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大魚奔深水】釋義:比喻有本事的人向往重要部門或大單位。例句:“縣上水就深,省里的更深。”朱升瑤瑤鞭桿,大魚奔深水、古今一理。”
【第2句】:鴨子走路——左右搖擺;搖擺不定
【第3句】:【封山不育林,等于白費(fèi)神】(諺)封山:禁止在山上牧放、采伐、燒荒等。育林:種植、護(hù)理林木。只知封山,不知育林,山林仍然不能發(fā)展。指要發(fā)展山林,就必須封山與育林并舉。
【第4句】:濕柴燒炕——又冒煙又冒火
【第5句】:三過其門而不入——公而忘私
【第6句】:徐霞的考試成績不理想,她撅著嘴直埋怨老師的水平差。媽媽在一旁不愿意了:“你可真是人窮怪屋基,飯生怪筲箕(淘米洗菜用的器具),房子漏怪椽子稀,怎么就不說自己沒努力呀!”(甘肅·東鄉(xiāng))
【第7句】:【女大不中留】釋義:女兒大了應(yīng)出嫁,否則就會惹是非。后句常接:留來留去結(jié)冤仇。例句:媽媽老兒互相埋怨了一會,只怕親戚恥笑!“常言道:‘女大不中留。’留在家中,卻如私鹽包兒,脫手方可。不然,直待事發(fā),弄出丑來,不好看。”
【第8句】:【紅藍(lán)鉛筆兩頭挨削】釋義:比喻兩頭不討好,兩頭受指責(zé)。例句:動不動就把黑鍋一家伙捆在我的頭上,我成了你的替死鬼,紅藍(lán)鉛筆兩頭挨削,風(fēng)箱里的老鼠前后受氣。
【第9句】:【清官騎瘦馬】(諺)清廉的官員連騎的馬也是瘦的。指清官一身清貧,難有享受。
【第10句】:【踩著鼻子上臉】見“登鼻子上臉”。
【第11句】:船到碼頭車到站——停止不前
【第12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好的比不了,比差的還不錯。表 示中等,不好不壞,知足,或甘居中游。葉辛《蹉跎歲月》: “她家的生活水平處于上海的中等階層,比上不足,比下有 余。”
【第13句】:【管丈母娘叫大嫂子——沒話找話】(歇)指本來無話可說,硬要找些話來說。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見了丈母娘叫大嫂子——沒話搭拉話”。搭拉:方言,閑談,閑扯。
【第14句】:【五十年不變】原指香港回歸,制度五十年不變,借指長期 定型。香港梁鳳儀《千堆雪》:“整個人,如假包換的五十年 不變,在成長過程中既已早定模式,不見得會吸引別人作感 情上的突破。”
【第15句】:【鐵公雞,一毛不拔】一毛,雙關(guān),也指一毛錢。借指吝嗇, 小氣。《香港小說選》:“還有,他盡管鐵公雞一毛不拔,但是 喜歡那些有禮及會講話拍馬的人,有時興致一來,也會大發(fā) 慈悲哩。”
【第16句】:【隔墻掠肝腸——死心塌地】(歇)掠:撩,順手拋。本指心肝被拋過墻,是死了的心落在地上;轉(zhuǎn)指人主意已經(jīng)拿定,死不改變。
【第17句】:天漸漸地冷了。早晨,我總是坐在床上先暖和一會兒才起來。媽媽說:“你真是早晨難出窩,夜晚難脫殼。”(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18句】:【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蚍蜉,螞蟻。比喻做事不自量 力。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近有文僧,勾結(jié)小報,竟也作 文奚落先生以自鳴得意,真可謂‘小人不欲成人之美’,而且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了。”
【第19句】:六月的蚊子——叮死了
【第20句】:【和尚在缽盂在】(慣)缽盂(b。 yu):和尚化緣用的器具。形容密不可分。
【第21句】:牲口進(jìn)磨房一兜圈子
【第22句】:【賣關(guān)子】(慣)說書人在說到重要之處打住,以吸引聽眾接著往下聽。比喻說話或講故事在關(guān)鍵處故弄玄虛,讓聽者著急而央求自己或答應(yīng)自己提出的要求。
【第23句】:花木蘭從軍——冒名頂替
【第24句】:【讀書人怕趕考,莊戶人怕薅草】(諺)趕考:科舉時代,讀書人前往指定地點(diǎn)參加考試。薅(h。)草:彎下腰拔草。指讀書人怕的是趕考,莊稼漢怕的是薅草。泛指各行各業(yè)的人都有自己最頭疼的事。
【第25句】:【錢無耳,可暗使】(諺)錢沒有耳朵,但使用起來卻很聽話,什么事情它都能辦成。舊指錢財魔力無窮,可以暗中運(yùn)動,能役鬼,能通神。 也作錢無耳,可使鬼。 錢無耳,鬼可使。
【第26句】:袖筒里揣刀子一暗藏殺機(jī)
【第27句】:石頭砌墻——好的一面在外頭
【第28句】:【有錢好辦事,家寬出賢人】(諺)賢人:行善積德的人。人有了錢,什么事情都好辦;家資富裕,行善積德的事就容易做出。指居家處世,離不了錢。
【第29句】:【吃百家飯,穿眾手衣】(慣)指在衣食上依靠大家撫養(yǎng)照料。
【第30句】:【要就掏出心來,要就拿出刀來】謂愛憎分明。古華《金葉木 蘭》:“我們瑤家自來弱小,但很少向惡人低頭。有旬老話 講:要就掏出心來,要就拿出刀來!”
【第31句】:黃連甘草挑一擔(dān)一一一頭苦來一頭甜
【第32句】:八竿子搭不著的親戚——遠(yuǎn)著哩
【第33句】:【 孫猴子七十二變】變化不定。或說:屬孫悟空的,七十二 變。類似的:一天十八變。成語:變化無常。古華《浮屠 嶺》:“放了口風(fēng)。任什么人,都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廟。還講 什么孫猴子七十二變,一個跟頭能打出十萬八千里,但逃不 出如來佛的巴掌心。”
【第34句】:一向不學(xué)無術(shù)的張叔叔看到別人辦商店賺了錢,也辦起一個,結(jié)果不到一個月就賠了七十多元。幾個老奶奶在一起談?wù)撨@件事兒,王奶奶說:“兔子能拉車,還養(yǎng)驢干啥?”(山東·牟平)
【第35句】:【樹老心空,人老顛冬】釋義:顛冬:方言,老年人昏庸糊涂,顛三倒四。上年紀(jì)的人糊里糊涂,說話辦事難免顛三倒四,有錯。例句:阿侯什都忙賠笑說道:“卻波,‘樹老心空,人老顛冬’,我不會說,你會聽。我說得不對,你莫見怪!”
【第36句】:【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諺)比喻舊時讀書人,未走上仕途還一身正氣;一步入宦海,就隨波逐流了。
【第37句】:【勞燕分飛】“勞燕分飛”用以比喻夫妻或情侶分手。 “勞燕分飛”出自《樂府詩集·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勞燕”指的是伯勞和燕子兩種鳥類。曾有人誤將“勞燕”當(dāng)成辛勞的燕子,太望文生義了。燕子大家都很熟悉,而伯勞是什么樣的鳥呢?伯勞俗稱“胡不拉”,是一種食蟲性的鳥。伯勞大多棲息在丘陵或開闊林地,在我國較為常見。傳說伯勞和燕子這兩種同屬雀科的候鳥,在春意盎然的時節(jié)會相戀,經(jīng)過炎炎夏日的激情,至秋天冷卻,各奔東西,遷徙異地。這便是“勞燕分飛”典故的由來。正因為此,伯勞與飛燕也經(jīng)常被古人寫進(jìn)詩中。例如,王實甫的《西廂記》中就有這樣的文案:“他典未通,我意已通,分明伯勞飛燕各西東。”伯勞從從東去,燕子急急西飛,相遇總是太晚,離別總是太疾。東飛的伯勞與西飛的燕子共同構(gòu)筑了傷感離別的凄涼景象,成為不再聚首的象征。所以,用“勞燕分飛”來喻指曾經(jīng)相愛的戀人或夫妻分離,再合適不過了,只是有些傷感。
【第38句】:【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諺)舊時封建禮教認(rèn)為臣對君、子對父必須絕對服從,乃至死而無怨。
【第39句】:【罵人無好口,打人無好手】見“打起來沒好拳,罵起來沒好言”。
【第40句】:八十老漢學(xué)吹打——上氣不接下氣
【第41句】:侏儒嫁人——你不說我長,我不說你短
【第42句】:【 官出于民,民出于土】人民種地,繳納捐稅,養(yǎng)活官府。葉 紫《豐收》:“縣太爺自己也明白:官出于民,民出于土!種子 不設(shè)法,一年到了頭大家都撈不著好處的。”
【第43句】: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第44句】:【深一腳,淺一腳】(慣)形容路面不平,走起來不平穩(wěn)。 也作“深一步,淺一步”。
【第45句】:【 咸吃蘿卜淡操心】感覺淡而吃咸。咸、閑諧音,淡,無味, 謂白操心,不值得。張賢亮《綠化樹》:“他也是成吃蘿卜淡 操心!咱們的事,不要人多嘴!我有我的主意。”
【第46句】:驢糞蛋滾白糖——表面甜
【第47句】:【老虎金錢豹,各走各的道】(諺)金錢豹:皮毛上有金錢斑點(diǎn)的豹子。指老虎和豹子外出覓食時,各有各的路線。比喻人在生活道路上各奔各的前程,各有各的目標(biāo)。
【第48句】:【快刀不削自己的柄】釋義:借指自己不會傷害自己。例句:眾人看了,盡皆駭然道:“怎么外感癥好吃這種大補(bǔ)藥?算來快刀不削自己的柄,一定是他錯了,開錯的,須接位高明先生來評評看。”
【第49句】:東街賣魚西街買雞——東鱗西爪
【第50句】:【想起一出是一出】從前富貴人家,把戲班叫到家中唱戲, 戲目由他們決定,叫點(diǎn)戲。他們想點(diǎn)哪一出就演哪一出。 引申為:沒有準(zhǔn)譜兒,一會兒一個主意。王蒙《活動變?nèi)?形》:“老孫辦事就是這么荒唐可笑,想去一出(戲)就是一 出。”
【第51句】:【英雄無用武之地】(慣)指人雖有本領(lǐng),卻無處施展。
【第52句】:【窮家愛雞,富家愛狗】(諺)窮人家愛養(yǎng)雞,因為雞能下蛋,蛋可換來油鹽醬醋等生活必須品;富人家愛養(yǎng)狗,因為狗能看門,起到防偷防盜的功用。指舊時人們養(yǎng)雞養(yǎng)狗,各有所圖。
【第53句】:【大亂住城,小亂住鄉(xiāng)】(諺)指世道荒亂不安定時,大局動蕩避在城里比較安全,局部騷動避在鄉(xiāng)里比較安定。 也作“大亂避城,小亂避鄉(xiāng)”。
【第54句】:魔術(shù)師的道具——盡是秘密
【第55句】:【三字經(jīng)滿天飛】三字經(jīng),指“他媽的”三個字。意即習(xí)慣 的罵語隨口而出。海外於梨華《三人行》:“沒幾次以后,又 恢復(fù)到他們原來在一處時談話的隨便了,三字經(jīng)滿天飛。”
【第56句】:【小康】現(xiàn)在,我們國家正在建設(shè)小康社會,“小康”一詞使用頻繁。那么,小康源出何處? “小康”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詩經(jīng)》里,《詩經(jīng)·民勞》日:“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到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小康是儒家學(xué)說中闡述的一種社會境界,它相對于“大同世界”而言,層次比較低。東漢鄭玄說過,小康是比較安定的生活狀態(tài)。大約到了宋代,小康一詞才逐漸接近現(xiàn)代含義,指家庭比較富裕,不愁溫飽,可用小康表示。今天我們所說的小康,具有嶄新的內(nèi)容,帶有鮮明的時代色彩。不單是有錢就是小康,而且經(jīng)濟(jì)、政治、社會全面發(fā)展的綜合反映,既包括物質(zhì)生活的改善,也包括文化、社會福利和勞動環(huán)境的改善。
【第57句】:閻王老子做木匠——鬼斧神工
【第58句】:伏天的陣雨——來得猛,去得快
【第59句】:【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諺)鼾睡:呼呼大睡。在自己的臥床旁邊,哪容得別人呼呼大睡。比喻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nèi),不容許有異己的力量存在。 也作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第60句】:耗子拉木锨——大的在后頭
【第61句】:【眼睛長到頭頂上】(慣)形容人驕傲自大,目空一切。也形容人勢利。 也作眼睛長上額頭。 眼睛長到腦門子上。 眼睛長到腦瓜頂上。
【第62句】:【廟小妖風(fēng)大,池淺王八多】指壞人積聚之所。古華《芙蓉 鎮(zhèn)》:“芙蓉鎮(zhèn)廟小妖風(fēng)大,池淺王八多,窩藏壞人壞事,對他 這個外來干部欺生。”
【第63句】:天漸漸冷了,可我卻不愿穿毛褲。媽媽又氣又急地說:“人冷腿,狗冷嘴,將來凍出個毛病可怎么得了?”(山西·太原)
【第64句】:【三翻六坐九拿爬,十個月的伢兒喊爸爸】(諺)嬰兒在生下三個月后會翻身,六個月能坐起,九個月能爬行,十個月會發(fā)聲喊“爸爸”。指嬰兒出生一歲之內(nèi)的成長是有階段性的。
【第65句】:【到哪條河邊,喝哪條河的水】釋義:處在什么情況,采取什么樣的辦法。例句:馬國彪只好打斷她的哭聲,嬉皮笑臉地說:“翠花,到哪條河邊,喝哪條河的水。”
【第66句】:我弟弟很淘氣,每天總是爬高上低。可奶奶總是說:“小孩是寧讓跳墻,別讓臥羊。一像羊臥在那里,就是生病了。”(河南·沁陽)
【第67句】:【熱飯不能熱食】(諺)指要吃熱飯,還需等到稍涼之后,方不至于燙嘴。比喻辦事需有耐性,急于求成反而會壞事。
【第68句】:前天,大伯給棉花打藥不小心中了毒,多虧鄰居用拖拉機(jī)把大伯送往醫(yī)院,才使他脫離了危險。爺爺感慨道:“好酒好肉敬遠(yuǎn)親,雷打火燒靠近鄰啊!”(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69句】:【不出門的聰明漢,不如周游的愚笨人】(諺)周游:游遍各地。聰明人不出家門,反倒不如到處游覽的愚笨人有見識。指出外游覽能增長人的智慧,開闊人的眼界。
【第70句】:蝦子落鍋——死了還是紅的
【第71句】:【躲在門縫中瞧人——把人都瞧得扁了】見“從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第72句】:【 被人賣了,還跟著去數(shù)錢】被愚弄,自己沒有意識到。類 似的:賣到鍋上不覺熱。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狗》:“人家 行啊,會看眼色,會來事兒。我呢,被入賣了,還幫人家數(shù) 錢!”
【第73句】:【吃了飯兒不挺尸,肚里沒板脂】釋義:挺尸:比喻睡覺。指飯后睡一覺。才能保養(yǎng)身體。例句:沙僧笑道:“二哥忒沒修養(yǎng)。這氣飽飫,如何睡覺?”八戒道:“你那里知,俗語云:‘吃了飯兒不挺尸,肚里沒板脂’哩!”
【第74句】:【貪多嚼不爛】貪多力不勝任。清代《紅樓夢》:“那功課寧 可少些,一則貪多嚼不爛,二則身子也要保重。”
【第75句】:【不知井落在吊桶里,還是吊桶落在井里】(慣)比喻爭斗雙方誰敗在誰的手里,尚難預(yù)料。
【第76句】:【拍馬屁】(慣)舊時稱贊馬好時常拍馬的屁股。比喻極力討好、奉承人。
【第77句】:扁擔(dān)挑燈籠——兩頭明
【第78句】:【黃瓜菜都涼了】(慣)比喻錯過了時機(jī),事情無可挽回。
【第79句】:【老虎頭上拍蒼蠅】釋義:比喻做事膽子大,敢去觸犯強(qiáng)橫的人。例句:新嫂子在心里說,“瑞昌是余師傅的大徒弟,出名的‘獨(dú)角牛’,他是好惹的么?這不是‘老虎頭上拍蒼蠅’么!”
【第80句】:【水菜水菜,七分水三分菜】釋義:栽種蔬菜,水起重要作用,不能缺水。例句:栽樹種菜,倒是滿好的,可常青道:水菜水菜,七分水三分菜,這都得靠個水。
【第81句】:王照好吃懶做,別人怎么勸他就是不改。人們背后說:“豎得起竹竿,豎不起井繩。什么時候進(jìn)墓坑,什么時候才會勤快。”(河南·鄧縣)
【第82句】:狗尿苔打鹵——天生不是個好蘑菇
【第83句】:案板底下放風(fēng)箏——飛不起來
【第84句】:【豆芽子菜,水蓬蓬,竹竿子,節(jié)節(jié)空】釋義:比喻人不實在,作風(fēng)虛浮。例句:真是婦道人家短見。根子不正,還能長出好苗來呀?我就不待見這個小子那副酸相,豆芽子菜,水蓬蓬,竹竿子,節(jié)節(jié)空。
【第85句】:春天的柳絮一一隨風(fēng)飄揚(yáng)
【第86句】:吃稀糊糊游西湖——窮開心
【第87句】:鈷子碰著銼子——死對頭
【第88句】:【擇日不如撞日】(諺)選擇吉日不如碰上的日子好。指事不宜遲,要抓住時機(jī),不必專選吉日。 也作“擇日不如撞日,撞日不如今日”。
【第89句】:【好話說三遍,神仙也討厭】說話一再重復(fù),容易引起厭惡。 相關(guān)的:話說三遍淡如水。王蒙《失態(tài)的季節(jié)》:“后來杜沖 提醒,好話說三遍,神仙也討厭,不要沒完沒了地再貧嘴下 去了,大家才見好就收。”
【第90句】:打蝦錢,買煙抽——水里來,火里去
【第91句】:【苗怕蟲咬,兒怕娘嬌】(諺)指禾苗怕的是害蟲咬,咬過的禾苗不能正常生長;孩子怕的是娘親溺愛嬌慣,嬌寵的孩子沒出息,成不得人。
【第92句】:【眼經(jīng)不如手經(jīng),手經(jīng)不如常舞弄】(諺)用眼看過,不如用手經(jīng)過;用手經(jīng)過,不如反反復(fù)復(fù)習(xí)練。指學(xué)習(xí)技藝,重在不厭其煩地實踐。
【第93句】:【太歲頭上動土】(慣)太歲:傳說中神名,迷信認(rèn)為太歲之神在地,與天上的歲星(木星)相應(yīng)而行,掘土建屋要避開太歲的方位,不然就會遭受禍殃。比喻冒犯有權(quán)勢或強(qiáng)有力的人。
【第94句】:【砍柴刀刮臉——懸乎】(歇)指危險或不保險。
【第95句】:【讓人一步自己寬】謙讓有利于和睦相處。類似的:退后 一步自然寬。西戎《兩澗之間》:“算了,算了,讓人一步自己 寬,無原則糾紛,不能看得那么認(rèn)真,要是認(rèn)真起來,一天啥 也不用于,只丟下生氣一條路了!”
【第96句】:【車載不動,船裝不完】形容多、重。成語:車載斗量。祁淑 英《廢墟》:“鄉(xiāng)親說她是個故事簍子,說她肚里的故事車裝 不下,船載不完。”
【第97句】:【武大郎開店——比我高的別進(jìn)店】(歇)《水滸傳》描寫武大郎身材矮小。指人妒賢嫉能,不能容納比自己強(qiáng)的人。
【第98句】:【走路衣裳角都能打死人】(慣)形容人驕橫強(qiáng)悍。
【第99句】:【 壞的有人抓,好的有人夸】批評壞的,表揚(yáng)好的。成語:賞 罰分明。電視節(jié)目:“開展這項活動,目的在于造成一種壞 的有人抓,好的有人夸的氣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