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心理提示:人生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感恩;第二件事,就是結緣。人生要邁兩道坎:情與錢。
【第2句】:【禪語人生】遇到別人不公正的評論,只要不傷及到你個人的尊嚴,那就讓他說去吧。
【第3句】:【佛語悟道】由地、水、火、風四者不調引起的痛苦,作用于人身,叫做“身病”;由貪、嗔、癡三者引起的煩惱作用于人心,叫做“心痛”。
【第4句】:【心靈禪語】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比大才多了個一,那是持之以恒;天才就是比人才多了個二,那是他從來就不認為自己是天才和勤奮。
【第5句】:以佛心看人,周遭遍地人人皆是佛;以鬼心看人,則處處都是猙獰的鬼影。
【第6句】:【圣經文案】299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里,乃是永生。(羅6:23)
【第7句】:【禪心佛語】對人誠懇,做事負責,多結善緣,自然多得人的幫助。淡泊明志,隨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許多失意之苦。
【第8句】:【圣經文案】472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
【第9句】:【禪心佛語】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任天上云卷云舒;做個好人,身正心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
【第10句】:若一個人很粗心,那他(她)一定不會整天數落你丟三落四,不會連你掉根頭發也要嘮叨半天。
【第11句】:【禪心佛語】千尋:我們還會在那里相逢嗎?琥珀主:一定會的。千尋:一定噢。琥珀主:一定。你去吧,記得別回頭噢。
【第12句】: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后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
【第13句】:與其結新知,不若敦舊好;與其施新恩,不若還舊債。用人不宜刻(薄),刻則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濫,濫則獻媚者來。
【第14句】:【圣經文案】415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4:7)
【第15句】:【禪心佛語】如果很喜歡很喜歡一個人,那么,保持一個朋友的距離就夠了,這樣可以一輩子。千萬不要奢望靠近,人一旦有了貪欲,就注定要失去。
【第16句】:你活得快不快樂,重要的是你是否欣賞自己,肯定自己。欣賞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感受也迥然有異,或晴空萬里或烏云密布,全在于你個人的選擇!
【第17句】:【禪心佛語】每次都和上海的雨不期而遇,仿佛這樣的天更能提醒雨中的行者,人生的路需要心來走,心靈的路需要愛來相伴。
【第18句】:【佛心禪語】不要因為寂寞而亂了方寸,不要因為寂寞而去做無聊的事,而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第19句】:言如者,有二義:一如如智,二如如境,并不倒,故名如如。(古印度)世親《佛性論》卷二
【第20句】:【佛語摘抄精選】一念之惡能開五不善門:一、惡能燒人善根。二、從惡更、生惡。三、為圣人所訶(讀“喝”音)。四、退失道果。五、死人。(《佛本行經》)
【第21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自然的步調。你們的修行將不會完全相同。別操心這個。重要的是你只要繼續保持警醒、努力、保持正念,并讓事物順其自然。
【第22句】:【禪語人生】相處時需要包容,相戀時需要真心,爭吵時需要溝通,孤獨時需要人陪,難過時需要安慰,生氣時需要冷靜,快樂時需要分享。
【第23句】:【禪心佛語】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舍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們至死都還在執著與追求。
【第24句】:修行,一要有信心,二要明理,兩者缺一不可。沒有信心,光憑理解,可能會落入邪見;沒有理解,光有信心,可能會變成迷信,增長無明。
【第25句】:【禪心佛語】誰的擁有,不只是短暫的,誰的擁有,不是最終被擁有的所拋棄,徒增失去的苦痛。
【第26句】:【禪語人生】也不是不想讓別人知道,只是不想剖開身體讓別人去看,其實,我們又是多么渴望能有一個不用我說,或者說很晦澀的話,就能被感應到那個人懂。
【第27句】:修一顆不為外界所擾的專注心,只要能夠做到專注,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釋放自己的能量。
【第28句】:云,從容,亦雨亦雪,自由俯仰天地;松柏,從容,不改初衷,聽任四季變幻;花,從容,滿室清香,無憾香消玉殞;人,從容,才能愜意生活,才能獲得、擁有快樂。
【第29句】:如果我們在生活中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都有感恩的心,都自覺地感恩,我們的心態會非常之平和。這有利于我們心胸的開朗、煩惱的淡化、人我是非的消除。
【第30句】:【禪心佛語】你應該繼續為投生到六道當中感到難受,因為如果你不斷地覺得難受,這種自責會引導你去尋找更崇高的真理。
【第31句】:【禪心佛語】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生。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第32句】:見他瞋恚盛,但能行默忍,彼瞋自然滅,不煩刀杖力。彼此得大利,自利亦利他。《別譯雜阿含經》卷二
【第33句】:我相信,上帝在讓我們經受挫折的時候,也一樣賜予了我們堅強,面對挫折,只要有毅力和勇氣,走過荊棘,一定能邂逅鮮花滿地,沐浴陽光的生活。
【第34句】:【禪心佛語】當你用煩惱心來面對事物時,你會覺得切都是業障,世界也會變得丑陋可恨。
【第35句】:【禪心佛語】若只用財富供養,供養雖然豐盛,但如果不聽從師教,就像用高價買了許多藥物、卻一顆也不吃一樣,拜師的作用就一點也起不到。
【第36句】:佛教微博經典:“沒有不被議論的事,沒有不被猜測的人。做真實的自己,依心而行,別管別人說什么,比不上你的才會議論你,比你強的,人家忙著趕路,根本不會理你。
【第37句】:【經典佛語】“革命”這個詞匯,唐以前就已經開始用了;撥亂,反之則正;梁武帝偏意釋門。
【第38句】:【禪心佛語】佛陀說:'恨永遠無法止恨,只有愛可以止恨。'所以誤會不能用爭論來解決,而需要用外交手腕,和賦予對方同情來解決。
【第39句】:般若現證即是自內證耶?佛言:不也,善男子,般若如實觀見法身為內證也。終不以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為內證也。非但聞思即能證得自內所證真如之法。《大乘寶云經》卷四
【第40句】: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圓覺經》卷上
【第41句】:【禪語人生】我知道他想要什么,可是我給不了他。我給過你的,再也給不了別人。
【第42句】:【禪心佛語】良好的綜合素質形成來自多方面的良好習慣,道德的文明、思想的健康、作風的正派都是來自有一個良好的習慣,良好的道德習慣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第43句】:【一日禪語】一年老似一年,一日過去就沒了一日;一個秋天又一個秋天,一輩人催一輩人;一次聚會一次離別,一場歡喜一份傷悲;一張床榻一個人臥,一生都在一場夢里。
【第44句】:【佛心禪語】佛陀說:「布施給我的功德等于布施給乞丐中之下賤者。」
【第45句】:【禪語人生】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失,使佛覓佛,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不能得。
【第46句】:【禪心佛語】天上的星星流淚,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風吹,冷風吹,只要有你陪。
【第47句】:【禪心佛語】用開悟的眼睛看任何東西都有她的美,處處都是美的化身,都是佛菩薩在化現。
【第48句】:【佛心禪語】被坑的人生是灰暗的,于是我們決定將這些境遇統統拋諸腦后。
【第49句】:學誠法師:破除執著要靠慧力——內心一種明利、決斷的力量。執著是指人內心對人和事膠著難離的狀態,不是指外在的行為。
【第50句】:學語言,聽很重要。會聽自然會講,不會聽就不會講。學講法一樣,首先要會聽。反復聽,仔細聽,深入其義,聽成自己的,自然就會講。
【第51句】:【禪心佛語】水貴在追求公平。水入杯杯歪水不歪,水入碗碗斜水不斜。水由高趨低,永遠追求的是公正平等。因此便有了“水平”之說。
【第52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可貴的事就是“結善緣”,佛法所說的“緣”是很微妙的東西,有時候一句好話就能給我們的人生廣結善緣,成就大好的功德。
【第53句】:【禪心佛語】記住給我們生命、愛的人,記住給過我們幫助、歡樂的人,忘掉仇視、傷害過我們的人,我們的生命就會充滿陽光,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快樂。
【第54句】:佛教徒應具足運動家的精神,只要肯精進,一定可以到達終點——佛的境界。
【第55句】:【圣經文案】432因為我們沒有帶什么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6:7-8)
【第56句】:如果一個人失去了金錢,那只是一點點;如果失去了自我,那就失去了很多;如果失去了敢于冒險的勇氣,那他就失去了全部。
【第57句】:將慢生活過快,將快生活過慢,把握生活的節奏,不取決于外物,而取決于內心。
【第58句】:生命運行的軌跡,有曲,有直,曲時,看開,直時,明白,不要在意那些坎坎坷坷,有景的地方,盡情觀賞,無景的時候,隨意繞開。人生,需要簡單,放下看開。
【第59句】:【禪語人生】在人生中,有一點點苦,有一點點甜,有一點點好,也有一點點壞,有一點點希望,也有一點點無奈,一些舍不得,只能放在心底;一些禁不住,只能假裝忘記。
【第60句】:時不待人,忽然一日眼光落地,到前頭將什么抵擬?莫似落湯螃蟹,手腳忙亂,無汝掠虛說大話處。——《云門文偃禪師》
【第61句】:住持以眾智為智,眾心為心,恒恐一物不盡其情,一事不得其理。孜孜訪納.唯善是求。(宋)圓悟克勤禪師(《禪林寶訓》卷二)
【第62句】:【禪心佛語】人生要學會吃苦,苦盡甘必來。因為人生在成長的過程中苦比樂多,能夠吃苦耐勞的人成功的機會總是在等待著他。歷盡艱辛萬苦,光明的前程就在盡頭。
【第63句】:禪就存在于紅塵中,所謂最深的紅塵,不過是提供了一個清靜的修禪道場。紅塵中,懂得放下,懂得慈悲,覺悟。做到明心見性,不貪念,不執拗,是為參禪。
【第64句】:染污末那,為識依止。彼未滅時,相了別縛,不得解脫。末那滅已,相縛解脫。(古印度)護法等《成唯識論》卷五
【第65句】:人生首先要是望遠鏡,看遠,再就是顯微鏡,看細,接下來是放大鏡,看透,其次是太陽鏡,看淡,最后是哈哈鏡,笑看生活!
【第66句】:【佛心禪語】做人,簡單就好;生活,寧靜就好。心簡單,世界就簡單;心復雜,世界就復雜。簡單帶來寧靜,復雜演繹煩躁。
【第67句】:不壞色故觀色無常,不壞受想行識故觀識無常。不作如是觀者,是名行相似般若波羅蜜。《小品般若經》卷三
【第68句】:做人也是如此,成就圓滿,就要有至善的心,以一顆愛心惠及他人,不僅可以溫暖他人,也可以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
【第69句】:【禪語人生】眼睛不要老是睜得那么大,我且問你,百年以后,那樣是你的。
【第70句】:【禪心佛語】佛曰:出世間上上波羅蜜者,謂菩薩摩訶薩于自心二法了知惟是分別所現,不起妄想,不生執著,不取色相,為欲利樂一切眾生,而恒修檀波羅蜜。
【第71句】:【禪心佛語】失去了東西,人們會急忙找回來,失去了良心,卻不見有人著急。
【第72句】:【佛學經典文案金句】如何面對對生活中不期而至的蠻故?佛日:菩薩應如是自莊嚴,于世間驚怖處不生驚怖。——《大乘頂王經》
【第73句】:念什么便像什么,念什么便感召什么,念什么便得什么。念是非常奇妙的。
【第74句】:【圣經文案】451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伶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4:16)
【第75句】:【佛心禪語】靜慧大師說:“學佛幾十年,我對佛教最重要的體會只有六個字,看破、放下、自在。”
【第76句】:【禪心佛語】人應當“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果不能防微杜漸,小惡可以積成大惡,終必釀成大害。
【第77句】:【禪心佛語】佛教徒的三必須佛法的傳播必須適應國情、尊重民族感情;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必須接受和服從政府的領導。
【第78句】:在涅槃的境界上,是一法不立究竟圓滿的,沒有任何對立面。有對立面,就沒有自在可言;有對立面,就在生死中。
【第79句】:【禪心佛語】嗜欲正濃時,能斬斷,怒氣正盛時,能按捺,此皆學問得力處。
【第80句】:【禪心佛語】發自內心的好意,是一種有價值的資產,它是一種無聲而重要的力量。
【第81句】:在生命里,人人都是有笑有淚,人人都有幸福與憂惱,這是人間世界真實的相貌。
【第82句】:【禪語人生】一個道場如果沒有正法,就如同一個人只有軀殼沒有靈魂。
【第83句】:【禪心佛語】成功的路上:許多人一敗涂地的失敗就在于:過于孤注一擲于遙遠處的一顆大鉆石,而錯過了自己腳尖下那些俯首可得的一顆顆小鉆石。
【第84句】:【禪語人生】只可惜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老天做的事通常都不會盡如人愿。
【第85句】:佛說:“人的欲望與現實之間的鴻溝永遠無法逾越。”意思是說人的貪欲永無止境,永遠無法滿足,人性最大的缺點也正是如此。
【第86句】:【禪心佛語】每塊木頭都可以是一尊佛,只要能去掉多余的部分;每個人都可以是完美的,只要肯去掉缺點和瑕疵。
【第87句】:為家忘一人,為村忘一家,為國忘一村,為身忘世間。《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一,力品
【第88句】:【佛心禪語】做人三要:一要恩怨分明、敢作敢為、敢拼敢搏。二要視野開闊,心胸豁達、心態平和。三要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信心、給人方便。
【第89句】:無常是苦,欲望是苦,身處安逸也是苦,只是人們只顧追求和享樂,而忘了一切事物背后都暗藏著無常的苦痛。
【第90句】:【唐、白居易戒殺詩】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第91句】:有大智慧的人沒有煩惱,因為他把萬法的本質都看得非常透徹,不被一切現象所迷惑。
【第92句】:一個女人,太四平八穩了,端正得過分,始終是不可愛的!心中有愛的女人是打開的、放松的、全然的,像花兒一樣的開放。
【第93句】:若修行者離貪瞋癡而求如空,當知是人未善修行,不得名為修行之者。何以故?貪瞋癡等一切煩惱即空故。《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卷上
【第94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傳心頌》: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第95句】:在生活中,我們因為心中的雜念太多,往往會迷失了自己。在心中保持一份澄清,讓雜念沒有滋生之處,我們才能去除煩惱,找到真正清凈的自己。
【第96句】:【禪語感悟】以貌取人,輕慢他人,驕縱自我,這是人性中深藏難除的劣性,一旦產生這樣的心境,那就會產生傷人不利己的心態。
【第97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有的人可能錯而不自覺,亦可能明知故犯,這都是日常習氣累積而成的。
【第98句】: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傅大士》
【第99句】:【禪心佛語】喝完水后,風水大師暗暗做了法,把這戶刁難他的人家的風水調成了墓地一般,今生永無出頭之日。
上一篇:對魚的贊美經典詩句(對魚的形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