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一切諸法,心為上首,若知于心,則能得知一切諸法。《大乘寶云經》卷五,安樂行品
【第2句】:把他人拿來作自己的鏡子,看到優點可以自我鞭策,看到缺點則自我反省。
【第3句】:【禪心佛語】人生不過三萬天,成功失敗均坦然,是非恩怨莫在意,健康快樂最值錢。
【第4句】:【禪心佛語】你越不需要向別人證明你自己,你的內心就會越安寧。
【第5句】:【禪心佛語】好的生活就是不瞎想,做得多,要得少,常微笑,懂知足。
【第6句】:【佛心禪語】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第7句】:達宿緣之自致,了萬境之如空,而成敗利鈍,興味蕭然矣。(蓮池大師)
【第8句】:【禪心佛語】吃飽肚子只能解決一時之需,而精神上的尊重卻能激勵人的一生。
【第9句】:【禪心佛語】三一、你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就沒有煩惱。
【第10句】:【禪心佛語】將別人當做呆子的人,到最后總是往往會發現,真正的呆子不是別人,是自己。
【第11句】:【禪語人生】以外表來評斷一個人的好壞,往往被不實的包裝所蒙蔽。
【第12句】:【禪語人生】這兩點正說明了人生佛教的對治處與過重人本的過患。
【第13句】:【磨煉與財富】人世的艱難與磨煉,就是一種考驗和修煉,也可能就是幸福和財富的基礎。
【第14句】:【禪心佛語】人活一世,必須要對自己有一種清醒的認識,才能活得明白,活得真實。
【第15句】:【禪心佛語】能不亂丟垃圾,隨時清撿垃圾,都是做的功德。
【第16句】:【禪語人生】相信自己比依賴別人重要,用盡心機不如靜心做事。
【第17句】:【禪心佛語】絕望定律:永遠不要絕望,即便失明了也還可以用心去感知。
【第18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以佛法做人間事,在人間修佛法行。
【第19句】:【佛、神、人】佛是善于了卻俗塵的神仙,也是善于了卻煩惱的圣人。
【第20句】:【禪心佛語】佛教出發的動機在慈悲,佛教施展的手段在方便。
【第21句】:【佛心禪語】超越迷情小愛,才能愛得一方心無掛礙,一方解脫自在。
【第22句】:真正的圣人,既強又柔。他的強是柔中帶剛,剛中帶柔;柔能調服眾生,剛能堅強己志。
【第23句】:【佛心禪語】財富并不屬于擁有它的人,只屬于享用它的人。
【第24句】:我們要在結緣中成就自他。因為人生在世,唯一能夠積極主動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結緣。
【第25句】:【禪心佛語】隨緣是一種平和豁達的人生觀,也是一種超然的境界。
【第26句】:思維法義不僅僅是去找一些談話的資料,而是要找到治療自己煩惱疾病的藥方。
【第27句】:【禪心佛語】如果活著必須有些輝煌色彩,慈悲就是最好的顏料。
【第28句】:【經典佛語】“沒有時間老”,這句話后來一直在大智的耳邊響著。
【第29句】:【佛心禪語】凡事不知足,就會不滿意;不滿意,就會有遺憾。
【第30句】:【佛心禪語】足恭偽態,禮之賊也。苛察歧疑,智之賊也。
【第31句】:【禪心佛語】妄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能騙你一時,而它卻會騙你一輩子。
【第32句】:施勞于人,而欲望佑,殃咎歸身,自遘廣怨。《法句經》卷下,廣衍品
【第33句】:【禪心佛語】當你的基本生活已經滿足的時候,剩下的金錢就是數目字的游戲。
【第34句】:【佛心禪語】不如人處勿自嘆,需知天外有天;勝于人處勿自傲,當念人外有人。
【第35句】:【禪語人生】只有無我、無求,不計較得失者,才能收獲無限的幸福。
【第36句】:離諸諂誑心清凈,常樂慈悲性歡喜。《華嚴經》卷七,世界成就品
【第37句】:【圣經文案】421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西3:2)
【第38句】:但能摧自忿恚心,一切怨敵皆調伏。(古印度)月稱《入菩薩行論》
【第39句】:【身心自在】待人處事誠正信實,問心無愧,就可以皆大歡喜,身心自在。
【第40句】:【禪語人生】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幸福感卻越來越少,就是因為欲壑難填,永不知足。
【第41句】:【禪心佛語】感覺迷失時不是你迷路了,而是找到正途前的必然之路。
【第42句】:【禪心佛語】圣眼與圣耳能引領我們趣入涅槃,讓生命沒有苦惱。
【第43句】:佛法不是反對、摒棄一切追求,而是要讓一切追求在道德的規范下得到合理的實現。
【第44句】:【禪心佛語】改變定律:讓事情改變先改變自己,要讓事情變得更好先讓自己變得更好。
【第45句】:【禪心佛語】離妄想顛倒無真如佛性。離貪嗔邪見,無菩提涅盤。
【第46句】:對己知足,對人無爭,人與人之間以善善念、善行互動,自然平安自在。
【第47句】:【禪心佛語】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第48句】:【圣經文案】318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欲。(羅13:14)
【第49句】:【經典佛語】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六祖大師)
【第50句】:【禪語人生】我們要以一顆超越的心,尊重、容納異己的存在。
【第51句】:【禪心佛語】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占盡,聰明不可用盡。
【第52句】:將人生的挫折視為教育,不畏艱難、愈挫愈勇,即是生命的勇士。
【第53句】:【圣經文案】82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詩133:1)
【第54句】:【佛心禪語】有禮的人,人見人歡喜;講理的人,人見人尊敬。
【第55句】:【禪心佛語】好耳朵就是順風耳,什么話一聽到,都知道說的什么。
【第56句】:【佛心禪語】白馬紅纓衫色新,不是親家強來親。一朝馬死黃金盡,親者如同陌路人。
【第57句】:【佛心禪語】不是需要更多的知識,而是需要更好的狀態。
【第58句】:【禪心佛語】持戒不但得到人天安樂,還能養成道德完美。
【第59句】:【禪心佛語】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
【第60句】:恭敬、贊美、包容,是待人處世的三部曲。(當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61句】:【佛心禪語】生死大事,能看得開、想得通,就能安然自在。
【第62句】:看世界不光要用眼睛,還要用心。失去欣賞能力的人是可悲的,他的心已經變得衰老。
【第63句】:【禪心佛語】福報升上去了,生活自然會好,自己的想法、愛好、追求也會跟著改變。
【第64句】:【禪語人生】心要跟小孩一樣,很單純、很簡單,才能很快進步。要簡單,但不要簡陋。
【第65句】:【禪語人生】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如有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第66句】:歡喜,隨喜以樂為食,如光音天。《法句經》卷下,安寧品
【第67句】:【佛語摘抄精選】能善行禮節,常敬長老者,四福自然增:色、力、壽而安。(《法句經》)
【第68句】:【禪心佛語】冷酷的「傳言」如在車輪上滾動,在它前進中每經一手,都替它加上潤滑油。
【第69句】:能夠潛移默化影響人、改變人的人文活動可以文化概括之。
【第70句】:【禪心佛語】是是非非終散去,煩惱不過一場霧,天地空空蕩蕩,人間依然悠悠。
【第71句】:【禪語人生】用感恩的心、用報恩的心,來做服務的工作,便不會感到倦怠與疲累。
【第72句】:【禪語人生】知道自己的缺點俞多,成長的速度俞快,對自己的信心也就俞堅定。
【第73句】:汝是何等根機,而欲法法咸通耶?其急切紛擾,久則或致失心。(印光法師)
【第74句】:【禪心佛語】佛教的信永遠是知見的問題,不是相信的問題。
【第75句】:【禪心佛語】生命素質高的人生下來就不平凡;而生命素質低的人一時也很難提高。
【第76句】:【禪心佛語】人們常常畏懼命運的不可抗拒,那是因為他們已經完全被命運扼住了咽喉。
【第77句】:【禪心佛語】世間人所謂的「愛」,在「永恒」的辭典里找不到。
【第78句】:來的歡迎,走的目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然若處,冷暖自嘗。
【第79句】: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云;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一無盡藏
【第80句】:【佛語禪話】談“利”要談天下利;說“愛”要說眾生愛。
【第81句】:【禪語人生】心不明來點何燈,意不善來誦何經,行不誠來吃何素,贍不孝來齋何僧。
【第82句】:【禪語人生】心無形相,智慧亦無盡。故云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
【第83句】:【禪心佛語】人性本凈,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凈,起心著凈,卻生凈妄。
【第84句】:【佛心禪語】別對那些不喜歡你的人白費唇舌,行動才能令他印象深刻。
【第85句】:【禪語人生】我是心眼小,但是不缺,我是脾氣好,但不是沒有。
【第86句】:已得人身不思正法,如至寶山空手而歸,實在是無意義的事。(宋)岡波巴《寶鬘集》
【第87句】:【禪語人生】一個自然人必定會愛自己的子女,但只有受文化熏陶的人,才會孝養父母。
【第88句】:【佛心禪語】不要動心。不安定的心是這片不安定土地上最悲慘的財物。
【第89句】:所以,只有把握當下,享受當下的人生,才能切身感觸到幸福的喜悅。
【第90句】:人如能跳脫開來,把自己也當成觀看的對象,事理才真能看得清、分得明。——證嚴法師
【第91句】:把貪念轉為滿足,把滿足化作慈悲;如此,不但能自我滿足,還可發揮“用慈施悲”的愛心。
【第92句】:【禪心佛語】山不在高,有樹則名;水不在深,清澈則明;朋友間不在多,心誠則行。
【第93句】:【禪心佛語】成熟的人生觀必須能從多方面去了解人生,而對眾生產生一種悲憫與恕道。
【第94句】:【佛語摘抄精選】人以身為本,本以心為柄。本在心莫邪,心邪喪本命。(《寒山詩集》)
【第95句】: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維摩經》卷中,問疾品
【第96句】:【禪語人生】有一次,他將自己的書籍呈送給黃檗禪師,希望能得到黃檗禪師的指點。
【第97句】:吉祥,就是一切災患惡事不近身,凡事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吉祥就是福。
【第98句】:【禪心佛語】如果想拒絕誘惑,就要把心放得遠一些,把目標定的更明確。
【第99句】:【禪心佛語】將心放在行走發生的動作本身,就是正念;清楚地了知行走,就是正知。
上一篇:佛語的文案,錯過就太可惜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