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你們看古代高僧大德,都是從苦行中得到悟境,沒有一位祖師從享受中得到開悟。把大藏經找遍了,也找不到一位。
【第2句】:【禪心佛語】你無法選擇如何死去,何時離世,你只能決定此刻怎么去活。
【第3句】:生命與身體,苦受與樂受,只是一心相應,剎那迅速而滅。縱使存續了八萬四千小劫的諸天,也不得二心生存于一起。南傳(錫蘭)覺音《清凈道論·說道非道智見品》
【第4句】:【禪心佛語】你喝酒為的是求醉;我喝酒為的是要從別種的醉酒中清醒過來。
【第5句】:【禪語人生】知白守黑老子說:知其白,守其黑。寫書法,黑的地方是字,白的地方也是字,寫書法的人就要這么看字。即將整幅字的布白,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來藝術處理。
【第6句】:【何謂功德無量?】佛教徒常說「功德無量」,是指對該做的事從不計較,無限量地做、及時地做,而且不求回報,此即真正無量的大福報,亦即所謂的「力德無量」。
【第7句】:道理悟了,悟與修行的次第都不存在,只有一個真實無為法,用不著修因求果。一耕云先生
【第8句】:盡量保持微笑的生活狀態,多看陽光和光明面,別讓自己因為黑暗和陰暗面憂郁苦惱。人生就那么長,顧了這個,顧不了那個,不如盡量顧美好的。
【第9句】:【佛心禪語】愛心、謙卑心是我們溝通別人的最佳利器,它會讓我們天下無敵,用愛可以感動一切、打贏一切。
【第10句】:十七、禪定為佛弟子,常悟自覺,日暮思禪,樂觀一心。《法句經》卷下,廣衍品
【第11句】:【禪心佛語】既然男性和女性之間基本上沒有什么不同,他們理所當然就應該享有同樣的權利,任何歧視都是不對的。再說,男性需要女性,就像女性需要男性一樣。
【第12句】:心者,萬法之根本。能一切諸法,唯根所生。若能了心,則萬法俱備。——佛經
【第13句】:【佛心禪語】健康的人,要照顧不健康的人;平安的人,要照顧有災難的人。
【第14句】:【禪心佛語】為了批評世界及指正他人,我們生活才過得繁忙障礙,才會筋疲力盡。
【第15句】:住三世無礙智戒者,以身語意合一,不作一切諸法。云何為戒?所謂觀察舍于自身,奉獻諸佛菩薩。《大日經》卷二,入曼荼羅具緣真言品
【第16句】:用智慧探討人生真義,用毅力安排人生時間。圣人與凡夫的境界,最大的差異在于圣人可以自我掌握時空。
【第17句】:有些人的愛只執著于自己的眷屬,倘若眷屬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容易產生怨恨。
【第18句】:【禪語人生】也就是說,木乃伊以及特殊自然環境下形成的肉身不腐現象主要是依靠外力達成,而佛教的“肉身不壞”則是自力修行成就的結果,二者有著根本區別。
【第19句】:【禪語人生】要得臨命終時,不顛錯,要從如今做事處莫教顛錯,如今做事處顛錯,欲臨命終時不顛錯,無有是處。
【第20句】:【禪心佛語】沒有什么放不下的。你越放不下越有事,越擔心越有事。一切隨緣。活一天自在一天,活一天輕松一天,快快樂樂地活著,這就行了。
【第21句】:【經典佛語】“但是虛妄諸法集起”。這是佛法對心的一種特有的認識。
【第22句】:【禪心佛語】可知,心無雜念妄想,不打坐也是修行,心有雜念妄想,打坐也不能開悟。
【第23句】:要原諒一個無心傷害人的人;不能做一個輕易就被別人傷害的人。——啦嚴法師
【第24句】:【禪語人生】以不著相故,雖事來即應,而天君泰然不為所動;以相非斷滅故,雖心不著相,而條理秩然毫無廢事。
【第25句】:恒東法師:煩惱的心情,懲罰的是自己,不開心的日子,是把自己打折處理了,上蒼只眷顧那些堅強的人,不放棄信仰的人,快樂只圍繞那些知足的人。
【第26句】:【佛心禪語】不見己短,愚也;見而護,愚之愚也。不見人長,惡也,見而掩,惡之惡也。
【第27句】:【禪心佛語】學佛以因果為本,做人以誠信為本。人之一生,成因謙虛,敗因驕滿。
【第28句】:【禪語人生】智慧高的人,能包容,生活范圍就大,每一個人都喜歡跟他在一起。
【第29句】:【禪心佛語】對民眾來說,唯一的權力是法律,對個人來說,唯一的權力是良心。
【第30句】:【禪心佛語】所以說,禪就是我們眼前的一念心。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一切的法就是萬事萬物。
【第31句】:【禪語人生】夜晚來了我還依然睜著眼睛,是因為我看見了你留在月光下的痕跡。
【第32句】:【禪心佛語】你經常考慮自己的心情,然而對于“別人現在是什么心情”這一點,卻從來沒有想過。那么,你現在可以開始了。
【第33句】:【禪心佛語】三乘的修行雖然趨向不同的結果,但它卻是成佛的不同階段。
【第34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采一縷陽光,溫暖自己;掬一捧清泉,滋潤自己;拂一袖花香,芬芳自己;看一夕霞光,絢麗自己。用一種好心情,活一回自己的美麗人生。
【第35句】:【禪心佛語】生命中,有一個人可以去惦念,是緣分;有一個人惦念自己,是幸福。
【第36句】:菩薩摩訶薩修學一法通達一切法者,所謂般若波羅蜜。《勝天王般若經》卷一
【第37句】:【禪心佛語】事業上的機會錯過,還有機會;敬老盡孝機會錯過,永不再來。
【第38句】: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唐)玄覺《永嘉證道歌》
【第39句】:生命是有限的,成為夫妻更是前世修來的難得的緣份,只有同心攜手去走人生的路途才是真愛。擁有它、珍惜它是幸福的,不要親手毀掉自己的幸福。
【第40句】:三心二意無定性,四處徘徊不專精,盡管條條道路通長安,卻永遠無法到達終點!
【第41句】:【禪心佛語】若要身體好,飲食要吃少;若要人緣好,誠懇莫驕傲;若要家庭好,關懷最重要;若要事業好,勤勞來創造。
【第42句】:【禪心佛語】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有時候你必須跳出窗外,然后在墜落的過程中長出翅膀。現在的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前進的方向。
【第43句】:和人相比,我自慶運氣好,因為遇到南無阿彌陀佛。就像一只售貨攤上的泥鰍,遇到了放生的人,就能活命。
【第44句】:【禪心佛語】佛曰: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第45句】:【禪語人生】尤其是修心的功夫,更需從微細的念頭中去省察。越往內心深處進入,越會發覺深細潛藏的煩惱生起,阻礙了凈化的修行。
【第46句】:【圣經文案】4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創2:7)
【第47句】:【禪語人生】一片葉,落在哪里都是歸宿。一朵花,開在哪里都是芳香。一個人,走到哪里都是生命。一顆心,想到哪里都是情愫。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第48句】:【禪語人生】我們關心的,遠比我們知道的少;我們知道的,遠比我們所愛的少;我們所愛的,遠比我們能愛的少;我們所表現的,遠比真正的我們少。
【第49句】:【禪心佛語】成功就是不懈的努力加上一點點機會,努力是加法,機會是乘法,兩者兼備才會得到最大的結果。
【第50句】:信得即心即佛及,只是空信,須要行證。若無行證,徒信無益,豈有但以信字便為了徹耶?——《憨山老人夢游全集》
【第51句】:【禪心佛語】讓我們尊貴的心來做主,而不要讓那種俗賤的欲望來當主人。
【第52句】:佛說:能夠躬行忍的人,才能夠稱之為有力量的大丈夫。如果說他不能歡喜地忍受別人惡毒的罵聲,如同喝蜜糖水一樣,那么他就沒有真正得道,不能稱之為智慧人。
【第53句】:【禪心佛語】面對紛擾的世事,恩怨滾滾,得意淡然,失意坦然,流年似水,浮生如夢,輕輕的走過歲月,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攜一份生命的馨香,笑看風云,灑脫人生。
【第54句】:如果胡里胡涂地隨著過去的福延續現在的緣,生活如意順利而不再造福利人群的因,如此“享福了福”,福報享盡就沒有了,這就是不能惜福。
【第55句】:【禪心佛語】臨命終時你帶走了多少。人生之事,計較越多,煩惱就更多,越貪心,越痛苦。淡然知足,是一種徹悟。
【第56句】:【禪心佛語】哥哥的兩條腿在這次事故中殘廢了,這個變故使他痛苦至極。想自己幾年來無私付出,為何仍遭此大難?他叫弟弟背著自己又去了西山。
【第57句】:【禪心佛語】既然尷尬的局面已經不可避免,就應當拿出足夠的勇氣來面對現實,甚至直接向尷尬挑戰。
【第58句】:【佛心禪語】自由是一種保障無心犯錯的權利,并非拿來故意犯錯的權利。
【第59句】:【禪心佛語】所謂老參,是指親近過善知識,用功多年,經過一番鍛煉,身心純熟,理路清楚,自在用功,不感辛苦。
【第60句】:我們的快樂源于我們一直都祈望他人得到快樂,我們的痛苦源于我們一直只祈望自己得到快樂。
【第61句】:【禪語人生】學佛的孩子不變壞,學佛的老人不癡呆,學佛的少年永不敗。
【第62句】:如若你還記得我,可否托清風捎來桃花初開的欣喜,我好用粉紅桃花,鋪十里紅妝,只待與你俯首相依。
【第63句】:有的人說:“這是我的習氣。”你我他各有不同的習氣,將我的見解、思想與行為,全部歸納成習氣而不肯改過;任由自大驕慢、與人爭斗的心態一再產生,以致不能自制。
【第64句】:【禪心佛語】佛教的修行,以信為基礎,以解為先導,以行為落實,以證為圓滿,是為信、解、行、證。
【第65句】:諸法共相依止,如草木山河依止于地,地依止水,是一切各各相依。(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三十一
【第66句】:【人生四賤】可笑貧而無志;可悲無知無學;可惡賤而無能;可嘆老而虛生。
【第67句】:【禪心佛語】佛說: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漲落,浮浮沉沉方為太平。
【第68句】:【禪心佛語】來去自然,自然自在,心平氣和,永無止境。來來去去,去去來來,來了又去,去了又來,來也自然,去也自然。
【第69句】:【禪心佛語】今天自己不太好,是過去別人對我們太好。要想未來變得更好,就不要奢求別人對自己太好。
【第70句】:【禪心佛語】人生是海洋,希望是舵手的羅盤,使人們在暴風雨中不致迷失方向。
【第71句】:惱亂身心名煩惱障,覆所知境無顛倒性令不顯現,名所知障。《佛地經論》卷七
【第72句】:【邵康節養生詩】閑居慎勿說無妨,才說無妨便有妨,爭先徑路機關惡,退后語言滋味長;爽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輒為殃,與其病后須求藥,不若病前能自防。
【第73句】:【禪心佛語】生命的意義在于感恩,生命的意義在于社會責任、社會義務的落實。
【第74句】:【禪語人生】一個創業者最重要的,也是你最大的財富,就是你的誠信。
【第75句】:茶之歲月,壺里春秋,云卷云舒,演示著從容不迫、不驚不詫、不癲不狂,從而又澤蕩心靈,超塵拔俗。茶事是事,事到無心皆可樂;茗品須品,人非有品不能閑。
【第76句】:【禪語人生】學佛就是要調適這念心,使我們的心能平靜、無怨恨,不受外境好壞的影響而自我煩惱。能夠如此,學佛確實是“至道無難”,當下即是法啊。
【第77句】:【禪心佛語】太陽追不及月亮,黑夜無法超越白晝,它們各在一個軌道上浮游著。
【第78句】:零業障重、貪瞋盛、體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諸疾咸愈。(印光法師)
【第79句】:【禪心佛語】你給別人的,其實是給自己的。你若想被愛,就要先去愛人;你期望被人關心,就要先關心別人;你要別人對你好,就要先對別人好。
【第80句】:【禪心佛語】喋喋不休的人,像一只漏水的船,每一個乘客都想要趕快逃離他。
【第81句】:【佛心禪語】表現自己并沒錯,關鍵要有度,刻意地自我表現是愚蠢的,切記不要輕易賣弄幽默,別為炫耀自己的長處去尋找人家的短處,盡量不要表演“孔雀開屏”。
【第82句】:【禪語人生】許多人聽了佛陀的教導之后,依照教導去禪修、實踐,結果也覺悟了四圣諦,這些人就成為圣者,也成為佛陀的弟子。
【第83句】:【禪心佛語】生命是不停向前飛奔的旅程,一切逝而不返,且行且珍惜。
【第84句】: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壇經·般若第二》
【第85句】:【禪心佛語】區別大乘和小乘的關鍵在發心上,不管你修什么法門,首先要看你的發心。
【第86句】:【禪心佛語】寬容是雨露,可以澆灌心靈之花、滋潤大地萬物;寬容是美酒,能夠甘醇怡人;寬容是橋梁,能夠溝通心靈。
【第87句】:佛教不僅僅屬于佛教徒,佛教屬于一切信仰佛教和不信仰佛教的人。佛教是真正的公益,是超過陽光、空氣、水的公共資源、公共利益。
【第88句】:【禪心佛語】佛說∶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第89句】:凡事不要輕易說破,要懂得含蓄的美麗與高貴。(當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90句】:追隨好人學做好人,便是上乘佛道怎樣經營有價值的人際關系?佛日:擇其善者從之,惡者遠離之。我與善知識相隨,自致成佛。——《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第91句】:【禪語人生】因是什么?因就是你接觸一切人,做一切事的一切想法。果呢?就是咱們看到、遇到、摸到所感受到的,這為果。
【第92句】:想圓滿慈悲、成就智慧,開展濟世與引導人群的力量,必須先從調和自己的身心做起。
【第93句】:【禪心佛語】熱身莫教風寒受:隨氣溫寒熱加減衣衫,尤其是在汗水滿身時切忌招致風寒,造成四大不調、滋生病痛隱疾。
【第94句】: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唐)玄覺《永嘉證道歌》
【第95句】:【禪心佛語】如如者,無心之心,離一切相,眾生諸佛更無差別,但能無心,便是究竟。
【第96句】:以無著為方便圓滿智度,諸法性相不可得故。《大般若經》卷三,初分學觀品
【第97句】:佛說,人最靠得住的是自己,自修自得。佛又說,人最靠不住的也是自己,不修不得。
【第98句】:【禪語人生】有些決定,只需要一分鐘,可是,卻會用一輩子,去后悔那一分鐘。
【第99句】:【經典佛語】“浪漫”是一襲美麗的晚禮服,但你不能一天到晚都穿著它。
上一篇:佛法經典語段-經典佛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