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集中心念的訓練:念佛、靜坐、誦經等諸種修持,主要在于集中心念。
【第2句】:【禪語人生】緣無有自性,從兩方面會:一方面因緣生無自性,一方面依他起無自性。
【第3句】:【禪心佛語】為了贊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踐踏的香花美草。
【第4句】:理想的完成:人人皆有理想的志愿,可是理想常與現實相違!
【第5句】:越奸越狡越貧窮,奸狡原來天不容,富貴若從奸狡得,世間呆漢吸西風。
【第6句】:孔雀因有一身美麗的羽毛為人所喜愛,所以被關置于籠中,不得飛翔自在。
【第7句】:【禪心佛語】世間一切乃眾緣合和,眾力所成,非獨一人所能,是故當懷感恩之心。
【第8句】:【禪語人生】心若無塵,原本這一切不過是自然絕美,塵相真如。
【第9句】:【禪語人生】信佛,學佛,不是為自己,乃是為一切苦海中的眾生。
【第10句】:【禪語人生】修行人最主要的,乃是要超越他們自我認定為凡人的概念和局限。
【第11句】:現代人大多偏重在聰明,對于良言正語偏不聽從,視追求人生真理為畏途并敬而遠之。
【第12句】:【禪心佛語】甘愿吃明虧,是仁者;受辱吃暗虧,是愚蠢。
【第13句】:遍學諸道,得入菩薩位。《摩訶般若經》卷二十四,遍學品
【第14句】:【禪心佛語】俗話說:小心駛得萬年船;可俗話又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第15句】:社會上說到生,就想到要恭喜,佛教卻認為死才是真正值得恭喜,因為它已消掉一段業緣。
【第16句】:【禪心佛語】凡人也有超人的力量,成功在于喚醒心中的巨人。
【第17句】:【禪心佛語】圣人無心亦無境,境界的產生只是為了方便度眾。
【第18句】:菩薩摩訶薩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安住此心。《大般若經》卷四十七
【第19句】:凈修一行,即修眾法。。一一行中具眾行故。《勝天王般若經》卷三
【第20句】:不要把自己活在煩惱的中心,靜下心來就是突圍的方向。禪就是把握生命當下的智慧。
【第21句】:學會欣賞,它會讓你的生活更有詩意,讓你在獲得精神享受的同時,進而獲得身心的健康。
【第22句】:【禪語人生】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
【第23句】:【禪心佛語】佛稱醫王,又稱空王,即謂能醫眾生執實之病耳。
【第24句】:何謂菩薩能持禪定?佛言:能除身心粗相。《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一
【第25句】:【禪語人生】我們是兩個站在街頭即將放飛理想的有志青年。
【第26句】:【佛心禪語】不管面對什么事情什么現象,你的心永遠那么平靜,永遠那么清凈,這叫解脫。
【第27句】:譬如深淵,澄靜清明,慧人聞道,心凈歡然。《法句經》卷上,明哲品
【第28句】:【禪心佛語】氣是無明火,忍是敵災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孫耕。
【第29句】:修行不僅僅是打坐、念佛、誦經,一切善法都是修行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30句】:拔邪見刺,破疑惑山,令諸眾生悟心實性。“四十華嚴”卷六
【第31句】:【禪心佛語】念佛往生、傳承大法,是真正的報佛恩、報師恩、報父母恩、報眾生恩。
【第32句】:一切按照因緣果報的規律,這樣才能夠自由,也才能自在。
【第33句】:【禪心佛語】念乃隨起隨滅,并無實物,一猶之空花,幻有實無也。
【第34句】:【禪心佛語】明與無明,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
【第35句】:【禪語人生】我們所做的善行,并不需要等待自己有相當基礎時才做,而是隨時隨地去實行。
【第36句】:【禪心佛語】人的威望不可能一天樹立起來,人的聲望更要用畢生的德行來養護。
【第37句】:【生活禪語】齋是素食,戒是規矩;珍惜自我生命,更要尊重萬物生靈。
【第38句】:【禪語人生】知晝則知夜,知始則知終,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處。
【第39句】:【禪心佛語】能砥礪品德,增進為人處世,提升品格修養的書。
【第40句】:【禪心佛語】佛法其實是種活法,它不在佛經上,也不在寺廟里,就在我們身邊。
【第41句】:【佛語悟道】對于自己得到的福和德要給予回報,不論施予者地位的尊貴或卑下。
【第42句】:【圣經文案】75少年人用什么潔凈他的行為呢。是要遵行你的話。(詩119:9)
【第43句】:信有十分,疑有十分;疑有十分,悟有十分。(宋)佛跡頤庵真禪師《禪關策進》
【第44句】:【禪語人生】我總在抱怨自己沒鞋子穿,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個沒有腳的人。
【第45句】:【佛語摘抄精選】大慈大悲,常無懈怠。(《法華經·譬喻品》)
【第46句】:大智修行始是禪,禪門宜默不宜喧。萬般巧說爭如實,輸卻禪門總不言。——值殿官員
【第47句】:【禪語人生】一方田園可養終生,一眼天地可怡情致。心閑是人生最好的福氣。
【第48句】:【禪心佛語】念佛得因果,誦經得聰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報,覓佛終不得也。
【第49句】:平常心是道,然才起念待要平常,早乖差了也,此最為微細難湊處。
【第50句】:【禪語人生】訓練自己的定力,能使你處于亂中而不動,處于順境而不逸。
【第51句】:【禪心佛語】良心是每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第52句】:【圣經文案】33神所懲治的人是有福的!所以你不可輕看全能者的管教。(伯5:17)
【第53句】:人在愛欲中,是永遠沒有辦法滿足的;愛欲愈熾,貪念也愈多。
【第54句】:【佛心禪語】面對困難,當下盡心、盡力、盡人事就對了。
【第55句】:【禪語人生】想要用思想和聰明來了解佛法而不去實證實修的人是永遠無法體會佛法的真義。
【第56句】:【禪語人生】五三、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樂于寂寞。
【第57句】:【禪語人生】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第58句】:【禪心佛語】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第59句】:【禪心佛語】熱情帶著覺照便不會迷失方向。風氣帶動作風,作風體現品質,品質體現品味。
【第60句】:【禪心佛語】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第61句】:只要我們改變面對困境的心態,時時積德行善,我們的命運便會從此改變。
【第62句】: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日:“一瓶兼一缽,到處是生涯。”——《后招慶和尚》
【第63句】:一切諸法皆不可說,其不可說亦不可說。《勝天王般若經》卷六
【第64句】:【佛家禪語】以大慈悲心實踐大愛,以大智慧力超越煩惱。
【第65句】:【禪語人生】小小的支持與鼓勵,也會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第66句】:做人的六條標準:知因果、講良心、守道德、立志向、養識見、充才干。
【第67句】:【禪心佛語】為人隨和一點,我們會感受到生活更加美好。
【第68句】:【佛心禪語】罪惡的歡樂,如有毒的面包,雖然它可療饑一時,但到后來卻換來死亡。
【第69句】:【禪心佛語】人有兩只耳朵,一個舌頭,其意義在使我們多聽少說。
【第70句】:盡人事、聽天命,不要把“難”放在心里。人要克服難,不要被難克服了。
【第71句】:【禪心佛語】人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將周遭事物復雜化,到最后連自己也難以理解。
【第72句】:【珍惜】人人都應該惜命、惜身、惜福、惜緣、惜光陰,因為這樣才符合佛理佛法。
【第73句】:【禪語人生】一個道場如果沒有正法,就如同一個人只有軀殼沒有靈魂。
【第74句】:道理悟了,悟與修行的次第都不存在,只有一個真實無為法,用不著修因求果。一耕云先生
【第75句】:【禪心佛語】地球是運動的,你不會永遠處在倒霉的位置。
【第76句】:【禪語人生】直心直行,直取無上菩提,可謂真大丈夫之所為。
【第77句】:【禪心佛語】若連自己都不愛,還能愛別人嗎?喜歡自己吧。
【第78句】:心集無邊業,莊嚴諸世間。《華嚴經》卷七十一,入法界品
【第79句】:【化解煩惱】學佛,就是要善加化解煩惱,以及善解別人的不悅與刻意傷害。
【第80句】:【禪語人生】幸福由心感受,只有健康的心境才有幸福可言。
【第81句】:若只求得理,而不行于事,必定無法體會道,無法得到真妙法喜。
【第82句】:【禪心佛語】你喜歡分享,朋友就越來越多。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真是如此因果關系。
【第83句】:若分別憶想,則是魔羅網;不動不依止,是則為法印。(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二十
【第84句】:【禪心佛語】當我們的心如如不動的時候,我們就開始進入清凈的佛凈土。
【第85句】:【禪心佛語】你我的法性都是平等的,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這就是懂得因緣。
【第86句】:【禪語人生】有信心的人就有力量,悟道的人,東南西北都是安樂的凈土。
【第87句】:【佛家禪語】將心照顧好,社會祥和;把心安住好,人間有福。
【第88句】: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詩老山間;山花落盡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閑。——王安石
【第89句】:【禪心佛語】悔悟—就是拒絕自己內在的一切惡劣成分,凈化心靈,讓心靈準備向善。
【第90句】:【經典佛語】“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懂得隨緣的人,最懂得享受生活。
【第91句】:【禪心佛語】世上最美好的事,莫過于對萬物懷有慈悲之心。
【第92句】:做人的八字方針: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事的八字方針:感恩、包容、分享、結緣。
【第93句】:【佛家禪語】樂觀與悲觀是一體,只要心念一轉,也能將悲觀轉成樂觀。
【第94句】:【環境與人】一個人如果不能改造環境,就會被環境所改造。
【第95句】:所謂孝順,就是要尊重體貼、恭敬侍奉,讓父母心生歡喜。
【第96句】:【圣經文案】84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139:24)
【第97句】:【禪心佛語】實相是無相之相,真心是無心之心,真得是無得之得,真用是無用之用。
【第98句】:【禪語人生】我們把一切眾生都當作佛,自己的心就是佛心;以佛心作佛事,就會佛光普照。
【第99句】:如我所得,愿一切眾生亦如是得,如我無異。《華嚴經》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