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生命的頁面只有用簡單的線條勾勒,方能如詩如畫,只要心靈的清純還在,便是人生不老的風景。燃一盞心燈,照亮每一個黑暗的角落,微笑,源自慈悲的心,也是生命中最美的詩章。(春曉)
【第2句】:【圣經文案】251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約3:17)
【第3句】:平等待人,才能獲得好人緣在交往中應自尊而不驕傲,尊重別人而不諂媚;批評別人以精誠相待、忠言誘導;受人批評應虛心誠懇,即使對方有所偏頗,也不耿耿于懷。
【第4句】:真正的修行不是逃離,不是躲避,而是欣然的面對,全然的接受,接受此刻你正在經歷的一切好與壞。
【第5句】:【佛心禪語】按照上述暫行規定,目前的整治原則堅持“誰主管、誰負責”,住房城鄉建設(園林)、文化、公安、民政、商務、稅務、工商、旅游、宗教、文物等部門應當各司其職。
【第6句】:【圣經文案】405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8)
【第7句】:不吝嗇,不期待,不追悔,行者的人生“三不”原則。不吝嗇付出,能付出說明我有;不期待回報,回報不應該成為付出的附加條件;不追悔曾經,過去的不會重來,走好現在和未來的路才是關鍵。
【第8句】:沒有經歷過遺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遺憾是一種感人的美,一種破碎的美,因為有它,人世間一切的真善美將更值得稱頌;因為有它,生命將更值得去回味;因為有它,就有了遠走天涯的念想。
【第9句】:【禪心佛語】送給他人尊重感,這是人的卑微欲望,即是一個沒有教養、沒有修養、沒有信仰的卑微人,也需要這個尊重感的欲望,這個欲望,就是一個很愚蠢的小孩子,都喜歡你說他聰明伶俐,可愛漂亮。
【第10句】:當你身處異地身無分文時,誰第一個給你關懷?你人生失意時第一個向誰傾訴?突發災害時,誰冒著風險第一個來救你?當你離開官位時,誰又愿意陪你在一起喝一杯“涼”茶呢?
【第11句】:【佛家禪語】不執迷科學,不沉醉哲理,只愿證悟真諦。思佛陀的法教而實修實證,是凈化心靈與啟迪智慧的唯一途徑。
【第12句】:一個人只要有慚愧羞恥心,自然不敢做喪理敗德的事情。所以,修行學佛一定要有慚愧心,知羞恥。
【第13句】:心有定力,智慧自然產生。人常為外境所影響,即是定力不夠,學佛即是要學定。“定”用現代語講,就是莊敬自強。
【第14句】:平淡中見奇趣,淺近中具哲理,表達了一種十分超脫的人生態度。當我們面對生活的亂麻而煩惱叢生時,不妨想想這位皆大歡喜的彌勒佛,便能以微笑面對世界了。
【第15句】:【禪心佛語】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譬如一炬之火,數百千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第16句】:【禪心佛語】三士道就象一棟三層樓一樣,下士道是第一層樓,中士道是第二層樓,上士道是第三層樓。
【第17句】:【禪心佛語】今日漢地能夠讀誦到的三藏十二部經典,無不是鮮血凝成、汗水化成,包含了上至后漢、下至隋唐五百多年間先輩求法者的志愿和生命。
【第18句】:【禪語人生】一個人活在世上,只要清心寡欲,就能知足常樂,瀟灑自在。反之,如果一味追求欲望,就會追求越多,失望越多,永遠處于煩惱之中。
【第19句】:【禪語人生】有些人不是懷念過去,就是希望將來,而對于現在的題目,卻開不出合適的“藥方”。
【第20句】:【禪心佛語】古人云:“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又曰:“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不積硅步,無以致千里。”所以說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
【第21句】:【佛語摘抄精選】如伎兒,王前作樂,王許千錢。后從王索,王不與之。王語之言:“汝向作樂,空樂我耳;我與汝錢,亦樂汝耳。”(《百喻經·伎兒作樂喻》)
【第22句】:【禪心佛語】你只要記住,如果你每個星期都在做著差不多的事情,那么一年以后你還是一年前的你,只是老了一歲。
【第23句】:【禪語感悟】俗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隱峰禪師自認為學有所成,就得意起來,開始目空一切,驕傲自大,結果受到了石頭禪師的打擊。
【第24句】:【禪心佛語】黃檗(?-855年),別名黃櫱、黃檗希運,號稱黃櫱禪師,是唐代靖州鷲峰(今江西省宜豐縣黃檗山)大乘佛教高僧。
【第25句】:【圣經文案】235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路15:32)
【第26句】:【佛心禪語】做人要懂得報四恩:一報萬物養育之恩;二報父母扶養照顧之恩;三報恩師提升智能之恩;四報夫妻互相照顧之恩。
【第27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于本心,為物所轉,故于是中,觀大觀小。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楞嚴經》卷二
【第28句】:一個人的心境,去經歷著生活的磨礪,能夠用最快的時間化解內心的悲苦,秉持一種樂觀的態度,順境不矯情,逆境不頹廢,去認知和了解生命里能夠接納的正面信息,學會適應,學會平常,學會重來。
【第29句】:揚善懲惡,雖是老幼皆知極為平常的道理,但80歲老翁歷經年久,也未必能做到。對身為地方長官的白居易來說,知道這個道理尤為重要。
【第30句】:【禪語人生】修行人不管到那里,都要保持平常心,無掛無礙、清凈自在,而修行就是要修這點自在。
【第31句】:大圣賢決非愚腐,真豪杰斷不粗疏。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今年筍子來年竹,少壯體強老來福。強將手下無弱兵,駿馬蹄下無遙途。
【第32句】:【禪語人生】學佛修行是一種特殊的心理訓練,以此訓練,可以把人類的智慧和慈悲提升到極點、這叫做成佛。
【第33句】:因緣果抱都不是固定不變的,都不是靜止的,都不是注定的。因緣果抱都是隨生命主體的作用而變化。
【第34句】:看到物質文明的發達,并沒有令我感到驚奇,但發現人們與日俱增的精神壓力,令我深深感懷。
【第35句】:只要心是堅強的,外在的優勢和劣勢便不足畏懼,因為優勢和劣勢都是相對的,只要你掌握了方法,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把劣勢變成優勢。
【第36句】:【圣經文案】46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原文作“榮耀”)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詩16:9)
【第37句】:【禪心佛語】大自然是我們人類惟一、永遠的依靠,是我們真正的朋友,我們應當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愛惜大自然,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大自然對人類的恩寵。
【第38句】:【禪心佛語】生活的客觀就是有擔憂,有疑慮,有希望,回頭已是云煙,只怨當初糾結觀望,心頭意念分陰晴,流水東去清風多。人生怎么活?就在于你能不能看得破。
【第39句】:【禪心佛語】歲月可以贏去我們的生命,卻贏不去我們一路上所留下來的美德,也就是無限的慈悲,無盡的關懷。
【第40句】:人生能有幾時?電光眨眼便過!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撥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時工夫,修一時凈業;由他命終,我之盤纏預辦,前程穩當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難追!——天如禪師
【第41句】:【佛心禪語】佛陀聽完之后會心一笑,說道:“你回答得非常正確,先弄清事情的因,再去解決事情,這就是智慧啊。”
【第42句】: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見者易,做者難。說大話,用小錢。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第43句】:【禪語人生】我們之所以放不下,就是因為很多事情看不透,對很多事情太在乎了,太執著了,因而在念佛的過程中,自然難以相應,煩惱妄想無窮無盡。
【第44句】:【禪語人生】因為生活簡單,我多了聆聽松濤、靜觀風雨、仰望星空、敞開心扉的機會,靈性俱足。千萬不要錯過欣賞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機會,一輩子不容易,一定要好好享受生活。
【第45句】:兩種孝:善事父母為“孝”——孝養父母乃百行之先,萬善之首。孔孟圣賢之教,以孝為本;堯舜先哲之道,孝弟而已。修身養性、立已達人必始于孝,這是亙古不變的金科玉律。
【第46句】:佛如優曇花,值遇生信難,遇已種善根,永離餓鬼苦,亦復能損減,阿修羅種類。芥子投針鋒,佛出難于是。。生世為人難,值佛世亦難,猶如大海中,盲龜遇浮孔。《大般涅槃經》卷二,壽命品
【第47句】:一個人應該舍棄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縛。不執著于心靈和物質的人,內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寧,而不受外在的影響。
【第48句】:【禪心佛語】人生世間,禍從口出。當護于口,甚于猛火。猛火熾然,燒世間財。惡口熾然,燒七圣財。
【第49句】:我們不但應該經常打掃塵埃,更應該經常打掃自己的心靈——只有將自己心里的枯葉一片一片地撿起,才會保持內心的潔凈。
【第50句】:【禪語人生】要獲得成功和財富,很重要的是不要只修財神法。要成功,最重要的是要修布施,財富與經濟的繁榮主要來自布施與供養三寶。供養上師、佛、法、僧,并對有情修布施和仁慈,那是基本的因。
【第51句】:人生路上,常會遇到比我們強的人,這時就要學會不攀比,堅定自己的信心。與其在與他人的攀比中生活,不如走好自己的路。
【第52句】:定慧相須,戒為定基無禪不智,無智不禪;道從禪智,得至泥洹。《法句經》卷下,沙門品
【第53句】:世事每從寬處樂,人倫常在忍中全。世事無求唯自愛,人生難得是相知。事不三思終有悔,人能百忍自無憂。事后才知事前錯,老年方覺少時非。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
【第54句】:走過的歲月,總有圓滿,總有殘缺;曾經的欲望,總在燃燒,總在膨脹;當初的夢想,總在破滅,總在走遠。心中的愛人,總在牽掛,總在惦記。
【第55句】:世尊上雪山,有誰為之說。仗此無情劍,便把青絲截。四相本來空,萬法一無得。解脫內外著,生死從茲歇。一虛云和尚
【第56句】:【佛心禪語】遇到違緣障礙,可以歷煉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層次,增長你的智慧,有什么不好?
【第57句】:不想嘗試第二次失敗的人,有一個絕招,那就是一敗到底,向整個世界,每一個人、花、草、事物,高舉雙手投降;從此溜單,走向阿彌陀佛。
【第58句】: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須知國破家無寄,豈有舟沉櫓獨浮。冤仇若不分明報,枉做堂堂大丈夫。萬事勸人休計較,從來好事不如無。
【第59句】:善念不只是守住清規戒律,更重要的是有一顆善心。再會念經的和尚也只是和尚,唯有放下執著,真正做到修心,悟到佛的真諦,才能真正立地成佛,成全自己。
【第60句】:【禪心佛語】如果溫和是一種智慧,那么堅定更是一種品質,每個人都走在內心覺醒的路上,做一個處世淺淺的人,做一個看淡得失的人,讓自己心地的釋然,承受命運所有的壓力。
【第61句】:人生之難:最難改變的是習慣;最難做好的是細節;最難處理的是關系;最難把握的是機遇;最難實現的是理想;最難得到的是人心;最難分配的是利益。
【第62句】:人的一生也正如太陽的一天。早晨為人們帶來曙光,傍晚為人們帶來黑暗。一天也就如此。有深,有淺,有起,有落,生活亦是這般變化的,晴天雨天都是必經。你能懂得,你便從容。
【第63句】:【禪語人生】有一個人對佛陀說:我要快樂。佛陀回答說,首先去掉我,那是自負。然后去掉要,那是貪心。看你現在只剩下了快樂。
【第64句】:【禪心佛語】禪宗以心證道的機理,重在于靜中得悟,靜中得道。但若想從禪理中尋找一個統一的規律,不二的法門,便有一種無門可入的感覺。
【第65句】:【禪心佛語】父母恩德難報,但一定要報。一個人,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這對兒女是一個好的教育,兒女就會越孝敬父母。
【第66句】: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戒,五者念施,六者念天。修此六念,則法增長,無有損耗。《長阿含經》卷二,《游行經》
【第67句】:【禪語人生】我們怎樣做才叫“腳踏實地”?佛曰:只要你的腳還在地面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輕;只要你還生活在地球上,就別把自己看得太大。
【第68句】:【佛心禪語】小獅子問:“爸爸,你敢和老虎、獵豹爭斗,現在卻躲一只瘋狗,這多丟臉呀。“雄獅說:“孩子你說,打敗一條瘋狗算光榮嗎?”
【第69句】:【禪語人生】一顆水晶放在任何一塊布上,不論白、黃、紅或黑,就會透出那一塊布的顏色。同樣地,經常跟你在一起相處的人,不論他們影響是好或壞,對于你生命和修行的方向,會有極大的影響。
【第70句】:即心即佛,心佛眾生,菩提煩惱,名異體一。汝等當知,自己心靈,體離斷常,性非垢凈,湛然圓滿,凡圣齊同,應用無方,離心意識。——《石頭希遷禪師》
【第71句】:【禪心佛語】人,生活在希望之中,舊的希望實現了,或者泯滅了,新的希望的烈焰隨之燃燒起來。
【第72句】:【禪心佛語】錢多錢少,常有就好;人丑人俊,順眼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家窮家富,和氣就好;誰對誰錯,理解就好;人的一生,平安就好。
【第73句】:【禪心佛語】所以,高興時要觀心:是否在給“自我”補養?當逆境時,要看住心:自我這條蛇可要出洞了。
【第74句】:【禪語人生】性子越急智慧越低,性子越穩智慧越深。把簡單的變成豐富,是聰明。把豐富的變成簡單,是智慧。
【第75句】:【禪心佛語】佛說: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布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布施。
【第76句】:【禪心佛語】很早以前,有一位國王覺得自己不幸福,就派宰相?找一個最幸福的人,將他幸福的秘密帶回來。
【第77句】:【禪語人生】爭取一分鐘,可能成就一件大事;一分鐘,也可能壞了人的一生。例如,有的人為了搶一分鐘,硬闖紅燈、硬要穿越平交道,結果車毀人亡,后果不可收拾。
【第78句】:【佛家放下的禪語】因為沒有,從不擔心失去;因為想要,才會患得患失。其實,世界上沒有什么真正屬于你,我們也不過是個匆匆的過客,赤條條的來,終將一無所有的離開。
【第79句】:【禪語人生】智慧:讓你的老年過得像童年一般天真爛漫,讓你的童年過得像老年一般沉著穩重。這意思也就是說:不要在你的智慧中雜染傲慢,也不要在你的謙卑之中缺乏智慧。
【第80句】:社會是群體的,只有一個人好或只有一個人向善還不夠;希望擁有一個好家庭、好社會,就必須人人行善、彼此感恩。
【第81句】:【禪語人生】無論做什么,要學會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順應自然,因為我們周圍的人、事、物都屬于大自然的組成部分。
【第82句】:【禪心佛語】古剎鐘聲,梵音悅耳,尋一面鏡子,看透前世今生,人生難免一塵不染,用智慧擦拭靈魂,清澈。山山水水,皆是一來一去。
【第83句】:【圣經文案】104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箴30:9)
【第84句】:【佛心禪語】自己做好事不留名是個人的修養,是施恩不求報的美德;真正的善與德,潛跡于天地之間,潤物于無聲之中。
【第85句】:“靠辯論不可能使無知的人服氣。”如果有人說了一句你認為不對的話,由于需要不得不更正他,那么,不妨這樣說:“是這樣的!我倒另有一種想法,但也許不對。我們來看看問題所在吧。”
【第86句】:【禪心佛語】生命中,有些人的作用只是讓我們看破迷障,認清自我,然后孑然離去。不管是單身亦或者是兩兩相伴,都必須提高自我價值,有自己的能力,獨特的魅力,即使摔倒也沒有什么可怕的。
【第87句】:【禪語人生】學禪要有大丈夫氣概,剛柔并濟,對待弱點要有陽剛之氣,說斷就斷;對待眾生要有慈悲之心,要有親和力。這就是禪者的風度,這就是禪的妙用。
【第88句】:【禪心佛語】倒會因為胃承受不了而帶來痛苦。可見,得到未必就是享受。不要和別人攀比,學會不貪婪,不奢求,平和寧靜,知足常樂。
【第89句】:【禪語人生】智慧的人,一切煩惱都會帶來覺悟,而一切小事都能使我們感知它的意義與價值。
【第90句】:自心眾生無邊誓愿度,自心煩惱無邊誓愿斷,自性法門無盡誓愿學,自性無上佛道誓愿成。《六祖壇經..阡悔品》
【第91句】:關于生死之事,完全不必要擔心,該來的終歸會來,不會來的追也追不到。關于活著的事,也不用計較得太多,保持純善的心,寬以待人,生活自然處處是好風光,天天是好心情。
【第92句】:【禪心佛語】人在輪回中總有委屈和不得已,所以佛法的一項重要修行即是忍辱,在困境中,在窘迫之境,依然保持內心的開放與柔和,依然對眾生懷著善意。
【第93句】:靜心抬頭,發覺生活的千般美麗,如果能夠靜心抬頭,為自己開一扇窗,便看得見廣闊晴朗的天,心中的煩惱也好似天邊浮云,轉瞬便會消逝。
【第94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嬉怒笑罵,皆成文章。俠心交友,素心做人。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先到為君,后到為臣。先文后武,先禮后兵。先抓西瓜,后撿芝麻。閑人愁多,忙人快活。相思至苦,禁果最甜。
【第95句】:【禪語人生】原來,我們已是遙遠得只剩下問候,問候還是好的,至少我們不曾把彼此忘記。
【第96句】:【佛心禪語】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睹人青眼少,問路白云頭。
【第97句】:講道德、守法律、做好事,不僅是社會對個體的外在要求,同時也是個體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內在需要,是自覺自愿的,而非外在強制的。
【第98句】:【禪心佛語】天道的變化總是禍福相依,失意與得意總是交相而來,有福時要居安思危,有禍時要會擺脫厄運。
【第99句】:古圣先賢以孝為宗,佛經以孝為戒,萬善之門以孝為基。人人應禮敬供養尊親如堂上活佛,并擴展短暫的親緣私愛,成就清凈覺情,普及累生累世的父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