瓜無滾圓,不要吹灰塵找芝麻縫,要多看看人家的長處。”(江蘇·海安)
【第65句】:【騎上毛驢找毛驢】(慣)比喻到處尋找就在自己身邊的東西。
【第66句】:【沒絲都有寸】(慣)絲:諧“私”。 指多少有些瓜葛、交情。
【第67句】:【既生瑜,何生亮】釋義:瑜:周瑜。三國時東吳大將,氣量小,忌妒諸葛亮的才干。亮:諸葛亮,三國時蜀漢丞相,很有才干。既然生了周瑜,何必又生諸葛亮!比喻把某人視為仇敵。語出《三國演義》。例句:徐徐又醒,仰天長嘆日:“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
【第68句】:閨女穿著奶奶的鞋——老樣子
【第69句】:決了堤的洪水——橫沖直撞
【第70句】:花果山上的孫猴子一稱王稱霸
【第71句】:【不會打仗不吃糧,不會唱歌不賣糖】釋義:既吃軍糧就得會打仗,既來賣糖就得會唱歌。指干一行要掌握一行的本領。例句:農婦:咦,你還會唱嗎?大學生丙:怎么能不會呢?常言道:“不會打仗不吃糧,不會唱歌不賣糖。”
【第72句】:【春分無雨病人稀】釋義:春分時節天晴,人就少生病。例句:“春分雨,人災”引諺云:“春分無雨病人稀。”
【第73句】:口袋里盛娃娃——裝人
【第74句】:【 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到】來必定有麻煩。老舍《四世同 堂》:“她知道,胖菊子是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這趟究竟 是為了什么?她咂摸不透。”
【第75句】:【水流船行岸不移】釋義:比喻任憑情勢多變,決心不動搖。例句:是困難啊!可是有句老話:“水流船行岸不移”,我們就得這么堅定,咬牙挺住。
【第76句】:【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戲曲中角色有不同的臉譜,紅 臉多為武將,性格強硬,白臉多為文官,性格奸詐。借指分 別采取軟硬兩種手段。姚雪垠《李自成》:“張守業和張守 敬,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說好說歹,最后決定叫大家拿 一千兩銀子和五十石糧食,粗細對半,另外拿出來五十兩銀 子給張守敬作為酬勞。”
【第77句】:【三魂掉了二魄】形容人害怕,發呆,精神恍惚。類似的:. 失了三魂,喪了七魄。成語:魂不守舍、魂飛魄散。菡子《糾 紛》:“她已經懷了身子了呀!她少不得怨恨自己,怨恨劉 二,每天擔著一筆心事,三魂掉了二魄似的。”
【第78句】:【隔山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銅】(諺)山那邊縱然有金子,也比不上到手的銅實在。指想望再好也只是想望,已得到的實惠無論多么小,卻實實在在歸自己所有。也指凡事寧求小而實,不務大而空。
【第79句】:【上山捉虎,下海擒龍】(慣)比喻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也作上山擒虎,下海捉龍。 上山打猛虎,下海擒蛟龍。
【第80句】:太陽底下豎竹子竿——立竿見影
【第81句】:【一塊石頭往平處放】(慣)形容辦事公平、公正。
【第82句】:【斧快不怕木柴硬】(諺)只要斧子鋒利,就不怕木柴劈不開。比喻只要有堅強的意志,有雄厚的力量,就沒有攻不克的難關。
【第83句】:【豆芽不可做柱,丫頭不可做主】釋義:丫頭做不了一家之主,就像豆芽做不得柱子一樣。比喻女子擔當不了大任。
【第84句】:老子納妾兒宿娼——上行下效
【第85句】:【 得了鍋臺想要炕】提出過高的要求。或說:進了屋門想 上炕。成語:得隴望蜀。浩然《山水情》:“得啦,得啦,給你 鍋臺就上炕,越說越沒個分寸了。”
【第86句】:爸爸穿上一套西裝,我和姐姐都說瀟灑。媽媽打趣地說:“今天,你爸爸是老山羊打噴嚏——洋(羊)氣沖天。”(河南·西華)
【第87句】:【 說到激動處,淚從腮邊流】感動得流淚。《人民日報》 (1981,8,29):“至于有些做廣告宣傳的,更是盡夸‘瓜’甜, 待到讀者買到書之后,仔細一看,便覺得并不是這么回事, 更談不上‘看到激動處,淚從腮邊流’了.。”
【第88句】:【在一棵樹上吊死】(慣)形容人心眼兒死,不知變通。 也作在一根樹枝上吊死。 一棵樹上吊死。
【第89句】:【棉襖改被窩——兩頭兒苫不過來】(歇)兩頭兒:本指頭和腳,轉指兩邊、兩個方面。苫(shan):用席、布等遮蓋。比喻顧此失彼,兩邊都照應不過來。
【第90句】:【寧做雞首,不當牛尾】釋義:在上一級當尾巴,不如在下一級當頭頭。例句:前些年,他還暗自慶幸過,與其在省委大機關當個像豆餅似的擠在中間的中層干部,還不如到T市當個第二把手——“寧做雞首,不當牛尾”。
【第91句】:【狐貍總要露尾巴】(諺)不管狐貍怎樣善于隱藏,肥大的尾巴總要顯露出來。比喻人群中的惡類,無論怎樣奸詐,終究要露出他的劣跡丑態來。 也作狐貍的尾巴總是藏不住的。 狐貍再狡猾,尾巴藏不住。
【第92句】:【放禿尾巴鷹】(慣)比喻借出去的錢和物收不回來。
【第93句】:【哪個女子不懷春,哪個男子不鐘情】(諺)懷春:心懷著對異性的愛戀。鐘情:愛戀情感專注。指青年男女人人都有愛情上的追求。
【第94句】:玻璃上跑車——沒轍
【第95句】:立屋要有好梁柱,打仗要有好指揮。
【第96句】:人打江山狗坐殿——抬舉畜生
【第97句】:【黃梅雨未過,冬青花未破。冬青花已開,黃梅雨不來】釋義:冬青:常綠喬木,夏季開花,花小呈淡紫紅色。在黃梅雨時節,冬青樹一般不會開花;如果開花,便是旱象的征兆,黃梅雨便停止。例句:冬青花占水旱。諺云:“黃梅雨未過,冬青花未破。冬青花已開,黃梅雨不來。”
【第98句】:【騎著馬找馬】(慣)比喻一邊干,一邊尋找新的出路。也比喻占有舊的,同時物色新的。
【第99句】:搟面杖升云天一誹謗(飛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