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心禪語】★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天使能夠飛翔,是因為把自己看得很輕。走一程驀然回首,你會發現,其實幸福離你只有一個轉身的距離。
【第2句】:【禪心佛語】即使遭逢逆境,仍該奮勇向前;縱然世界分崩離析,也要永不氣餒。人的美德猶如名貴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的焚燒中才會散發出最濃郁的芳香。
【第3句】:【佛心禪語】最難的修行,不是在深山獨處,與人世隔絕;不是在禪坐中,掉入某個境界。最難的修行,是在關系里。想在關系里和諧相處,就必須打開自己的心,同時看見別人的心;滿足自己的心,同時滿足別人的心。
【第4句】:【禪心佛語】女人流連于容顏姣好,男人忘情于世界和美麗女人。我們發明和設計了一切去對抗時間流逝,殊不知,只有內心金剛不壞,才能對抗夢幻世間變幻無常。
【第5句】:同樣的人生,同樣的忙碌,卻有不同的心境。我們應該端正自我的見解,以正確的理智、思想,透視世間一切皆無常,不管人生是貧、是富,都能覺得安然自在,沒有得失心。
【第6句】:【每日一禪語凈美心靈】人生有三苦:一苦是,你得不到,所以你痛苦;二苦是,得到了,卻不過如此,所以你覺得痛苦;三苦是,你輕易地放棄了,后來卻發現,原來它在你生命中是那么重要,所以你覺得痛苦。
【第7句】:【經典佛語】“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讓我們拋卻心頭的閑事,留住人間的美好時節。
【第8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想讀懂世界,既要有面對煩惱的勇氣,更應該擁有和氣相處的和氣,每個人的心頭,也是每個人的世界,每一個念頭活出來,每一個念頭活過去,即是一條生命的軌跡,也是一趟生命的責任。
【第9句】:【頓悟人生的禪語】學誠法師: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今生賺多少錢,帶不到來世;今生幫助過多少人,這份善業可以帶到來世。把自己的福報儲存在善業的“銀行”里,是聰明人的做法。
【第10句】:凝眸,含語,細品時光如琉璃,一葉蔥蘢的綠意,是永駐于春日里的欣喜。心,行于詩意里的芳草萋萋,一眸碧清,漣滟著心的澄凈,采一縷荷風,淺然入墨,無需著色,那禪的溫熱,已然是明媚的素潔。
【第11句】:【佛心禪語】“教化人不在于多談,行為好,可以感動人心。如《怡山文》所說‘若有見我相,乃至聞我名,皆發菩提心,永出輪回苦’。你行為好,就是教化他,不要令人看到你的行為不好,而生退悔心,這會招墮無益。”
【第12句】:【禪心佛語】懶云:如果能夠徹底放下,當下打破知見情識,當下就能明心見性。否則,幾十年枯坐,依然不能云開見月。
【第13句】:【禪心佛語】傳統上,我們把出離心解釋為厭離輪回痛苦、追求解脫安樂的心。痛苦由執著而來,所以我們實際要遠離的是執著。
【第14句】:【禪心佛語】根據佛教哲學,世間并無永恒不變而與物質對立的精神,可以被視為“自我”、“靈魂”或“個我”者。
【第15句】:【禪語人生】許多人能在逆境中忍辱負重、刻苦自勵,卻未必能處順境。“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言行舉止失了分寸,災難禍害很快就會隨之而至。失意時要忍,事事順利、飛黃騰達時也要修“忍辱”行。
【第16句】:【禪心佛語】雖然擁有很好的福報,卻不沉迷于名利聲色,能夠看清榮華富貴的虛幻,尋找人生真諦,探求生命的究竟意義,這樣的人是有慧根的。
【第17句】:【禪心佛語】如果一天到晚攀緣、妄想、執著,想通過念幾句阿彌陀佛使心態得到平靜,那是不可能的,那是在做夢。
【第18句】:【經典佛語】“解嚴”前后,臺灣經濟方面的進展使民眾逐漸富庶,對外交流過程中的中華文化元素,使臺灣更有底氣和文化自信,人文層面的習俗與信仰也得到了深層呵護與包容,甚至不很正見的外道信仰也很能找到生發的土壤。
【第19句】:日中則移,月滿則虧。柔能制剛,弱能勝強。若爭小可,便失大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三思是益,一忍為謀。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殺身成仁,舍生取義。
【第20句】:【佛心禪語中的人生智慧】施舍財物是富貴的正因,拼命工作只不過是導致富貴的一種助緣而已。尊貴的原因是禮拜十方一切圣賢、恭敬一切眾生、安忍順逆的境界和謙卑心。難怪古人會感嘆地說:“大富由天,小富由儉。”
【第21句】:【禪心佛語】明白了如來大意,則只要保養,隨時隨處,無不是道。若不明白如來大意,則是懵懵修行,隨時隨處皆有墮坑落塹之虞。
【第22句】:【禪語人生】我們修行,群居守口,獨坐防心。跟大眾一起時,不要太多話,自己一人時,要提防私心妄想,久而久之,就能專一見心。
【第23句】:自由是一種心境,如閑云野鶴,閑散安逸不受塵世羈絆,能夠在悲傷中發現喜悅,能夠在陰霾中預見晴天,就如長沙景岑禪師所言,心能夠在整個時空中徜徉,“始隨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第24句】:對一件事的了解需要經過內在分析的發展,以及多種階段。人們不應把某一階段看成是終止,而應堅持到最終,看到真理為止。《中部》,第175經
【第25句】:當信任成為一個社會的稀缺資源,即使表面太平,它內在的秩序實際已經錯亂。信任危機是一種嚴重的社會精神分裂癥,如不及早療治,后果不堪設想。
【第26句】:【禪心佛語】清靜不在熱鬧繁雜中,更不在一顆所求太多的心中,放下掛礙,開闊心胸,心里自然清靜無憂。喜悅能讓心靈保持明亮,并且擁有一種永恒的寧靜。心念意境如能清明開朗,則展現于周遭的環境,都是美好而善良的。
【第27句】:【禪語人生】也許有的時候很努力了也達不到預計的效果,也許有的時候怎么做也做不好,也許無數眼淚在夜晚嘗了又嘗,也許很多事情不是我們可以掌握的,不過沒關系。生命必須有裂縫,陽光才能照的進來。
【第28句】:愛是陽光,讓心靈的鮮花開放;愛是雨露,滋潤仇恨的心靈;愛是和煦的微風,吹去心頭的陰影。世界是互動的。你給世界多少愛,世界就會回報你多少愛。當我們接受愛的同時刪忘了給別人以關愛。
【第29句】:山盟海誓是一種經常讓高山和海洋領受尷尬的重量級承諾。不要同一個傻瓜爭辯,否則別人會搞不清到底誰是傻瓜。
【第30句】:正事良藥,為療形枯:飲食是為了生存,唯有攝取營養,保持健康,才能發揮身體的功能。所以應適時適量,不挑食,不暴飲暴食。
【第31句】:【佛語摘抄精選】見一事,見一切事;見一心,見一切心;見一道,見一切道,一切處無不是道;見一塵,十方世界、山河大地皆然;見一滴水,即見十方世界、一切性水。(《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第32句】:很高興最近頭一次看到134個國家參與了為保護地球而發起地球熄燈一小時的活動,千萬根蠟燭被點燃。無私的愛心就像蠟燭,燃燒自己的同時,帶給眾生慈悲的溫暖,又發出智慧的光明,并遣除一切眾生的癡暗。
【第33句】:【禪心佛語】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會發現遠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第34句】:多一點平和心態來看待平凡,才會獲得普通人的快樂與內心的寧靜。生命最寶貴的時光不僅屬于取得成功、受到無數贊賞的時候,更是屬于真正享受平凡的日子。
【第35句】:【禪語人生】征服你自己勝于打贏千場戰役,那時真正的勝利才會是你的,沒有人可以奪走它,不管是天使還是惡魔,天堂或地獄都無法奪走它。
【第36句】:【禪語人生】有的人生病不能找出生病的真正原因,反而疑神疑鬼,以為是神明的懲罰,就到處求神明拜廟,畫符、念咒、吃香灰,結果病情反而加重,這就是“邪因緣”。
【第37句】:朋友交的滿天下,真正摯情有幾人?有茶有酒是兄弟,為難之時不見人。人敬富、狗咬貧、財大氣粗小瞧人。人在世、多交人,為人處事要留神。逢人要講七分話,不可全露一片真。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第38句】:【禪語人生】我第一次聽到有所謂的自我憎恨時,覺得很訝異。我還在想說,人怎么可能會厭惡自己,就算是動物,所有的眾生都是相親相愛的。后來我想了想,發現這其實是太過自戀的關系。
【第39句】:【禪語人生】一個人錯了不怕,但一定要發露懺悔,勇于改正自己的錯誤,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是非常重要的。善根引發的力量不可思議,常能反省自我,反省的力量不可思議。
【第40句】:在世間,無法離開人與事。人與人之間相處,難免會有人事上的煩惱,此時此刻必須忍耐,千萬不可起嗔恨心;也不能口出惡言、怒罵他人。
【第41句】:【禪心佛語】為什么無明老起來?就是我們“我”字太重。別人觸惱我了,別人傷害我了,別人煩我了,都是別人,從來沒想自己錯。要有錯,那自己小錯,別人大錯。
【第42句】: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灰蒙蒙、氣冷冷的時候,只要能將最終目標穩定住,就能像冬天的太陽一樣,感覺很溫暖。
【第43句】:【圣經文案】428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1:5)
【第44句】:【禪語人生】有個叫鐵眼的年輕和尚,發誓要用募捐來的錢筑造一個佛的金身。這件事雖然功德無量,但是困難太大了。然而,鐵眼和尚一旦立下了宏愿,就絕不退縮。
【第45句】:【禪心佛語】每一日你所付出的代價都比前一日高,因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你都要更積極。今天太寶貴,不應該為酸苦的憂慮和辛澀的悔恨所銷蝕,抬起下巴,抓住今天,它不再回來。
【第46句】:常觀諸佛妙法身,體性如空不可得,一切諸罪性皆如,顛倒因緣妄心起,如是罪相本來空,三世之中無所得。非內非外非中間,性相如如俱不動。《心地觀經》卷三,報恩品下
【第47句】:【佛家禪語形容人生】【禪茶三境】禪之三境:第一境: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芳跡;第二境: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第三境:萬古長空,一朝風月。茶之三境:第一境:山間嘉木;第二境:茶可載道;第三境:燒水點茶。
【第48句】:心美,看什么都順眼。福,來自一顆懂得布施的心。講話要溫和輕柔,態度要謙誠親切。孝順要及時,行善也要及時。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標.更辛苦。多原諒別人,多得福,把量放大,福氣大。心中有愛,才會人見人愛。
【第49句】:權力不是罪過,富裕不是罪過,貧窮也不是罪過。權力怎么運用,富人的道德取合,窮人的志氣長短,最終區分了善良與罪惡。
【第50句】:【禪語人生】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
【第51句】:寧添一斗,莫添一口。寧為雞頭,不為鳳尾。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朋友相幫,地久天長。披麻救火,惹焰燒身。偏聽則暗,兼聽則明。貧則見廉,富則思義。平安是福,自由寶貴。妻以夫榮,母以子貴。
【第52句】:【佛語悟道】看出由五蘊和合而成的世界沒有絕對“我”,也沒有“我”單獨存在的場所,這就是(佛家所說的)“空”。
【第53句】:兄弟要和睦,親朋要互助。讓生于有余,爭起于不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勞動強筋骨,無病便是福。見面道辛苦,畢竟是江湖。
【第54句】:【禪心佛語】如依佛戒,則不論參禪、念佛、講經、無一不是佛法。若離佛戒,縱參禪、念佛、講經,亦與佛法相違,入于外道。
【第55句】:培養幸福的習慣:學會珍惜幸福的真意是珍惜,珍惜每份擁有,珍惜每一份際遇,珍惜簡單的美好,才能看見幸福向你微笑。
【第56句】:【佛心禪語】最使人絕望的往往不是挫折的打擊,而是你心靈的死亡;所以我們凡事要看淡些,心放開一點,一切都會慢慢變好的。
【第57句】:今生此世能夠生在福地,享受豐衣足食的生活,是因為過去生中曾經有一分造福人群的福業。佛陀希望我們的福報綿延不絕,所以鼓勵人們以四分之一的財產造福人群,布施眾生結善緣。這便是舍世間財而得永恒的法財。
【第58句】:【禪語人生】我自己也喜歡免費的東西,但免費的東西往往是最貴的。如果一個女孩跟你好,她又不想嫁給你,麻煩就大了。與其花這點時間去浪費,不如花一點時間去真正成長。
【第59句】:人們總把無常當成常,把終究會消亡的東西當成依靠,把真正的苦當成樂,又把真正的樂當成苦,貪戀執著于不可靠的身外之物,卻合棄心靈的滿足與安寧。
【第60句】:【禪語人生】學僧對禪師既不歡喜禮佛,也不禮祖的態度,感到十分不悅。禪師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聽了這四句話后,學僧恍然大悟。
【第61句】:【佛心禪語】《八大人覺經》中說了這“不念舊惡”的道理,依然要以“不忘念”和“不變隨緣”作為基礎。如果沒有這些基礎,想不念舊惡依然很難。
【第62句】:【佛心禪語】不可輕視任何人,當我們心中對某人涌現出惡劣的情感,或可恥的猜疑之時,要立刻消除它。別人的言行,我們必須以善意、率直的心來解釋。
【第63句】:【禪語心燈】韶華易逝,紅顏易老,真正經得起時間的美,不是容顏,而是優良的品質。無論何時,淵博的知識、良好的修養、文明的舉止、優雅的談吐以及一顆充滿愛心的心,一定可以讓一個女人活得足夠漂亮。
【第64句】:多銼出快鋸,多做長知識。樹老根多,人老識多。砍柴上山,捉鳥上樹。砍柴砍小頭,問路問老頭。砂鍋不搗不漏,木頭不鑿不通。
【第65句】:【禪心佛語】德智行天下不管是飽經風霜的老者還是風華正茂的少年,我們都從一粒種子做起吧。以善的標準作為引領,走正你的每一步路,說好你的每一句話,糾正你的過往,守候你的花期。人生的大樹自然會結出累累碩果。
【第66句】:【佛家看透生死的禪語】流水落花,晨鐘暮鼓,歷經月圓月缺,驀然回首,歲月依然靜好;莊嚴的寺廟,靜心的梵音,在自然與禪意中,獨守一方寧靜,任它時光匆匆,任命運的河流把我們帶往不同的方向。
【第67句】:【經典禪語】人生本來就是五味雜陳,生活考驗每一個人的毅力和堅持,能不能直面生命的痛苦,去接受,去改變,去勇敢,但一定不能軟弱與逃避,幸福不會眷顧那些茫然的人,幸福需要一種自在與灑脫。
【第68句】:【禪語人生】我們人的眼睛跟耳朵,它所感受到的世間、世界是非常小的,它的范圍是非常的少,我們不懂的事情太多了,無量無邊的多,因此我們不能用有限性的方式,去思維這個佛法,若是這樣,就永遠沒有辦法契入佛陀的心。
【第69句】:相信自己的堅強,但不要拒絕眼淚;相信物質的美好,但不要傾其一生;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但不要指責虛偽;相信努力會成功,但不要逃避失敗;相信命運的公平,但不要忘了,當一扇門關上的時候,學會給自己畫扇窗。
【第70句】:【禪心佛語】識人不必探盡,探盡則多疑;知人不必言盡,言盡則無友;責人不必苛盡,苛盡則眾遠;敬人不必卑盡,卑盡則少骨;讓人不必退盡,退盡則路寡。
【第71句】: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苦日難熬,歡時易過。來如風雨,去似微塵。蘭風梅骨,劍膽琴心。勞于讀書,逸于作文。老不舍心,少不舍力。老茶是草,新茶是寶。老當益壯,窮且益堅。老嫂比母,小叔似兒。
【第72句】:【禪語人生】真正幸福來自內心的滿足感。古人說:知足者常樂。有求皆苦,無求自樂。人到無求品自高。做一個無欲無求的人,做一個自得其樂的人。
【第73句】:【佛心禪語】優婆先那態度仍很安詳地說道:“舍利弗尊者。人的身體是四大五蘊所集成的,沒有主宰,本就無常,因緣所聚曰空,空無自性,我是體悟到這個道理,毒蛇可以咬我的色身,牠怎么可以咬真理的空呢?”
【第74句】:在挫折的叢林中行走,盡管辛苦、彷徨、迷茫,甚至痛苦、無助、焦灼,但仍應前行不止。當透過重重迷霧,到達叢林的盡頭時,那種極致喜悅便會由心中生發:原來,挫折的滋味是這樣甘美。
【第75句】:二、不能度盡眾生界:眾生業重,習性難移,舊業方悔改,新業又造成!良知方露,又不堪欲境引誘。因此六道沉淪,三途難盡。
【第76句】:【禪語人生】星云大師說:“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萬事萬物,知足常樂。”一顆知足的心,是真正的喜悅、真正的寧靜、真正的幸福。生活中有許多令人幸福的東西,可我們卻變得越來越不幸福。究其原因,就是沒有一顆知足的心。
【第77句】:【禪心佛語】反常,要有反常的實力;矛盾,要有矛盾的統一。空色——亂花欲迷眼。禪花非錦繡,身處色法空,春秋化作雨,法界如虛空。若拋盡虛渺的名利,必能換回那真正的幸福與快樂。
【第78句】:【禪心佛語】每一個人,不論是社會人士或修行者,都應該隨時把自己的心照顧好。我常說,一般人常講“愛心、愛心”,意思指不忍心看他人挨餓受凍,自己身邊若有錢即發心布施,稱之為愛心。
【第79句】:【禪語人生】與人相處當中,如果單從自己的角度,不能全面地觀察、了解、理解對方,即使是善意的指責也會起反作用。所以提醒自己,要給對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理解就長養自己的一份慈悲,多一份的慈悲,就會開一份的智慧。
【第80句】:教一人令得須陀洹果,是人得福德勝教一閻浮提人行十善道。。教一閻浮提人令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教一人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福多。《摩訶般若經》卷十一,十善品
【第81句】:火中生蓮華,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維摩詰經》卷中,佛道品譬如糞穢聚,棄著于大道,蓮花生其中,香潔而悅意。《法句經·花品》
【第82句】:【一日禪語早安】坐享其成是人性的弱點更是人性的劣根,很多人在取得一點點成就之后,不是乘勝追擊,借助良好的外界條件努力創造更偉大的事業,而是驕傲自滿,忘乎所以,將自身的優勢消失殆盡,最終失敗。
【第83句】:禪宗一直在講不要有心念的活動而是行動,這個行動本身就是一種解脫。當然行動也代表覺知,還有立即采取行動。
【第84句】:重新拾起麻凡的禪畫酒言,突然覺得每一個字都好清澈,或許應稱為空靈,想要仔細的觸摸那每一個字,卻因莫使惹塵埃而將手指逗留在空氣中。甜茶,苦茶,淡茶,見山,忘山,是山。
【第85句】:許多人遇到人生的逆境時,動不動就求神卜卦、問乩童或是去算命。如此迷于邪途,受鬼神所操縱而轉變人生方向,使人生陷于消極恐慌,這也是迷信。
【第86句】:害人者終害己,正如俗話所說“害人之心不可有”!當把他人推向危險的深淵之時,你同時也為自己挖好了陷阱。
【第87句】:【禪語人生】心若自在,身在順境;心若不安,就在逆境;心為境動,必為所傷;境無好壞,心自安詳。誰不是一邊受傷,一邊堅強。或許,逆風更適合飛翔。
【第88句】:【禪心佛語】彌陀不離眾生心,是三無差別;極樂遍在一切處,舉一全收。微塵剎海,十際古今,一印頓圓,了無余法。
【第89句】:這也是我們當下多數人的切身感受。我們每天都在尋找幸福快樂的感覺,但卻發現我們樂的時候少,失望悲傷的時候多。我們苦苦尋覓,卻找不到真正發自肺腑的快樂感覺。
【第90句】:【佛心禪語】不管佛菩薩再慈悲,業力再怎么化解,人終究還是有要走的一天,重要的是我們從人生里學到了什么。因為覺悟,讓我們有重生的機會,有懺悔的機會,有在這個生命里重新得到啟示的機會。
【第91句】:【禪心佛語】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第92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人生,就是一個修煉的過程,何必用這一顆不平的心,作踐了自己,傷害了歲月。生活中,不妨養成“能有,很好;沒有,也沒關系”的習慣,便能轉苦為樂。活著,就是一種修行。
【第93句】:【禪心佛語】失去時,也許恰是擁有。所謂舍得,是要舍迷入悟、舍小獲大、舍妄存真、舍虛取實。凡事看淡點,看開些,無所謂得失,得失皆浮云,還是一切隨緣好。
【第94句】:【禪心佛語】今天的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我們要走出去,看世界,學本領,破除了滿足現狀,因循守舊的傳統觀念,樹立市場觀念和致富意識,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勇于走出家門闖蕩世界。
【第95句】:【禪心佛語】人不能苛求自己,也不要勉強別人,不要對自己的過錯耿耿于懷,更不要把別人的過錯當作小辮子,抓緊不放。
【第96句】:生活中注定會面對許多苦惱,但不過是些過眼云煙,真正的傷痛來自于不肯放手的執著,和為生命的辛酸找來的很多看似合理的緣由,生活里不是需要告別煩惱本身,需要去糾正自己九牛拉不回的任性和夸張。
【第97句】:【禪心佛語】圣輝大和尚說:“時代需要我們佛教界有所作為,我們佛教界也一定能夠有所作為。”相信,去門票化,不僅只是佛門中的一個夢想,它必將成為現實。
【第98句】:【禪語人生】吳淡如說:“一個現代人,如果確定自己很認真、很努力,卻常常覺得自己被排擠、被利用、被欺騙、不受重視或被攻擊,通常是因為不太了解人性運作的關系。”因此,想成就人生的幸福生活,無論如何都需要了解人性。
【第99句】:據證明,他們依舊不信。在國外,有不少人相信催眠。一個人被催眠后,他回到過去世,過去二世、三世,甚至幾十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