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谷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于如來。以此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
【第2句】: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可以讓我們心緒平穩,不驕不躁。不管處于何種境地,一份良好的心態總會讓你有所受益的。
【第3句】:【心靈禪語】有沒有是非之心,是不是向善去惡,應該是“圣人”與“小人”之間的最基本的區別。
【第4句】:佛陀在人間,無非是要教導眾生自覺與佛同等的智慧,也要教導眾生與佛有同樣的自性,都能修持慈悲與智慧。
【第5句】:【禪心佛語】晨鐘幕鼓,緣起緣滅皆由天,在嘈雜紛亂的人群里,保留一種恬然一份悠閑,守一窗燈光,與一份淡淡的心境,讓清澈的思緒凈化歲月的浮華,愛恨不過在一線間,相逢一笑恩仇泯。
【第6句】:【禪心佛語】生活的活潑在于心地的運用與協調,世事百態,灑脫從容,心地悠然,看花開得欣然,賞花落而瀟然,人生在世間,喜悅,平和,開朗,和氣。
【第7句】:【禪語人生】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變污濁,一杯污水卻不會因一滴清水的存在而變清澈。
【第8句】:【禪語人生】郁郁黃花,無非般若。人生百年,都應盡情淺笑,留得款款清歡。許多紛紛擾擾,在茶靡之前,不妨飲一香茗,得幾縷清雅,讓世間的微塵與污垢都埋葬在日落的余暉里。
【第9句】:【禪語人生】無限輪回,一切眾生都曾作過我的父母,因此要孝順一切人,恭敬一切人,在有差別的緣起下,去實踐平等的大愛。
【第10句】:但了妄念無生,即是真心不動,此不動之外,更無毫厘法可得。(五代)延壽《宗鏡錄》卷五
【第11句】:【禪心佛語】生為一個中國人是多么幸運啊。太平盛世出家學佛,建寺安僧、弘法利生是出家人最基本的事務,鞠躬盡瘁難報佛恩國恩之萬一。
【第12句】:人人應該自謙,在一個團體中生活,才能培養“和”的氣氛。不要自認為事事比人能干而耀武揚威,敗壞了修善的形象,也破壞了別人對己身的觀感。
【第13句】:【禪心佛語】佛法中所說的業力,簡單地說,有善業、惡業兩種類型;還有定業和不定業、共業和不共業、引業和滿業。
【第14句】:路逢險處,為人辟一步周行,便覺天寬地闊;遇到窮時,使我留三分撫恤,自然理順心安。
【第15句】:【禪語人生】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
【第16句】:【禪語人生】信佛不要有門戶之見,不要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一有這個念頭,就不堪造就。每個佛教徒,應包容一切,愛護一切,佛教里沒有敵人。
【第17句】:【佛心禪語】追逐獵物僅僅靠猛跑是不夠的,尤其在對付大群獵物的時候,必要的準備和步驟是獲得成功的基礎。而謀劃是實現這一切的唯一保障。
【第18句】:【佛心禪語】和尚只要做到專心,就會撞好鐘。同樣,我們只要用心就沒有做不好的事,沒有什么攻克不了的難關。
【第19句】:【佛心禪語】幫助別人要看自己的能力,還要看對方的貪婪程度,要多做雪中送炭、渴中送水的事,少玩虛的,否則你就假裝什么都沒看到。
【第20句】:【用佛心看人】學佛的修養,是要每個人保持平等心,看見任何人都能起歡喜心。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
【第21句】:無論外界怎樣,我們都應該隨時提醒自己不要有一絲一毫的浮躁,只有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生活,才能保持寧靜平和的心態,為每一個目標做好充足的準備,耐心做好每一階段的事,最終獲得成功。
【第22句】:若于出家一切人前起惡心者,則同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前為惡無異?!洞蠓綇V地藏十輪經》卷五
【第23句】:【禪語人生】我們往往認為:“某某人侮辱我、某某人傷害我?!卑涯切┩庠诘娜嘶虮娚暈榱藬橙耍@是錯誤的。什么是真正的敵人?就是煩惱、習氣。如果你明白了這個道理,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開悟。
【第24句】:【禪語人生】小苦惱,會使我們脫離自己,可是大苦惱會使我們回到自己。有裂痕的鐘,聲音是混濁的,把它分成兩半,聲音將又變得清脆。
【第25句】:【佛家禪語】以“念純”自修——心念單純能自愛;以“心寬”待人——廣結善緣心寬闊。
【第26句】:【禪心佛語】凡事都會過去。牢記這項領悟,就可以保持心情的平衡,即使面對逆境也可以沉著鎮定。
【第27句】:【佛心禪語】愛心的概念極其深厚廣闊,像久遠的高原,像廣闊的海洋。不,什么都無法比擬,因為愛心布滿宇宙,無邊無際;因為愛心貫穿歷史,并且將永遠沒有終點。
【第28句】:【禪語人生】用功就是要把這個真如妙心好好地守著,死活也守著那念清凈,慢慢就會起作用,就會發光,就會有神通。
【第29句】:【佛心禪語】在精神理想和現實世界的沖突中,我們的內心早已經被撕得四分五裂,然而我們究竟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困惑迷茫?我們究竟是怎么迷失了自己呢?
【第30句】:【禪心佛語】能夠對別人的贊嘆,不改從容。能夠對別人的粗俗,不生厭離。能夠對別人的錯誤,不生仇恨。
【第31句】: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亂云飛渡才識勁柏風姿。古今難處有人間樂處有,天下易處無世上仙境無。盡心盡力未能十分盡職,任勞任怨不敢半點任功。開卷有益知識就是力量,自強不息光陰貴于黃金。
【第32句】:【佛語摘抄精選】父母恩深重,恩憐無歇時,起坐心相逐,近遙意與隨。母年一百歲,常憂八十兒;欲知恩愛斷,命盡始分離。(《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第33句】:【佛心禪語】不要貪多,做精做透很重要,碰到一個強大的對手或者榜樣的時候,你應該做的不是去挑戰它,而是去彌補它。
【第34句】:【禪心佛語】迷時人逐法,解時法逐人。解時識攝色,迷時色攝識。但有心分別計較自心現量者,悉皆是夢;若識心寂滅,無一切念處,是名正覺。
【第35句】:【禪語人生】有些事情,只需藏在心底,不必與人說,不須任何人懂。任憑時光打磨,如人飲水的合離悲歡,終有一天我們都會因此變得更加強壯,我們都一樣,總要那些與這般,嘗盡百毒,才會不侵。
【第36句】:【經典禪語】人生本來就是五味雜陳,生活考驗每一個人的毅力和堅持,能不能直面生命的痛苦,去接受,去改變,去勇敢,但一定不能軟弱與逃避,幸福不會眷顧那些茫然的人,幸福需要一種自在與灑脫。
【第37句】:【禪心佛語】當我們的內心狀況非常糟糕的時候,比如:與家人或朋友吵架、被別人侮辱時,立即停下來看看:到底誰在不開心,不高興者究竟是什么?其答案也許會改變我們的人生。
【第38句】:【時間與財富】善于利用時間之人,將會擁有更多的財富;虛度時光的人,就會失去人人都想得到的東西。
【第39句】:【禪語人生】在大的過渡時期,免不了困難重重,荊棘遍地,但做事情之前,需要我們的耐力,需要我們敢闖敢干,不怕失敗。
【第40句】:【佛語摘抄精選】快馬顧影,馳走不同;駑馬加諸杖挫。若不自誡,要假他呵,反增觸惱,益罪尤深也。(《法苑珠林》)
【第41句】:【禪語人生】要是我能夠為自己安排自己的葬禮,除了我音樂界的好朋友之外,我最希望聽到的,就是從香港來的小朋友的歌聲,因為那是我生命最美妙的起點,也是我生命最完美的終結。
【第42句】:【禪心佛語】從清晨到夜晚,從寒冬到春天,每個人只活在他站立的地方,活在他呼吸的瞬間。
【第43句】:【圣經文案】297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幺?(羅6:3)
【第44句】:【禪語人生】一旦開悟,任何事都變得簡單,我們自然想的快,做得快,適當時機會做正確反應,這就是成功要訣。
【第45句】:【禪語人生】真正修道人,“舉動行為管自己,行住坐臥不離家”。不要做鏡子,專照人家,不照自己。
【第46句】:【佛心禪語】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第47句】:【禪心佛語】凡事盡可能經由自己的眼睛確認判斷后,再決定下一步的動作,別太依賴自己之外的人事物。
【第48句】:【禪語人生】有人說愛情是上輩子欠下的情債這輩子來還——我上輩子一定俗不可耐,所以今生無債可還。
【第49句】:物質富有、地位崇高,都是空虛的架構;真正的富有是心的富有——富有愛、富有慈悲。真正的動力是心力;擁有這分愛心動力作基礎,還有什么不能改革、不能引導的呢?
【第50句】:【經典禪語】生活的壓力,不等同于生活的壓迫,人生山一程水一程的向前,風一程雨一程的磨練,活的是一份從容和淡定,是努力,不是急躁,是向前,不是追趕。
【第51句】:一個人的習氣很難轉變,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也只是難移而不是不能移,只要我們的正念強大,我們就可以更正已經持續了多生多劫的痛苦和混亂的惡性循環。
【第52句】:在禪者所謂的一炷香里,心能橫遍十方,機能豎窮三際,心機能與無為法響應,雖然「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了。
【第53句】:縱使有錢難買命,須知無藥可療貧。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幸災樂禍不足取,替人分憂是真君。天旱莫望疙瘩云,人窮少登親戚門。
【第54句】:【圣經文案】223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可12:31)
【第55句】:【安分守己】佛陀常教導我們:要安分守己,守住清凈無為的心,讓心時時寂靜。靜自然人安分,人安分就能過著和樂的日子。
【第56句】:【禪心佛語】生活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時時處處都是享受,關鍵是你有沒有發現美好事物的心。這顆心就是我們所說的“活在當下”。
【第57句】:【禪心佛語】是時候了。好好地做個凡人。不和別人吵架。不需任何解釋。不論是否愛過。不說臟話...一日三餐一個不能少。11點之前睡覺...其實這些,我都做不到。
【第58句】:人生在路上,既然可以悲傷,一樣可以寬恕,相逢一些故事,可以哭半天,何必怨一生?如果能思考到煩惱的虛幻,都來自于內心和外部世界的比較,人生做什么都是經歷,但總不能做了煩惱的郵差。
【第59句】:【禪心佛語】人間霧,心頭霧,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來時浮云遮望眼,明月清寒上心頭,用心處,不是恩怨便是情仇。
【第60句】:又如沙漠中的白蟻世界,白蟻群默默地工作,在廣大無邊、空無一物的沙漠上,筑起美麗又壯觀的白蟻之塔,一座座方向整齊地向著太陽,形成美麗的景觀。
【第61句】:我在孤獨時,醞釀出幾許靜謐的禪意,終于發現,原來一個人的天空,也可以那么藍,那么純凈。終于領悟這種孤獨的享受,也是許多世人一生達不到的意境。
【第62句】:人世間的相遇皆因緣份,感恩世間所有的緣,眼光交匯的那一刻,抵得上人間萬千的暖。而懂得便是開在心靈上柔媚的花朵,一段文字,因為有人讀懂而有意義。一個人,如若有人懂得,便是幸福。
【第63句】:【禪語人生】學佛跟不學佛的差別在哪里呢?因為心念不一樣,想法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對佛法感興趣,有的人對佛法不感興趣。
【第64句】:【禪心佛語】每一個眾生最寶貴的是自己的生命,殺了他,他最惱恨,冤仇結得最深,所以說殺業最重,每一個眾生最珍貴的還是自己的生命,救了他,他最感激,福善積得最深,所以說放生第一。
【第65句】:“雁渡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風吹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毙扌姓叩男木?,就是“過而不留”。
【第66句】:【羅狀元醒世詩其15】看破紅塵待如何,猶如新燕補舊窩。到頭辛苦還辛苦,一世逐波枉逐波。積萬黃金空白首,爭名奪利盡虛浮。萬般算起渾如夢,何不回頭念彌陀。
【第67句】:【禪心佛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的遠大目標要靠腳下每一步來實現,千頭萬緒的工作也一定要一件一件地來完成?!按宋唇K,彼勿起”,只有守一不移、心無旁騖,才能卓有成效。
【第68句】:【禪語人生】心態并不是這樣,心態不是孤立的,心態不能離開條件,不能離開經驗。離開了經驗,思維將是一片空白。
【第69句】:平常要多調伏自己的心念,培養正確的人生觀。若能降伏“憂煩”的魔軍,看淡世間的利欲,得時不貪著,失時無掛礙,這才是步入解脫門。
【第70句】:這個世界怎么改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內心的世界,不要陷入外境的迷思,平添煩惱。我們常因外境心生分別,一句好話上天堂,一句批評,茶飯無味,輾轉難眠。
【第71句】:不悲不喜,不憂不懼,淡然,從容,任世事如流,內心安之若素,或許,只有山川草木才有如此的通透與禪悟。
【第72句】:茫茫四海人無數,哪個男兒是丈夫。陋室坐消無事福,閑居補讀未觀書。窗對青山門對柳,胸藏遠志壁藏書。愿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
【第73句】:每一個日子,我們都應該這樣度過,知足而感恩,自信而包容,快樂而堅定,給心一片陽光。
【第74句】:【佛心禪語】不善于把握住總別,往往被小事給纏死了。所謂“心生種種法生”,沒有正確的所緣境,人就會很累。從大的方面下手,反而更容易提策心力,更容易解決問題。
【第75句】: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戒,五者念施,六者念天。修此六念,則法增長,無有損耗?!堕L阿含經》卷二,《游行經》
【第76句】:佛法有“萬法歸一”之說,日子要一天一天地過,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人生就是這樣簡單,把“一”做好即可,何必為無限的時空煩惱呢?
【第77句】:原夫真參實悟者,先須叩己,發輝本有之靈明;后必遇人,究徹向上之巴鼻。(明)慧經《壽昌無明和尚文案》卷四
【第78句】:妄想并不是心之外的某種實在的東西,它如同覺照一樣,同是心的一種作用,只不過覺照是清凈的,妄想是染濁的而已。
【第79句】:【禪心佛語】人能以待死者之心待生人,則其取材也必寬;人能以待初交之心待故舊,則其責備也必恕。
【第80句】:【領袖人物】如果你能為他人的利益而站起來呼吁,如果你能把握機遇,如果你能保持健康的身體,并且具有超人的智慧、超人的膽量,你就可能是一位領袖型的人物。
【第81句】:【禪心佛語】誠實的面對你內心的矛盾和污點,不要欺騙你自己。因果不曾虧欠過我們什么,所以請不要抱怨。
【第82句】:對大家都認為很時尚、很開心的事,淡然處之。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活法,沒必要看見別人跳舞就扭屁股,保持自己的獨立性,永遠是最時尚的。
【第83句】:【禪心佛語】人生一世光陰極為有限,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平平常常、歡歡喜喜過一輩子,即使對方有什么對不起自己的地方,也要出于一種相互的關愛給予諒解,這樣的人就會有一種和睦的人際關系。
【第84句】:一般人由于面對的是事業、領導、管理。等,缺少能夠讓人培養慈悲的環境,所以容易心浮氣躁,多瞋易怒。
【第85句】:【禪語人生】言行:良好的心境和行為可幫助人們將來誕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脫。
【第86句】:進止安徐如象王,勇猛無畏猶師子,不動如山智如海,亦如大雨除眾熱?!度A嚴經》卷十八,明法品
【第87句】:【禪語人生】修道,你有什么思想,就會有什么鬼。所謂鬼就是一股陰氣,你有什么不好的思想,陰氣就來了。你要是一改變你的思想,陽光就照進來,就有智慧了。
【第88句】:【愿云禪師戒殺詩】千百年來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第89句】:生命的實現與生活的開展,需要寬廣的心理生活空間,因此,“放下”和“空”是每個人所必需的生活藝術和智慧。——鄭石巖
【第90句】:【佛心禪語】總而言之,撤銷寺院門票是眾望所歸,當下正是抵制“挾佛斂財”的關鍵之時,各寺院應把握時機,萬勿無所作為,充當了挾佛斂財者的墊腳石。
【第91句】:學佛修道的意義在于,明白外界境遇只是幻影,如同早上的迷霧,當陽光出來時總會消散,從而很快從不良情緒中走出來,保持寧靜快樂的心境。
【第92句】:菩薩不以欲因緣故,惱一眾生,寧舍身命,而終不作惱眾生事?!度A嚴經》卷十九,十行品
【第93句】:也許一生,就是一句話,也許一段經歷,就是一個章節,也許的也許,就是一次嘆息一種結局。這本書,其實只有自己能讀懂!
【第94句】:【禪心佛語】認識到我們的所見所聞都是假象,認識到此生都是虛幻,我們才能真正認識到佛法的真相。
【第95句】:【禪語人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體實踐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從“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來著手。
【第96句】:【禪心佛語】慈悲心不是要自己去喜歡我們所不喜歡的,而是要能允許它的存在,并且愿意與它和平共存,乃至放下。
【第97句】:【禪語人生】擁有財富,不是想買高官厚祿,而是能廣結善緣;擁有財富,不只用來滋養色身,還要長養善緣慧命。
【第98句】: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梵網經》卷下
【第99句】:過去有位大德曾說:“學道,悟之為難?!币馑际钦f,要真正體會道理中的精粹,實在不簡單。
上一篇:道語禪心-佛心禪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