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做賊不犯,少做一遍】(諺)指做賊的不犯案,是因為做的次數還少,做多了必犯。
【第2句】:【各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諺)比喻每個人或每家都有自己的難處。 也作各人都有難唱的曲兒。 每家有一本難念的經。 家家有本觀音經。
【第3句】:【拜師如投胎】(諺)投胎:迷信謂人死后會再投母胎轉生輪回,或為人,或為畜。指拜師學藝不可不慎。
【第4句】:【太歲頭上動土】 釋義:太歲,指木星。舊時迷信認為太歲某一年在某一地方,這一地方就不能動工搞建筑,否則就會遭受災難。比喻觸犯忌諱或某個有權勢的人物。 例句:“看著你不錯,賞你臉,你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我是干什么的,你也不打聽打聽,滾!”
【第5句】:【班門弄斧——不知自量】(歇)班:魯班,春秋末年魯國人,古代著名的巧匠,被木匠、瓦匠等奉為祖師。弄:舞弄。在魯班門前耍弄斧頭,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含譏諷意味。 也作“班門弄斧——自不量力”。
【第6句】:【請來菩薩忘了佛】(慣)菩薩:佛教稱修行到一定程度、地位僅次于佛的人。佛:佛教稱修行圓滿的人;也專指佛陀,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比喻忘恩負義,過河拆橋。
【第7句】:【趕鴨子上樹,難】 釋義:形容事情極難辦到。 例句:趕鴨子上樹,難呀。眼眉毛底下的事還搞不清,哪想得那么遠。
【第8句】:【前有車,后有轍】 釋義:借指前人做過的事,后人可以學著做。 例句:“前有車,后有轍,雙喜就是我們的榜樣!”
【第9句】:【涼了半截】(慣)1指因受到打擊或失望而感到灰心喪氣。2因某種原因而事情辦不成。 也作涼了大半截。 冷了半截。
【第10句】:【偷來的錢易盡,買來的官易壞】(諺)指偷來的錢花著不心疼,容易花完;買下的官來路不正,容易敗壞。
【第11句】:【壽比南山】“壽比南山”比喻人的壽命像南山一樣長久,用作對老年人的祝頌。“壽比南山”源出《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 詩經,民間詩歌居多,一般沒有作者姓名,又是屬于文學作品,至于是指哪座南山,無可考據。 歷史上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指西安南邊的終南山;一說是指山東益都縣的云門山。《現代漢語詞典》上說是指終南山。然而,云門山的遺跡較多,因其在城南,故亦稱南山。 在山東云門山北崖上,鐫刻著一個巨大的“壽”字,字高【第7句】:5米,寬【第3句】:7米,氣勢磅礴,蒼秀崢嶸,遠遠望去,此字上刺青天,下屹大地,宛若巨匾,和云門山山體融為一體,雄渾奇偉,橫絕寰宇。據史料稱,此“壽”字出自明嘉靖年間衡王府管家周全的手筆。 1981年,益都縣文物局首次拓下這個書法與雕刻技術雙絕的“壽”字。 拓字時,以60米白布代紙,15公斤雞蛋清調【第3句】:5公斤朱砂為墨,分段拓下了這個“壽”字。 在益都縣縣城里,自古有“壽比南山”的說法。人們提到老人長壽時,總是說“壽比云門山”。
【第12句】:【刀靶付與外人】(慣)刀靶:即刀把,比喻把柄。指給別人提供把柄或口實。
【第13句】:【笑破不笑補】(諺)指人們嘲笑的是衣服破了不補的懶人,而不是穿補丁衣服的窮人。
【第14句】:【狼心狗肺】“狼心狗肺”比喻心腸狠毒或忘恩負義。源自一則傳說。 傳說春秋戰國時,名醫扁鵲往伏牛山為民治病。一天,走到一個山坡上,看到草叢中有一具尸體,像是剛死不久。他想把他救活,可是。心肺已經壞了。正在猶豫,忽然一只狼從這里路過,他用手術刀一投,將狼扎死,取了它的心,安在尸體腔內;又見一只狗從這里跑過,捉住它又取了它的肺,也安在尸體腔內。經過搶救,尸首活了,猛地站起來抓住扁鵲道:“盜賊,還我財物!”扁鵲說:“是我救了你的命,怎么反說我是盜賊?豈有此理!”那人抓住扁鵲死死不放,口口聲聲喊道:“還我財物!”扁鵲無奈,一同去陽城見官。 陽城縣令聽了二人申訴,對扁鵲道:“你趁他熟睡之機,盜他所帶財物,尚未離去,被他醒后捉住,速將財物還他。”扁鵲道:“此人為狼心狗肺,如若不信,當場查驗。”縣令點頭應允。扁鵲說:“把你的內臟打開看看。”那人膽怯,不愿意。扁鵲說:“看看我縫的刀口也可以。”那人解開懷.果然一眼看出,有新縫刀口在身。縣令驚呆了,那人還想狡辯下去。這時,扁鵲一跺腳,飄然而去。縣令急忙追趕,直追到山頂,卻見他面朝東方,盤腿而坐,叫他起來,他卻不言語了。縣令命人查看扁鵲治病的地點,果然有死狼死狗還在,只是一個沒心,一個沒肺。縣令說:“那人真是狼心狗肺呀!”于是將那人痛斥一番。 從此,就有了“狼心狗肺”一詞,用來形容忘恩負義之人。
【第15句】:【東打一耙子,西撈一勺子】 釋義:比喻沒有固定的職業和收入,靠臨時性的收入維持生活。 例句:馬老哥有些酸楚地苦笑一下,說道:“過了年的黃歷看不得。那是自由自在,熱鬧紅火。可是頂得了啥用哩?東打一耙子,西撈一勺子,今兒有酒今兒醉,明兒也許連水都喝不上。”
【第16句】:【路是人開的,樹是人栽的】(諺)指事業的成功全靠人的努力,不努力就無法創造輝煌。
【第17句】:【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釋義: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只懂得利。 例句:為了給寶成再加把勁兒,他立即想起了孔老二那“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屁話,于是又說:“我這個人,一向救人救到底,送人送到家。老梁呵,等你大功告成之后,我再跟二爺文案,讓他賞給你十畝好地,你也甭扛活了,回家過個舒貼日子去吧。”
【第18句】:【一時貓臉,一時狗臉】(慣)貓臉:指善相。狗臉:指兇相。形容態度一會兒好,一會兒壞,對人又哄騙又威脅。
【第19句】:【手插魚籃避不得腥】(諺)手既然伸進魚籃,就非沾上魚腥氣不可。比喻人既然已經插手辦事,就不必顧慮重重。
【第20句】:【拿著皮肉往外人身上貼】(慣)比喻把好處白白送給外人。
【第21句】:【后腦勺上都長著眼】(慣)形容人警惕性非常高。也形容人非常留意觀察周圍的動靜。 也作“后腦勺上長眼睛”。
【第22句】:【打盆兒還盆兒,打碗兒還碗兒】(諺)指損壞了什么,就必須照樣賠償人家什么。也指在什么問題上得罪了別人,就必須在這方面向人賠禮道歉。
【第23句】:【只要槳花齊,不怕浪花急】(諺)槳花:用槳劃船時濺起的水花。劃船時只要大家動作一致,水浪再猛也不怕。比喻齊心協力,就能克服困難。
【第24句】:【調皮的騾子能拉套】(諺)拉套:套在車轅的前面或側面拉車。不馴服的騾子拉套往往很得力。比喻頑皮的年輕人,只要引導得法,往往很有出息。
【第25句】:【下毒手】(慣)指使出殺人或傷害人的狠毒手段。
【第26句】:【虎瘦雄心在】(諺)瘦:瘦弱。比喻志向高遠的人,縱然年老體弱或遭遇坎坷,銳氣不會減退。 也作“虎瘦雄心在,身死骨不倒”。
【第27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諺)鼾睡:呼呼大睡。在自己的臥床旁邊,哪容得別人呼呼大睡。比喻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不容許有異己的力量存在。 也作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第28句】:【山河容易改,秉性最難移】見“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第29句】:【上有皇天,下有后土】 釋義:意思是天地共鑒,天地作證。 例句:他一本正經地說道:“……上有皇天,下有后土。新郎新娘拜天地!”
【第30句】:【花為腸肚,雪作肌膚】(慣)形容女子美麗、嬌嫩。
【第31句】:【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釋義:比喻不看外表或形式,而從實際效果判斷好壞。“白貓黑貓”又作“黑貓白貓”。 例句:他自己也說不清,干脆揮揮手,裝聾。而心里卻自我安慰地說:“管他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第32句】:【一把手】“一把手”是民間俗稱,指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最高領導人。“一把手”這一稱呼的來歷,與象征權力的印信印鈕有密不可分的聯系,也就是說,“一把手”這個詞從產生之日起就與權力是緊密相連的。 中國的印信起源很早,據史料記載,大概周朝就已經使用印章了。自秦漢以后,歷朝都制定了官印制度,對印文、材質、印鼻、尺寸、印綬都有詳細的規定,以區別不同的等級和權力的大小。比如秦漢時規定,皇帝用六璽,白玉質地,螭虎鈕,皇后金璽蛇鈕,諸侯王金璽駝鈕,皇太子、列侯、丞相、太尉、三公、左右將軍金印龜鈕,食祿二千石銀印龜鈕,千石以下至二百石以上銅印鼻鈕。這里的“鈕”,根據《說文解字》中的解釋,就是指印鼻,也就是便于手把抓印面的借力飾物。 從魏晉到宋元時期,印章印文和印綬都有較大的變化,而印鈕的變化相對較小。進入明清時期,官印多為方形或長方形,寬邊,細朱疊文,又稱為“關防”。由于尺寸較大,材質厚,質量重,為了便于蓋章,出現了把手,稱為“印把子”、“印把手”。因為印章的加蓋,也就意味著權力的確認和實施,所以,“印把子”、“印把手”逐漸訛傳為“一把手”,象征著某一范圍的最高權力。進入現代社會以后,橡膠印章大量應用,官方印章的形制基本穩定下來,印面上的把手非常明顯,人們更樂于使用“一把手”這一形象的稱呼,來指代某一范圍的最高權力和主要負責人。
【第33句】:【爬得高,跌得重】 釋義:官職攀得越高,招來的災禍越大。 例句:爬得高,跌得重。心越狠,命越窮。人心不知足,得隴又望蜀。
【第34句】:【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釋義:加倍報答恩情。 例句:只有當他想到了在石灰窖的那個晚上,他的思緒才掀起狂瀾:“雁娘” 不就是她自己的投影嗎?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第35句】:【蛤蟆跳在戥盤子里——自稱自贊】(歇)戥盤子:戥子(一種測定貴重物品或藥品重量的小秤)一端盛放所要測定重量的物體的小盤子。稱:本指測定重量,轉指稱贊。 指自己稱贊、夸耀自己。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蛤蟆跳在戥盤——自稱自贊”。
【第36句】:【法律無靈,錢神作祟】(諺)靈:靈驗。作祟:搗鬼,作怪。法律失去了作用,那是金錢在作怪。指執法人員如果接受賄賂,執行法律就不會公正。
【第37句】:【餓眼見瓜皮——不管好歹收攬下】(歇)譏諷人貪婪,不分好壞都要占有。
【第38句】:【螞蚱眼老鼠膽】(慣)形容人目光短淺,膽小怕事。
【第39句】:萬人萬雙手,拖著泰山走。
【第40句】:【打倒金剛賴到佛】(慣)金剛:護佛力士。佛:佛祖。打倒了金剛,賴在佛的身上。指人把自身的責任硬推給別人。
【第41句】:【跑野馬】(慣)1比喻說話或寫文章未切入正題。2比喻毫無約束地想象。3比喻到處亂跑。
【第42句】:【得一尺進一步】(慣)容人貪心不足。 也作“得了一步進一步”。
【第43句】:【背后罵皇上】(慣)指背地里責罵強有力的人。 也作“背地里罵皇上”。
【第44句】:【魚知三日水,水知三日風】(諺)發大水之前,魚有反應;起大風之前,水有反應。指水災、風災的到來,在自然界都能觀察到征兆。
【第45句】:【上門買賣好做】(諺)找上門來愿意和你做交易的,這種生意最容易成交。指送上門來的事容易辦成。
【第46句】:【分開八片頂陽骨,傾下半桶冰雪水】(慣)比喻突然聽到或遇到令人震驚的事情而驚恐萬狀。 也作“劈開兩片頂陽骨,傾下一盆冰雪來”。
【第47句】:【打腫臉充胖子】(慣)比喻裝門面,說大話,硬充好漢。
【第48句】:【癩蛤蟆上腳面,不咬人膈應人】 釋義:腳面:腳背。膈應:厭煩。比喻人行為讓人惡心、厭煩。“上腳面”又作“爬到腳背上”。 例句:小瑩一甩辮子沖了過去:“癩蝓蟆上腳面,不咬人膈應人!”說完,唾了一口,扭頭走了。
【第49句】:【棺材出了,才討挽歌郎錢】(慣)挽歌郎:舊時在喪家送葬時,受雇為死者唱挽歌的人。比喻事情辦成了才去討要報酬。也比喻辦事錯過了時機。
【第50句】:【婦女能頂半邊天】(諺)指婦女的潛力很大,凡男人能做到的,婦女同樣能做到。
【第51句】:【不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諺)貌似正直的人,要提防他面直心不直;滿口仁義的人,要提防他口善心不善。指對于表里不一的人要嚴加防范。 也作“莫信直中術,須防人不仁”。
【第52句】:【三十六策,走為上計】(諺)三十六:泛指多數。指各種辦法放到一起比較,還是逃走為上。指當局面無可挽回時,一走了之就是好的辦法。 也作三十六著,走為上著。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第53句】:【耳根不得清靜】(慣)形容經常被別人批評、嘮叨或指責。也指外界聲音嘈雜,使人不得清靜。
【第54句】:【一言出口,駟馬難追】(諺)駟馬:四匹馬所拉的車。說出一句話,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上。指話一說出口,就難以收回。 也作一言既出,如白染皂。皂:黑色。 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一言駟馬追不到。
【第55句】:【嚴婆不打笑面】(諺)嚴厲的婆婆不會打笑臉相迎的媳婦。指以和善的態度待人,能化解怨恨。
【第56句】:【抬杠子】(慣)比喻無謂地爭辯或頂撞。
【第57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 釋義:運籌:制定策略。帷幄:古代軍中帳幕。在后方制定作戰策略,指揮前方作戰,就能取得勝利。 例句:杜耀光得意地說:“人家參謀長,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還不比我們高明萬倍?”
【第58句】:【東家不知西家苦,南家不知北家難】(諺)西家的苦處,東家不知;北家的難處,南家不知。指家家都有說不出的苦處和難處,只是別家不知道罷了。 也作“東家不知西家,一家不知一家”。
【第59句】:【人黃有病,天黃有風】(諺)指人的面色發黃,是有病的癥狀;天色發黃,是起風的預兆。
【第60句】:【_一家人說兩家話】(慣)指對自家人太客氣,說見外的話。
【第61句】:【執法不留情,留情法不容】(諺)指執法者應秉公辦案,不徇私情。
【第62句】:【小麥剃了頭,高梁沒過牛】 釋義:小麥收割完時,高梁長得像牛那樣高了。 例句:這里的小麥大部已經收割完了。“小麥剃了頭,高梁沒過牛。”四下一片片的秋高梁,腰身高大,郁郁蔥蔥,一棵棵頭頂上,像伸出了把槍,葉子支繃著,像大叫驢耳朵。
【第63句】:【命里有,終須有;命里無,枉生受】(諺)舊時迷信認為,人生來就被天命注定了。命里該當有的,終究會給你送來;命里不該有的,強求也沒用。 也作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沒強求。 命里有,送到手;命里沒有莫強求。
【第64句】:【畫鬼容易畫人難】 釋義:鬼容易畫,人難畫。鬼本來不存在,畫鬼無所謂像不像,所以容易畫;人則不容易畫得像,所以難畫。 例句:羅聘笑道:“先生過獎了,俗話說‘畫鬼容易畫人難’,我畫鬼不過信手涂來!”
【第65句】:【嫌人易丑,等人易久】見“等人易得久,嗔人易得丑”。
【第66句】:【拿得住的是手,掩不住的是口】(諺)手能抓住,嘴卻無法掩住。偏指人人都有傳播消息的自由,不論采取什么嚴密的措施,也禁不住信息的交流。
【第67句】:【威武不能屈】 釋義:在權勢殘武力的脅迫下也不屈服。形容人堅貞剛強。 例句:現在證明,你的論斷是完全正確的。他真是威武不能屈,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第68句】:【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慣)才:文才。八斗:六朝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植)獨占八斗。見《南史·謝靈運傳》。五車:五車書,形容書很多。指人富于文才,學識淵博。 也作“學富五車,才高八斗”。
【第69句】:【上山虎遇見下山虎】(慣)比喻兩個強者遇到了一起。
【第70句】:【兩姑之間難為婦】(諺)兩姑:婆婆和小姑(丈夫的妹妹)。指媳婦夾在婆婆和小姑之間,左右為難。 比喻夾在兩個地位相當的上司或輩分高的人之間,關系不好處理。
【第71句】:【老漁翁釣魚——坐等】(歇)指人消極等待。
【第72句】:劇本劇本,一劇之本。
【第73句】:【行得端,走得正】 釋義:行為光明正大(yipinjuzi.com)。 例句:“咱行得端,走得正,眾人有眼哩!仇人不仇人小事,要叫我維持,向日本人低頭,我是堅決不干!”
【第74句】:【快刀不磨是塊鐵】(諺)指快刀也要常磨礪。比喻天資聰明的人也必須奮力學習,積極進取。
【第75句】:【人前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見“逢人且說三分話”。
【第76句】:【狗熊掰棒子——掰一個扔一個】(歇)棒子:玉米。傳說狗熊掰下玉米夾在腋下,一邊掰一邊掉,掰來掰去,腋下還是一個。比喻邊干邊放棄,或邊聽邊忘,邊學邊忘。也指得到新的拋棄舊的。
【第77句】:【杯杯酒吃垮家當,毛毛雨打濕衣裳】(諺)家當:家產。毛毛細雨能把衣裳淋濕,酒盅雖小能把家產吃光。指看起來不起眼的小宗浪費,積累起來就能使家業破敗。 也作“毛毛雨打濕衣裳,杯杯酒吃敗家當”。
【第78句】:【和尚誤了做,老婆誤了娶——兩下里耽擱】(歇)兩下里:兩邊,兩頭,兩方面。指兩頭都耽擱,或兩方面都落空。
【第79句】:【屙到人頭上拿尿洗】(慣)比喻欺人太甚。
【第80句】:【睜眼說瞎話】(慣)指公然撒謊。 也作“睜著眼睛講瞎話”。
【第81句】: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會說.
【第82句】:【賣關子】(慣)說書人在說到重要之處打住,以吸引聽眾接著往下聽。比喻說話或講故事在關鍵處故弄玄虛,讓聽者著急而央求自己或答應自己提出的要求。
【第83句】:【老母雞下出鳳凰蛋】(慣)比喻根本不可能有的事情。
【第84句】:【筷子】“筷子”是中國的特產,是古人的發明和智慧,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實踐證明,筷子不僅沒有被淘汰,反而在世界餐具領域獨領風騷,筷子使用的靈活性和效果,令老外們感到神奇。 早在商朝的時候,我國就已有使用筷子的習慣了。筷子,原稱“箸”,它的異體字是“筋”。今天還有這種稱呼,如民諺里的“人廚需洗手,舉箸勿多言”。 為什么“箸”后來又改稱“筷子”呢?據明朝陸容《菽園雜記》說,“筷子”這一稱呼起源于江蘇一帶。那里是江南水鄉,人們以船為家,在船上吃住,船家忌諱很多,如坐船不能說“翻”字。也忌諱“住”(即停止的意思),而“箸”同“住”諧音,所以“箸”也就成了行船時不吉利之語,于是就改“箸”為“筷”,用于隱喻船走得快。
【第85句】:【瞎子摸團魚——摸不到邊】(歇)團魚:鰲。比喻弄不清事物的底細。
【第86句】:【說一句,是一句】(慣)指說出來的話實在、有分量、算數。 也作說一句,算一句。 說一句話,算一句話。
【第87句】:【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諺)當家:管理家事。指不管家務,就不知道柴米油鹽價格上漲的事。泛指不擔當某方面的重任,就體會不到某方面的種種難處。
【第88句】:【挖好肉,補爛瘡】(慣)比喻用有害的辦法臨時解救危急。
【第89句】:【幡桿燈籠——照遠不照近】(歇)幡(fan):一種垂直懸掛的窄長旗子。本指照射遠處,不照射近處;轉指照顧關系疏遠的人,不照顧關系親近的人。
【第90句】:【羊角蔥靠南墻——越發老辣】(歇)羊角蔥:蔥的一種,莖部粗大,葉子長得像羊角,味辛辣。本指老而味辣,轉指人老練狠毒。含譏諷或責罵意。
【第91句】:【飛機上扔相片——丟人不知高低】(歇)指人丟盡了臉面。
【第92句】:【海軍帽飄帶】海軍戰士帽子后面都綴著兩根黑色的飄帶,看起來很瀟灑英武。它是怎么來的呢? 據說在1805年,稱霸歐洲的拿破侖艦隊被英國海軍統帥納爾遜率領的艦隊擊敗,徹底粉碎了拿破侖進攻英國的念頭。然而,在這次海戰中,納爾遜受重傷死去。英國皇家海軍為了悼念這位偉大的統帥,在發喪時全體水兵都在帽后綴上兩條黑紗,表示哀悼和敬意。由于納爾遜將軍深得水兵的敬重,治喪之后,水兵們都不愿意摘去帽子上的黑紗。為了尊重水兵的意愿,英國海軍正式規定海軍士兵帽后加綴兩條黑色飄帶,并從此形成傳統。后來,許多國家模仿英國,照貓畫虎地搬了過來,帽上的飄帶成了海軍的顯著標志。
【第93句】:【核桃大的字,沒有認得一巴掌】 釋義:諷剌人不識幾個字。 例句:這隨你選好了,不論教啥子,我本家都不管的,他黃昏子,核桃大的字,沒有認得一巴掌。
【第94句】:【守多大碗兒吃多大的飯】(諺)比喻有多大的產業,就作多大的開支用度。
【第95句】:【笨鳥先飛】(諺)指笨拙而飛得慢的鳥早早飛出林子才好尋食。比喻沒什么本事的人就得比別人早起身早行動。 也作笨鳥先飛晚入林。 笨人先起身,笨鳥早出林。
【第96句】:【矮檐之下出頭難】(諺)矮檐:低矮的屋檐。指在矮檐之下身體彎曲,難以伸直頭顱。比喻人身處強大勢力的壓抑之下,身不由己。
【第97句】:【牙疼不是病,疼殺無人問】(諺)指牙痛不算什么大病,犯上了卻揪心般疼痛,別人無法體會。 也作牙痛不是病,疼開真要命。 牙痛不算病,痛起來真要命。
【第98句】:【丟把芝麻賺個西瓜】(慣)指以小的代價換取大的收獲。
【第99句】:【上山捉虎豹,下海擒蛟龍】 釋義:比喻冒死去做艱巨危險的事。 例句:王二狗站起身來,“團長,只要您老用得著,上山捉虎豹,下海擒蛟龍,我都敢去。” #NAME?
上一篇:諺語俗語文案句句都是金玉良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