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芬字的優美古詩
芬芳撲鼻,是古人在描述春天、夏天或者某些具有濃郁氣息的場景時常用的一個形容詞。在中國古代文化中,“芬”一詞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可以用來形容氣味、香味,還可以用來表達感情、境界等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幾首帶“芬”字的優美古詩吧。
《金縷曲·其一》
作者:王國維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這首《金縷曲》寫出了一個寂靜而優美的夜晚場景。其中,“秋光”和“畫屏”都是描繪氣氛的重要元素,讓讀者能夠感受到深秋夜色中那種清冷而明亮的感覺。此外,“扇”、“流螢”、“牛織女星”等元素也為整個場景增添了一份生動和浪漫的氣息。這些元素都散發著淡淡的芬芳,讓人陶醉其中。
《浪淘沙·北島》
作者:辛棄疾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生。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這首詞寫出了北方草原上一場激烈的戰爭場面。其中,“大雪”和“弓刀”是表現冰冷、殘酷的關鍵元素;而“新鬼”和“獨老生”則表達了戰爭所帶來的傷痛和無奈。整首詞中沒有直接使用“芬”字,但是通過描繪大自然與人類之間的關系、抒發情感等手法,讀者仍能夠感受到一種含蓄而深刻的芬芳。
《離思五首·其四》
作者: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首詩是元稹為了懷念已故妻子所寫。其中,“滄海”和“巫山”是表現出詩人心中的遙遠和無法逾越的障礙;而“花叢”和“修道”則反映出詩人想要逃避現實、尋求心靈撫慰的愿望。整首詩通過運用對比手法,將深情與蒼涼、渴望與絕望交織在一起,讓讀者感受到一種含蓄而深刻的芬芳。
《靜夜思》
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簡短而精致,向讀者傳達了一種寧靜、美好的感覺。其中,“明月光”和“地上霜”都是描繪自然景象的關鍵元素;而“思故鄉”則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渴望和眷戀。整首詩清新簡潔,在幾個簡單的場景中展示出了詩人的感性和浪漫,讓讀者感受到一股清新而淡雅的芬芳。
以上就是幾首帶“芬”字的優美古詩。這些詩歌雖然各有不同,但共同點是都表達了美好、唯美、深情等情感,給人帶來更多的啟迪與感悟。在今天這個快節奏、物質化的社會中,我們不妨也向古人一樣,在生活中尋找那些能夠讓我們心靈愉悅、溫馨舒適的“芬”味吧。
上一篇:佛心禪語的文案-心靈禪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