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墻上掛竹簾——沒門兒】(歇)門:本指門戶.轉(zhuǎn)指門路、辦法。指事情根本辦不到或行不通。 也作“墻上掛簾——沒門”。
【第2句】:【省了一把鹽,酸了一缸醬】(諺)制醬需鹽,為節(jié)省一把鹽,卻使一缸醬發(fā)酸報(bào)廢。比喻在不該節(jié)省的地方節(jié)省,結(jié)果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第3句】:【沒有擒虎藝,不敢上山崗】(諺)沒有捉拿猛虎的武藝,就不敢到猛虎出沒的山崗上去。比喻沒有高超的本領(lǐng),就不敢去犯風(fēng)險(xiǎn),闖難關(guān)。 也作沒得斬龍劍,哪敢下東海。 沒有擒虎藝,不敢上高山;不是擒龍手,怎能下海洋。 沒有擒龍手,不敢下東洋;沒有打虎藝.不敢上山崗。
【第4句】:【打破頭用扇子扇】遇到危難,不在乎。或說:打破腦袋不 怕用扇子煽/腦袋破了用扇子扇。成語:處之泰然。孫犁 《風(fēng)云初記》:“至于將來的事,他早已想通:腦袋破了用扇子 煽,就只當(dāng)是萬貫家財(cái)叫兒子糟了,管不了那么許多!”
【第5句】:【發(fā)昏章第十一】(慣)仿《孝經(jīng)》篇目“某章第幾”的格式。“十一”數(shù)目超過“十”,表示程度很深。指發(fā)昏至深,神志不清。
【第6句】:【慧眼識英雄】有眼光,能識別人才。臺灣瓊瑤《窗外》: “不過他教書確實(shí)有一手,我們校長也算慧眼識英雄?!?/p>
【第7句】:【老要顛狂少要穩(wěn)】(諺)老年人貴在活潑歡快,性格開朗;年輕人貴在莊重踏實(shí),行為穩(wěn)健。指老年人不可死板,年輕人不可輕浮。
【第8句】:吃著雞,抓著鴨——貪得無厭;貪心不足
【第9句】:王叔叔最近做生意發(fā)了財(cái),他漸漸厭倦了與他共同創(chuàng)業(yè)的李阿姨。鄰居張嬸勸他說:“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你再思量思量吧!”(福建·邵武)
【第10句】:蝎子打呵欠——毒氣沖天
【第11句】:【起頭容易結(jié)梢難】(諺)結(jié)梢:結(jié)尾,做到底。指做事開始時容易,有頭有尾一直做到底卻很不容易。 也作“起頭易,到底難”。
【第12句】:【被窩里伸腿——不是腳也是腳】(歇)腳:諧“攪”。指橫豎都是胡攪蠻纏。
【第13句】:【蛟龍本非池中物】釋義:蛟龍:古代傳說能興風(fēng)作浪、發(fā)洪水的一種神龍。比喻英雄人物總有施展才能的時候。例句:袁金鎧笑呵呵地說:“雨亭,蛟龍本非池中物!你真有遠(yuǎn)見?!?/p>
【第14句】:【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諺)火焰山:《西游記》中描寫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途經(jīng)火焰山;孫悟空幾經(jīng)周折,借來芭蕉扇,扇滅了大火,才得通過。指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也作沒有爬不上的山,也沒有過不去的河。 沒有過不去的河,沒有爬不上的山。 沒有爬不到頂?shù)母呱剑瑳]有走不到邊的草灘。
【第15句】:劉大媽和兒媳婦又吵架了。鄰居大嫂來勸解:“吵吵嘴沒啥相干,誰家不是碗大碟小磕著碰著哩?”(山東·金鄉(xiāng))
【第16句】:【低頭不見抬頭見】釋義:形容經(jīng)常見面。常用來指辦事、說話要看情面。例句:老媽勸他去,說道:“一個村住著,低頭不見抬頭見,誰也有求到誰身上的時候,別把路走窄巴了?!?/p>
【第17句】:【一報(bào)還一報(bào)】人的惡行會受到報(bào)復(fù)。清代《紅樓夢》:“你 一般也遇見對子了??芍粓?bào)還一報(bào),不爽不錯的。”
【第18句】:【人有失錯,馬有失蹄】見“馬有失蹄,人有失足”。
【第19句】:【拉弓不可拉滿,趕人不可趕上】見“趕人不要趕上”。
【第20句】:【 閻王不嫌小鬼瘦】貪婪榨取。類似的:老虎不嫌黃羊瘦/ 黃鼠狼不嫌小雞瘦。尤鳳偉《中國一九五七》:“閻王不嫌鬼 瘦,虱子也不嫌我們的血苦?!?/p>
【第21句】:【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借東西要守信用。明代《西游記》: “老孫可是那當(dāng)面騙物之人?這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p>
【第22句】:墨斗魚下酒——沒刺兒可挑
【第23句】:雞蛋炒鴨蛋——渾蛋
【第24句】:鋼珠落玉盤——當(dāng)當(dāng)晌;響當(dāng)當(dāng)
【第25句】:【能吃過頭飯,不說過頭話】見“寧吃過頭飯,莫說過頭話”。
【第26句】:小愷就要期中考試了,可還是一點(diǎn)兒也不著急。他媽媽數(shù)落他說:“老虎都追到屁股后頭了,還說是只狗。”(江西·廣豐)
【第27句】:掉進(jìn)面缸里的老鼠——翻白眼
【第28句】:【賣狗皮膏藥】(慣)狗皮膏藥:藥涂在小塊狗皮上的膏藥,療效較好,舊時常有賣假冒的狗皮膏藥以騙人錢財(cái)?shù)?,故常用來比喻騙人的假貨。比喻說假話騙人或耍貧嘴說漂亮話。 也作“賣膏藥”。
【第29句】:【屬黃花魚的——溜邊】(歇)黃花魚:學(xué)名黃魚,分大黃魚和小黃魚,在深海過冬,春天向沿岸洄游,產(chǎn)卵后在近海覓食。本指黃花魚喜歡在海邊游動,轉(zhuǎn)指人靠著邊兒行走,或遇事回避矛盾,躲在一旁。 也作“黃花魚——溜邊兒”。
【第30句】:【抓不住頭發(fā)揪耳朵】(慣)比喻胡亂抓人頂罪。
【第31句】:豹子馬——凈是點(diǎn)子
【第32句】:王母娘娘走親戚——騰云駕霧
【第33句】:【吸煙】“吸煙”有害健康,現(xiàn)在全世界都在公共場所禁煙,有的國家還實(shí)行全面禁煙。那么,誰是吸煙的始作俑者呢?吸煙,起源于美洲印第安人部落。在古代印第安人部落,吸煙是首領(lǐng)的特權(quán),是一種高貴的象征。當(dāng)時是用一種白蠟?zāi)咀鰲U,大理石或紅塊滑石制成的卡梅特?zé)煻肺鼰煛?492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煙草。據(jù)說西班牙、葡萄牙的水手們把吸煙的習(xí)慣帶回歐洲。但在很長時間里,煙草在歐洲都不為人們接受。后來,英國女王召見英國爵士雷利,并觀看了他的吸煙表演。如此一來,吸煙很快在英國流行起來,逐漸遍及歐洲,乃至流傳世界各地。中國的古裝戲有酒無煙,中國人吸煙是受歐洲吸煙習(xí)慣的傳染。
【第34句】:【無情未必真豪杰】(諺)對人冷漠、毫無熱情關(guān)愛的人,不見得就是超然物外的英豪。指真正的英雄豪杰往往是富有感情的。 也作“無情未必是英雄”。
【第35句】:【失晨之雞,思補(bǔ)更鳴】(諺)失晨:誤了啼鳴報(bào)曉。誤了報(bào)曉的公雞,很想再有個準(zhǔn)時報(bào)曉的機(jī)會,以彌補(bǔ)失晨的過失。比喻犯了錯誤的人,很想有機(jī)會立功補(bǔ)過。
【第36句】:【往火坑里推】(慣)比喻使人遭受苦難,陷入悲慘的境地。 也作“向火坑里推”。
【第37句】:昨晚還是嘩嘩大雨,今早卻晴空萬里。媽媽看了看天,蠻有把握地說:“善晴定有惡陰。”果然,中午太陽剛扭頭,就轟雷閃電地下起滂沱大雨來。(山東·臨沂)
【第38句】:叔叔領(lǐng)回工資后,大吃大喝的,不幾天就把錢揮霍掉了。奶奶數(shù)落他:“老鼠還有三天余糧呢!花錢可不能大手大腳的,要知道,吃不窮,穿不窮,計(jì)劃不周一世窮?!保ńK·江都)
【第39句】:騎驢找驢——蠢人蠢事;昏頭昏腦;心不在焉
【第40句】:【 挨了打還當(dāng)被告】吃了虧而又不占理。語文圖書:“經(jīng)過 呂相這么一說,在崤之戰(zhàn)中吃了虧的泰國,挨了打還當(dāng)被 告。”
【第41句】:【男兒沒性,寸鐵無鋼;女人沒性,爛如麻糖】(諺)男子沒有剛強(qiáng)的性格,就像鈍鐵無鋼一樣無用;女人沒有剛強(qiáng)的性格,就像爛麻糖一樣立不起來。指人無論男女,都必須自立自強(qiáng),剛強(qiáng)而有個性。 也作男入無剛,不如粗糠。 男兒無性,鈍鐵無鋼。
【第42句】:【黃鼠狼子不嫌小雞瘦】釋義:比喻人愛貪小便宜,不論便宜大小,都想得到。例句:元寶{艮元用簸箕摟,對待伙計(jì)窮摳搜,黃鼠狼子不嫌小雞瘦。
【第43句】:【解開悶葫蘆】見“打破悶葫蘆”。
【第44句】:自習(xí)課時,班主任見教室很亂,就批評說:“怎么這么亂,鴨子吵塘似的?”(江蘇·丹徒)
【第45句】:【你有牢籠計(jì),我有攀墻梯】釋義:比喻總有比對方更高明的辦法對付對方。例句:他有關(guān)門計(jì),我有跳墻法。你有牢籠計(jì),我有攀墻梯。我給他耍了個“釜底抽薪”的手腕,晚上鉆進(jìn)他們生活區(qū),直接找到在這個崗位上工作的老工人家里去了解。
【第46句】:【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諺)指樹林大了,有益鳥也就有害鳥,有善鳥也就有惡鳥,各種各樣的鳥兒都有。比喻人多了,少不得就有邪惡的人。 也作“樹林大了,什么鳥都有”。
【第47句】:【殺頭生意有人做,虧本生意無人做】(諺)冒著生命風(fēng)險(xiǎn)去做買賣的,有的是人;賠上血本去做買賣的,誰也不干。指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無利可圖的生意沒人做。
【第48句】:扯鈴扯到半空中——空響(想)
【第49句】:八股文的形式——干篇一律
【第50句】:【錐子剃頭——一個師傅一個做法】(歇)剃頭不能用錐子。指各人有各人的不同做法。
【第51句】:盲驢拉磨——瞎轉(zhuǎn)圈
【第52句】:【三年護(hù)林人管樹,五年護(hù)林樹養(yǎng)人】(諺)栽樹育林,三年之內(nèi)人要費(fèi)神打理,五年之后,樹木長大成林,就能給人帶來利益。指栽樹育林初時辛苦,往后受益無窮。
【第53句】:八月十五坐月子——趕在節(jié)上了
【第54句】:【喇喇蛄穿大衫——硬稱土紳士】(歇)喇喇蛄:螻蛄的通稱,一種生活在泥土中的害蟲,吃農(nóng)作物的嫩莖,也作拉拉蛄,也稱螻螻蛄、土狗子。大衫:也叫大褂,身長過膝的中式單衣,舊時紳士或有地位的人常穿。指小人物硬充大人物。常含譏諷意味。
【第55句】:【哪壺不開提哪壺】(慣)提:本指使東西由下往上移,轉(zhuǎn)指談起。比喻偏偏要觸到對方的痛處、短處或所忌諱的事。 也作哪一壺不開提哪一壺。 哪把壺不開提哪把壺。
【第56句】:子上打滾——身子硬
【第57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見“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第58句】:【 絕戶生個敗家子】謂要他和不要他,均不好辦,無可奈 何。李曉明等《平原槍聲》:“他對劉中正就像是絕戶頭生了 個敗家子,留著吧,不成器;去了吧,可就這一個。”
【第59句】:【公雞下蛋,河水倒流】釋義:強(qiáng)調(diào)事情不可能,也指事情顛倒過來了。例句:叫我們走回頭路,受二遍苦,再給看召草當(dāng)奴隸,趴在地下讓他們踩,除非公雞下蛋,河水倒流,辦不到!
【第60句】:【 大將難免陣前亡】將軍有時也要戰(zhàn)死。有能耐的人也不 能萬無一失。明代《醒世恒言》:“自古道:瓦罐不離井上破, 將軍難免陣前亡。你我兩人,下半世也夠吃用了,只管做這 沒天理的勾當(dāng),終須不是個好結(jié)果!”
【第61句】:珠穆朗瑪峰插旗桿——高到頂了
【第62句】:【八仙過?!黠@神通】(歇)八仙:道教傳說中的漢鐘離、張果老、呂洞賓、鐵拐李、韓湘子、曹國舅、藍(lán)采和、何仙姑等八位神仙。 神通:指修行有成就的人所具備的神妙莫測的能力,今指特別高超的本領(lǐng)。相傳八仙渡海到蓬萊山赴蟠桃會,一路上能行風(fēng)的行風(fēng),能下雨的下雨,各自施展法力。比喻各自施展本領(lǐng),或各有各的一套好辦法。 也作八仙過?!魇股裢?。 八仙過?!黠@其能。
【第63句】:【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釋義:不經(jīng)歷一番艱苦,就不能獲得美滿幸福。例句:正叫做: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元禮別了小峰,到京會試,中了第二名會魁。
【第64句】:【力氣是壓大的,膽子是嚇大的】(諺)力氣是靠不斷承受壓力增大的,不承受壓力就出不來力氣;臚量是在驚嚇中練大的,不經(jīng)受驚嚇就出不來膽量。指人的力和膽是在艱難險(xiǎn)阻中不斷增強(qiáng)的。 也作“壓大的力氣嚇大的膽”。
【第65句】:紙上畫大炮——打不響
【第66句】:【土地廟里長草——荒神】(歇)土地廟:供奉土地神的小廟。荒:荒蕪,諧“慌”。神:本指神靈,轉(zhuǎn)指心神。形容人心慌意亂。
【第67句】:單人不成陣,獨(dú)木不成林。
【第68句】:【賣蘿卜的跟著鹽擔(dān)子走——咸嘈心】(歇)咸:諧“閑”。嘈心:諧“操心”。指操閑心,關(guān)心與己無關(guān)的事情。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賣蘿卜的拉鹽擔(dān)子——攘咸嘈心”。
【第69句】:【貨賣一張皮】(諺)一張皮:一副美觀的包裝。指貨物固然要重在質(zhì)量,但能夠吸引顧主的美觀的包裝也不可忽視。
【第70句】:豬八戒抱個豬娃娃——有其父必有其子
【第71句】:【元】“元”,這里特指貨幣單位。我國貨幣有四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由于貨幣的質(zhì)地和形狀不同,計(jì)量單位和名稱也不同。用“元”做貨幣的單位,是從明代萬歷年間開始的。當(dāng)時歐美最流行的“銀圓”開始傳人中國。因廣泛通行的是墨西哥銀圓,錢幣上有鷹的圖案,所以又稱鷹洋。由于它的質(zhì)地為銀,形狀為圓形,因此叫“銀圓”。一枚就稱為一圓。后來為了書寫方便,就借用同音字“元”來代替“圓”。此后,盡管又使用過多種貨幣,但貨幣單位“元”卻一直沿用下來。以“元”作為貨幣單位,世界多數(shù)國家使用,如“美元”、“歐元”,我國的人民幣也是以“元”為單位。
【第72句】:懶散易生病,勤勞可健身。
【第73句】:咬破餃子皮——露了餡
【第74句】:我們一家在吃螃蟹。我說:“爸爸,再給我留一只。”爸爸說:“你是好的吃個死,賴的死不吃?!保ńK·淮陽)
【第75句】:【班門弄斧——不知自量】(歇)班:魯班,春秋末年魯國人,古代著名的巧匠,被木匠、瓦匠等奉為祖師。弄:舞弄。在魯班門前耍弄斧頭,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lǐng),不自量力。含譏諷意味。 也作“班門弄斧——自不量力”。
【第76句】:【千金難買老來瘦】(諺)指人到老年,最怕身體肥胖;清瘦一點(diǎn),是難得的好事。 也作“有錢難買老來瘦”。
【第77句】:墳頭兒不叫墳頭兒——土包子
【第78句】:拉弓不放箭——虛張聲勢
【第79句】:【八哥嘴巴毒蛇心】釋義:比喻嘴上說得好聽,心地狠毒。例句:他真是八哥嘴巴毒蛇心,假裝來調(diào)解講和,但正是讓敵人跟來殺我們。
【第80句】:搬起石頭打天——辦不到的事
【第81句】:【燈草拐棒兒——拄不定】(歇)燈草:燈芯草的莖,質(zhì)軟中空。拄:諧“主”。指人拿不定主意。 也作“燈草拐杖——拄不定”。
【第82句】:小雞下蛋——憋紅了臉
【第83句】:【黃金遍地走,單等有志人】(諺)指財(cái)富到處有,只等有志向的人去取得。
【第84句】:【經(jīng)還沒念,就先打起和尚來了】(慣)比喻事情還沒辦成,就先懲罰辦事的人。
【第85句】:【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cái)不富】(諺)夜草:夜里給牲口喂的草料。 外財(cái):也叫橫財(cái),不是通過正當(dāng)渠道得來的錢財(cái)。馬沒有夜草就不會上膘,人不得外財(cái)就不能暴富。 指人的暴富,往往都是發(fā)了橫財(cái)?shù)摹?也作馬不吃野草不肥,人不得外財(cái)不發(fā)。 人無橫財(cái)不富,馬無野草不肥。
【第86句】:【嚼舌頭】(慣)指傳閑話,撥弄是非。也指閑聊或互相逗著玩。 也作嚼舌根。 嚼舌頭根。
【第87句】:【抱金娃娃】(慣)比喻得到極大的收獲。
【第88句】:【打蛇不死惹蛇毒】(諺)指打蛇必須打死,不然就會遭到蛇最兇惡的報(bào)復(fù)。泛指對一切惡類,若除之不盡,必定后患無窮。 也作打蛇不死終為害。 打蛇要打死,不死成罪過。
【第89句】:【天字第一號】《千字文》首句為“天地玄黃”,過去常用以 分類標(biāo)號。此語表示頭號的,最大的。成語:首屈一指。香 港劉以鬯《酒徒》:“沈家寶笑不可抑,說我是天字第一號傻 瓜。”
【第90句】:【茅石板上打滾——尋的往屎坑里跳】(歇)茅石板:搭在茅坑上的供腳踏的石板。屎:諧“死”。指自己往死路上走。
【第91句】:【磨刀不誤砍柴工】釋義:準(zhǔn)備工作做得好,工作才能順利。例句:“趕趟兒!”紅臉漢子滿不在乎地一捋,“磨刀不誤砍柴工。吃飽了,喝足了,一個頂倆!……”
【第92句】:【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清代時此俗語已頗為流行,吳敬梓所寫的《儒林外史》中曾寫道:“可見‘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話,而今也不甚缺了?!辈簧僮髌奉l繁載錄這句俗語,民間百姓也把這句話當(dāng)做了口頭禪,時常掛在嘴邊。這句俗語折射了當(dāng)時官場貪污腐敗的事實(shí),而官員的俸祿可沒那么多啊。清代官員的法定收入包括俸薪、養(yǎng)廉、公費(fèi)、津貼等項(xiàng),總額相對較低,僅夠家庭支出。據(jù)今人統(tǒng)計(jì),清代前期,知府一年的俸祿才有180兩銀子,這個數(shù)目離十萬兩相差太多。俸祿不在多少,清官自清,貪官自貪。這些貪官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借以中飽私囊。清代咸豐年間,御史胡家玉曾給南昌縣縣令的收入做過統(tǒng)計(jì):縣令可由土地稅、實(shí)物稅中抽取附加稅,這個數(shù)額是相當(dāng)驚人的,要不了幾年就能湊個十萬兩。官員還可以接收屬下的賄賂,大行貪污,這筆款項(xiàng)也不少呢。雍正朝之后,清政府還給官員們發(fā)養(yǎng)廉銀。這筆錢出自向百姓征收的附加稅,它的數(shù)量高達(dá)官員俸祿的十多倍至數(shù)十倍。據(jù)說十九世紀(jì)時,一個知府一年的灰色收入約為【第5句】:25萬兩白銀,這可是養(yǎng)廉銀的二十來倍。如此下去,三年十萬兩不成問題。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揭示了古代官員貪污腐化的事實(shí)。
【第93句】:【紅藍(lán)鉛筆兩頭挨削】釋義:比喻兩頭不討好,兩頭受指責(zé)。例句:動不動就把黑鍋一家伙捆在我的頭上,我成了你的替死鬼,紅藍(lán)鉛筆兩頭挨削,風(fēng)箱里的老鼠前后受氣。
【第94句】:【業(yè)罐子滿了】(慣)業(yè):同“孽”,罪孽。指作惡極多,死期已到。
【第95句】:【鐵打房梁磨繡針——功到自然成】(歇)繡針:繡花針。指只要功夫下到了,事情自然就能辦成。多指世上無難事,只要肯下大工夫,就一定能成功。 也作“鐵打的房梁磨成繡花針——工到自然成”。
【第96句】:【 自家有病】自家知了解自己的弱點(diǎn)。魯迅《墳》:“但我以 為自家有病自家知,旁人大概是不很能夠明白底細(xì)的?!?/p>
【第97句】:【開天窗】(慣)1比喻利用職權(quán)克扣錢財(cái)。2比喻抽去已排好的文章,使報(bào)紙的版面上留下成塊的空白。
【第98句】:【安樂窩】“安樂窩”現(xiàn)在指安逸舒適的生活處所。源出《宋史·邵雍傳》。據(jù)《宋史·邵雍傳》載:“邵雍,字堯夫,河南人。少時自雄其才,慷慨欲樹功名,于書無所不讀。始為學(xué),即刻苦自歷,寒不爐,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數(shù)年?!背⒄埶龉伲辉笧榉彩滤?,便離家出走,游歷四方。后來,他回到家鄉(xiāng),與外界摒絕往來,閉門不出,潛心研究理學(xué)、易學(xué),終成高士。以后,邵雍遷居洛陽。當(dāng)時的宰相富弼以及司馬光、呂公著等賢士也退居洛陽,他們和邵雍意氣相投,彼此往來密切。在司馬光等人的幫助下,邵雍在洛陽天津橋南置買了一處田園,修建了住宅,插柳種花,自種自收,怡然自得,宛若世外桃源。閑暇之余,焚香靜坐,飲酒吟詩,自得其樂。為表示自己安貧樂道,不追求功名富貴的志向,他給自己的住處起名“安樂窩”,自號“安樂先生”?!鞍矘犯C”一詞便成為隱逸文士們對自己居室的諧稱,含有淡泊明志、自得其樂的語義。例如,南宋戴復(fù)古有“四山便是清涼園,一室可為安樂窩”之句。到了后來,由于“安樂窩”同“逃避艱難困苦,貪圖享樂生活”的思想行為有相通之處,于是由原來的不與官場濁流同流合污的褒義轉(zhuǎn)義為貶義。
【第99句】:【胡子眉毛一把抓】(慣)1比喻做事沒有條理,不分主次先后。2形容不分情況一樣對待。 也作胡須眉毛一齊來。 眉毛胡子一把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