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創業路上需要激情,執著和謙虛,激情和執著是油門,謙虛是剎車,一個都不能缺少。
【第2句】:或有人來截手足,不起瞋恚忍力強,如海含容無增減,此名忍度不應棄。《增一阿含經》卷一,序品
【第3句】:眼色等不名為縛,貪喜為縛,破貪喜故心得正解脫,正解脫心能人泥洹。(古印度)訶梨跋摩《成實論》卷十一
【第4句】:【佛心禪語】孤獨就是在你寂寞的時候找不到人來陪,開心的時候找不到人分享你的快樂。所以“如果你喜歡的人不喜歡你,那么就算全世界的人都喜歡你,還是會覺得很孤獨吧?”
【第5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界上煩惱的事情很多,譬如我們身體上有老病死的煩惱,心理上有貪瞋癡的煩惱,我們的煩惱真有如大海的深廣、樹林的茂密,起惑造業,流轉生死,皆由煩惱所致。
【第6句】:【佛家禪語】不殺害生命,不欺蒙眾生,只愿利益有情。回中的一切蕓蕓眾生,皆是往昔曾做過我們的大恩父母。
【第7句】:【禪語人生】我們應該經得起各種物欲的考驗,堅守正義守持清心寡欲這樣最終才能避開災禍迎來吉運。
【第8句】:【禪心佛語】當你不再需要通過別人的認可來證明自己的時候,你就真的強大了,請記得守住內心的淡定與寧靜,才能在茫茫的人生旅程中欣賞到美麗的風景。
【第9句】:【佛心禪語】做事要果斷,要雷厲風行,不可慢吞吞,猶豫不決。否則,會毀壞前程。有史以來,成大事者在處理事情時都會當機立斷,拿得起放得下,干凈利落。
【第10句】:【禪心佛語】使用雙手的是勞工,使用雙手和頭腦的舵手,使用雙手、頭腦與心靈的是藝術家,只有合作雙手、頭腦、心靈再加上雙腳的才是推銷員。
【第11句】:不去抱怨,也不值得抱怨,這個世界,看不慣的事情很多,抱怨,只會使你傷情;不去怨恨,也不用去怨恨,每個社會,都有不公不平,怨恨,會使你失去包容。
【第12句】:【禪心佛語】人無常勢,水無常形,人生如夢,暮然回首萬事空。嬉笑怒罵即是生活,花開花落便是人生。走過的都是春秋,看過的都是浮云,看淡了春秋,自然看淡了如夢的浮生。
【第13句】:人在塵世走一遭,得到的都是虛名浮利,無論修行多么高深的禪師,到頭來也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和尚。洞山禪師不戀閑名的姿態實在灑脫至極,小和尚的做法也充滿智慧。
【第14句】:問:“信佛之人,未知可以深信命卜相士所判斷之命運否?”答:“命由心造,相命之士豈能支配我心?沙彌救蟻延命之事,是其前鑒也。”——李炳南居士
【第15句】:【禪心佛語】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陽強則壽,陽衰則夭,所以陽氣決定長生。
【第16句】:有些人,有些事,只有用心去體味,才能了解得更真實。把心放平了,一切都會風平浪靜;心放正了,一切都會一帆風順;心放下了,快樂與幸福也就隨之而來。
【第17句】:想想看,這個世界,除了自己,還有誰能讓你擁有自由呢?自由與束縛,其實就在一念之間,拋開思維的枷鎖,便是自在。
【第18句】:【禪語人生】我們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看到親戚朋友們的生活情況,甚至他們死了以后去哪里。但是,最好也讓他到極樂世界比較好。不能到極樂世界的話,一般下三惡道的比例極高。
【第19句】:【禪心佛語】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聾半啞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賢。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親半愛半苦樂,半俗半禪半隨緣。
【第20句】:法譬如水,能洗凈眾生被污染的心;法譬如藥,藥無貴賤,能應病即是良藥。歡喜心即是一帖良藥。
【第21句】:【禪語人生】要調心,少欲知足是法寶,一切隨緣是妙方。少欲知足,心就安泰;一切隨緣,心就自在。心能安泰自在,自然心平氣和。
【第22句】:【凈蓮出泥不染塵,拈花微笑慈悲心常修心】1.簡單快樂的真諦。2.積善就是積福,愛人就是愛己。3.心凈如鏡,胸懷似海。4.抱樸守拙,無欲則剛。
【第23句】:【禪語感悟】佛光禪師開示說:“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寬恕別人就是解放自己,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第24句】:【禪心佛語】歲月不可留,往事不可追,生活中太多緣分,讓心感慨;也許,生活中很多遺憾,讓心無奈;也許,有諸多糾結,一直無法釋懷。但是,活著,就是一種感動,生活著,就是一種最美。
【第25句】:【禪語人生】有時候看起來,現代人吃得好、穿得靚,似乎很成功,可在心靈層面,現在的人卻遠不如古人,尤其缺乏承受壓力的能力。因此,我們很有必要汲取古人的智慧。
【第26句】:【禪心佛語】時刻告訴自己:少為自己謀幸福安樂,多為別人做事情,廣結善緣,在善緣中,體會感恩知足的快樂。這也是我人生的目的。祖師大德這么過來,我也要這么努力。
【第27句】:【禪語人生】有一所尼姑庵遠近馳名,大家都稱之為萬燈庵;因為其中點滿了燈,成千上萬的燈,使人走入其間,仿佛步人一片燈海,燦爛輝煌。
【第28句】:【佛心禪語】做人三要:一要恩怨分明、敢作敢為、敢拼敢搏。二要視野開闊,心胸豁達、心態平和。三要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信心、給人方便。
【第29句】:【做人要心善的文案禪語】文字終究是點滴,念想,且滄桑。執筆也只是心路的悲與喜,或回憶,或感慨,別無它意。經年過后,仍淺笑若夢,紅塵只是回眸一笑,僅此而已。
【第30句】:有時候一句話就能讓我們淚流滿面,有時候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遠的路。淚流滿面是因為內心還溫柔,咬著牙走了很遠的路是因為依然倔強。對于這以后遙遠的未知的生活,我們溫柔的倔強。
【第31句】:【禪心佛語】佛法說萬法皆空,萬事萬物本無永恒,一切終將消散,教人們不要執迷于萬事萬物之中,使身心不得自在。
【第32句】:【禪語人生】一切苦或樂的感受,一切悲或喜的經歷,最后都將成為云煙,都將回歸“空”的本來面目。
【第33句】:【佛心禪語】燕山窩,向陽坡,野老筑巢在百合。無車簡出少生事,陋室常守安且樂。生滅是相,來去是客,掛什么?
【第34句】:離心無佛,離佛無心,亦如離水無冰,亦如離冰無水。凡言離心者,非是遠離于心,但使不著心相。——《達摩大師血脈論》
【第35句】:才華洋溢的人,一方面很容易達到目的,很快就獲得世俗的滿足;另一方面,卻因所求沒有止境,不易尋得內在的圓滿,才華反而成了自苦的根源。
【第36句】:【禪心佛語】惡劣的環境只會讓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珍惜你的對手,因為有他的存在,才會讓你不斷進步,不斷強大。在面對其他的對手時,你回發現,你從你的對手身上得到了許多。
【第37句】:【禪心佛語】如果你總是因為只看到這個世界上消極的事而不敢邁出第一步,那你永遠也不會擁有這種關系。
【第38句】:這個世界上,陪伴我們最多的人就是我們自己。但我們常常太過關注別人,而忽視了自己。在人群里,你看到的總是別人,你追著別人的步伐,以為那就是你想要的,可是你有沒有停下來過,問問自己的心。
【第39句】:【佛語悟道】人活在世上要有極大的誠信,崇高德行的可貴勝過黃金。如果所到之處都能夠得到別人的接納和配合,就能夠肯定地知道自己沒有做過愧對別人的事情。
【第40句】: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此丘,當持凈戒,勿令毀犯。《佛遺教經》
【第41句】:補特伽羅無我者,謂離一切緣生行外,別有實我不可得故。諸法無我者,謂即一切緣生諸行性非實我,是無常故。(古印度)彌勒《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三
【第42句】:【佛心禪語】三寶加持的陽光下成長的我,由于獲得恩德善知識的正確引導,堅定地認知心中本來具足愛心的明燈與智慧的光明,再也不怕生命的夜路,也不畏輪回的黑暗。
【第43句】:譬如有人塊擲獅子,獅子逐人而塊自息。菩薩亦爾,但斷其生,而死自滅。犬唯逐塊,不知逐人,塊終不息。外道亦爾,不知斷生,終不離死。《勝天王般若經》卷三
【第44句】:所謂“方生方死”,是說我們生的起點,也正銜接著死的那一剎那,這兩個點是可以重疊的。——耕云先生
【第45句】:人常說,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金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可見,金錢對于人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但是人切忌將錢財看得過重,更不要去刻意追求。因為,錢財不過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第46句】:禪不是佛教專有的,也不是佛陀創造的;但是禪是佛陀發現的,是每一個人都有的。說穿了,禪就是人間佛教。
【第47句】:【禪心佛語】第一,做生意就要成功,就要賺錢。我想全世界都存在這樣一種觀念,一個追求精神生活的人不應該賺錢,不應該富有。一旦他有錢,就認定他違背了嚴苛的戒律。
【第48句】:【禪語人生】一切法本空,心即不無,不無即妙有。有亦不有,不有即有,即真空妙有。
【第49句】:【佛心禪語】總之,修行本身是一個不斷提升自己,拓展自己的過程,要把修行與日常生活打成一片,需要堅持不懈地努力,修行是無止境的。
【第50句】:嚴著此心以拒外誘,須如一團烈火,遇物即燒。寬著此心以待同群,須如一片春陽,無人不暖。
【第51句】:【禪心佛語】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事。心靈的寬度,不是你認識了多少人,而是你包容了多少人。做人如山,望萬物,而容萬物。做人似水,能進退,而知進退。
【第52句】:若是對任何人事都能存著“感恩”與“寬容”的心去“善解”,我們就能常保歡喜、快樂自在。當我們具備善解的能力時,前面所提的忍讓、吞下、消化的功夫,就可備而不用了。
【第53句】:【佛心禪語】追逐獵物僅僅靠猛跑是不夠的,尤其在對付大群獵物的時候,必要的準備和步驟是獲得成功的基礎。而謀劃是實現這一切的唯一保障。
【第54句】:【人生禪語】生命本是一個傳奇,相逢與錯過,追求與生活,堅守與等待,都是一種幸福,那一路珍藏的美好,都化成滿天的璀璨,如繁花清幽,滿目綻放。靈魂深處,靜默著,且炫舞著,獨舞一曲又一曲。
【第55句】:【禪心佛語】生命因為經歷,方有體驗和感受,如果沒有經歷,哪里知曉酸甜苦辣咸是何滋味,又哪里知道快樂幸福的本來面目。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第56句】:【禪心佛語】若有聞者聞已信受。能信如來是常住法。如是之人甚為希有如優曇花。我涅槃后若有得聞如是大乘微妙經典生信敬心。當知是等于未來世百千億劫不墮惡道。
【第57句】:【禪心佛語】人有兩次生命的誕生,一次是你肉體出生,一次是你靈魂覺醒。當你覺醒時,你將不再尋找愛,而是成為愛,創造愛。當你覺醒時,你才開始真實的、真正的活著。
【第58句】:【禪語人生】要站在對方的立場說話,說話是一種責任,不是權利或享受,要尊重對方的自尊心。
【第59句】:每天都是我生命中的一張白紙,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一篇生動的文章。——證嚴法師
【第60句】:【禪語人生】我們對于佛陀言教的信賴感,很多時候不如對一個預言家的信賴。甚至于,一個十分普通、并無占卜經驗的卜卦人,也可以瞬間獲得我們的全盤信任,真是需要反察內心啊。
【第61句】:【禪語人生】我們果然能夠遵照佛的教訓,依教奉行,信愿持名,勇猛直前,徑登不退,這才是一個真正知恩報恩之人。
【第62句】: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若于曠野中,積土成佛廟,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法華經》卷一,方便品
【第63句】:蓋吾人妙性天然,本不屬悟,又何可迷?如今說迷,只是不了自心本無一物,不達身心世界本空,被他障礙,故說為迷。——《憨山老人夢游全集》
【第64句】:【心靈平靜的禪語】有些人非常善于窺視別人的心思,他們會利用別人的欲望和所求,以達到自己所期望的目的,要想不被這種人牽著自己的鼻子走,就要學會散去心中的不良欲望。無欲則剛。
【第65句】:【禪心佛語】如果很喜歡很喜歡一個人,那么,保持一個朋友的距離就夠了,這樣可以一輩子。千萬不要奢望靠近,人一旦有了貪欲,就注定要失去。
【第66句】:·佛光菜根譚·唯有覺得“一切都是我的”,才能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唯有覺得“一切皆非我的”,才能享有隨緣自在的歡喜。
【第67句】:【禪心佛語】沒有分別心叫做苦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心地上用功夫,才叫做真的苦行。
【第68句】:人的煩惱多來源于常常以自我為一切的中心,人為了維護“我”以及“我的”所屬物,而陷入無窮無盡的糾纏中,既和外界爭執,也和自己較量,心中太多牽絆,以至于無從解脫。
【第69句】:【心靈禪語】要樂于傾聽、善于傾聽,做一個好的聽眾,但是不要隨聲附和、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主見。
【第70句】:菩提心以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為究竟。它可以抗拒虛無主義和利己主義的干擾,從而使人的心靈獲得安頓。
【第71句】:【禪心佛語】凡人要斷嗔心,就要保持淡定,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心如止水,以不動治百動。保持沉默,再大的毀謗和中傷都會不攻自破。嗔心不起,心靈就不會迷失,這是大智慧。
【第72句】:做人修行,做一件善事或做一天善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行善。在佛家看來,前者是布施積福,后者才是真正的覺悟。“大愛無私,至善無痕”,一個人倘若擁有這樣的品質,便與圣人無異了。
【第73句】:能大智若愚地對待他人,才可免除計較而自在;能精明地對待自己,才能把握時日和人生。
【第74句】:【經典佛語】“如”的世界:如的世界就是不動的世界,如來的世界,如法的世界,如實的世界。如果我們的心能安定在如如不動中,外界的一切干擾都不會影響我們的心境,我們就會生活的幸福快樂。
【第75句】:【禪心佛語】懂得因緣,就會了悟世間眾生的運命浮沉,懂得世間生命的緣起緣滅,對于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會洞然明白了。
【第76句】:【心靈禪語】這里仍然是在闡釋由“小”知“大”、由“偏”知“全”、由“一”知“多”的道理,不過是從“天地人心”這個最為廣大的范圍來闡釋的。這個道理,是佛家反復宣揚的一條哲理。
【第77句】:【禪心佛語】老家有一座小寺廟,有一段日子,我情緒低迷,在家小憩。忽一日,我想去寺廟走走,借此滌蕩內心的郁悶。
【第78句】:【禪心佛語】夫修道之本體,須識當身心,本來清凈,不生不滅,無有分別,自性圓滿。清凈之心,此是本師。乃勝念十方諸佛。
【第79句】:妻子應體貼與賢淑,一天之后,把家庭瑣碎之事料理完畢,盡量不要拿這些小事煩勞丈夫,讓丈夫好好休息。
【第80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公牛頂死小獅子,母獅痛哭流涕。豹子:有多少人為孩子被你們咬死而落淚。禪師:只有自己遭到不幸,才會反省對別人的傷害。
【第81句】:【禪語人生】優化自身素質靠智慧;和諧自他關系靠慈悲;有智慧就能覺悟人生,有慈悲就能奉獻人生。
【第82句】:恭敬和尚及和尚同學,恭敬阿閣梨及阿閣梨同學,恭敬上下座,是名威儀行。《舍利弗阿毗曇論》
【第83句】:古人云:“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在人的一生當中,其實現在擁有的才是最重要的,不要過多地去留戀已經失去的東西。
【第84句】:【禪心佛語】忙碌不是勞碌命,不是歹薄的命,而是幸福的命。愈忙碌表示你愈有能力,能為更多的人服務。
【第85句】:【禪心佛語】對于自己的所能,不應該狂妄自大。對于自己的缺陷,也不要妄自菲薄。應該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對于他人的所長,也應該以大氣的心懷去欣賞,并且還要以平和的心態看待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第86句】:【禪心佛語】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慧宜增,福宜惜,慮不遠,憂亦近。
【第87句】:我們應該常常反省自己:我有愛心,但是有沒有發揮出來呢?我的言語行動是否有失檢點呢?如能常常檢討、反省,不讓行為、觀念有所偏差,就絕對不會發生缺失過錯。
【第88句】:【禪心佛語】時刻告訴自己:我福報很小,要珍惜福報,能簡單吃用的,盡量簡單吃用。吃進去了,也變成垃圾出來,所以不要追求太好吃,吃飽就好。
【第89句】:【佛心禪語】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口中言少,自然禍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憂少!大悲無淚,大悟無言。來要惜,緣盡就放,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
【第90句】:【禪語人生】喜樂是映在鏡中的微笑,苦難是水面偶爾飛過的鳥影。流過空中的鳥影悵然,鏡里的笑痕令人回味,卻只是偶然的一次投影呀。
【第91句】:【禪心佛語】君子泰然自若,不會驕傲;小人驕傲自滿,不能泰然。良好素質使人寵辱不驚;不良習性使人難蓋劣徑。做人要學君子,不學小人。
【第92句】:【禪語人生】心若改變,態度跟著變;態度改變,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人生跟著改變。
【第93句】:【禪心佛語】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贈。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第94句】:【禪語人生】煙花易冷,勾勒不出我思念你的輪廓。與你,我或許終是過客,過客般的開始,過客般的結束。
【第95句】:若不能消信施之食,寧可一日百數歸俗,不應破戒受人信施!《大寶積經》卷八十八,摩訶迦葉會
【第96句】:【圣經文案】66我要歌唱耶和華的慈愛,直到永遠;我要用口將你的信實傳與萬代。(詩89:1)
【第97句】:是誰…偷聽我淺淺的低泣落下了一地的心碎而我的視線…隨著花飛花謝…模糊了一次又一次。
【第98句】:【禪語人生】在佛陀的悟道中,真實地認識到,生死中,痛苦和快樂,其本質是苦的,快樂,也只是苦得到暫時解決,是無常的。
【第99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網,授人以網不如授人以塘。魚雖然好吃,但吃完了就沒有了。網雖然好,但最終會破損的。只有擁有了魚塘,才能一直保證有魚吃。
上一篇:《佛家經典禪語》的文案-心靈禪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