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當我們的心如如不動的時候,我們就開始進入清凈的佛凈土。
【第2句】:菩薩摩訶薩為眾生故,雖在地獄受諸苦惱,如三禪樂。《大般涅槃經》卷十八,梵行品
【第3句】:往生凈土,須要真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去。(明)蓮池《蓮池大師文案》
【第4句】:【禪心佛語】什么事情(都)要回歸到空,無量、無邊、無所住,這才是佛法。修學佛法最大障礙就一個字,就是「執」。
【第5句】:【禪心佛語】人身難得,如優曇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第6句】:修行如果不把自己的錯誤去掉,而想追求生命的解脫,那是緣木求魚。——元音老人
【第7句】:接受佛法的真理教育,能提升人生,懂得尊重自己、禮敬他人,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
【第8句】:逆境中要勇于承擔,切不可自暴自棄;順境中要謙卑恭謹,切不可得意忘形。
【第9句】:【佛心禪語】老婆聽了,很快地學著他嘲笑的口氣說:“你難道不知道這是因為有了你的掌聲,鴨子才會有兩條腿的嗎?”
【第10句】:【禪語人生】我們信什么呢?首先是要信自己。因為不信自己,就不能樹立起遠大的志向,就不能發起菩提心,就不能成就大菩提果。
【第11句】:我直抒胸臆,將自己全部坦露給所有人看,其實也有自己小小的企圖,就是希望看的人不要白看,每看一次都能有所體悟。
【第12句】:【禪心佛語】上等人安心于道,中等人安心于事,下等人安心于名利物欲。
【第13句】:困難和挫折總是出現在前行的征途,是希望和成功的前奏。沒有繭,就體會不到破繭而出的快樂;怕掉落,就永遠不能展現飛翔的美麗。
【第14句】:【禪心佛語】擋人財路,不如自辟財路,擋人財路就如斷人“活路”,不要一條道兒走到黑,你贏,也要讓他贏。
【第15句】:【佛家禪語】常保自我警惕的心,懂得如何做對的事,人生就不會后悔。
【第16句】:【禪語人生】遭到現實人生苦果的直接原因是業,而間接原因就是無明、執著、欲望等煩惱所致。
【第17句】:【禪心佛語】好人就是沒時間干壞事的人,多花時間成長自己,少花時間去苛責別人,去嫉妒別人,多花時間去愛,少花時間去恨。人能干多大的事情,取決于他的時間管理。
【第18句】:【禪語人生】只求好好的、實實在在的活在當下的這一秒鐘,不擔心下一秒鐘會怎么樣,像這種活在當下的心理,才是最積極的態度。
【第19句】:佛說,人最靠得住的是自己,自修自得。佛又說,人最靠不住的也是自己,不修不得。
【第20句】: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如來智印經》
【第21句】:【禪心佛語】年老的人死在眉睫,固要猛進;年輕的人亦不可悠忽度日。須知“黃泉路上無老少,孤墳多是少年人。”總要及早努力,方為上計。
【第22句】:【禪心佛語】快樂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些人精神不太正常,卻能夠沉浸在一種非常純凈的幸福當中,他們總覺得一切都很順利。但是這樣的快樂并不是你我所要追求的。
【第23句】:所有善根,為求佛智,施與眾生,是名檀波羅蜜。《華嚴經》卷三十七,十地品
【第24句】:更多的時候,只有在我們看慣那種種人生險境,領略過各種綺麗風景后,才會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遠方的景色走近了,就是自己現在的生活。
【第25句】:有的人以靜掩飾靈魂的空虛,有的人以靜敘述困惑和茫然,有的人以靜表達內心的憤怒和憂傷。
【第26句】:【禪心佛語】風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搖晃搖晃,成為我命途中最美的點綴,看天,看雪,看季節深深的暗影。
【第27句】:【走過球場,仿佛還有歡呼聲在耳邊回蕩;走過教室,仿佛還有書聲在耳邊壞繞;這就是我們的母校,充滿著美好的回憶,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第28句】:云何惡知識,現善友相者?內心實恥厭,口說我同心,造事不樂同,故知非善友。口說恩愛語,心不實相應,所作而不同,慧者應覺知。《雜阿含經》卷三十五,第978經
【第29句】:人多迷于尋找幻化的痕跡,因而停滯不進。時間再多、路再長,也了無用處,終無所得。
【第30句】:【禪語人生】一個有智慧的人,他會覺悟三大重點:第一叫做空,空。第二他會覺悟,有智慧的人會用無相的心,他不著相面對這個世間。第三叫做無愿,愿就是造作。
【第31句】:【禪語人生】要放棄某些東西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但是當我們和人生中的各種波折相會時,還是必須選擇「放下自己」。
【第32句】:若不能消信施之食,寧可一日百數歸俗,不應破戒受人信施!《大寶積經》卷八十八,摩訶迦葉會
【第33句】:【禪心佛語】當你的錯誤顯露時可不要發脾氣,別以為任性或吵鬧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短處。
【第34句】:若無世間愛念者,則無憂苦塵勞患。一切憂苦消滅盡,猶如荷蓮不著水。《雜阿含經》卷三十二,第913經
【第35句】:【禪心佛語】人生的道路從未有過筆直,都是彎曲的。要經歷無數的挫折,從幼稚到成熟,從失去到得到,從幼到老。
【第36句】:【禪語人生】無論做什么,要學會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順應自然,因為我們周圍的人、事、物都屬于大自然的組成部分。
【第37句】:【禪心佛語】拿得起是一種自信,放得下是一種解脫。拿得起放得下是做人的一種平衡。人生能找到拿得起放得下的最佳支撐點,路便會寬,心就會明。
【第38句】:【禪心佛語】天堂和地獄,都是由心和行為所造作的。我們不要怕地獄,要怕的是心的偏向。
【第39句】:【佛語悟道】打擊別人就會得到別人的還擊,做出令人怨恨的事情就會得到別人的怨恨,謾罵別人就會得到別人的回罵,對別人發怒就會引起別人對你發怒。
【第40句】:【佛心禪語】不做事、不動手就事事困難,只要有心動手做,沙漠也會成綠洲。
【第41句】: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斷北人腸。胭脂桃頰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妝。-----盧撰
【第42句】:【禪心佛語】人要經得起逆境以及“逆増上緣”的磨練,把浮躁的心靜下來,靜能生定,定能生慧;磨難是導師,指引我們走向光明,感悟真實的人間,升華境界。
【第43句】:【佛心禪語】法的修行落實在「觀心」,觀心的始終訣要在「念念自知,念念自覺。」
【第44句】:【佛心禪語】阿難續問:「世尊,請問這三藏法師究竟是誰?它前世造了什么惡業才會變成這樣一只大蟲?」
【第45句】:【禪語人生】小樹需要水份才能生長,等它扎根之后,生命才會堅強。人也一樣,需要清凈的環境來強壯內心的善根和正念之根。
【第46句】:【禪心佛語】過去是一塊盤石,無法改變;未來是一塊泥土,任你雕塑。
【第47句】:【佛心禪語】不因他人辱罵而生氣,受人夸贊而高興,叫做“平常心”。
【第48句】:有些事,不是不在意,而是在意了又能怎樣。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結果。成熟,就是用微笑來面對一切小事。
【第49句】: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圓覺經》卷上
【第50句】:【禪語人生】一個人所擁有的最好的東西是什么?不是昨天的輝煌,也不是明天的希望,而是現在。
【第51句】:【禪心佛語】憤怒會使人賠上自己的聲譽、工作、朋友及所愛的人,以及心靈的寧靜、健康,甚至失去自我。
【第52句】:【佛心禪語】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壇經》
【第53句】:人生旅途中,唯有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奮進;而安逸優越的環境卻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樂,盡享舒適,卻常常一事無成。
【第54句】:【佛心禪語】不論是自利或利他,證悟十二因緣是欲求決定勝的行者所必須修習的。
【第55句】:成就菩薩道,必須經得起磨練。做慈濟、學習做人間菩薩,必須認真做本分事,遭遇困難時,必須再接再厲去克服。
【第56句】:【禪心佛語】雖然修行,你只是拼命一直拜佛,不能斬斷內在里面以法的執著、對我的執著,你絕對跳不出去。
【第57句】:【圣經文案】143說,我遭遇患難求告耶和華,你就應允我。從陰間的深處呼求,你就俯聽我的聲音。(拿2:2)
【第58句】:【禪語人生】我們擁有一切,可是,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運用這世間的事物,它們對我們而言,都將毫無意義。
【第59句】:人有三樣東西是不該揮霍的:身體、金錢和愛,你想揮霍,卻得不償失。
【第60句】:【禪心佛語】旅人正在疑惑之際,忽然從前方傳來驚人的咆哮聲,一只老虎緊逼而來。看到老虎,旅人頓時明白了白骨的原因,立刻向來時的道路拔腿逃跑。
【第61句】:猶如夢中所見事等,皆虛妄現,都無一實,一切皆是識心所為。《廣百論》
【第62句】:【禪心佛語】你我的法性都是平等的,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這就是懂得因緣。
【第63句】:以一分誠于內的感恩心待人,以一分彼此信賴的心意從事人間事業,這是多么幸福的人生,多么純真懇切的人生軌道。
【第64句】:【佛心禪語】戒律是講我們自己怎樣正確與人相處,因此戒律只能律己,不能用戒律強加于人。身口意業是自己的過錯,不能對著人說:“你造口業,你造意業,你造身業。”
【第65句】:人對了,世界自然就對了。東西都是一樣的東西,人們只是從他們喜歡的人那里買東西。人是東西的靈魂。
【第66句】:【禪心佛語】人類依據自尊心看這個世界。自我評價高的人和自我評價低的人,看到的東西完全不同。
【第67句】:云何施具足?謂善男子離慳垢心,在于居家,行解脫施,常自手與,樂修行舍,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雜阿含經》卷四,第91經
【第68句】:生活中,當我們被別人冤枉時,如果費盡心機地去解釋,白也會黑。聒噪不如沉默,息謗得于無言。無端的攻擊沒有必要去理會,事情總會有真相大白的時候。
【第69句】:傾聽是一門學問,生活需要傾聽。內心浮躁的人不能傾聽,傾聽需要一顆安靜的靈魂。
【第70句】:【禪心佛語】適時把自己“歸零”,體現了人生的大智慧、大聰明和大能力。在不斷“歸零”的基點上讓人生重新起航,就一定會披荊斬棘,勝利到達理想的彼岸。
【第71句】:【佛心禪語】保持感恩的心。緊張的生活會讓情感變得麻木。每天抽點時間,體會生活中的點滴美好,比如鮮花、鳥鳴,保持感恩的心,會給生活增添不少亮色。
【第72句】:“善知識”即思想端正、品格高尚、言行友善、可助人為善者;“惡知識”正好相反,思想邪僻、品格卑污、言行乖張、可導人為惡。
【第73句】:若應了禪意,自來處來,往去處去,虛空中無處是起始與歸途,活著越久,周遭人與物皆化為塵土,人海茫茫,說穿亦是孑然一身。
【第74句】:菩薩精神:成就菩薩道必須具備菩薩的精神,知行合一,實踐力行。何謂“菩薩的精神”?
【第75句】:與人和諧相處十六字訣: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樂我苦,你對我錯。《星云大師講演集》(二),第252頁
【第76句】:【佛心禪語】理解:(地獄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有你的心和由心生出的欲望和痛苦。欲望越強烈,痛苦就越強烈。當內心寧靜如一塵不染。地獄者,非地獄,是名地獄。)
【第77句】:【禪心佛語】高尚的人心中都是高尚的愿望,卑劣的人心中盡是骯臟的想法。
【第78句】:生命這么可貴,難道我們不應該讓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快樂起來幺?而且我們并不是真的沒有獲取,我們獲取了別人的尊重和感激!
【第79句】:【佛心禪語】不耗費資源,不毀壞環境,只愿拯救地球。過度的貪婪與無限的欲望,是毀滅地球與導致自然災害的惡因。
【第80句】:【禪語人生】有時,參禪,只在一瞬間,一杯茶,一葉草,一尾魚,一粒沙,一株桃花,看一個繁雜的世界。世有千態,心有萬言,便可從中拾得一顆澄明無物的禪心。
【第81句】:光景匆匆似水流,等閑離別又逢秋。江南綠意今仍在,滿目青青幾許幽。禪茶一盞虛窗隱,小酌詩風淡著情。嫩綠為肌閑作意,空山靜谷室中盈。
【第82句】:【禪心佛語】打開幸福之門有四把鑰匙: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愛,行中有善。
【第83句】:【健康】健康的身體是幸福人生的基礎,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名利地位就可能變成零。
【第84句】:【禪心佛語】假如,你正為某件外在事物所苦,事實上,使你痛苦的,并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你對這件事物的觀感。
【第85句】:【禪心佛語】若要身體好,飲食要吃少;若要人緣好,誠懇莫驕傲;若要家庭好,關懷最重要;若要事業好,勤勞來創造。
【第86句】:輕安所持于善所緣心一境性之定,即止自性。(明)宗喀巴《菩提道次第略論》卷六
【第87句】:【佛心禪語】不進責任、不進義務,是罪過;樂于進責任、盡義務,是功德,也是一種修行。
【第88句】:凡夫志量狹妄,說有難易。離相如虛空,盡契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識病幺?不是別物,只是個執難執易。
【第89句】:【佛心禪語】彌勒菩薩在《寶性論》當中說過,佛教的真理具備八種功德:一、不可思議;二、無二;三、無念;四、清凈;五、光明;六、對治;七、滅諦;八、道諦。
【第90句】:【佛心禪語】他一路上歷盡艱辛,終于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熱情地接待了他。高僧聽完他的一番訴說后,沉默良久,開口道:“你想修道,我可以給你指條明路。”
【第91句】:有些人,有些事,只有用心去體味,才能了解得更真實。把心放平了,一切都會風平浪靜;心放正了,一切都會一帆風順;心放下了,快樂與幸福也就隨之而來。
【第92句】:【禪心佛語】年輕人以為教育可以取代經驗,年長者以為經驗可以取代教育。
【第93句】:【禪語人生】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里沒錯的,但是不要忽略存在就是合理的理論,除非你有很強大的決心改變世界,否則你要適應生活。
【第94句】:【禪心佛語】生活就是你微笑一下,然后再去回味。生活也就是你痛苦一會,休息一會,然后再去擦掉眼淚。最后才明白,生活就是哭了累了,繼續活。
【第95句】:從來不犯錯誤的人沒有,從來不犯過去曾經犯過的錯誤的人也是不多見的。顏回這種反省的精神是非常可貴的。
【第96句】:有些事,你真別看清,看清,心痛;有些人,你真別看懂,看懂,傷情。人生,就是一種糊涂,一份模糊,說懂不懂,說清不清,糊里糊涂,含含糊糊。
【第97句】:【禪心佛語】人生中不見得每一個問題都有答案,即使有答案也不見得是完整滿意的答案。
【第98句】:【禪心佛語】佛法越修越簡單,越修離你越近,你真正的修進去了,學進去了,佛心自現,自然光明。
【第99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的事,認真投入;遠離不對的事,就能轉苦為福。
上一篇:擁有哲理的文案簡短干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