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痛不在身言忍耐,錢不出家說給予。頭要冷,腳要熱,心要平,氣要通。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柳暗花明。
【第2句】:【藉事練心】佛教徒不怕做事,而且能積極投入人間服務;在服務的過程中,心靈不被環境所轉,能勇敢突破萬難,難行能行;做到別人不能忍而我能忍,別人不能舍而我能舍的地步,這才是「藉事練心」。
【第3句】:【禪心佛語】舍利弗是佛陀座下眾多弟子中的“智慧第一”大弟子。佛教里有一部經叫做《心經》,也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里面的“舍利子”指的就是這個舍利弗。所以佛陀說舍利弗是有大智慧啊。
【第4句】:人在死亡的時候,身心會分離,你會跟你所有珍愛的財物、家庭、親人分離,但是唯一不會跟你分開的是什么呢?是你的善心。你跟你清涼的、光明的這一念心,是永遠不會分離的。當你在逆緣造成的沮喪中,修行的方法就是:你要恢復到你心的光明,就象是讓你的心回到溫暖、清涼、光明的家。
【第5句】:不要總是把所有過錯都推給煩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自己緊抓住煩惱不撒手。而這又何嘗不是對生命的漠視乃至褻讀?煩惱,對生命的作用不是傷害,恰恰是為了凸顯生命的重要,并引領我們去探索生命最深層的意義。
【第6句】:人間看似簡單的人際往來,卻都有其因果法則,好的語言、善的想法,如同灌溉香花的肥料、清水,能長養芳香怡人的花朵;惡毒的言語、傷人的行為,如同毒花一般,花草還未吐芽,就敗壞萎縮了。惡罵誹謗、譏諷嘲笑,看起來是攻擊他人,實際上是傷害自己。等同對天而唾,唾不到天,反而落到自己的臉上。
【第7句】:【禪語文案】也許,花開并非唯一的向往,花落并非所有的感傷。墜入塵世,閱讀滄桑,多少個夢,似月光的飄渺,飛出心靈的圍欄。于朦朧間流浪,多少個夢,棲落水草間,滾落成露珠,粲然一笑。
【第8句】:【佛心禪語】佛教的真理,是最殊勝、最高尚、最稀罕的珍寶,彌勒菩薩在究竟一乘寶性論中說:“因稀有,因無垢,因具勝能,因世間最美,因最高尚,因始終如一,故稱稀世珍寶。”所以不一定任何人都能遇到、任何地方都會出現、任何時代都會出現的事情,而是眾生共同的善業福報與諸佛的慈悲愿行雙方機緣相合的結果。
【第9句】:【禪語人生】有些事誰也怪不得,當放手的一刻,就要知道必須承受所有的后果。把疼留給對方,也把自己的位置徹底流放。不是每次轉身都可以回頭,不是每一次都有人為你守候,挑戰了底線的抉擇,別再說你有不舍。
【第10句】:【古賢文教兒經37-33】衣裳笑破不笑補,補有針腳莫現形。洗臉梳頭要潔凈,做鞋做腳莫粗心。打油紡線三更睡,楠機梭管要辯清。紡得布好高位價,做出衣裳一掌平。時勸丈夫做好事,何減齊女賦雞鳴。賢女敬夫自古少,先是規矩守得真。見人說話莫插言,低頭落眼少笑盈。貨郎門前搖引誘,勿可輕步出房門。
【第11句】:【禪心佛語】對財物,不肯舍給人家,是財慳;對佛法,那個殊勝的法,不愿意給人家,是法的慳吝。這都是不好的,感的果都是自己吃虧。財的慳感貧窮,法的慳感愚癡。
【第12句】:【靜心的禪語】林語堂說社會十大俗氣:腰有十文必振衣作響;每與人言必談貴戚;遇美人必急索登床;見問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態;與朋友聚喋喋高吟其酸腐詩文;頭已花白卻喜唱艷曲;施人一小惠廣布于眾;與人交談借刁言以逞才;借人之債時其臉如丐,被人索償時其態如王;見人常多蜜語而背地卻常揭人短處。
【第13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不要把生活看的那么復雜,多什么少什么,愛什么恨什么,把所有的復雜都簡單化。端起飯碗感謝這美好的一天,心頭清閑感謝這曲折人間,想到的就是你活到的,放過的就是你擁有的,既然來著人間不糾結,那么就活一場豁然開朗,或者大肚能容。煩惱又不給一分錢的報酬,何苦去替它履行什么。
【第14句】:【禪心佛語】人生的道路從來不會一成不變,有坦途,也會有曲徑;有陽光,也有風雨阻隔。不要奢望只活在陽光里,沒有雨露滋潤的生命豈能成長。有一些成功伴隨,也有一點波折坎坷,人生因此趨于真實與完美。沒有人會活得一無是處,也沒有人能活得了無遺憾。笑對坎坷和磨難,人生會因此更有光彩,心靈會因此更純潔。
【第15句】:【國學經典《論語》】“君子不器”。孔子認為作為君子必須具備多種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樣,而應“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衛靈公》)也就是說,君子應以道義作為做人的根本,按禮儀來實行,用謙遜來表達它,用忠誠來完成它,否則就談不上君子。
【第16句】:【禪語人生】在三界這出戲里,無論發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事,已經結束的,已經結束了。在生命這場夢里,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必須遇見的人,任何的無常都是因緣幻化的結果。人生難得、壽命無常,尊重因果,珍惜當下,惜福感恩。
【第17句】:歲月,是一盞五味雜陳的茶,聞的是況味,品的是心境,拈花一笑時,所有光陰的恩賜,也會在心底漸漸明朗。一個人,懂得了呵護自己,生命走過的酸甜苦辣,都是一筆不可復制的歷練財富。
【第18句】:予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人心是相互的,你讓別人一步,別人才會敬你一尺。人心如路,越計較,越窄;越寬容,越寬。不與君子計較,他會加倍奉還;不與小人計較,他會拿你無招。寬容,貌似是讓別人,實際是給自己的心開拓道路。不計較了,想通了,心里就敞亮了。寬容,給心多一些氧氣,生活才鮮得起來。
【第19句】:【禪心佛語】得失之心,人皆有之。一般人莫不“得則歡喜,失則悲傷”豁達一點的人,則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來面對得失。其實,不管消極悲觀或積極樂觀的看待得失,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有時候“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時候“因小失大、樂極生悲”,所以得失并非絕對的。
【第20句】:【佛門禪語】恒東法師【切記】人生逆境時,切記忍耐。人生順境時,切記收斂。人生得意時,切記看談。人生失意時,切記隨緣。心情不好時,當需涵養。心情愉悅時,當需沉潛。
【第21句】:做人如水,清晰而明,然水淺明處多半則無魚。而這塵世,人流交往來去,總難免風聲漣漪泛起!星云大師說:“能思惟的人,自能見到真正的價值,不為表相所迷惑,也不會在人生里制造隨業流轉的垃圾。”心靈靠我們自己時常清掃,心態要靠自己學會擺正,才可收獲真實的自己!
【第22句】:【禪語人生】在這個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忛風順,事亊如意,總會有煩惱和憂愁。隨緣自適,煩惱即去。隨緣是種修養,是飽經人世的滄桑,是閱盡人情的經驗,是透支人生的頓悟。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順其自然就好,心安自然快樂。
【第23句】:【禪心佛語】活著的意義是什么。一般人的生命,根本就不屬于自己,完全隨著環境在團團轉。為了別人的錯誤而自我折磨,不要把錯誤當作是一種罪惡哦。如果錯誤是一種罪惡,那么一個成功者,就是一個累積滿身污穢的人。
【第24句】:【佛心禪語】不要讓心太累,不要追想太多已經不屬于自己的人和事。你我所走過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也許都將成為驛站、成為過客。一向喜歡追憶,喜歡回顧,喜歡不忘記,如今卻發現,深刻在心里的那些東西,早已在他們的時間里化成遺忘。
【第25句】:問:“如何是佛?”師云:“即心是佛,佛心是道。但無生心動念,有無長短,彼我能所等心,心本是佛,佛本是心。一《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第26句】:恒秋:莫讓浮云遮望眼,一顆明珠掛青天。心中有明月,浮云遮不住,煩惱皆因看不穿,困惑都是看不透,煩悶是心里的障礙,不要怨天尤人,要學會內觀。
【第27句】:有些事,你真別看清,看清,心痛;有些人,你真別看懂,看懂,傷情。人生,就是一種糊涂,一份模糊,說懂不懂,說清不清,糊里糊涂,含含糊糊。看清,麻煩,看懂,傷感。世上之事,太過難纏,世上之人,喜歡糾纏。看不清,一種輕松,一份安寧。何況,人生看不慣的東西真多,看清、看懂,全是自找傷心。
【第28句】:【禪語說】有時候人的眼睛,看世間、看萬物、看他人,就是看不到自己;能看到別人過失,卻看不到自己的缺點;能看到別人的貪婪,卻看不到自己的吝嗇;能看到別人的愚昧,卻看不到自己的無知,能看到別人的目光短淺,卻看不到自己的狹隘。人生就是要多些反思,要多些捫心自問,才能認識自己,否則就會活得很痛苦。
【第29句】:【禪心佛語】生命的經過,也就在這迷惑與灑脫中,活出一種心態的取舍,沒有誰能避免悲傷與煩惱,心平氣和的去面對,原來的坎坷不平也就化作平坦寬闊,用一種迷惑和煩惱去分別,這個世界就會障礙重重,失去方向。
【第30句】:我們都有夢想,它引領著我們奔跑,燃燒著我們的渴望。夢想也會破滅,能讓我們瞬間從天空跌落。沒有懸念的夢想,它會淡化我們追尋的激情,削弱我們跋涉的力量。夢想落空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從此錯了行進的方向。我們可以停下來,審視曾經走過的路,思考下一步往哪走,夢想或許就在下一個路口為你守望。
【第31句】:【禪語人生】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計心,亦不思惟,亦不觀行,亦不散亂,直任運;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獨一清凈究竟處,心自明凈。
【第32句】:【禪語靜心】天涯太遠,一生太長,花期荼迷,也抵不住荏苒時光。別人想什么,我們控制不了;別人做什么,我們也強求不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則,好好生活。即使有人虧待了你,時間也不會虧待你,人生更加不會虧待你!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第33句】:問:“弟子聞金和尚說無憶、無念、莫妄三句法門,是否?此三句是一是三?”師曰:“無憶名戒,無念名定,莫妄為慧。一心不生,具戒定慧,非一非三也。”——《宗教箴言錄》
【第34句】:世間眾生,總會碰到不如意的人和事,不怨怨相報,不意氣用事,修持忍,熄嗔火。忍得淡薄可養神,忍得饑寒可立品,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斗消仇恨。事來之時最要忍,事過之后又要忍。不忍百福皆云消,一忍萬禍皆灰燼。
【第35句】:一個人最難得的是平常心,得而不喜,失而不憂,內心寧靜,則幸福常在;成而不驕,敗而不餒,心靈和諧,則快樂常存。很多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更多人都是辛辛苦苦時,過舒服日子;舒舒服服時,過的卻是辛苦日子。奮斗過后的痛苦莫過如此。
【第36句】:一步很短,一生很長。一步近在腳下,一生漫遠無邊。一步易于修飾,一生難于描畫。一步閃現一瞬,一生燭照永恒。每一步都刻滿一生的選擇,每一步都關及一生的希望。每一步都鑲了密碼,每一步都相扣著一生的成敗。走對一步人生會光明一片,走錯一步人生會慘淡黑暗。關鍵時一步,決定著人的一生。
【第37句】:【佛家禪語人生】生活的滋味,甘苦互依,咸澀共存;人生的道路,阡陌交錯,五味雜呈。走過崎嶇,才知平坦;經歷風雨,方見彩虹。挫折時,從容樂觀地面對;失意時,淡然優雅地轉身。我們要學會在陰霾中找尋溫暖,在暗夜中探求光明,咀嚼平淡如水的生活,領略四季起伏的風景,走出屬于自己的人生。
【第38句】:生命運行的軌跡,有曲,有直,曲時,看開,直時,明白,不要在意那些坎坎坷坷,有景的地方,盡情觀賞,無景的時候,隨意繞開。人生,需要簡單,放下看開。
【第39句】:【禪心佛語】智者知道自己的短處,他不會讓自己的脾氣與心情來統治自己的行為,一個人如果讓自己的喜怒哀樂左右自己的行為,注定一事無成。
【第40句】:真正禪者的眼中,天堂凈土在哪里?卑賤工作里有天堂凈土,愛人利物里有天堂凈土,化他轉境里有天堂凈土,原來天堂凈土是在禪者的心中,不在心外。
【第41句】:人生路不好走,該低頭時要低頭,該讓步時需讓步。只有受得住委屈,才成得了大器;只有經得住考驗,才贏得了尊嚴。寸步不讓,反會節節失守;意氣之爭,只會自降身價。自尊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給的。過于執著于自尊,就像爆竹一樣易炸,最終反而丟掉自尊。沒有自尊心的迷障,才能成就有自尊的人生。
【第42句】:【禪語人生】藝術是智慧的顯現,是心靈美的顯現,是遠離低級趣味、邁向高雅的成果。從事藝術的人是半個圣人。寫給參加東華寺春晚的同參道友們。
【第43句】:【禪語人生】有時候會討厭不甘平庸卻又不努力的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好,羨慕別人閃閃發光,但其實大多人都是普通的,只是別人的付出你沒看到。不要沮喪,不必驚慌,做努力爬的蝸牛或堅持飛的笨鳥,我們試著長大,一路跌跌撞撞,然后遍體鱗傷。堅持著,總有一天,你會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曾經渴望的模樣。
【第44句】:自性清明,一般人卻常被外境所轉,受習氣遮染,慧光無法徹照。唯有反觀內心本地風光,系緣修心、藉事練心、隨處養心,才能明凈湛然,離苦得樂。
【第45句】:【禪心佛語】其實,眼前的時光才是最真實的,要去地獄或天堂都應該從眼前起步。在眼前的時光中歡喜,有光明與愛,有幸福,有安詳,就是天堂。在眼前的時光中痛苦,黑暗與墮落,那一刻就是地獄。
【第46句】:【一心一禪】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亂一切亂,心安一切安;一切為心造,無心自解脫。曰:緣來天注定,緣去人自奪。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言面對,不去埋怨。然,隨心,隨性,隨緣。
【第47句】:一個人在公司干了25年,他每天用同樣方法做著同樣的工作,每個月都領著同樣的薪水。一天,憤憤不平的他決定要求老板給他加薪及晉升。他對老板說:“畢竟,我已經有了25年的經驗。”老板嘆氣說:“你不是有25年的經驗,你是一個經驗用了25年。”切記,沒有學習與創新,人生必將波瀾不驚。
【第48句】:【靜心的禪語】恒誨法師:狹隘而自私的心靈,可以變成生命中的地獄;豁達而開朗的心胸,卻可以成為人生的天堂。從地獄到天堂,只有一念之隔。而一切嫉妒的火焰,總是從燃燒自己開始。
【第49句】:【禪心佛語】第二,佛陀的居家二眾弟子——優婆塞、優婆夷,佛陀也會給他們開演最好的佛法,“彼聞法已,依于我舍、我洲、我覆、我蔭、我趣,常以凈眼,觀察我住”。這樣的居家弟子,佛陀也會傾力而教誡,可稱之為中等之田和中等之水器(“不穿不壞但有津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