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雞急上房,狗急跳墻】(諺)雞逼得急了,會飛上屋頂;狗逼得急了,會跳躍過墻。比喻人被逼到走投無路時,會做出意想不到的冒險事。 也作“雞慌了上房,狗急了跳墻”。
【第2句】:【魚兒蹦到沙灘上】(慣)比喻陷入絕境。
【第3句】:媽媽指揮爸爸干活,還沒等一件事干完,又催著干另一件事。爸爸笑著說:“就是滿屋子老鼠亂跑,兩只手也只能捂一個窟窿啊!”(河南·安陽)
【第4句】:大年初一看日歷——日子長著哩
【第5句】:過了正午的日頭——偏西了;寒潮消息
【第6句】:【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諺)病來時就像山倒下一樣猛烈可怕,病去時就像~根根絲往外抽一樣緩慢。指病發(fā)作時很猛,治病養(yǎng)病的過程卻很費(fèi)時。
【第7句】:八月十五漲大潮——浪高一浪
【第8句】:【春天后母面】(諺)后母:繼母。 指春天的天氣是多變的,就像繼母對待繼子女的態(tài)度一樣,說變就變。
【第9句】:【馬到崖頭收韁繩,船到江心補(bǔ)漏遲】見“船到江心補(bǔ)漏遲”。
【第10句】:【若要俏,帶三分孝】(諺)俏:俊俏。孝:孝服為白色,故代指白色。 若要衣著打扮俏美,最好是在艷色服裝上配三分白色。指女性著白,能增添幾分姿色。 也作若要俏,添重孝。 若要俏,須戴三分風(fēng)流孝。 若要俏,三分孝。
【第11句】:我在四處尋找我的鋼筆。媽媽問我:“什么丟了,打破了腦袋地找?”(湖南·保靖)
【第12句】:【耗子鉆到煙囪里——兩眼墨黑】(歇)本指老鼠兩眼被煙塵熏得墨黑,轉(zhuǎn)喻人看不清事物,不了解情況。
【第13句】:聽我大聲喊同學(xué)的綽號,爸爸氣得直瞪眼:“揭人別揭短,打人別打臉。知道不?雨不大濕衣裳,話不多惱斷腸:還不快去認(rèn)錯!”(河南·唐河)
【第14句】:【沒毛鳥子天照應(yīng)】(諺)沒長出毛羽的雛鳥,再失去母鳥的哺育,就只有靠老天照應(yīng)了。比喻無父無母的孤兒,即使無人照料,也會自然成長。
【第15句】:柳樹花兒落地——不動聲響
【第16句】:幸福烏落到了頭上——鴻運(yùn)將至
【第17句】:吃過晚飯,我自告奮勇去洗碗。我把熱水倒好,便叫爸爸把碗筷收過來。母親見了說:“你們兩個真是‘一個人吹笛子,一個人蓋眼子’。”(廣西·玉林)
【第18句】:口含糍粑——難開腔
【第19句】:【男兒膝下有黃金】見“大丈夫膝下有黃金”。
【第20句】:【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釋義:沉迷于酒色的原因在子自己而不在于酒色。例句:又造百花樓一座,與玉堂春做臥房。隨其科派,件件許了。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第21句】:【殺人空落兩手血】害人沒有得到好處。劉云若《紅杏出 墻記》:“不過紅冰又想出一個主意,以為殺人莫枉落兩手 血,這樣把他害了落不著什么好處。”
【第22句】:【騎馬一世,驢背上失腳】(慣)騎了一輩子馬,卻在騎驢時出了岔。 比喻經(jīng)驗(yàn)豐富的老手,在不該出錯的地方失手出錯。
【第23句】:【慷他人之慨】用別人的財物做人情,自己并無愧色,卻顯 得很慷慨大方。明代《二刻拍案驚奇》:“滿生總是慷他人之 慨,落得快活。”
【第24句】:針挑黃連——挖苦
【第25句】:大刀斬小雞——小題大做
【第26句】:【三九四九凍死狗】(諺)三九四九:從冬至節(jié)算起,每九天為一“九”;三九是冬至后第三個九天,四九是冬至后第四個九天。指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天氣。 也作三九四九,凍破石頭。 三九四九,凍死忙牛。 三九四九,隔門叫狗。
【第27句】:到了種麥的時候,爸爸非常著急。媽媽卻說:“霜降種麥.前十天不早,后十天不遲。還早著呢!”(河南·博愛)
【第28句】:【揚(yáng)州雖好,不是久戀之鄉(xiāng)】見“長安雖好,不是久戀之鄉(xiāng)”。
【第29句】:【銀樣镴槍頭】(慣)镴(la):錫和鉛的合金,質(zhì)軟。形容中看不中用。
【第30句】:我們的窮山窩窩也富裕起來了,呈現(xiàn)出“果滿園,糧滿倉,玉米棒子掛樹上”的喜人景象。奶奶也禁不住豐收的喜悅,逢人就夸:“現(xiàn)如今這豬也肥了,連蹄子尾巴兒都是肉啊!”(山東·萊陽)
【第31句】:【阿綿花屎】(慣)阿:同“屙”。比喻故意拖延時間。
【第32句】:【 沒有不倒的捻】捻轉(zhuǎn)捻捻轉(zhuǎn),兒童玩具,用手捻中軸,使迅 速旋轉(zhuǎn)。借指人不會永遠(yuǎn)走運(yùn)。李準(zhǔn)《黃河?xùn)|流去》:“天下 沒有不倒的捻捻轉(zhuǎn),總有一天,要叫老蔣知道知道老百姓是 不能得罪的!”
【第33句】:【水有源,樹有根】凡事都有起因。成語:事出有因。類似 的:樹從根起,煙從灶起。西戎《行醫(yī)事件》:“水有源樹有 根,我家看病是祖?zhèn)魉妮呑恿恕N易鏍敔敗⑽覡敔敗⑽腋赣H、 我,輩輩都是這個看法,都是要偏方。”
【第34句】:離水的胖頭魚——干張大嘴
【第35句】:【衣裳】“衣裳”指一年四季能穿的所有衣服,都叫衣裳。最初的衣裳應(yīng)該是樹葉與獸皮連在一起的“圍裙”。后來傳說黃帝創(chuàng)上衣下裳,即是上下連在一起的服飾,故后人稱上衣為“衣”,下衣為“裳”。到有文字記載時,我國的服裝樣式早已形成。如殷商時期上衣下裳連在一起的“深衣式”服裝。到春秋戰(zhàn)國時,這種上衣下裳開始變化,女子的“裳”(裙)已比男子的“裳”長了一些,就是說這一時期男女還都穿裙子。《詩經(jīng)》中多次提到有“麻”(衣領(lǐng))的新式服裝,以及“袍”(一種行軍者日以當(dāng)衣,夜以做被的長式衣服)、“裼”、“裘”等兒童褓衣和皮衣。可見,當(dāng)時人們的衣著已十分可觀了。
【第36句】:【容情不舉手,舉手不容情】見“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
【第37句】:【連理枝】“連理枝”比喻恩愛夫妻。白居易曾在《長恨歌》中寫道:“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為什么有此說法呢?相傳古代一君王荒淫殘暴,他看上了隨從韓憑的妻子,硬將其霸占囚禁在宮中。韓憑不堪受辱,自殺身亡。韓憑妻子得知后悲痛不已,決心隨夫君而去。她借同君王登臺游玩之機(jī),從高臺上跳了下去,以身殉夫。韓憑的妻子死前曾留下遺書,要求將自己與韓憑合葬。但君王心有不甘,故意將二人分開葬兩處,隔路相埋,讓他們“生不能同室,死不能同穴”。可是,過了不久,埋葬韓憑夫婦的兩座墳竟然各長出了棵梓樹,并且兩樹的枝干交錯在一起,一對鴛鴦還在樹枝上交頸悲鳴,聲音感人。于是,人們將這兩棵根枝交錯相生的樹,稱為“連理枝”,并以此歌頌韓憑夫婦生死不渝的愛情。 “連理枝”體現(xiàn)了人們對美好愿望的寄托,又稱之為“相思樹”,用它來比喻恩愛夫妻再恰當(dāng)不過了。
【第38句】:【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釋義:唐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句。意謂每到節(jié)日,格外思念親人。例句:可能是由于“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緣故吧,我透過房內(nèi)僅有的一小扇窗玻璃,望著當(dāng)空一輪皓月,不禁想起了年邁的媽媽,年幼的兒子以及和我一起受難的妻子。
【第39句】:保險柜里安家——圖的是安全
【第40句】:先吃黃連后吃蜜——先苦后甜
【第41句】:【鷺鷥不吃鷺鷥?nèi)狻酷屃x:同類不相傷。例句:“悟空,且休爭競。我們既進(jìn)來就出去,顯得沒有方情。常言道:‘鷺鷥不吃鷺鷥?nèi)狻K麕熂炔辉冢瑪噥y他做什?”
【第42句】:【說真方,賣假藥】話是真的,東西是假的,無法兌現(xiàn)。或 說:方是真的,藥是假的。歷史圖書:“當(dāng)時很多人說他的辦 法是說真方,賣假藥。”
【第43句】:【蛆棗先紅,破蛋先臭】(諺)蛆棗:生了蛆蟲的棗。生了蛆的棗先發(fā)紅,有破縫的蛋先發(fā)臭。指物變壞從內(nèi)部開始,人變壞從思想上開始。
【第44句】:【親不親,故鄉(xiāng)人;美不美,鄉(xiāng)中水】(諺)只要是故鄉(xiāng)人就親,只要是故鄉(xiāng)水就甜。指人們的鄉(xiāng)土感情總是很濃的。 也作親不親,故鄉(xiāng)人;甜不甜,家鄉(xiāng)水。 美不美,故鄉(xiāng)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
【第45句】:【白了尾巴梢的老狼不好打】(諺)尾巴梢上的毛發(fā)白,表明這匹狼已經(jīng)很老,老奸巨猾,不好對付。 比喻歲數(shù)大、經(jīng)驗(yàn)多的敵人,難以制服。
【第46句】:花兒里的牡丹一出類拔萃
【第47句】:鼻子生瘡貼膏藥——不顧臉面;顧不得臉面
【第48句】:【守著燈籠變不出火】(慣)守著點(diǎn)燃的燈籠卻不知道取火。形容做事死板,不靈活。
【第49句】:扶著欄桿上樓梯——穩(wěn)步上升
【第50句】:鯨魚的鼻子一眼朝上
【第51句】:【好樹結(jié)好桃,好葫蘆開好瓢】(諺)瓢:葫蘆從正中剖開而成的舀水用的工具。指桃樹好,結(jié)出的桃子就好;葫蘆端正,開出的瓢就端正。常比喻有良好的環(huán)境,就能熏陶出好的人才。 也作“好種出好苗,好葫蘆鋸好瓢”。
【第52句】:【不知道哪頭炕熱】北方農(nóng)村居民睡炕,冬季炕要加熱。 謂對他好,對他親熱,他不知道。又指不知好壞。成語:不 識好歹。孫犁《風(fēng)云初記》:“吃的拿的都是從我們這里出, 你那上級,連四兩煙葉兒,我看也沒給你稱過。怎么你這么 向他們,到底是哪頭炕熱呀?”
【第53句】:【窮算命,富燒香】(諺)算命:用迷信方法預(yù)測人的前途命運(yùn)。舊指窮人喜歡算命,指望改變自己的命運(yùn);富人喜歡燒香,祈求神靈保佑自己長富不貧。
【第54句】:【擺擂臺】(慣)擂臺:舊時為比武而搭的臺子。原指搭臺子歡迎人來比武,現(xiàn)比喻向人挑戰(zhàn)。
【第55句】:【寧跟明白人打一架,不跟糊涂人說句話】(諺)和明白人打架,有理總能說清;和糊涂人糾纏,永遠(yuǎn)分不清是非。指要盡量避開和不明事理的人打交道。
【第56句】:【眼里識得破,肚里忍不過】(慣)指明知是圈套,卻還是禁不住誘惑上了鉤。
【第57句】:鱷魚的眼淚——信不得
【第58句】:【 是金子就會放光】有才能自會表現(xiàn)出來。反義說:放光 的不都是金子。《中國婦女》(1999,4):“女性的特點(diǎn)是,只 要是金子,在哪兒都發(fā)光,女人的韌性足以做到這一點(diǎn)。”
【第59句】:【八九不離十】(慣)形容差不離兒,十分接近。
【第60句】:【殺人不眨眼】此語形容殘暴狠毒,殺人成性。典出宋普濟(jì)《五燈會元·圓通緣德禪師》。宋朝初年,宋太祖趙匡胤派大將軍曹翰出兵江南消滅割據(jù)政權(quán)。有一天,曹翰領(lǐng)兵來到九江廬山寺,許多和尚嚇得倉皇逃跑,只有緣德禪師坦然靜坐,旁若無人。曹翰厲聲呵斥道:“難道你沒有聽說過有個殺人不眨眼的將軍?” 緣德禪師睜開眼看了他一會兒反問道:“你怎么就不知道還有個天生不怕死的和尚呢?”
【第61句】:一條道兒走到黑——死心眼
【第62句】:兩手托刺猬——棘手;扔出去舍不得,托著刺得疼
【第63句】:【猴子不上竿,多敲兩遍鑼】(諺)指猴子不肯做爬竿表演,是鑼聲催得不緊。比喻事情不成功,是措施不力,壓力不夠。 也作“猴不上竿緊打鑼”。
【第64句】:【柴多入灶塞死火】(諺)灶里有柴才能燒火做飯,但如果灶膛里塞入的柴太多,就會把火塞滅。比喻用人過濫,反會把事情辦糟。
【第65句】:【老要顛狂少要穩(wěn)】(諺)老年人貴在活潑歡快,性格開朗;年輕人貴在莊重踏實(shí),行為穩(wěn)健。指老年人不可死板,年輕人不可輕浮。
【第66句】:【筆頭無力嘴頭硬】釋義:硬:比喻徒有其表,而實(shí)質(zhì)上無能力。指講起話來夸夸其談,辦起事來優(yōu)柔寡斷。例句:他說起來頭頭是道,好像做任何事都胸有成竹,實(shí)際上呢,他什么也做不到好處,真是筆頭無力嘴頭硬!
【第67句】:鴨子走路——左右搖擺;搖擺不定
【第68句】:【燒香的走錯了廟門兒】(慣)比喻求人幫忙找錯了對象或看錯了人。也比喻辦事馬虎。 也作燒香投錯廟門兒。 燒香投差廟門,殺人認(rèn)錯冤家。
【第69句】:夜貓子進(jìn)宅——兇多吉少;準(zhǔn)沒好事
【第70句】:【學(xué)到老不會到老】(諺)指人的一生總是在不斷學(xué)習(xí)中,直到老還是學(xué)不完。
【第71句】:【少女的心,秋天的云】(諺)指少女的心最富于幻想,像秋天的云一樣飄忽不定。也指少女的心最天真無邪,像秋天的云一樣明麗爽朗。
【第72句】:做夢吃月餅——想得圓滿
【第73句】:【媳婦多了,婆婆做飯】媳婦多了,都等別人做飯。借指人 多了,互相推委。《橋隆飆》:“俗話說:人多亂,龍多旱,母雞 多了不下蛋,媳婦多了婆婆做飯。”
【第74句】:【當(dāng)面鑼,對面鼓】釋義:當(dāng)面把話講清楚。例句:“找文房四寶來!”何大學(xué)問大喊,“咱們當(dāng)面鑼,對面鼓;白紙黑字,立下文書。”
【第75句】:剛備鞍的馬駒子——挨鞭子的日子到了
【第76句】:想不到哥哥和舅舅搭伙做生意也會鬧矛盾,兩人互相指責(zé),鬧得不可開交。嫂嫂氣得直嚷:“親戚不結(jié)財,結(jié)財合不來。這話真沒說錯!”(河南·輝縣)
【第77句】:大簍香油澆芝麻——得不償失
【第78句】:江灘上的石頭——有的是
【第79句】:半道上拔氣門芯——有意為難
【第80句】:韭菜煮豆腐——青(清)二白
【第81句】:我和小侄子一塊兒看哥哥修收音機(jī),小侄子直伸脖兒看。哥哥一抬頭,拍了拍他的腦門兒:“看你把鴨頸伸得像鵝頸一樣長了。”(湖北·英山)
【第82句】:戴著有色眼鏡看東西——不明真相
【第83句】:【仕無中人,不如歸田】見“官無中人,不如歸田”。
【第84句】:一道數(shù)學(xué)題,哥哥做了半個小時也沒做出來,爸爸走過去,看了一眼說:“暗里搖樁,越搖越深,不要鉆牛角尖。這條路不行,換個解法試試。”(江蘇·丹陽)
【第85句】:【公雞頭上一塊肉——大小是個冠】(歇)冠:雞冠,諧“官”。指不管職位高低,總還是個官。
【第86句】:【大姑小姑,氣破肚肚】(諺)大姑小姑:丈夫的姐姐和妹妹。媳婦和大姑、小姑相處,常常受氣。指姑嫂之間的關(guān)系很不容易和諧。
【第87句】:【羊群里跑出駱駝來了——就只你大】(歇)駱駝在羊群里,只有它大。指對方的本事比其他人都大。 常含譏諷或詼諧意。
【第88句】:老師剛一進(jìn)教室,就有人告狀。老師才讓這位同學(xué)坐下,又有同學(xué)站了起來。老師風(fēng)趣地說:“你們真是按不下的葫蘆瓢。”(河北·行唐)
【第89句】:【天下烏鴉一般黑】黑,表示丑惡。比喻壞人壞事到處都 一樣。丁玲《水》:“老子走過好幾省,年輕時候,抬過轎,吃 過糧,看得多了,處處的老鴰一般黑,哪里種田的人有好日 子過?”
【第90句】:【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見“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第91句】:煮爛的鴨子——嘴還硬
【第92句】:【鹽緊好賣,賊緊好偷】(諺)鹽在緊缺時容易賣出,賊在人們緊張忙亂中容易行竊。偏指人應(yīng)當(dāng)從容謹(jǐn)慎做事,不要匆忙慌亂,給竊賊留下可乘之機(jī)。
【第93句】:小車子不走——加油
【第94句】:【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諺)舊時封建禮教認(rèn)為臣對君、子對父必須絕對服從,乃至死而無怨。
【第95句】:【拿八人轎也抬不出去】(慣)八人轎:八個轎夫抬的大轎子。比喻打定主意,堅(jiān)決不走。
【第96句】:【見兔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補(bǔ)牢,未為遲也】(諺)牢:羊圈。見到兔子回頭叫狗去追,這不算晚;羊被偷走趕緊加固羊圈,也還不遲。指發(fā)生了失誤立即采取補(bǔ)救措施,仍不失為明智之舉。
【第97句】:新聞中播出了又一個仿造人民幣的犯罪團(tuán)伙被捕獲的消息,爸爸高興地說:“栽李不結(jié)桃,假的真不了。那些黑心人早晚會被嚴(yán)懲的。”(福建·福州)
【第98句】:【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此心愿,只是力量有限,辦不到。成 語:力不從心。海外陳若曦《向著太平洋彼岸》:“教授死的 死,病的病,剩下的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99句】:這幾年,我家漸漸富起來。奶奶喜滋滋地念叨:“吃大鍋飯時,咱這兒房子破,地皮薄,耗子進(jìn)家要挨餓;現(xiàn)如今,可是倉不漏底,房不漏雨,鞋不夾腳,衣能遮體。吃不愁,喝不愁,‘大哥大’懷里摟,日子是越過越有甜頭啊!”(安徽·蕭縣)
上一篇:佛語文案網(wǎng)紅空間經(jīng)典文案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