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開弓不放箭】 釋義:拉開弓而不射箭。比喻故作姿態(tài)、虛張聲勢,或拉開架勢,待機行事。 例句:事還是竟弄破了好,還是“開弓不放箭”,大家弄幾個錢有益?
【第2句】:白天多動,夜里少夢。睡前洗腳,勝吃補藥。
【第3句】:【山不轉(zhuǎn)路轉(zhuǎn)】(諺)山是固定的,不會轉(zhuǎn)動,但圍繞著山轉(zhuǎn)的路卻是可以隨意鋪修的。比喻任何事物都不是固定不變的。 也作山不轉(zhuǎn)路轉(zhuǎn),石頭不轉(zhuǎn)磨轉(zhuǎn)。 山不轉(zhuǎn)路轉(zhuǎn),河不轉(zhuǎn)水流。
【第4句】:后用“心境”指心意、心情。如《紅樓夢》第三三回:“這琪官隨機應(yīng)答,謹(jǐn)慎老成,甚合我老人家的心境?!庇秩缡Y光慈《少年漂泊者》十四:“可是當(dāng)時我的心境真是痛苦極了!”
【第5句】:【吃定心丸】(慣)定心丸:想象中的能使人心神安定的藥丸。比喻因得到某種許諾,而心緒安寧。 也作吃鎮(zhèn)心丸。 吃安心丸。
【第6句】:【慌吃要燙嘴,慌走腳踢傷】 釋義:比喻慌張匆忙容易出差錯。 例句:阿土阿耳卻冷靜地制止:“‘慌吃要燙嘴,慌走腳踢傷?!銈兡Γ茸呓耍蚁旅钅銈冊俅?!”
【第7句】:【三齒鉤撓癢——硬手】(歇)硬:本指堅硬,轉(zhuǎn)指過硬、強硬。手:本指形狀像手的物品,轉(zhuǎn)指人(多指有某種技能的人)。指在某方面有過硬本領(lǐng)的人。也指態(tài)度或手段強硬的人。
【第8句】:【嫌吃嫌穿沒吃穿】(諺)在吃穿上過于挑剔,必然造成無度的揮霍浪費,最終落得吃不上穿不上的結(jié)局。指在吃喝上追求奢侈是注定要貧困的。
【第9句】: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第10句】:不怕山高,就怕腳軟.
【第11句】:【到啥子站,歇啥子店】(諺)指到了什么樣的站口,就住什么樣的客店。比喻做事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隨遇而安,不可偏頗固執(zhí)。
【第12句】:【海闊天空】宋·阮閱《詩話總龜前集》卷三十引《古今詩話》謂:唐代大歷年間,禪僧元覽在竹上題詩:“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边@句詩表達(dá)出禪僧自由自在的廣闊胸襟和活潑潑的禪機。后改變?yōu)椤昂i煈{魚躍,天空任鳥飛”,比喻可以充分自由地行動,或無拘無束地施展才能。如《西游記》第八四回:“老菩薩,古人云: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怎么西進(jìn)便沒路了?”又如于逢《金沙洲》第三部九:“啊!海闊任魚躍,天空任鳥飛,誰還愿意待在一個村子里呢!”亦縮為“海闊天空”。如清·蔣士銓《一片石·宴閣》:“共記滕王閣下時,海闊天空任所之?!苯褚啾扔髟捳f得漫無邊際。如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一幕:“過一會兒姓林的走過來,話又會講不完啦,海闊天空的。”(李明權(quán))
【第13句】: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第14句】:【拿得住的是手,掩不住的是口】(諺)手能抓住,嘴卻無法掩住。偏指人人都有傳播消息的自由,不論采取什么嚴(yán)密的措施,也禁不住信息的交流。
【第15句】:【三畝棉花三畝稻,晴也好,澇也好】 釋義:一半地種棉,一半地種稻,晴收棉花雨收稻。比喻做事穩(wěn)當(dāng),不冒風(fēng)險。 例句:三畝棉花三畝稻,睛也好,澇也好?;ㄒ饲?,稻宜雨,平分三畝,必有一得。故日:“晴也好,落也好。”計圖人定勝天,不思不便宜處,亦必居其一。
【第16句】:【船到江心補漏遲】(諺)漏船行到江心才去修補,已經(jīng)無濟于事。借指凡事必須預(yù)先防范,已經(jīng)造成的錯誤臨時補救便來不及。 也作船到江心補漏遲,懸崖勒馬才收騎。 臨崖立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馬到崖頭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第17句】:【錢財是倘來之物】(諺)倘來:偶然得來。錢財是偶然來到你手,又偶然被你掌握的。指錢財是身外之物,有了不必喜,失去不必愁。
【第18句】:【神仙一把抓】(慣)比喻本領(lǐng)高強,能解決所有的難題。
【第19句】:兔子沿山跑,還來歸舊窩
【第20句】:【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 釋義:比喻人本領(lǐng)再高,能力再大,也需要別人幫助。 例句:人是要有幫助的。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一個籬笆要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有三個幫。單干是不好的,總是要有人幫,在這樣的問題上尤其要有人幫。
【第21句】:【省錢易飽,吃了還饑】(諺)易:換來。圖省錢吃不耐饑餓的飯食,一會兒就餓了,還得吃。比喻做事只在表面上應(yīng)付,最終解決不了問題。
【第22句】:【吸西北風(fēng)】見“喝西北風(fēng)”。
【第23句】:【盲人敲鼓——瞎打一氣】(歇)打:本指敲打,轉(zhuǎn)指打仗。指打仗沒有明確目標(biāo),亂打一通。
【第24句】:【眼目】表示某一事物的要點,主要部分。《圓覺經(jīng)》卷下:“是經(jīng)十二部經(jīng)清凈眼目?!庇炙未钦阎小度颂煅勰俊罚U宗諸家要義。后用眼目表示多種涵義:一、表示眼界或眼力,借指見識的深廣度,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如宋代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四“經(jīng)世紀(jì)年”:“取《通鑒》中言論之精確者表而出之……去取甚嚴(yán),可以見前輩讀書眼目之高?!倍?、指眼睛,如:強烈的燈光眩人眼目。三、指為人暗中察看情況并通風(fēng)報信的人。(禹振聲)
【第25句】:【酒后吐真言】(諺)人在酒后,常常吐露出真情實話。指人酒喝多了,思想失去控制,平時不愿說或不敢說的話都能說出。 也作酒后吐真情。 醉漢嘴里出真言。
【第26句】:放逸梵語Pramada的意澤。隨煩惱心所(心的作用)之一,略稱“逸”。即放縱欲望而不精勤修習(xí)諸善的精神狀態(tài),亦謂不守佛門規(guī)矩。如唐白居易《東都圣善寺缽塔院主智如和尚荼毗幢記》:“大師自出家至即世……施法行化者五十五載,而身相長大,面相端嚴(yán),心不放逸,口無戲論。”后指豪放不羈。如元代辛文房《唐才子傳·于鵠》:“有詩甚工,長短間作,時出度外,縱橫放逸,而不陷于疏遠(yuǎn),且多警策?!庇秩缜宕鷩?yán)有禧《漱華隨筆·文三橋》:“意氣放逸,旁若無人。”
【第27句】:【死蛟龍,不如活老鼠】(諺)蛟龍:傳說中能興風(fēng)作浪的神異動物。蛟龍只要一死,就連一只活著的老鼠都不如。指世間的一切貴在新生有活力。也專指文藝作品貴在活潑有生氣。
【第28句】:【褲兜子里的跳蚤,亂咬】 釋義:比喻不顧事實,毫無根據(jù)地隨便供認(rèn)別人干了壞事或說了壞話。 例句:高百尺反駁說:“得!工農(nóng)干部就這樣——褲兜子里的跳蚤,亂皎……像你們知識分子,一套一套的?”
【第29句】:【感應(yīng)】語出《法華經(jīng)》卷一:“無數(shù)世界,廣說經(jīng)法。世尊所為,感應(yīng)如是?!庇帧洞笕战?jīng)疏》卷一:“妙感妙應(yīng),不出阿字門。”指眾生由虔誠祈念佛菩薩而得到佛菩薩的護念加持。俗語中泛指神明對人事的反響。如明·沈鯨《雙珠記·僧榻傳音》:“惡有惡報,感應(yīng)之常?!币嘀^受影響而引起反應(yīng)。如魯迅《且介亭雜文》序言:“作者的任務(wù),是在對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fàn)帲歉袘?yīng)的神經(jīng),是攻守的手足?!保ㄎ馁t)
【第30句】:以財為草,以身為寶
【第31句】:【劉寄奴】“劉寄奴”是一味中草藥,它是用人名命名中草藥的級別最高的人。 “劉寄奴”本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名。傳說劉寄奴小時上山砍柴,見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負(fù)傷逃躥。第二天他又上山,隱隱約約從遠(yuǎn)處傳來一陣陣搗藥聲,即隨聲尋去,只見草叢中有幾個青衣童子搗藥,便上前問道:“你們在這里為誰搗藥?治什么病呢?”童子說:“我王被寄奴射傷,故遣我們來采藥,搗爛敷在患處就好了?!奔呐宦?,便大吼道:“我就是劉寄奴,專來捉拿你們?!蓖觽儑樀脳壦幪优?,寄奴便將其草藥和臼內(nèi)搗成的藥漿一并拿回,用此藥為人療傷,頗有奇效。后來,劉寄奴領(lǐng)兵打仗,凡遇到槍箭所傷之處,便把此藥搗碎,敷在傷口,很快愈合,甚為靈驗。但士兵都不知道叫什么藥,只知道是劉寄奴射蛇得來的神仙藥革,于是就把它叫“劉寄奴”。這是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藥,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
【第32句】:【人生七十古來稀】傳統(tǒng)的觀念認(rèn)為,人活到七十歲,已是 古稀之年。明代《古今小說》:“人生七十古來稀。父親今年 七十九,明年八十齊頭了,何不把家事交卸與孩兒掌管,吃 些現(xiàn)成茶飯,豈不為美?”
【第33句】:【把人踩到泥里】(慣)比喻貶損和壓制他人。
【第34句】:書中自有顏如玉
【第35句】:窮人不攀高親,落雨不爬高墩.
【第36句】:【力大壓百藝】(諺)百藝:各種各樣的武術(shù)競技。指在武術(shù)比賽中,只要力氣大,就可戰(zhàn)勝其他對手,壓倒一切人。
【第37句】:眾人是桿秤,斤兩自分明。
【第38句】:前留三步好走,后留三步好行
【第39句】:【瓜熟要落蒂,兒大要自立】(諺)蒂(di):瓜果等與莖、枝相連的部分。瓜熟了,瓜蒂就自然脫落;兒長大了,就必須自我獨立。指兒女長大成人,就不可再依靠父母生活。
【第40句】:【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慣)舊時說書的套話,指事情有兩個線索,先說其中的一個。
【第41句】:【戴屎盆】(慣)比喻擔(dān)壞名聲。
【第42句】:共命鳥“共命”,梵語Jivajivaka,又譯作“命命”或“生生”。宋代法云《翻譯名義集·畜生》:“一身二頭,識神各異,同共報命,故日命命?!彼^“共命”,就是兩個牛命因果報相同而共有一個軀體,屬于生物中的罕見現(xiàn)象。
【第43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釋義:比喻知識淵博。 例句:您這么有學(xué)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做過國會議員,可是住在我這里,天天念經(jīng),干嗎不出去做點事呢?
【第44句】:【裁衣不值緞子價】(諺)緞子:未裁剪的絲織品。指已經(jīng)裁剪或縫成的新衣,不如未裁剪的緞子值錢。也泛指凡經(jīng)改造的物品,都不及原物可貴。 也作“成衣不敵段兒價”。成衣:縫成的新衣。段兒:緞子。
【第45句】:【貧賤夫妻百事哀】 釋義:[唐]元稹詩句,指貧賤夫妻事事困難。 例句:雖然是“貧賤夫妻百事哀”,倒也還能不斷地“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46句】:【老天爺不睜眼】 (老天爺瞎了眼)釋義:老天爺不看不管,比喻人世間不公平,黑暗。 例句:這么好的閨女,落到他們手里,真是老天爺不睜眼。
【第47句】:人生就是幫助別人攀登的階梯
【第48句】:詭計需要偽裝,真理喜歡陽光
【第49句】:【爺】“爺”是對祖父的稱呼。也有方言指的是父親。那么,一開始“爺”指的就是祖父嗎? 最初,“爺”并非指祖父,而是指父親,至今還有如此用法的影子。如現(xiàn)在“爺娘”連用,便是指“父母”,現(xiàn)在稱“爺倆”,便是指父子。 古代,“爺”字寫為“爺”。據(jù)查,出于南朝蕭齊的《玉篇》最早收錄此字,并解釋說:“古俗稱‘父’為‘筇’。”看來,“爺(筇)”字大約是南北朝時期的產(chǎn)物。不過,這個字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梁章鉅《稱謂錄》云:“古人稱父為耶,只用耶字,不用爺字?!薄稘h語大字典》則認(rèn)為,“耶”和“筇”是一對古今字,“爺”是后起的字形。“耶”字主要用為語氣詞,但同時代指父親。東晉王羲之《告姜帖》云:“汝母子佳力?力不一一。耶告?!贝蠹s出于北魏的《木蘭詩》云:“軍書十二卷,卷卷有耶名。阿耶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闭腔谶@種用法,人們用形聲方法造字,由“耶”造出“筇”字,用來代指父親。 不過,此后“耶”字仍在不時使用。如杜甫《北征》詩云:“見耶北面啼,垢膩腳不襪?!贝蠹s是在宋元明清,“爺”字逐漸取代“耶”字,其意義也有所變化。明代沈榜《宛署雜記·民風(fēng)二》云:“祖日爺?!庇纱丝梢姡吝t在明代“筇”字開始用來稱呼祖父,直系親屬之間用字稱呼清晰確定。
【第50句】:【酒逢知己干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釋義:跟知心好友一起喝酒。喝一干杯也嫌少;跟見解不同的人說話,半句也嫌多。 例句:想起剛才進(jìn)門時他們對飲歡杯的景象,看看現(xiàn)在這種令人難堪的冷場,正應(yīng)上了“酒逢知己干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句老話。
【第51句】:【吃飯先喝湯,不用請藥方】(諺)指飯前宜先喝湯水,有益于腸胃消化,避免生病吃藥,保持健康。
【第52句】:【往臟水坑子里邊爬】(慣)比喻人不走正道,往錯路上走。
【第53句】:忠誠的胸懷是愛情的港口
【第54句】:【吃不窮,穿不窮,打算不到死受窮】(諺)吃飯穿衣等生活耗費不會使人窮困,經(jīng)濟上不會計劃才會造成真正的窮困。指過日子最要緊的是籌劃周到。 也作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周一輩窮。 穿不窮,吃不窮,計算不到定受窮。
【第55句】:指東話西亦作“指東畫西”。禪宗謂說話東拉西扯,不能一言道破?!段鍩魰S龍南禪師法嗣·隆慶慶閑禪師》:“不用指東畫西,實地道將一句來?!薄堵?lián)燈會要·道閑禪師》:“莫只這邊那邊遵得些語句,到處插語,指東畫西,舉古舉今?!焙笫莱S脕硇稳菡f話不著邊際,不落實處。明代徐渭《漁陽三弄》:“狂生,我教你打鼓,你怎么指東話西,將人比畜?!薄缎咽篮阊浴ご髽淦铝x虎送親》:“張梢指東話西,只望單氏倦而思返,豈知他定要丈夫的骨肉,方才指實?!?/p>
【第56句】:【見一面,分一羋】(諺)指遇到了分外的財物,凡碰見的,人人都有權(quán)利分享。常用作分吃別人食物的戲謔語。 也作見了面,分一半。 見面分一半。
【第57句】:【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又練又說才是真把式】把式:精通某一行業(yè)的高手。指把式也有真假巧笨之分,只說不練是假的,只練不說是笨的,邊練邊說才是真的。 也作“光說不練是嘴把式,光練不說是傻把式,邊說邊練是真把式”。
【第58句】:樹木就怕軟藤纏,身體就怕不鍛煉。
【第59句】:【越熱越出汗,越冷越打戰(zhàn)】(諺)打戰(zhàn):顫抖。越熱得出汗就越熱,越冷得打戰(zhàn)就越冷。比喻有錢的就越有錢,貧窮的就越貧窮,或走紅的就越走紅,倒霉的就越倒霉。
【第60句】:【劫火】佛經(jīng)上說,在舊世界崩潰的“壞劫”之末,將發(fā)生“大三災(zāi)”——火災(zāi)、水災(zāi)和風(fēng)災(zāi)?!度释踅?jīng)》說:“劫火洞然,大千俱壞?!碑?dāng)火災(zāi)發(fā)生時,七日并出,山崩地裂,??菔癄€,大火從地獄燒到色界的二禪天,世界化為灰燼。據(jù)南朝梁·慧皎《高僧傳》卷一所記傳說:“漢武帝穿昆明池底,得黑灰,問東方朔,不解。再問天竺僧人法蘭,法蘭回答:“世界終盡,劫火洞燒,此灰是也。”后用為典故。如唐·張喬《興善寺貝多樹》詩:“永共終南在,應(yīng)隨劫火燒?!币卜褐副?。如清·納蘭性德《南歌子·古戍》詞云:“何年劫火剩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龍堆?!保ɡ蠲鳈?quán))
【第61句】:【穿連襠褲】(慣)比喻串通、勾結(jié),相互包庇。
【第62句】:【男兒沒性,寸鐵無鋼;女人沒性,爛如麻糖】(諺)男子沒有剛強的性格,就像鈍鐵無鋼一樣無用;女人沒有剛強的性格,就像爛麻糖一樣立不起來。指人無論男女,都必須自立自強,剛強而有個性。 也作男入無剛,不如粗糠。 男兒無性,鈍鐵無鋼。
【第63句】:修身如執(zhí)玉,積德如遺金
【第64句】:【大海不禁漏卮】見“滄海不能實漏卮”。
【第65句】:【官清民自安,法正天心順】(諺)見“法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
【第66句】:有志者事竟成
【第67句】:【上刀山,下火?!?釋義:比喻奮不顧身,進(jìn)入危險境地。“下火?!庇肿鳌疤鸷!薄?例句:蝦仔痛心地說:“我有錯,我有罪,要改正錯誤,戴罪立功,只要用得著我,上刀山,下火海,我蝦仔都敢去+。”
【第68句】:【吃一分虧無量福,失便宜處是便宜】 釋義:吃一點虧會得到無限福運,失去便宜的地方就是得到便宜的地方。 例句:當(dāng)時汪祥若肯吃虧這十兩銀子,何至斷送了萬金貨物,豈非為小失大? 所以說:吃一分虧無量福,失便宜處是便宜。
【第69句】:【狗戴帽子裝人】 釋義:罵人假裝正經(jīng)。 例句:牛打江山馬坐殿,你倒狗戴帽子裝人了!你他媽的問問天,問問你祖宗!誰給你置的家,誰給你養(yǎng)活的人?
【第70句】:【有其父必有其子父子】母女有相似之處。臺灣瓊瑤《月 朦朧鳥朦朧》:“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我現(xiàn)在才知道為什 么你女兒那么蠻橫無理,原來是遺傳!”
【第71句】:【更上一層樓】 釋義:比喻再提高或再前進(jìn)一步。這是王之渙《登鸛雀樓》詩句。 例句:野心勃勃的張作霖再不甘心蟄伏洮南一隅,又要“更上一層樓”了。
【第72句】:【三眼銃打兔子——沒準(zhǔn)】(歇)三眼銃:一種有三個槍眼的舊式火器,用于出殯時放禮炮。本指射擊沒有準(zhǔn)確性,轉(zhuǎn)指說話、辦事沒有目標(biāo),沒個準(zhǔn)頭。 也作“三眼銃打兔子——沒準(zhǔn)頭”。
【第73句】:【上山打柴,過河脫鞋】(諺)上到山上就打柴,要過河水就脫鞋。比喻到什么環(huán)境,就要有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力。也比喻遇到什么情況,就要采取什么措施,不可拘泥。
【第74句】:【摸閻王鼻子】(慣)比喻冒生命危險。也比喻離死不遠(yuǎn)。
【第75句】:【舍命陪君子】(慣)1指為了朋友可以舍棄性命或做任何事。2指拼出性命和對方較量。
【第76句】:【領(lǐng)袖】“領(lǐng)袖”現(xiàn)在指國家、政治團體、群眾組織等的領(lǐng)導(dǎo)人。如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邦I(lǐng)袖”的本義是衣領(lǐng)和袖口。衣領(lǐng)和袖口在衣飾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將“領(lǐng)”和“袖”合并在一起使用的最早見于《后漢書》,《后漢書·皇后紀(jì)上·明德馬皇后》中就有“蒼頭衣綠耩,領(lǐng)袖正白”的描寫。 第一次將領(lǐng)袖用來形容人的是《晉書·魏舒?zhèn)鳌罚渲袑懙溃骸拔菏嫣锰茫酥I(lǐng)袖也?!币馑际钦f魏舒儀表堂堂,氣魄非凡,如同衣服的領(lǐng)和袖,具有卓越地位,堪稱世人之表率。后來,人們逐漸將同一類人中的突出者稱為“領(lǐng)袖”?,F(xiàn)在,專用于指國家、政治團體、群眾組織的最高領(lǐng)導(dǎo)人。
【第77句】:【橫草不拈,豎草不動】(慣)拈:取,拿。形容非常懶惰,什么也不干。也形容嬌生慣養(yǎng),什么也干不了。 也作橫草不拈,豎草不抬。 橫草不動,豎草不拿。
【第78句】:【矮子里選將軍】(慣)比喻在能力較差的人中間挑選相對出色的。 也作矮子隊里選將軍。 矮子里拔將軍。
【第79句】:【開不了張】(慣)做買賣的賣不出貨物。比喻事情無法開頭。 也作“開不了臺”。
【第80句】:【城頭上跑馬——遠(yuǎn)兜遠(yuǎn)轉(zhuǎn)】(歇)城頭:城墻的頂部。本指沿著城頭兜圈子,轉(zhuǎn)喻人說話拐彎抹角或辦事不干脆利索。
【第81句】:【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慣)形容人因生氣而臉色非常難看。 也作鼻子不是鼻子,臉子不是臉子。 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鼻子不是鼻子,嘴不是嘴。
【第82句】:團結(jié)力量大,巨石變成沙
【第83句】:【鳥有鳥路,人有人路】 釋義:各人有各人的路,不必相互干涉。 例句:“滿牛哥!我們相好了幾年……若是從小算起,我們就是相好了十幾年……可是你放心,我不是來責(zé)怪你的,也不是來哀求你的!鳥有鳥路,人有人路?!?/p>
【第84句】:【放邪火】(慣)比喻造謠誣陷。 也作“放野火”。
【第85句】:拉弓要膀子,唱曲要嗓子。
【第86句】:【打蛇先打頭,擒賊先擒王】 釋義:比喻打擊壞人或敵人要先打擊為首的。 例句:常言說:打蛇先打頭,擒賊先擒王。只要將山大王拿住,一切就好辦了!
【第87句】:【單打一】(慣)指在一個時期內(nèi),集中力量做一件事或只接觸某一方面的事,而不管其他方面。
【第88句】:【上午三十一,下午腳無力】(諺)指人的年齡一過三十歲,生命的活力就在逐漸減退。
【第89句】:【老鼠養(yǎng)的貓不疼】(諺)老鼠生下的崽子,貓不會疼愛。比喻人只知疼愛自己的孩子。也比喻人對別人的勞動成果不關(guān)心,不愛惜。
【第90句】:【路是人踩出來的】(諺)指路是要人開創(chuàng)的。比喻人的前途,全靠自己奮力去創(chuàng)造。 也作路是人闖出來的。 路是人走出來的。
【第91句】:【老太婆縫補丁——紉針】(歇)紉:引線穿過針鼻兒,諧“認(rèn)”。針:諧“真”。指做事嚴(yán)肅對待,毫不馬虎。
【第92句】:【藥醫(yī)不死病,死病無藥醫(yī)】(諺)藥只能治可治之病,不治之癥是無藥可施的。指再高明的醫(yī)生,再名貴的藥物,功能都是有限的。
【第93句】:【說得好聽,不如練得藝精】(諺)指人生在世,不貴嘴巴能說會道,只貴有實在的才學(xué)與本領(lǐng)。
【第94句】:【欲知其人,視其朋友】(諺)指要了解某人的為人,看他結(jié)交些什么朋友就清楚了。
【第95句】:【豆子不榨不出油,石頭不砸不裂縫】(諺)指豆子要壓榨才能出油,石頭要猛砸才能開裂。比喻對罪犯不施加壓力,就很難使他交代罪行,老實認(rèn)罪。
【第96句】:【錢財通性命】見“財連于命”。
【第97句】:自大的人,為自己的無知筑起高墻;
【第98句】:【人生一世,草長一秋】見“草活一秋,人活一世”。
【第99句】:【不顯山,不露水】 釋義:比喻守口如瓶,不露聲色。 例句:“吵什么呢?背人的事,不顯山不露水唄!”
上一篇:哲理妙語,簡短而精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