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消滅煩惱最好的辦法并不是找到煩惱的來處,而是相信生活還有更多可能的創(chuàng)新和余地,幸福是什么?既然能愛生活,那就讓心醒過來。
【第2句】:【佛心禪語】不廢一物,不輕一人,不著一事,不昧一心。遠方的景色走近了,就是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F(xiàn)在的生活放遠了,就是別人眼中的風景。
【第3句】:擁有宗教思想的婦女,應把身心培養(yǎng)得像月光一樣慈悲柔和。擴大自己的心胸,燃起智慧之光,使每個人與你相處,都像沐浴在清涼的月光中,這樣才能達到“人人愛我,我愛人人”之愛的真諦,邁入人格升華的境界。
【第4句】:【禪語人生】有時一個微笑可以讓兩個宿怨之人冰釋前嫌,可以讓異域他鄉(xiāng)之人倍感親切溫暖。世界上最簡單的動作,完美的詮釋了人間最復雜的道理。
【第5句】:【文案基地經(jīng)典禪語】人生的質(zhì)量,就在于你面對選擇的時候如何去選擇。人格決定著人生,灰暗中能看到光明,狹隘里能走向厚重,一定要謹慎地對待自己的各種癡,生活的生機就在于你面對自我偏執(zhí)的及時調(diào)整。
【第6句】:所謂淫欲及飲酒,是謂二法無厭足,若有人習此二法,終無厭足。緣此行果,亦不能得無為之處。《增一阿含經(jīng)》卷九,慚愧品
【第7句】:【禪心佛語】世人外迷著相,內(nèi)迷著空,若能于相離相,于空離空,即是內(nèi)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
【第8句】:【圣經(jīng)文案】130耶和華對我說,你不要說我是年幼的,因為我差遣你到誰那里去,你都要去。我吩咐你說什么話,你都要說。(耶1:7)
【第9句】:現(xiàn)實不是勵志片,成功并非必然結(jié)局。如果只是片面崇拜成就,那么我們追尋成功的歷程必然充滿著盲目與不理智。這些曾經(jīng)鼓舞著我們前進的號角聲,會幻化成為成功路上的陷阱,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跌倒。
【第10句】:【禪語人生】心命具不好,遭殃且貧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人道。命實造于心,禍福為人招,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修心亦聽命,天地自相保。
【第11句】:【禪心佛語】頌讀佛經(jīng)直指人心為我解惑。遇到問題不再自圓其說;“經(jīng)修其心,功煉其身”;人事焉能都和局?不嗔不怪,審吾心,持以恒,佛法破迷。守吾善德就好,修正吾心一切了。
【第12句】:【禪心佛語】熱誠與關懷,是最具吸引力的氣質(zhì)之一。對別人關心體諒,將會獲得相同的回報。別人將會為此種氣質(zhì)而折服。
【第13句】: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里,會有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秘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人生的游戲不在于打好一副好牌,而在于打好一副壞牌。
【第14句】:所謂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禪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xiàn)禪的超越,體現(xiàn)禪的意境、禪的精神與禪的風采。
【第15句】:如是我聞,一笑紅塵遠一懷溫柔,我不知安放在哪里,一臉甜蜜,我不知讓誰來品嘗,我收拾起這段被月光漂洗過的舊事,沿著古韻跌宕的禪道,向一座檀香繚繞的古剎走去,我心皈依。
【第16句】:另有一種方法就是“念佛”,念佛念得“以佛心為己心”,以佛心看人,則人人皆是佛;千萬不可用疑心去看人,所謂“疑心生暗鬼”,就會被陰影遮蔽——用鬼心看人,則人人是鬼。
【第17句】:【禪心佛語】聽到好的唱念,我們的心都會被攝住;唱得不好,我們的心也就跟著亂了。唱念的主要功用即在于此。
【第18句】:在蕭瑟的冬天里,需要梅花爭放,才會感覺世間的美麗;苦難的眾生,需要愛心人士的愛護及幫助,才會感覺人情的溫馨及社會的祥和。
【第19句】:能夠“事忙而心閑”,盡一己之力,投注于人群福利之道,則忙時不失道心,閑時不迷本性,如此才能達到人生快樂的境界。
【第20句】:常常以誠懇、虛心的態(tài)度聽聽身邊朋友對自己的看法,如果我們能做到坦然面對自身的問題并積極去改進,人生一定會簡單,燦爛。
【第21句】:【佛心禪語】問:坐得太久,我這邊痛,那邊也痛,不知道怎么辦?答:咬著牙挺著,你要拿出一點志氣來。你痛一點就打敗仗,那怎么可以?
【第22句】:【禪心佛語】高僧之所以能夠在道業(yè)上取得那樣高的成就,這與他們甘愿吃苦,摒去物質(zhì)享受有著絕對的因果關系。
【第23句】:【禪心佛語】提醒大家要學會修自己的筆記本,這是很重要的。從前有個人,他不會修自己的筆記本......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第24句】:佛家禪語: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敬重貴人,禮待小人。真正的妙法是由智慧流露出來,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動。
【第25句】:禪宗追求大悲無淚、大笑無聲,悲與笑都是人的主觀情緒,從出生到離世都將與人相伴相隨。這也是一種無法擺脫的苦處。
【第26句】:【禪心佛語】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里的「得」就是「貪得」,想要擁有什么的物質(zhì)欲望。
【第27句】:【佛門禪語】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兩種,一種是與別人交流,一種則是獨處。前者一直被認為是人的生存之本,然而,后者卻是立足之基,孤獨,是一個內(nèi)心整合的過程,能讓自己清醒的看世界,也能讓自己理性的看自己。
【第28句】:【頓悟人生的禪語】捻一縷歲月的花香,灑落在平仄的詩行里。縈縈素墨舞翩躚,繽紛了時光里那一抹繾綣。抱著四散的墨香,輕輕安然入睡,久久不醒。心靈的天空一片陽光,惟愿一切安好,惟愿心之寧靜!
【第29句】:【禪心佛語】如果一個人沒有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善行不建立,無論你如何打坐誦經(jīng)、禮佛觀想,對于開啟智慧、證悟?qū)嵪喟闳?、平等無住、超越輪回、解脫痛苦皆是徒然。
【第30句】:【禪語人生】只有自己能夠傷害自己,而苦惱也來自本身,除非自己傷害自己,否則,你永遠不會是一個犧牲者。
【第31句】:【靜心的禪語】品一盞茶,洗去塵埃,洗去滄桑,洗去虛情假意。然后,在一盞禪茶時間里,獲得坦然,獲得清淡,獲得寧靜。我等你,與我共續(xù)一場遺留在前世的禪茶之約。你若來,我定與你聽雨品茗,笑談浮生滄桑,風月年華。
【第32句】:【禪心佛語】當你靜下心來的時候,點一盞油燈,聽著天籟之音,對面的花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綻然開放,一切是如此時美妙。
【第33句】:我們要時時自我反省,用心觀察他人。所謂“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有缺點即懺悔改進,努力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發(fā)揮個人的長處。
【第34句】:盡量不要去理會那些你心頭的悲觀,或者說是對前方希望的懷疑,如果對自己的人生沒有十分確切的希望和方向,不妨就抱一顆寧可失敗也試試看的決心,活給命運看看,和命運一起做。
【第35句】:【禪心佛語】堅韌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門上敲得夠久夠大聲,終會把人喚醒的。夫婦一條心,泥土變黃金。
【第36句】:【佛家禪語】恒順:水隨順不同的器皿顯現(xiàn)為不同的形態(tài),遇方則方,遇圓則圓。正道德的人也如此,遇到善人時以善的方法來引導,遇到惡人時以惡人接受的方式來度化。
【第37句】:善惡皆由心生。當你用心修善時,身心就非常安樂。修善者,在行善的同時就上了天堂,當你作惡時,便會受到良知的譴責,招致痛苦、憂愁,墮入厄運,于是地獄由此而生。
【第38句】:【圣經(jīng)文案】196我心里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11:29-30)
【第39句】:做好人,身正心安魂夢穩(wěn);行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你若不疑,人間不寒;你若不離,世界不遠;你若不恨,蒼天有暖;你若不語,四海升平。
【第40句】: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維摩經(jīng)》卷上,菩薩品
【第41句】:意外,是另一種美麗,坦然地面對,堅強地撐起,因為下一個路口也許就是奇跡,因為苦難的盡頭,其實就是一種幸福的開啟!
【第42句】:【禪心佛語】佛菩薩的加持并非一定以我們期待的面目出現(xiàn),只要是對我們認識煩惱、增長慈悲與智慧有幫助的境界,就是佛菩薩最好的加持。
【第43句】:佛教微博經(jīng)典:人生,輸輸贏贏,或得或失,每一寸光陰都承載著悲喜。學會沉淀,沉淀閱歷形成智慧,沉淀情感豐滿心靈,沉淀心情換取寧靜。沉淀,不是消沉,是用一顆淡然的心審視浮躁,是在寧靜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第44句】:所有的問題終歸是時間問題,一切終將離去,人活著本身就是一個奇跡,要學會知足、感恩、把握當下,方能活得幸??鞓?。
【第45句】:【禪語人生】要認為生活傷害了誰,誰的誰,誰和誰,誰又是誰的誰,誰經(jīng)歷得多,誰憂傷的多,都是行走在路上的誰,到頭來誰才知道世界是多么的寬闊。
【第46句】:一生受益的四句禪語?!镜?句】:健康是最高的利益。【第2句】:滿足是最好的財產(chǎn)?!镜?句】:信賴是最佳的緣分?!镜?句】:心安才是最大的幸福。
【第47句】:【禪心佛語】工作中有你,生活中亦有你。以為舍棄工作才可以學禪,逃離生活才可以解脫,那是虛妄。工作不是責任,生活也不是束縛,真正的禪機只在當下。你不妨從的凝神生活中看出空靈,不必等待閑情亦有舒暢。
【第48句】:【禪語人生】知識,是理論上的見聞。修養(yǎng),是實踐中的體驗。學佛法行者,固然須要有淵博的知識;但是,見聞知理,如果不能融和于現(xiàn)實生活中,歷經(jīng)事務的體驗,完成落實的修養(yǎng),則無異于紙上談兵,不可能表現(xiàn)出成績的饒益性。
【第49句】:人心隨境而動、而靜、而生滅。靜下來時,心思清澄,動靜分明。清晨時,庭前蟲鳴、鳥叫或雨露水滴,聲音雖微,無不清晰分明;動時則心隨境轉(zhuǎn),人我是非紛擾不已。
【第50句】:歲月,是一盞五味雜陳的茶,聞的是況味,品的是心境,拈花一笑時,所有光陰的恩賜,也會在心底漸漸明朗。一個人,懂得了呵護自己,生命走過的酸甜苦辣,都是一筆不可復制的歷練財富。
【第51句】:如何才能過好每一天的生活呢?每日說好話,每日行善事,每日常反省,每日多歡喜,只有在今天時把今天過好,在明天時把明天過好,才能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過好,才會一生過好。
【第52句】:懂,無需太多語言,有時只需一個微笑,一眼凝眸,它是靈魂與靈魂的對白,它是心與心的共鳴。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相惜。懂,不是一個字,而是一顆心。
【第53句】:不要把你的快樂寄托在他人身上,不要把你的幸福傾注在物質(zhì)上。世間萬物,悲歡離合總無情,緣起緣滅終歸空。只有找到你自己幸福的源泉,才能獲得真正快樂。
【第54句】:積產(chǎn)遺子孫,子孫未必守;積書遺子孫,子孫未必讀。欲知天下事,須讀古今書。老人不講古,后生會失譜。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但看三五日,相見不如初。
【第55句】:成功并不是遠在天邊遙不可及,許多時候,是太大的目標、太長的路途讓我們倦怠和懷疑自己的能力,從而放棄努力。其實,我們不必想以后的事,只要把大目標分成幾個小目標,努力達到小目標,成功的喜悅就會慢慢浸潤我們的生命。
【第56句】:【禪心佛語】禪修的對象(也即過程)是什么?是疼痛、是昏沉、是散亂、是欲望、是無明,禪修的結(jié)果是什么?是深沉的喜悅、是深沉的寧靜、是深沉的柔順、是深沉的智慧。
【第57句】:愿力之推動必須靠——“定”;有定心則有愿力,有定心愿力,則能精進不息。若能發(fā)大心、行大愿,天下無不成之事!
【第58句】:生活中不是有許多煩惱真正困擾自己,而是來自于自己的執(zhí)著和迷茫,生活也不是一場自我的困頓,心是在哪里糾結(jié),就在哪里化解,不要隱藏那些內(nèi)心的傷口,更不要沉迷于生活中某些故事的凄涼與悲傷。
【第59句】:【佛心禪語】保持一種淡然,是人生最美的姿態(tài)。人生就是一臺大戲,生旦凈末丑,唱什么的都得有,缺了哪個角色,戲都不精彩。有得意就有失意,有成功就有失敗。失意并不可悲,失敗也并不可怕,只要能夠坦然面對。
【第60句】:【禪心佛語】佛陀還是很慈悲、很有耐心地對他說:“沒關系,你再用心花時間,專心記這兩個字。”幾天之后,他背起來了,覺得很歡喜,佛陀就說:“你再背‘掃塵除垢’?!彼珠_始背了。
【第61句】:我們雖然很渺小,好比滄海一粟,但我們千萬不要小覷這一粟之心力,不要輕忽生活中之每一件小事。正是這些小事,如同階梯,將我們升向生命之高處。
【第62句】:不能珍惜今天的事情是可悲的。為了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眾生的幸福,更加珍惜當下,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了不起的沒有后悔的今日吧!——[日]千宗室
【第63句】:【眾生與人生】人若能發(fā)揮功能,才是「人生」;若沒有發(fā)揮功能,就是「眾生」。眾生」才需要「佛」救濟,「人生」就能自救救人。
【第64句】:你給別人的,其實是給自己。凡你對別人所做的,就是對自己所做的。所以,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須先讓別人得到。
【第65句】:人生的痛苦和悲哀都來源于自己的內(nèi)心,只有克制自己,不為欲望所驅(qū)使,才能使心靈更清凈,才能擁有快樂的心境,才能成就自我的追求。
【第66句】:【禪心佛語】天賦異稟也罷,資質(zhì)愚魯也罷,庸常中人也罷,只要能認清自己是誰,就能腳踏實地,抱定自己的人生理想。
【第67句】:人是「有情」的眾生,但是有的人情感太熱了,只有五分鐘熱度,不能維持長久;有的人情感太多了,多得讓人受不了。所以有時候淡泊一點的情感,持之以久,甚至愈久愈香。淡泊的情,就是真性情,淡泊的情,就是禪者心。
【第68句】:苦依于業(yè),業(yè)依于結(jié),而苦、業(yè)、結(jié)都無所依,以必性常凈故。如是當知,一切諸法無有根本,都無所住?!洞蠹?jīng)》卷十五
【第69句】:美國歷屆總統(tǒng)中,最能虛心求教于人的莫過于老羅斯福了。他每遇到一件要事,常常召集與那事有關的人員開會,詳細商議。有時為使自己獲得更多的參考,甚至發(fā)電報至幾千里外,敦請他所要請教的人前來商議。
【第70句】:【禪語人生】一個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名有多顯、位有多高、錢有多豐,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也應該保持做人的低調(diào)。有道是:地低成海,人低成王。低調(diào)做人不僅是一種境界、一種風范,更是一種思想、一種哲學。
【第71句】:有些機會,因瞬間的猶豫,擦肩而過;有些緣分,因一時的任性,滑落指間;有些感情,因一時的沖動,遺憾一生;有些人,一轉(zhuǎn)身就是一輩子。
【第72句】:【禪心佛語】貪心讓我們把接受和索取當成一種習慣,不會想起感恩;嗔心讓我們只看到別人對我們造成的傷害,忘記了別人曾對我們的幫助;癡心讓我們只執(zhí)著于自己,不會思考自己的生命為什么延續(xù)。
【第73句】:或問:“師父,修行和修養(yǎng)有什么不同?”師言:“修行就是修心養(yǎng)性。每個人的習氣不同,佛性卻是一樣的,修行就是要好好保持這分善良的本性。所以,修行也就是修養(yǎng)。”
【第74句】:【禪心佛語】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感恩,我們的人際關系、社會關系才能充滿喜悅、充滿幸福、充滿團結(jié)與和睦。
【第75句】:【禪心佛語】凡夫都是活在自我的概念之中、為自我的概念而生、也為自我的概念而死。既便所謂的修行也是在用自我的概念而修。
【第76句】:【禪語感悟】佛說:“送禮物與他人,別人若不接受,如何?只得自己帶回。惡口向人,欲污人,若人不為所動,那么所有惡言,將如數(shù)帶回自受自污?!?/p>
【第77句】:【禪心佛語】第二,被敬信者違規(guī)犯戒,則會“眾僧為作不見舉”,大家揭發(fā)他,而他卻拒不承認自己犯戒,最后名聲很壞,大家對他都敬而遠之,結(jié)果導致自己無法再聽聞到正法。
【第78句】:發(fā)出離,心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斗鹫f八大人覺經(jīng)》
【第79句】:【凈化心靈禪語】人生之簡單,如巨畫中的幾筆線條,有著疏疏朗朗的淡泊,有著清清涼涼的寧靜。人生之復雜,若潑灑在宣紙上的墨跡,渲染著城府與世故,揮不去嘈雜與迷惘。天地有大美,于簡單處得。人生有大疲憊,在復雜處藏。
【第80句】:若有眾業(yè)障,無生凈土因,乘彌陀愿力,必生安樂國。若人造多罪,應墮地獄中,才聞彌陀名,猛火化清涼。若念彌陀佛,即滅無量罪,現(xiàn)受無比樂,后必生凈土。《觀世音菩薩往生凈土本緣經(jīng)》
【第81句】:【譯文】孔子說:“君子對于天下的事情,沒有固定不變地要求,也沒有固定不變地認為,而是怎樣適合情理,就怎么去做。”
【第82句】:【佛心禪語】不惜光陰過時悔,黑發(fā)不學白發(fā)悔;酒色致禍悔,安不將息病時悔;官行賄賂致罪悔,富不勤儉貧時悔;不孝父母老時悔,遇難不幫有事悔‘動不三思臨頭悔,盲目草率錯時悔。
【第83句】:一個真正懂得珍惜生活的人,不會因一時的失敗或勝利而自卑或自傲。失敗了,他會尋找機會,會在實踐和現(xiàn)實生活中學習;勝利了也會以一種虛懷若谷的心態(tài)不斷學習,所以他會成功地把握住自己的命運。
【第84句】:【佛心禪語】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壇經(jīng)》
【第85句】: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云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峨s阿含經(jīng)》卷十二,第296經(jīng)
【第86句】:【禪語人生】修行是點滴的功夫,要有耐性,一直保持一顆行善的心。常有人把修行誤認為是出家人的事,其實修行表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應有的生活修養(yǎng):“修”是修身養(yǎng)性,“行”是端正行為。
【第87句】:【禪心佛語】人類不去反觀老、病和死,他們只喜歡談不老、不病和不死,因此,他們對佛法的修習不曾增長過正確的感覺。
【第88句】:心靈越平靜、胸襟越開闊,越能夠感受人生的幸福與美好。人心貴在容納,貴在知足,貴在平和。不氣不急,才夠大方;不悲不憂,才夠堅強;不攀不比,才夠幸福;不惆不悵,才夠陽光。
【第89句】:【佛語摘抄精選】僧問:“如何是無異的事?”師日:“千差萬別?!鄙賳枺瑤熑眨骸爸?!止!不需說,且會取千差萬別。”(《五燈會元》卷十)
【第90句】:心里的,夢里的,存在的,回憶的,一些人,一些事情,等不到秋風起,就該留的,該走的,各去他鄉(xiāng),人生好一個劇場。
【第91句】:比如一朵美麗的鮮花,漂亮的花瓣在風中飄落,沒有留下任何果實而消失,這是否令人感到很可惜?同樣的道理,我們的人生僅僅在名利與愛情上虛度,沒有絲毫獲得內(nèi)心的覺悟,這是否讓人覺得非??杀??
【第92句】:【修心禪悟】世界上有兩種長大的方式,一種是明白了,一種是忘記了明白不了的,心中了無牽掛。所有人都用后一種方式長大。紅塵煩擾,經(jīng)歷了,感悟了,看破了,參透了,人生最美還是淡然。
【第93句】:【禪心佛語】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我們穿的衣服臟了,可用水洗干凈,當我們的心被污泥染了,也可用懺悔的法水來清凈。
【第94句】:【圣經(jīng)文案】256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里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6:35)
【第95句】:【禪心佛語】世間上每天發(fā)生的事,你認為是大事就是大事,你認為是小事就是小事,你認為沒事就是沒事。就像昨晚夢中的一切,其實什么也沒有發(fā)生過。所以我們不如以最輕松的心態(tài)來看待所有的一切。
【第96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春天有花更美麗,人生無愛最慘凄。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阿二不曾偷。聰明過露者德薄,才華太盛者福淺。從來好事天生險,自古瓜兒苦后甜。
【第97句】:業(yè)果若不定,便成無因果;業(yè)果若決定,眾生不成佛。當知業(yè)可轉(zhuǎn),如二水相投:熱多冷從熱,冷多熱從冷。(明)宗喀巴《顯密次第修行科頌》
【第98句】:【禪心佛語】色身是臭皮囊,可是它是即心即佛,臭皮囊就是道場,無常的色身它就是道場;沒有這個色身你怎么修假成真,怎么借著這個假的色身悟入清凈的本性呢。所以健康是第一財富。
【第99句】:禪是一種內(nèi)在學習、凈化自己的過程。從冥思、靜坐開始,到心靈的開、悟,禪不只帶來身心的健康、喜悅的態(tài)度,更從中看出生命的意義。通過這項心的效能訓練,我們能生活得更好,工作得更有效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