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隨緣并不是消極等待或放棄追求,而是要用平常之心看待身邊的事。不要被表面的困難嚇倒,如果你真的去做了,你就會發(fā)現(xiàn),事情其實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難,難的是你如何突破自己的內(nèi)心。
【第2句】:【禪心佛語】但是每個人都會受到不同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喜歡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于是這種貪心就可能引發(fā)出殺、盜、淫、妄種種罪行。
【第3句】:【禪心佛語】人生要有目標,要有計劃,要有提醒,要有緊迫感。一個又一個小目標串起來,就成了你一生的大目標。生活富足了,環(huán)境改善了,不要忘了皮夾里那張看似薄薄的單子。
【第4句】:【禪語人生】小心「落井之仁」:這情形是你想去幫助別人,結(jié)果,不但你沒有將他們拉上來,反而被他們拉了下去。
【第5句】:【佛心禪語】愛心與智慧是最好的心靈良藥。愛心能感化他人,智慧可凈化自己。擁有愛心與智慧的人生,是最完美的人生,也是最有價值的人生,更是有意義的人生。
【第6句】:佛門的空不是無,而是一種內(nèi)心的余地和處世的和氣,智慧的寬恕,更是生命的自然,可以理解為是對生命一種活潑的見解,積極的追求,去發(fā)現(xiàn)世界所有的平常之物,平常之事,蘊含著生命本來的樸素與美好、精神與狀態(tài)。
【第7句】:【禪語人生】一碗渾濁的水,老搖它,水便總是渾濁,把它放到器皿里不動,沙塵便能沉底,可見清心是沉五欲之沙、驅(qū)煩惱的初步功夫。
【第8句】:愛是恒久的富源,能愛人,有人愛,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唐.靈云志勤
【第9句】:【禪心佛語】佛教所講的慈悲,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學佛的最高行門。沒有具備慈悲心,修行任何法門,都不能與菩提心相應(yīng)的。
【第10句】: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曾國藩
【第11句】:【禪心佛語】對財物,不肯舍給人家,是財慳;對佛法,那個殊勝的法,不愿意給人家,是法的慳吝。這都是不好的,感的果都是自己吃虧。財?shù)膽a感貧窮,法的慳感愚癡。
【第12句】:【禪心佛語】世上最討厭的話是失敗者的理由。找一百個理由證明自己不是懦夫,卻不用一個行動來證明自己是個勇士。學佛心里想的,口上說的都不算,要身體力行才算。
【第13句】:【禪語人生】幸福應(yīng)該是生活的一種責任,他是生活當中一種信念的力量,煩惱從客觀上說影響不了命運,影響命運方向的是自我的固執(zhí)和偏激,抬頭望明月,方信不染心。
【第14句】: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對他人有愛心,對他人有感恩的心,對他人有關(guān)懷的心。而這種關(guān)懷也好,愛心也好,感恩也好,都沒有任何目的,是本當如此的,這就是佛法的精神。
【第15句】:心若向陽,必生溫暖;心若哀凄,必生悲涼,只有經(jīng)過人生的荒涼,才能抵達內(nèi)心的繁華。最好的生活就是以一顆純善之心,真誠待人。
【第16句】:【羅狀元醒世詩其19】終日忙忙無了期,不如退步隱清居。草衣遮體同綾緞,野菜充饑勝肉魚。世事紛紛如電閃,輪回滾滾似云飛。今天不覺明天事,哪有功夫理是非。
【第17句】:【禪心佛語】佛法說人生是五蘊和合無我的,所以我們應(yīng)該捐除我見,打破我執(zhí),積極為人群、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謀幸福。
【第18句】:水有美德,我們做人應(yīng)該向水學習,因為水具備人類值得學習的十一種特質(zhì),分別為清凈、透明、恒順、原則、謙遜、包容、調(diào)與、毅力、勇氣、利生與平等。
【第19句】:【佛心禪語】自己的命運其實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因為靈魂即神,是我們自己的靈魂掌控者自己的命運。關(guān)鍵在于用意識來控制思想,用正向的頻率來吸引美好的事物。
【第20句】:【禪心佛語】水月一場人間事,空華幾多任人摘。你越要的,它離你越遠。你越不要的,它離你越近。你真要的時候都不來,你真不要的時候什么都來。看吧,很多時候事情不會按照我們的想法來發(fā)展,能做的是,接受,接納,接緣。
【第21句】:寧愿跑起來被絆倒無數(shù)次,也不要規(guī)規(guī)矩矩走一輩子;真正的規(guī)矩都是在反復(fù)的錯亂之后,平靜大都緣于喧嘩,拿起方能放下!
【第22句】:【禪語人生】有一個人對佛陀說:我要快樂。佛陀回答說,首先去掉我,那是自負。然后去掉要,那是貪心。看你現(xiàn)在只剩下了快樂。
【第23句】:未來眾生,欲度生死,發(fā)心修習禪定智慧,多為宿世惡業(yè)所障。宜先修懺悔之法,以宿世惡心猛利,以至今生必多造不善,毀犯禁戒。若不懺悔清凈,而修禪定智慧,必多障礙。若戒根清凈,則諸障自消。
【第24句】:【佛禪文案】人生坎坎坷坷,忙忙碌碌的,忘記了什么,也不能忘記真情、良心。不論如何貧窮,怎樣失意,都要長存一份真情,真誠待人。不管如何富裕,怎樣得意,都不要泯滅良心,真情待人。
【第25句】:【道家禪語】生活中,并不是努力就一定什么都可以。很多時候,我們也會覺得自己無能為力。不只是你,大家都一樣。知道時間不可能停留,就沒有必要傷春悲秋。人生是路上需要用真誠的心靈去欣賞,而不是用好奇的眼光去打量。
【第26句】:【禪心佛語】完全的智慧有四部份:智慧,正當做事的原則;正義,公平處理公私事的原則;堅忍,不避艱難的原則;節(jié)制,壓抑欲望,淡泊自持的原則。
【第27句】:【禪心佛語】佛以大慈悲,不得已說出八萬四千法門:俾各色各樣根器不同的眾生,用來對治貪嗔癡愛等八萬四千習氣毛病。猶如金染上各種污垢,乃教你用鏟、用刷、用水、用布等來洗刷琢抹一樣。
【第28句】:當我們愉快時,愉快的原因,并不意味著放棄了世間的鎖事,而是對它的看破和放下;當我們煩惱時,煩惱的原因,并不意味著現(xiàn)象對我們的干擾,而是對它的分別和執(zhí)著。
【第29句】:【禪心佛語】人在逆境中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是令人激動的事情,尤其是為別人活著時。人一生下來就在逆境中生存,而每一天都在同逆境抗爭而產(chǎn)生快樂。
【第30句】:千年的守望,一次擦肩,也許前世,我只是佛前的蓮花臺,靜靜的等你來焚香。禪心靜渡,裊裊回旋,朦朧的眼簾,曼妙的身姿,于阡陌紅塵,天涯也咫尺,默默感念這一份深情厚意,靜待一樹花開,心湖蕩漾,嫣然含笑,靜默涵芳。
【第31句】:【佛心禪語】布施飲食可以獲大力,布施人家衣服可以獲得微妙的容色;布施給人家車乘可以得到安樂,夜晚布施給別人燈火,就可以得到光明的眼睛;設(shè)立虛館無償招等賓客,名叫一切施;以佛法去教誨一切眾生,就叫做布施甘露。
【第32句】:人們往往羨慕大海的胸襟,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大海永遠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所以,它才能容納百川。假如一個人心胸狹隘,總把自己放在高高的位置上,那么人人都會對他避而遠之。
【第33句】:【禪心佛語】南懷瑾大師認為,只有達到了止的境界、定的境界,才能夠停止一切的動相。所以,心念不能像止水一樣澄清,就永遠沒有智慧,就永遠不能悟道,而生命之流就永遠不能屬于你自己,你就永遠無法自主,無法解脫生死。
【第34句】:【禪心佛語】十二因緣的次第是無明而行等――當然在行之前必有惱――造了行業(yè)后轉(zhuǎn)成業(yè)習氣的形態(tài)存在,安立在意識上(因位識),臨命終時即由愛取煩惱為助緣予以滋潤此業(yè)習氣的有支。
【第35句】:佛家禪語:布袋與尚: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睹人青眼少,問路白云頭。
【第36句】:【禪語人生】我們每個人都期待著別人的賞識,期待著社會的肯定,期待著自我價值的確認,這是一種積極的動力,不管是批評還是表揚,都應(yīng)該有明確的針對性,要就事而論,不能大而化之,不能空洞。
【第37句】:【禪心佛語】經(jīng)一波風雨,長一點慧心,一回塵世,千般歷練,雨打落花,蕩盡鉛華,這一生的意志,就是用一種樸素,相守歲月,相知人間。
【第38句】:恒路法師:人生的得與失,成與敗,繁華與落寞不過是過眼煙云。而陪伴我們一生、如影隨形、不離不棄的只有心情;如同呼吸,伴隨一生的心情是自己唯一不能被剝奪的財富。「讓別人快樂是一種慈悲,讓自己快樂是一種智慧。」
【第39句】:【禪心佛語】佛說;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會發(fā)現(xiàn)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第40句】:【佛心禪語】俗話說:“虛心的人十有九成.自滿的人十有九空。”我們在取得好成績時,還能保持謙虛的心態(tài),才會更上一層樓。
【第41句】:房間因其空,才可有家具電器之擺放。眾生心因其空,方能含容世間出世間之萬有而無礙。日月輪轉(zhuǎn),如煩惱如菩提,不礙虛空之性,體證此虛空之性,暫且謂之禪心,為何暫且?只因執(zhí)著虛空亦成相對,諸位,你能粉碎虛空嗎?
【第42句】:悉達多太子在自性初明之時,覺悟到人生是苦,發(fā)心修行,覺悟證道——自覺;而后教示世人——覺他;能自證、教人即為覺行圓滿——圓覺。我們也應(yīng)依照程序?qū)W佛修行。
【第43句】:【道家禪語】耐心做事,更要耐心生活。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個人都曾迷惑和彷徨,人生在世無常,一切得失源于個人所求所悟,勿需在意,或盲目追隨大流,否則將是人云亦云,不知其所以然,或似懂非懂,反失了本心本意。
【第44句】:【禪語人生】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磨礪和曲折中的期待,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幸福的心態(tài)是對自己的一種幫助,也是面對別人幸福的一種贊嘆和隨喜。尋找人生的意義,就是尊重對生命的希望,心在作用,向前的動力,向前的方向。
【第45句】:【圣經(jīng)文案】218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圣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
【第46句】:【禪心佛語】青年朋友要學會生活,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懂得關(guān)愛他人,尊重勞動成果,愛惜糧食,粒米寸薪,當思來處不易。有覺悟有智慧,惜緣惜福,有信仰、講因果、有良心、講道德,為未來人生的發(fā)展,走好每一步。
【第47句】: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道業(yè)未成,無常至速,急宜斂跡韜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誤。(《西方確指》)
【第48句】:【禪語人生】有一位凡事放得下的老人,一心只想施舍、盡力付出。人若學會與人無爭、與事無爭,才能過著逍遙又自在的人生。
【第49句】:【佛心禪語】“晝坐當惜陰,夜坐當惜燈;遇言當惜口,遇事當惜心。”閑時要珍惜忙的一刻,忙時要珍惜閑的一刻。
【第50句】:【禪語人生】以智慧明鑒自心,以禪定安樂自心,以精進堅固自心,以忍辱滌蕩自心,以持戒清凈自心,以布施解脫自心。
【第51句】: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日: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shù)百千人,各人炬來分取,熟識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四十二章經(jīng)》
【第52句】:培養(yǎng)面對現(xiàn)實的勇氣和毅力,以歡喜心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動輒求神問卜。心若迷時會很苦,苦在自己無法作主。
【第53句】:【佛語悟道】流淌著的水不會經(jīng)常是滿的,旺盛的火不可能永久燃燒,日出只是片刻就消失了,月滿時其實已經(jīng)開始月缺了。尊榮豪貴也是變化流動的,不會總是如此。
【第54句】:【圣經(jīng)文案】156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nèi)利。”(“以馬內(nèi)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
【第55句】:寧當少聞,多解義味,不愿多聞,于義不了。《大般涅槃經(jīng)》卷二十八,獅子吼菩薩品于如來教,唯文字想,而無人解,皆名謗法。《大乘集菩薩學論》
【第56句】:【禪心佛語】生活幸福的人,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他計較的少。人的心境像鏡子,鏡面干凈,反映的事物就清晰;心境清凈歡喜,平時所思、所遇也會是幸福快樂的,這種心態(tài)我們要保持。
【第57句】:【禪心佛語】每一朵花開的時間不過剎那,破顏為笑是佛祖為其指明的處世之道。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應(yīng)該是人沉醉于山水花風中的的心境。無論桃花是指愛情,指女子,或是指禪心,都是一種無暇的靜然。
【第58句】:一個人只要不庸庸碌碌,能夠活出自己的價值,能夠為他人做出自己的貢獻,即便他的外表、地位再平凡,從佛的角度來看,他也是一個合格的人,一個具備了佛性與佛心的人。
【第59句】:修得平常心,笑看世間事。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老天給了每個人一條命,不要為了任何人委屈自己,卑微不是你該有的,記得左手牽著你的原則,右手握住你的心。人生,終是沒有如果。人生,不可假設(shè),也不能重來。
【第60句】:【禪心佛語】除了科學和宗教,在東西方哲學中,也有對前后世的闡述,大家可以看看哲學家們對這個問題是怎么講的。
【第61句】:【禪語人生】在面對心理低谷之時,有的人向現(xiàn)實妥協(xié),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的人沒有低頭認輸,他們不停審視自己的人生,去分析自己的錯誤,勇于去面對,從而走出困境,繼續(xù)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第62句】:【禪心佛語】儉樸是一種美德,可是儉樸過分就是吝嗇小器,成為斤斤計較的守財奴,反而傷害了與人交往的雅趣;處事謙讓是一種高尚的行為,可是如果謙讓過分就顯得卑躬屈膝,謹小慎微不夠大方得體,反而會多出一些巧詐的心思。
【第63句】:【禪心佛語】那些生命中最難挨的時刻你都應(yīng)該試著獨自熬過去,無論你有多渴望某個人能給予你幫助,都要忍耐,再忍耐一番。用最孤獨的時光塑造出最好的自己,以后才能笑著對旁人說起那些云淡風輕的過去。
【第64句】:【禪心佛語】失意不喪志,得意不忘形;挫折不氣餒,失敗不灰心;勇敢不魯莽,自強不自欺;批評不中傷,贊美不奉承;自信不驕傲,矯枉不過正。
【第65句】:恒榮法師:人生的修行,就是不斷完善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能夠超越越來越多的凡俗瑣事。超越了,也就看淡了,看淡了,煩惱痛苦也就沒了。但人生最大的善果,不是從瑣碎的人事中超脫出來,而是超越自己的狹隘和無知。
【第66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健康。人生最可憐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下。如果您擁有健康、拋棄嫉妒、戰(zhàn)勝自己、腳踏實地、把握當下,自然就把握了幸福。
【第67句】:【禪心佛語】你的本性就猶如虛空一般,空無一物可見,這就叫正見;了無一物可知,就是真知。它沒有什么青黃顏色,也沒有大小長短,但見空空靈靈,清清凈凈,覺體圓明,即是見性成佛,也就是如來知見。
【第68句】:【心靈禪語】俗話說:身教勝言教,正人先正己。純粹的說教是蒼白無力的,因此干部在群眾面前要以身作則,老師在學生面前要以身作則,家長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則。律己方能服人,率先足以垂范。
【第69句】:散心者尚不能得世間經(jīng)書工巧等利,何況能得出世間利;故知一切世間、出世間利,皆以定心故得。(古印度)訶梨跋摩《成實論》卷十二
【第70句】:花若要結(jié)果實,就得舍去美麗的花瓣;女人要成為賢妻良母,就要舍棄任性驕傲的女兒性情;小孩要獨立成長,就得離開曾經(jīng)依賴的父母,這就是現(xiàn)實的人生。人的成長,必定要經(jīng)歷一個舍棄、放下的過程,才能真正地成熟起來。
【第71句】:【禪心佛語】生而為人,不可能不犯錯。如果你能自己察覺到,或從別人的反應(yīng)中看到自己的錯誤,就要采取一些措施去修正,讓傷害降到最低點。如果你堅持錯誤不放,仿佛那是神圣不可褻瀆的真理,你將無法達到更偉大的目標。
【第72句】:成功源于自制。有大度心者才能自制。只有自制才能心安理得,集中精力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能自制的人是令人佩服的,那是生命中至高境界的顯現(xiàn)。
【第73句】:孔子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佛弟子更應(yīng)時時知福感恩,虔誠恭敬——愿修一切善,愿斷一切惡,誓度一切眾生;能懷著慈悲心愿,“食存五觀”,莫散心雜話,方能體會“三昧飯”的真味!
【第74句】:【禪心佛語】人心深不可測,我心清澈見底,人心變化多端,我心常駐恒態(tài)。人給我一道橫眉,我給他一張笑臉;人給我一句壞話,我給他一曲贊歌;以心換心,以情換情;以德報怨,以善報惡。
【第75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幾個小孩想做大師的學生,大師讓他們每天打掃教室。大師好久不來教室后,僅剩一個小孩天天打掃,最終這個小孩被選中。
【第76句】:【心境】身外的環(huán)境要天天清理和打掃,心的境界要經(jīng)常保持清凈。我們要做好社會環(huán)境的保護,也要做好心境的保護。懺悔是心靈的慰藉,也是精神垃圾的大掃除。
【第77句】:在佛法來講,自性也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nèi),不受時間和空間支配的,也就是“理事無礙”的道理。好比—個劇場,倘若在—個寬敞的空地上,遠遠看起來是小的;可是,當你走進劇場里,再仔細看看,小的劇場反而變大起來了。
【第78句】:【道家關(guān)于生死的禪語】人生難得,人身難求,生命有限,所有得到,最后終會失去。任何事情,總有答案。與其煩惱,不如順其自然。有時候,沒有下一次,沒有機會重來,沒有暫停繼續(xù)。有時候錯過了現(xiàn)在,就永遠永遠的沒機會了!
【第79句】:【脾胃調(diào)理四君子湯】脾胃差的朋友不妨試試“四君子湯”:黨參或人參15克、炒白術(shù)10克、茯苓30克、甘草5克,熬在一起,補益脾胃的效果很好,且藥性平與。y佛醫(yī)堂。
【第80句】:【禪語人生】勿浪費食物。廚師應(yīng)當估計食物的需求量,并依照所需地來烹飪。相同地,個人也應(yīng)評估自己的食量,而去領(lǐng)取恰當?shù)氖澄铩@速M食物不但違反戒律,也違反了環(huán)保原則。
【第81句】:【禪心佛語】古來得道之士,自己既充足,推己之余,應(yīng)機接物,如明鏡當臺,明珠在掌,胡來胡現(xiàn),漢來漢現(xiàn),非著意也。若著意則有實法與人。
【第82句】:儒是進身之階,道是退心之所,佛是慰靈之藥。如此三者不可缺一,缺儒則無進取心,缺道則無退讓心;缺佛則無平和心。該進取時能進取,應(yīng)退讓時可退讓,且常懷內(nèi)心平和的人,人生必得大圓融,生命必得大自在。
【第83句】:【禪心佛語】寺院的責任就是引導(dǎo)信教群眾愛國、愛教、正信、正行。行善積德就是正信正行。看風水、算命,都不是佛教的內(nèi)容。很多人找我看相,我只說:“但做好事,莫問前程”。做了好事就會有好報。
【第84句】:佛說:弟子侍奉老師,應(yīng)該做好五件事:一要加倍尊重,二要心懷感恩,三要聽從教誨,四要思念不厭,五要在人前贊嘆稱譽。
【第85句】:【距離產(chǎn)生美】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jīng)·蒹葭》)☆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jié)成霜。意中人兒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給愛情留點空間,這樣愛情之樹才能呼吸到新鮮空氣,開出芬芳的花朵。
【第86句】:【禪心佛語】菩薩叫覺有情,發(fā)愿要幫助一切眾生從迷惑走向覺醒,離苦得樂,這個情是多么廣大;要對一切眾生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這個情又是多么深刻。覺有情,因為覺醒,而不陷入情執(zhí);因為有情,所以能廣度眾生。
【第87句】:在修行的過程中,翻來覆去的拉鋸戰(zhàn)就是精進與懈怠在戰(zhàn)斗,就是道心與偷心在戰(zhàn)斗。什么叫偷心呢?茍懶偷安之心就是偷心,一切貪圖便宜之心就是偷心。
【第88句】: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有差別,或強大或弱小,或偉大或渺小,都是因為人是否具有內(nèi)心力量——百折不撓的意志和勇氣。真正的強者懂得,一旦確定目標之后,就要像參加一場生死攸關(guān)的戰(zhàn)斗一樣奮力向前。
【第89句】:世間人只要與有名望的人交上朋友,拉上關(guān)系,便覺得自豪;我加了阿彌陀佛的盟,與觀音、勢至合作共事,參與菩薩海眾功德分紅,怎么不歡喜自豪。
【第90句】:相約江南,聊春一枝梅,梅香封喉,青梅煮酒,禪意寫生。梅雨季節(jié)里,百轉(zhuǎn)愁腸,無言無聲無人訴說。執(zhí)手杯尊話離殤,斜倚東窗貼花弄詩情,凝心鎖眉孤鴻添心愁。
【第91句】:提放自如,是經(jīng)歷了大風大浪之后的大徹大悟,是感悟人生的喜樂哀愁之后的身心空靈,也是一種走到蜿蜒小徑盡頭之后的豁然開朗,曲徑通幽處,別有洞天。
【第92句】:【經(jīng)典佛語】試著讓自己的生活盡量簡單,慢慢就體驗到了解脫的滋味了。物欲的念頭一個接一個,就意味著痛苦一個接一個。圓滿的人生就是學會了放棄欲望,安住在寧靜祥和的覺性之中.
【第93句】:只有知曉了人生中還有許許多多的高峰,它們就矗立在那里,但不是要讓我們奮力去征服的,而是要我們心懷敬意地仰望的,我們才能從容不迫地取舍,才能如云卷云舒般自然進退,才能品味到生命真正的要義。
【第94句】:【禪心佛語】青年問禪師:我對生活很絕望,因為我老婆把所有錢都帶走了。禪師拿出一個斧頭砍斷了桌子,青年若有所思的說:禪師是讓我用力打破眼前的的恐懼嗎?禪師說:沒錢還想找我嘮嗑。信不信老子砍死你。
【第95句】:【佛心禪語】把好東西與他人分享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論生活中有多大的困難,有多大的挫折,有多深的痛苦,都將會變成一縷云煙,隨風飄去。
【第96句】:【禪心佛語】貪睡、困倦、恐懼、憤怒、懶惰、拖延是人性中六種禍患。節(jié)制、靜默、秩序、決斷、儉樸、勤勞、誠摯、正直、涵養(yǎng)、整潔、寧靜、貞潔、謙遜、謹慎、敏捷是做人的三十字方針。
【第97句】:【禪心佛語】兩個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怎么辦?佛曰:不能在一起就不能在一起吧,其實一輩子也沒那么長。珍惜每一次相逢吧。
【第98句】:一個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從容的步履走過歲月,就需心境離塵囂遠一點,離自然近一點。因為擁有全部并非就能快樂。有了快樂的心情,生活中的一切都會是美好的。
【第99句】:塵世,活著就是面對;現(xiàn)實,活著,就是拼搏。坦然釋懷吧,一路行走,一路采擷,悲歡離合,無非是生命厚重的旋律;冷暖寒涼,無非是上天恩賜的財富。生活沒有永遠的象牙塔,你可以是高傲的公主,你也可能淪為普通的凡人。
上一篇:佛語文案抖音文案素材大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