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馬路】“馬路”一詞本出于中國,結(jié)果被外國人搶注了商標。早在戰(zhàn)國時代,我國就出現(xiàn)了“馬路”一詞?!蹲髠鳌ふ压辍酚涊d,衛(wèi)靈公聽到動亂的消息,坐上馬車,從閱門進入國都,到達王官,裝載了寶物由寓室出來,“褚?guī)熥由暧龉隈R路之衢,遂從”。就是褚?guī)熥由暝隈R路的_f.字路口遇到靈公,就跟隨著靈公一起去了。從卜文看,“馬路”是指由馬拉著車子所行駛的大路。自古以來,馬路多是公路,這就是“馬路”的最早出處,可惜卻沒有流傳下來。相反,“馬路”一詞卻成了舶來品。據(jù)說,英格蘭人約翰·馬卡丹發(fā)明了用碎石鋪路,在英國格蘭沼澤地區(qū)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條現(xiàn)代意義上的公路,為世界交通運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英國人為了紀念馬路的發(fā)明者而把“公路”叫做“馬路”,并風靡世界。
【第2句】:我養(yǎng)你牙大.你養(yǎng)我牙落。
【第3句】:皇帝祠堂——太廟(妙)了
【第4句】:【狗咬耗子——多管閑事】(歇)指人管了不該管的事情。常含責罵意。 也作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狗抓老鼠—一多管閑事。 狗捉老鼠——多管閑事。
【第5句】:老鼠肉祭神——上不了臺面
【第6句】:【得志貓兒雄似虎,敗翎鸚鵡不如雞】(諺)得志:得意,實現(xiàn)心愿。 指貓兒得志時,像老虎一樣神氣;鸚鵡落了毛時,比雞的樣子還難看。比喻小人得志時往往忘乎所以,英雄落魄時也難免受欺。 也作得志犬貓強似虎,失時鸞鳳不如雞。 得勝貍貓強似虎,及時鴉鵲便欺雕。
【第7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慣)比好的差一些,比差的好一些。指處于中等水平。
【第8句】:【千不如人,萬不如人】(慣)指處處比不上別人。
【第9句】:【虎老雄心在】釋義:比喻人老志不衰。例句:我們老掌柜的,虎老雄心在,春天死了老伴兒,少東家不許他續(xù)弦,打算給他雇個上炕的老媽兒。
【第10句】:【—把鼻涕,一把眼淚】形容不住地哭泣?;蛘f:一行鼻涕 兩行淚。成語:涕泗交流。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他 說到傷心的地方,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哭得眼都腫了。”
【第11句】:新年伊始,爸爸要我們談?wù)勛约旱睦硐?。哥哥說:“我將來要做一名有文化的新型農(nóng)民?!蔽易プヮ^皮說:“將來我要當一位科學家。”小弟弟笑著說:“將來我要當聯(lián)合國秘書長!”爸爸聽后夸獎道:“好,好!炎黃小龍,各奔前程!”(新疆·葉城)
【第12句】:【躺在席子上吹死豬——長吁短嘆】(歇)指長一聲、短一聲地嘆氣。 形容人因遭到困難、挫折或失敗而灰心喪氣的樣子。
【第13句】:【胡姑姑假姨姨】(慣)指胡亂認的,不是正經(jīng)的親戚。
【第14句】:【磨刀不誤砍柴工】(諺)把砍柴的刀磨快,雖然費了些工夫,但砍柴就省時省力。指凡事作好準備,就會事半功倍。 也作“磨鐮不誤打柴工”。
【第15句】:雞子啄米——亂點頭
【第16句】:【滿堂兒女,當不得半席夫妻】(諺)半席夫妻:指非原配的夫妻。 即使兒女很多,也抵不上個半席夫妻。指兒女再多再好,也比不上夫妻間的相互體貼照料。 也作“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
【第17句】:【你有長籮索,人家有彎扁擔】釋義:蘿筐繩子再長,用彎扁擔也能把籮筐挑起來。比喻計策再高明,對方也有對付的辦法?!八鳌庇肿鳌袄K”;“彎”又作“翹”。例句:我們特派員雖然計謀多端,終究比不過人家,真是“你有七算,人家有八算;你有長籮索,人家有彎扁擔”。
【第18句】:冠軍和亞軍——數(shù)一數(shù)二
【第19句】:绱鞋不用錐子——針(真)好:針(真)行
【第20句】:【捧著金飯碗討飯吃】見“拿著銀碗討飯吃”。
【第21句】:學戲先學聲,打鐵先打釘。
【第22句】:【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諺)火焰山:《西游記》中描寫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途經(jīng)火焰山;孫悟空幾經(jīng)周折,借來芭蕉扇,扇滅了大火,才得通過。指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也作沒有爬不上的山,也沒有過不去的河。 沒有過不去的河,沒有爬不上的山。 沒有爬不到頂?shù)母呱?,沒有走不到邊的草灘。
【第23句】:閻王爺貼告示——鬼話連篇
【第24句】:【家有黃金,外有斗秤】(諺)家里有多少金銀,四鄰八舍有斗有秤給你稱量得一點兒不差。指一個家庭的經(jīng)濟條件如何,瞞不過鄰里鄉(xiāng)親。 也作“家有黃金外有秤”。
【第25句】:立夏后,連續(xù)下了四天雨。奶奶說:“一天兩天麥扎穰,三天四天一麩糠。唉,今年小麥可要減產(chǎn)了?!保ê幽稀げ郏?/p>
【第26句】:航空兵演習——乘機
【第27句】:【拿著金碗銀筷子,就是吃不成飯】釋義:比喻好條件未能利用,得不到好處,仍舊受窮。例句:弄得現(xiàn)在,咱合作社搞副業(yè)這樣好的條件,要人有人,要牲口有牲口,要本錢有本錢,結(jié)果呢,卻拿著金碗銀筷子,就是吃不成飯。
【第28句】:【一口咬斷鐵釘子】(慣)形容人果斷、堅決,說話算數(shù)不翻悔。
【第29句】:【臉紅脖子粗】(慣)形容人激動或發(fā)怒的樣子。 也作“臉紅脖子脹”。
【第30句】:晚飯后,媽媽讓我吃水果,我不愿意吃。媽媽笑著說:“飯后一個果,不上衛(wèi)生所?!保帧ぜ郑?/p>
【第31句】:【人多心不齊】眾人意見不一,或沒有組織起來。西戎《一 個年輕人》:“可是咱社里人多心不齊,在哪塊地上試驗,總 得看看人家主家愿意不愿意?!?/p>
【第32句】:荒墳上耍大刀——嚇死鬼
【第33句】:【開水煮,滾油煎】(慣)形容受著悲慘、痛苦生活的煎熬。
【第34句】:木偶做戲——受人牽連
【第35句】:何仙姑走娘家——云里來,霧里去
【第36句】:【好馬不吃回頭草】做過的事情不后悔,不必再回去。類 似的:鳥兒不吃回頭食。明代《石點頭》:“常言好馬不吃回 頭草,料想延壽寺自然不肯相留,決無再入之理?!?/p>
【第37句】:【麻布袋上面繡不得花】(諺)粗糙的麻布袋上面無法繡花。比喻基礎(chǔ)太差、秉性粗疏的人,無法培養(yǎng)提高。
【第38句】:【一鍋端】(慣)比喻全部消滅掉。
【第39句】:【掉進悶葫蘆里】見“跌進悶葫蘆里”。
【第40句】:【食人之祿,忠人之事】(諺)祿:祿糧,飯食。指吃了人家的飯,拿了人家的俸祿,就要盡心竭力地報效人家。 也作食人之祿,必當終人之事。 食人之祿,當盡其心。
【第41句】:【拍馬挨了踢,上勁崩了弦】(慣)比喻想討好人卻遭人冷待,想干好事卻辦成了壞事。
【第42句】:【一槌敲中鼓中心】(慣)比喻一句話說中了要害。
【第43句】:【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原指下棋。引申為:旁觀者無切身利 益,看情況比較冷靜全面;當事人有切身利益,常執(zhí)著一 端。語序亦可換置。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我只是一個 局外人,沒有權(quán)力來干涉您府上的事。但是俗語說得好,當 局者迷,旁觀者清。”
【第44句】:【哪根指頭也是自己的肉】釋義:都是自己的兒女,都一樣心疼。例句:“哪一根指頭也是自己的肉,當老人的自然用不著偏誰為誰!”
【第45句】:【耳聞不如目見】(諺)耳朵聽來的,不如親眼看到的準確可靠。指耳聽是虛的,眼見是實的。 也作耳聞不如目睹,目睹不如身受。 耳聞不如目睹,目睹不如親歷。 耳聽不如眼見,眼見不如手摸。
【第46句】:火車廂里賽歌——高歌猛進
【第47句】:【千賣萬賣,折本不賣】(諺)折本:虧本。指做買賣的宗旨是要賺錢,虧本買賣誰也不會做。
【第48句】:集體的力量如鋼鐵,眾人的智慧如日月。
【第49句】:媽媽聽說有家兒女長大后不管自己的爹娘,就大發(fā)感慨:“一個娘肚子里有十個崽,十個崽肚子里沒有一個娘啊!”(湖南·永州)
【第50句】:鄰居一位阿姨叫我給她抱一會兒孩子,可抱了很久,還不見她回來。我一問,才知道她下地干活去了。媽媽說:“你真是貓抓糍粑,脫不了爪爪?!保ㄋ拇āでh)
【第51句】:【貧賤之交不可忘】釋義:不可忘記貧窮時交下的朋友,說明不可忘本。例句:“薄幸賊!你不記宋弘有言:‘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第52句】:【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諺)樹:栽種,培植。指作一年打算的,最好種谷,當年就可收益;作十年打算的,最好栽樹,十年就可成材。
【第53句】:聽見風就是雨——瞎猜
【第54句】:【士別三日,刮目相待】(諺)刮目相待:拭亮眼睛,重新審視,重新評價。讀書人三天不見,就要另眼看待。指讀書人進步快,變化大,不可等閑視之。 也作“士三日不見,當刮目相待”。
【第55句】:【為人容易做人難】(諺)指人活在世上容易,要做個有品格、有作為的人不容易。
【第56句】:【為他人作嫁衣裳】(慣)原指窮人家女兒沒錢置辦嫁妝,卻年年為有錢人家的女兒縫制嫁衣。比喻為別人辛苦忙碌。 也作“為他人作嫁衣”。
【第57句】:【家雞打得團團轉(zhuǎn),野雞打得貼天飛】釋義:比喻自家人被打,還在自己家里;外人被打,就會離家而去。例句:“常言道:‘家雞打的團團轉(zhuǎn),野雞打的貼天飛?!憔桶雅珒捍蛩懒耍仓辉谶@屋里,敢往那里去?”
【第58句】:【肥豬拱廟門——自來】(歇)指自己送上門來。
【第59句】:冬天的樹枝一一冷冰冰,硬邦邦
【第60句】:【和尚念經(jīng)——南無也是南無】(歇)南無:諧“那么”,形容和尚念經(jīng)的聲音。指人云亦云,隨聲附和。
【第61句】:【不是打死大蟲,就是被老虎吃掉】釋義:大蟲:老虎。比喻有我無敵,有敵無我,二者你死我活,不共戴天。例句:到了這個關(guān)節(jié),只有一個拼字。好比武松過景陽岡,不是打死大蟲,就是被老虎吃掉,誰也躲不掉。
【第62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諺)指將領(lǐng)在前線作戰(zhàn),皇命如不利戰(zhàn)事,可以不接受。
【第63句】:班上新轉(zhuǎn)來一位很胖的同學,我們在背后常指指點點地笑話他,可期末考試他的成績卻名列前茅。老師說我們:“人不到八十八,不能笑話人家禿和瞎。”(河北·衡水)
【第64句】:三天前,老姑在我家時,不知因為一件什么事讓我奶奶把她好一頓批評。這天,老姑一進屋,我問她怕不怕批評,咋又來了。奶奶笑著說:“這真是家雞一打團團轉(zhuǎn),野雞不打滿天飛呀!”(黑龍江·哈爾濱)
【第65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比喻各自有一套辦法,或各自施展本領(lǐng),互相競賽。它是個家喻戶曉的美麗傳說故事,它是怎么來的呢?有關(guān)“八仙”的傳說很早,早在晉代就產(chǎn)生了八仙群體,可惜已無據(jù)可考。要沒有這些傳說,也不會有杜甫的《飲中八仙》,稱李白、賀知章等八位詩人是酒仙。也就不會有西蜀道士張素卿所畫的“八仙圖”,圖中八仙是董仲舒等人。他們都是鮮活的凡人,與八仙毫不搭界。不過,這也證明“八仙”的傳說早就存在。經(jīng)過中唐、五代、兩宋至元朝,仙班的成員逐漸清晰,到明代嘉靖年間才算固定下來?,F(xiàn)在的“八仙”,源出明代吳元泰寫的神話小說《東游記》(又名《上洞八仙傳》),他們的姓名和神通本領(lǐng)如下:鐵拐李,腿跛挾拐能借尸還魂;漢鐘離,能點金濟眾,飛劍斬虎,本領(lǐng)全面;藍采和,居無定所,到處旅游,有些散漫習氣;張果老,倒騎驢,可以萬變,高深莫測;呂洞賓,文武兼?zhèn)洌教廃c化,組織能力強;韓湘子,不避艱危,樂于助人;曹國舅,瀟灑風流,人物俊俏,不擺架子,很受女士們青睞;何仙姑,堅持獨身,行走如飛,是個性格比較孤僻的女子。他們無門戶之見,也不嫉賢妒能,在參加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后,于歸途當中來到東海,借著酒力,各顯神通,漂洋過海,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傳奇故事。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認為,八仙的故事是由口頭民間傳說逐漸結(jié)集起來的。換句話說,它是人民群眾的集體創(chuàng)作。八仙過海的故事雖是虛構(gòu),但也不是一點原型也沒有。據(jù)資料介紹,它來源于宋初建隆年間的真實故事。當時東海中的沙門島(今山東長島縣廟島群島)是重要人犯流放地,自建隆三年(962年)開始,這里只關(guān)押犯罪軍人。后來島上的人犯越來越多,但朝廷只發(fā)給三百人的口糧,人多糧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使看守頭目李慶很傷腦筋,無奈之下把多余的犯人扔進大海淹死,先后有七百多人葬身魚腹。這天,有幾十名犯人聞知會遭毒手,他們每人抱了根木頭,乘夜往三十里外的蓬萊山游去。殊料途中遇風,只有八人僥幸游到蓬萊城北的丹崖山下,便在一個山洞中隱藏下來。不久,這八個人被當?shù)貪O民發(fā)現(xiàn),他們害怕暴露真實身份,隨口編了來自遠洋的假話,漁民們驚異其為神人。此事傳開,有人加以附會,編成了神話故事,于是,“八仙過?!敝f不脛而走,一些漁民甚至為其祭祀。后來廟島群島顯應(yīng)官建有“八仙過海”的雕塑群像。想當年泅渡大海的八位好漢,變成了神通廣大的“八仙”。
【第66句】:【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借東西要守信用。明代《西游記》: “老孫可是那當面騙物之人?這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p>
【第67句】:【家有賢妻,丈夫不遭橫事】(諺)橫事:意料不到的災(zāi)禍。指家里有賢惠的妻子,處事周到,防禍未然,丈夫自可過著無憂無慮的平安生活。 也作“家有賢妻夫禍少”。
【第68句】:爺爺做什么事都干脆利索,可種莊稼老是不慌不忙。今年秋天別人都在種麥子,爺爺還在趕著大牛犁二遍地。我又焦急又奇怪地問他,他還是滿不在乎地笑著說:“孩子,冬耕多一遍,麥收多一石。”(河南·新野)
【第69句】:【馬不停蹄,驢不歇磨】泛指忙碌。劉云若《紅杏出墻記》: “每天早起晚睡,掃院子,收拾房間,出去買東西,在家哄少 爺,整日馬不停蹄,驢不歇磨?!?/p>
【第70句】:【久賭無勝家】見“常賭無贏客”。
【第71句】:鱉笑龜兒——看不見自己的丑
【第72句】:【道路難行錢作馬,城池不克酒為兵】(諺)辦事遇阻,多使點錢就買通了;城池攻不下,用酒色收買腐蝕就攻下了。舊指用金錢行賄的手段,啥事都可辦成。
【第73句】:【風里楊花——滾上滾下】(歇)本指楊花隨風上下翻滾,轉(zhuǎn)指人感情、態(tài)度等變來變?nèi)ァ?/p>
【第74句】:【隨風倒】(慣)形容沒有自己的主見,哪邊勢力大就倒向哪邊。
【第75句】:風吹墻頭草——哪邊風火哪邊倒
【第76句】:【本命年】人都有屬相(也叫生肖),這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習俗。以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12種動物代表卜二地支來記人的出生年,而形成12種屬相,每個屬相代表一年。如1951年是兔年,那么出生在這一年的人,其屬相便是兔。“本命年”的意思就是人的屬相年。如果你屬兔,那么,1951年、1963年等每隔十二年都是屬兔的本命年。其他屬相也是這么推算。
【第77句】:哥哥剛從警校畢業(yè),練就一身好本領(lǐng)。有一天,他帶我上街買東西,兩個流里流氣的小伙子故意找哥哥的碴兒。哥哥說:“你們別沒事找事,我也是東山跑過驢,西山找過虎,見過點陣勢的。”他們不聽,伸手打了哥哥一拳,哥哥說:“你們真是瘋狗咬太陽,不知道天高地厚。”說著,三腳兩拳,打得他們抱頭鼠竄。(河南·許昌)
【第78句】:【 揀高枝兒上飛】向高處走,想高攀。清代《紅樓夢》:“如 今沒長翎毛兒就忘了根本,只揀高枝兒上飛去了?!?浪子回頭金不換謂犯過大錯,吃過大苦,吸取教訓,能 變?yōu)闃O有用的人。浪子,也說:敗子。清代《十二樓》:“不上 十年,都成了氣候。俗語道得好:浪子回頭金不換。但凡走 過邪路的人,歸到正經(jīng)路上,更比自幼學好的不同,叫做大 悟之后,永不再迷,哪里還肯回頭做那不端不正的事!”
【第79句】:【老虎嘴里討肉吃】謂要求對方放棄利益,做不到。成語: 與虎謀皮。茅盾《子夜》:“跟吳老三交涉,簡直是老虎嘴里 討肉吃!”
【第80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第81句】:【狐貍總要露尾巴】(諺)不管狐貍怎樣善于隱藏,肥大的尾巴總要顯露出來。比喻人群中的惡類,無論怎樣奸詐,終究要露出他的劣跡丑態(tài)來。 也作狐貍的尾巴總是藏不住的。 狐貍再狡猾,尾巴藏不住。
【第82句】:【一個不摘鞍,一個不下馬】(慣)比喻雙方互不相讓,僵持不下。 也作一個不接馬,一個不下鞍。 一個不下馬,一個不接鞍。
【第83句】:一根木頭難燒火,一扇石磨難磨面。
【第84句】:【 堤龍也要盤起來,是虎也得趴下去】不論是誰,必須收斂馴 服。類似的:是老虎也得掰掉牙。成語:俯首帖耳。從維熙 《大墻下的紅玉蘭》:“這地方是監(jiān)獄,是龍你也要盤起來,是 虎也得給我趴下?!?/p>
【第85句】:【飽漢不知餓漢饑】(諺)指能吃上飽飯的人,很難體會出挨餓是什么滋味。也泛指處于良好境況中的人,體會不到處于艱辛困難狀況中的人的痛苦。
【第86句】:【針尖對麥芒】(慣)麥芒:麥穗上的芒,呈針狀。比喻雙方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第87句】:【遠親近鄰,不如對門】(諺)指對門人家比遠親和近鄰更便于相互照應(yīng)。 也作遠親不如近鄰。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
【第88句】:【憂能傷人】(諺)指憂愁煩悶,容易使疾病發(fā)生。
【第89句】:中午,我和姑姑都去幫媽媽煮飯,爸爸見了笑著說:“這真是‘七個廚子八個客’啊!”(四川·忠縣)
【第90句】:舅舅家并不富裕,但一家人都很勤奮,踏實苦干。舅媽說:“做人不怕累,就怕整日坐在桌邊醉。只要勤勞肯干,日子總會慢慢好起來的!”(廣東·龍門)
【第91句】:爸爸讓哥哥去噴農(nóng)藥,哥哥說:“我不會?!卑职终f:“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能當師傅了?!保ê幽稀?nèi)鄉(xiāng))
【第92句】:【把貓說成虎】(慣)比喻夸大事實。
【第93句】:【不怕官,只怕管】釋義:大官不可怕,怕的是頂頭上司來管。例句:他今日發(fā)跡,得做殿帥府太尉,正待要報仇,我不想正屬他管。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卑橙绾闻c他急得?
【第94句】:哈密瓜加上糖——甜透了
【第95句】:【家資多大禍多大】(諺)家業(yè)資財?shù)囊?guī)模有多大,承擔的風險就有多大。指積財和招禍往往是并行的,戒人引起警惕。
【第96句】:【洪洞縣里沒好人】這句俗語是句氣話,意思是對某個地方的一些人有不滿,埋怨到整個地方,說這一個地方?jīng)]有好人,便用“洪洞縣里沒好人”來指代。實在是冤枉了洪洞縣。 “洪洞縣里沒好人”源自京劇《玉堂春》。此劇唱腔動聽優(yōu)美,普及率很廣,上歲數(shù)的人幾乎入人都能哼上幾句,要不然也不會形成俗語。劇情是聰明美貌的少女蘇三,因家貧被賣到妓院,她反抗迫害婦女的娼妓制度,追求自己所愛,執(zhí)著地愛上了青年王金龍。老鴇看王金龍把銀子花光用完,連打帶罵把他趕出妓院。蘇三偷偷將自己的私房錢送給王金龍,發(fā)誓若非金龍日后來娶,她永世也不會嫁人。老鴇見蘇三如此固執(zhí),沒法做妓院的搖錢樹了,正好有個山西洪洞縣的闊佬富豪沈燕林看上了蘇三,兩下一拍即合,老鴇將蘇三賣給了這姓沈的惡人為妾。蘇三不從,大吵大鬧,把沈妻也煩死了。沈妻伙同私通的奸夫,下毒藥要害死蘇三,沒想到沈燕林誤吃了毒食猝死。奸夫淫婦一不做二不休,惡人先告狀買通官府,誣陷蘇三害死了沈某人。在起解前往省城太原的途中,蘇三見老解差崇公道是個好人,遂認崇公道為干爹。蘇三邊走邊唱,向干爹訴說自己遭遇的不幸,對加害于她的縣官、妓院老鴇、姓沈土財主、淫婦沈妻及其奸夫等痛加斥責,越說越氣,因為這些人都是當?shù)氐?,最后說道:洪洞縣里沒好人!她也沒想到,編劇也沒想到,這句話竟成了一句使用率非常高的俗語。只是冤枉了洪洞縣的好人。
【第97句】:盼月亮從西出——沒一點指望(瑤族)
【第98句】:【 有風的使風,有雨的使雨】各人使出自己的本領(lǐng)。或說: 能行風的行風,能行雨的行雨。成語:各盡所能?!缎≌f月 報》(1983,3):“國家提倡擴大企業(yè)自主權(quán),開展自由市場, 自由競爭,有風的使風,有雨的使雨,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就看誰能為國家多賺錢。”
【第99句】:【等米下鍋】(慣)形容窮得沒有糧食吃。也比喻缺乏急需的東西。
上一篇:含道的詩句(含有道的詩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