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放得下寵辱,那便是安詳自在。你在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凡事不妄求于前,不追念于后,從容平淡,自然達觀,隨心,隨情,隨理,那么你便識得有事隨緣皆有禪味。
【第2句】:【禪語人生】在這個世間,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都有求不得苦。若能苦中作樂,超越了煩惱痛苦,剩下的也就只有幸福時光了。
【第3句】:【經典佛語】不為外物所動之謂靜。不為外物所實之謂虛。(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老子》)
【第4句】:【禪心佛語】念佛到一心不亂,何嘗不是參禪。參禪參到能所雙忘,又何嘗不是念實相佛。
【第5句】: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放下心中的妄想、分別、執著,就能成佛。
【第6句】:【禪心佛語】生命是很脆弱的,你所珍愛的東西可能在一瞬間便被奪走了。
【第7句】:【佛心禪語】佛說:“如果能客觀地了知欲樂的享受為享受、它們的不如意為不如意、從欲樂得解脫為解脫,他們就可能確實而完全地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
【第8句】:【禪心佛語】完美只是一種理想目標,可以為之而努力,但不能讓它拖累生活。消沉時記得隨時提醒自己,平凡的快樂才是生活的真諦。
【第9句】:【佛心禪語】生命真的很脆弱,一只螞蟻可能死在你的腳下,只不過你沒有覺察。可能你在生命的邊緣徘徊,為什么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第10句】:【禪心佛語】人有了定力之后就不容易被外在環境動搖,能保持身心安定,能把自己的情況看得很清楚,對于能做、不能做、該做、不該做的事,也都非常清楚,這就是智慧。
【第11句】:【圣經文案】154那時,敬畏耶和華的彼此談論,耶和華側耳而聽,且有紀念冊在他面前,記錄那敬畏耶和華、思念他名的人。(瑪3:16)
【第12句】:即使是正確的決定,也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才是正確的,到了下一個階段,要依據形勢作更有利的選擇,否則,死抱著最初的決定不放,就是無謂的固執了。
【第13句】:【佛心禪語】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無滅,非外道,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
【第14句】:境隨心轉,人心不好,災難就多,人心好了,災難必少。大震是天譴,小震是警告。世人要早日破迷開悟。
【第15句】:圣道修行是革命,革自己的命,革除我命,成為佛命。凈土念佛是歸命,歸命彌陀,獲得佛命。革命則難,歸命即易。革命苦,歸命樂。
【第16句】:自心眾生無邊誓愿度,自心煩惱無邊誓愿斷,自性法門無盡誓愿學,自性無上佛道誓愿成。《六祖壇經..阡悔品》
【第17句】:【禪心佛語】佛的教誡是用以度人,使他得到安全、和平、快樂、寧靜的涅槃的。
【第18句】:滿壅金,滿堂玉,何曾買得時常喜;臨危終覺一場空,只有孤身無伴束。
【第19句】:【禪心佛語】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可見有淫就有生死,斷淫就斷生死。
【第20句】:【禪心佛語】可以嘗試東西,但不可以貪戀東西。可以體驗生活、但不可以執著生活。
【第21句】:佛說:“人人應學和敬合群之法,諸賢者亦皆贊嘆和敬之善。若能互相和敬,住于正法,則必得瑜伽之樂,即相應佛法之樂。”
【第22句】:保持一顆平常心——無斷常、無取舍、無憎愛、無凡無圣、超越一切對立的東西,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解脫生死的法門。
【第23句】:【禪心佛語】順風與逆風,都是能飛翔的動力。只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哪怕跌落得遍體鱗傷你也是英雄。
【第24句】:【禪語人生】嬉嬉常笑眉莫皺:憂愁寡歡凡事愛鉆牛角尖,身心會不健康而加速衰老,反之樂觀奮斗遇事以平常心處理,不如意事也處之淡然,嬉嬉常笑,則能常保身心康泰。
【第25句】:【佛心禪語】不洗澡,再擦香水也不會香的。名聲、尊貴是來自品德和真才實學—有德自然香。
【第26句】:吃虧是福,但虧要吃在明處,否則會被人看成傻瓜,雖然我很愿意做一個真傻瓜!
【第27句】:【禪心佛語】成名每在窮苦日,敗事多因得志時。眼里有沙三界淺,胸中無事一床寬。
【第28句】:【禪心佛語】你能在自己能力之內,輕易地為這世界增添快樂。怎么做呢?對寂寞失意的人說幾句真誠贊賞的話。
【第29句】:【禪心佛語】沒有父母,我們不可能來到這個世界上。沒有師長的教育,我們的生命將黯淡無光。
【第30句】:【禪心佛語】當你懂得關心你周遭的人事物時,別人也同樣的會給與回報。
【第31句】:六和文化:生活是一場過程,從來也不是一種手段。人生窄,窄在算計。人生寬,寬在一念。
【第32句】:【經典佛語】不是山,卻需要攀登的是人生;不是淵,卻需要跨越的是自己。只有真正戰勝了自己,征服了自己,還有什么是自己做不到的.
【第33句】:【禪心佛語】大貧亦是大富,一無所有、了無牽掛,寧靜淡泊、恬然自得。
【第34句】:【一日禪語】生活,就像煮一壺月光,醉了歡喜,也醉了憂傷,起風的日子,要學會堅強,無論走過多少坎坷,有懂得的日子,便會有花,有蝶,有雨,有陽光。
【第35句】:【禪心佛語】提醒自己,記住自己的提醒,上進的你,快樂的你,健康的你,善良的你,一定會有一個燦爛的人生。
【第36句】:【佛心禪語】“經”不只是口念,而是用雙手做、雙腳走,為世間疾苦付出。
【第37句】:【禪語人生】在旅游開發的名義下,佛門圣地被圈占,僧團主體被驅逐,多數收門票的寺院只是承包商麾下的“假西天”。
【第38句】:慈悲的心就是世界上最寬大的心,它沒有仇恨,沒有暴力,沒有斤斤計較,沒有妒忌和羨慕。它可以讓我們處處受到人們的尊敬,讓我們的人生不再充滿痛苦。
【第39句】:做同一件善事,以世間善法的觀念,有所求而做,那就成了有漏善法;以無所求的心去做,就是無漏善法。
【第40句】:【佛心禪語】小和尚忽然覺的,自己似乎就要領會到一些什么東西了,于是連忙磕頭說:“和尚慈悲,求師父教我。”
【第41句】:【禪心佛語】時間是個常數,但對勤奮者來說,是個變數。用“分”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時”來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五十九倍。
【第42句】:修行,主要是“修心于內而顯于外”。心在內沒人看得見,唯有借行于外的整齊以顯示內在的清凈。
【第43句】:【禪語感悟】以貌取人,輕慢他人,驕縱自我,這是人性中深藏難除的劣性,一旦產生這樣的心境,那就會產生傷人不利己的心態。
【第44句】:【禪心佛語】人要有骨氣,尤其是男人,凍死迎風站,餓死不低頭,要堅持你所堅持的,總有人認為你是對的。
【第45句】:偈云:枯者由他枯,榮者任他榮。任何事物,都像草木生長一樣,有繁茂時,有枯萎時,如果想榮怕枯,就會患得患失,亂了方寸;如果任榮任枯、得失隨緣,自然身心安泰。
【第46句】:【禪語人生】謠言之所以止于智者,不僅因為他有理智的頭腦去判斷是非,更因為他懂得寬恕、憐憫造謠者的淺薄、無知。
【第47句】:問:“如何是道?”師云:“爐中有火無心撥,處處無蹤任意游。”僧云:“如何是道中人?”師云:“坐看煙霞秀,不與白云齊。”一《汝州首山念和尚文案》
【第48句】:【圣經文案】62神啊,求你按你的慈愛伶恤我,按你豐盛的慈悲涂抹我的過犯。(詩51:1)
【第49句】:人能“和”,則是非不生。出世之事業能永垂不朽,亦源自一字“和”。
【第50句】:【禪心佛語】煩惱,并不會因為我們拉高被單,蒙住眼睛,拒絕面對它而放過我們。
【第51句】:【禪心佛語】司馬光云:“積金以饋子孫,子孫未必能享;積書予子孫,子孫未必善讀;不如積陰德于冥冥之中。”積陰德(即積善)以庇蔭子孫,此乃萬世傳家之寶訓。
【第52句】: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干生,終不墮惡趣。《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第788經
【第53句】:若言即心即佛,今時未人玄微;若言非心非佛,猶是指蹤之極則。向上一路,千圣不傳。(唐)盤山寶積禪師《傳燈錄》卷七
【第54句】:【禪心佛語】如果,感到此時的自己很辛苦,告訴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堅持住,因為你正在走上坡路。
【第55句】:【禪語人生】幸福不在于你擁有多少物品,而在于你能放下多少對物品的執著,對物品執著的越多,只能說明你是它們的奴隸。一無所有才是萬物的主人。
【第56句】:【禪心佛語】當看到可愛的外境時,人往往會生起貪心,覺得“好美啊”、“好萌啊”。此時要提醒自己,這是分別心在作怪。若能當下反觀內心,心中會有更美的風光。
【第57句】:【禪心佛語】經歷了長夜,守到了黎明,穿行過黑暗,還相信陽光,帶著強大的內心上路。臉上有卑微的笑容,一路看山看水,走走停停,天天都是開開心心的。
【第58句】:【禪心佛語】對佛法感興趣是非常好的,這能令你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一絲寧靜。當你得到一些內在的進步,這將會增加你的平和。通過這些內在的改善,會最終帶來甚大的收獲。
【第59句】:【禪語人生】修行不能戴假面具,掛羊頭賣狗肉,做一些不合法的事。修行要真真實實,腳踏實地,躬行實踐。
【第60句】:【禪語人生】用空性思想去修習忍辱,那么我們的忍辱,才能夠與佛陀所說的忍辱相應。
【第61句】:時時保持快樂的心境,把快樂的氣氛散布給四周的人,此即“慈”;眾生有苦難能及時為其拔除,此即“悲”。
【第62句】:【禪心佛語】讓你的心不追隨過去不迎接未來不執著現在的時候,它就自然停。就像風刮著沙,風一停,沙自然就落到地面。
【第63句】: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第64句】:【禪心佛語】活著的意義:看得開,拿得起,放得下就會給自己一份愉悅,給朋友一份友誼,給親人一份溫情,給社會一份投入。
【第65句】:【禪心佛語】每一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一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獨和寂寞,不抱怨不訴苦,日后說起時,連自己都能被感動日子。
【第66句】: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知己,最懂自己,最愛自己,最心疼自己的人,永遠愛自己,會一直愛自己到生命的盡頭。
【第67句】:【禪語人生】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
【第68句】:【禪心佛語】能容,能忍,能讓,能原諒,平心靜氣。一個人,若思想通透了,行事就會通達,內心就會通泰,有欲而不執著于欲,有求而不拘泥于求,活得灑脫,活得自在。
【第69句】:【禪心佛語】禪是一種生活藝術,是覺者的生活體驗,是悟者、行者的生活內涵。
【第70句】:【禪心佛語】成功根本沒有秘訣,如果有,就只有兩個:第一個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第二個就是當你想放棄的時候,請回過頭來再照著第一個秘訣去做。
【第71句】:【禪心佛語】居高時要謙卑,得意處須謹慎,以誠待人,以德服眾,人脈就是財富;處低要有傲骨,為人不棄底線,只有心靈站直了,生命才不會傾斜。
【第72句】:每一次靈魂的蛻變,亦是一個溫暖幸福的開始,也是打開良善之門的機緣。
【第73句】:【佛心禪語】不要執著你所得到的東西,包括心地上用功的收獲。一切都順其自然,讓心地像一面鏡子一樣,好的來了顯現,壞的來了也顯現,顯現完了不留一物,干干凈凈。
【第74句】:又諸菩薩以世出世智,于五明處精勤學時,由遍滿真如智多現在前故,速疾證得所知障凈。(古印度)無著《顯揚圣教論》卷六
【第75句】:石頭再硬還是被水給滴穿了,樹樁再大還是被細繩給鋸斷了,堤壩再堅固還是被螞蟻給啃倒了,所以我相信困難再大你也可以把它給克服掉的!好朋友,加油哦!
【第76句】:【禪心佛語】多言只因忘卻了自我,沉默才是心靈的海洋。時常因為多說話而引起是非,很少因為不說話而后悔,夸夸其談反倒不實,智者更懂得欣賞善思的人。
【第77句】:參話頭猶如手握一柄金剛王寶劍,任何心識情緒生起,都會臨刃而亡。既有此寶劍在手,行走天涯而無懼,何必要去自尋敵人欲殺之而后快,參禪強求開悟,定入魔障。
【第78句】:【禪語人生】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第79句】:【禪心佛語】上蒼不會給你快樂、也不會給你痛苦,它只會給你真實的生活。有人忍受不了生活的平淡而死去,卻不知道生命本身就是奇跡。
【第80句】:【禪心佛語】法本不生,今亦無滅,不起二見,不厭不忻,一切諸法唯是一心,然后乃為佛乘也。
【第81句】:于諸財物中,信財第一勝;于諸滋味中,實語為第一。于諸壽命中,慧命為最勝,如法善修行,能得快樂報。《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二
【第82句】:【禪心佛語】慧緣上師認為:鬼在中國乃至全世界人們的心里都占有一席之地。鬼可分為科學化的鬼、玄學化的鬼和世俗間的鬼。
【第83句】:【禪心佛語】了解在心中升起的所有事物,都只是感覺而已,它們是短暫變幻的。它們生起、存在、消失,它們就只是那樣。
【第84句】:【禪心佛語】放下馳逐的妄念,放下內心的壓力,發起善心與勇猛心,擁有一個嶄新的開始。一年之計在于春,理雜念于一心,萬慮澄然,平和寧靜。
【第85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楞嚴經》卷四
【第86句】:【禪語人生】我們主觀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觀上卻沒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總想等待別人來改善生活。
【第87句】:平常心是很難得的。一個人只有心無雜念,一心一意,心無外物,才能夠把持心念。如此,才能擁有一顆真正的平常心。
【第88句】:我惟老病死,三界之大患,福盡而命終,氣絕于黃泉,身爛還為土,魂魄隨因緣。《佛說八師經》
【第89句】:【禪心佛語】菩提自性生諸萬法,行深般若見諸實相。平等十方無所不至,入塵不染,出塵不失。生滅得失在沿途,歸得寶所皆空寂。
【第90句】:【禪心佛語】覺人之詐,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動于色,此中有無限意未,亦有無限受用。
【第91句】:【禪語人生】信念改變思維,思維改變心態,心態改變行動,行動改變習慣,習慣改變性格,性格改變命運。要改變命運,先確立信念。
【第92句】:【圣經文案】12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出20:7)
【第93句】:【禪心佛語】佛教所說的破除執著,照見五蘊皆空,不是要去消滅客觀世界的存在,而是要改變我們主觀世界的觀念。
【第94句】:菩提心者,即是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之根本也。《大寶積經》卷三十六,菩薩藏會
【第95句】:【圣經文案】313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
【第96句】:【佛心禪語】自然地走,自然地忘,不牽強。人生是一種態度,心靜自然天地寬。不一樣的你我,不一樣的心態,不一樣的人生。
【第97句】:【佛心禪語】做人要五有:有強健的身體;有正當的職業;有精湛的技能;有豐富的知識;有公道愛人的熱心。
【第98句】:不實之法,是從緣生;真實之法,不從緣起;如來法身,體是真實,名為涅槃。《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
【第99句】:【佛心禪語】不管有沒有意識到,實際上人的所有行為都圍繞著追求快樂和遠離痛苦展開,這種離苦得樂的本能驅動著人們去行動。
上一篇:道家經典感悟人生禪語-佛心禪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