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鳥窮則啄,獸窮則觸,人窮則詐】(諺)窮:窘困無出路。觸:用頭頂撞。指鳥到窘急時,會用嘴啄;獸到窘急時,會用頭頂;人到窘急時,會欺詐騙人。 也作“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馬窮則佚”。攫:抓。 佚:亂跑。
【第2句】:【趁熱打鐵,趁早治病】見“打鐵要趁熱,治病要趁早”。
【第3句】:猴兒臉——說變就變
【第4句】:【瞎倉官收糧——無有不納】(歇)倉官:管倉庫的官員。納:收。指別人送來的,不管好壞多少全都收下。
【第5句】:【只揀有頭發的抓】(慣)比喻專門挑能夠撈到好處的事做。
【第6句】:【慈不掌兵,義不主財】(諺)生性仁慈的人,不宣統領軍隊;行俠仗義的人,不宜主管錢財。指掌兵的不宜講仁慈,主財的不宜講情面。 也作仁不統兵,義不聚財。 義不主財,慈不主兵。
【第7句】:【坐山觀虎斗】(慣)比喻冷眼旁觀別人爭斗,等到兩敗俱傷時從中取利。
【第8句】:蝦子落鍋——死了還是紅的
【第9句】:快開學了,我的假期作業還有很多沒有做,可仍在一個勁兒地玩。媽媽說:“麥芒都快錐著屁股了,還不著急?!保ㄋ拇āの鞒洌?/p>
【第10句】:【占上風】(慣)指占有優勢。
【第11句】:表壯不如里壯。
【第12句】:【告人死罪得死罪】(諺)誣告別人犯死罪的,自身就得判死刑。指平白無故誣陷別人,在法律上就要承擔相應的罪名。 也作“告人徒得徒,告人死得死”。 徒:古代五刑之一,即徒刑。
【第13句】:【桃李】“桃李”現在常用喻指學生?!疤依睢北臼莾煞N果樹,是誰把它們“移栽”到一起呢?“桃李”合用最早見于《詩經》,《詩經》中有“華如桃李”的詩句,不過,它還不是比喻學生?!疤依睢币辉~用于比喻學生,則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魏國有個大臣叫子質,他得勢的時候,曾培養和保舉過不少人,后來因得罪了魏文侯,他曾經幫助過的人沒有一個給他幫助的,他便獨自一人跑到北方去了。在北方,子質遇到一個叫子簡的人,就向他抱怨,埋怨自己培養保舉的人在自己有難時,怕被連累不肯為自己說句公道話。子質感到很傷心。子簡聽后笑著說:“春天種下桃樹和李樹,夏天可以在樹下休息納涼,秋天還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種下的是蒺藜(一種帶刺的蔓生植物),不僅不能利用它的種子,秋天長出的刺還會刺人。所以,君子培養人才,要像種樹一樣,應該先選準對象,然后再加以培養?!?從此,人們就把培養人才比作“樹人”,把學生比作“桃李”。如唐代狄仁杰推薦了姚崇等數十人,這些人后來皆為名臣,時人對狄仁杰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薄疤依睢敝复鷮W生,流傳至今。
【第14句】:【一日三頓的炸醬面——一點不新鮮】(歇)指沒有一點新東西,都是老一套。
【第15句】:【患難朋友,艱苦夫妻】(諺)患難中建立起來的友誼最堅實,艱苦中打磨過來的夫妻最恩愛。指好朋友貴在經過患難的考驗,好夫妻貴在走過艱苦的歷程。
【第16句】:布娃娃的眼睛——有眼無珠
【第17句】:一天早上,我起床遲了,顧不得吃早飯背起書包就往學校跑。中午放學回家,端起飯碗就吃。我對奶奶說:“今天的米飯做得真香。”奶奶笑著說:“不是今天的飯香,是肚饑好下麥仁湯?!保ê薄ょ娤椋?/p>
【第18句】:每當看見媽媽穿著高檔羊毛衫、鴨絨衣,或者看見我大吃巧克力、旺旺系列食品時,外婆總是搖頭嘆息:“穿不離棉,吃不離鹽,看看你們!”(湖南·溆浦)
【第19句】:【一斤肉包的餃子——好大皮子】(歇)皮子:本指包餃子的面片兒,轉指外表、架勢。指人派頭、架子大。含譏諷意味。
【第20句】:【寧要一藝精,不要百藝通】見“百樣通,不如一樣精”。
【第21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杭州風景秀麗,自古就很有名氣。而“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一語又是從何而來呢?它源自北宋。早在北宋,汴京的人們就傳唱“蘇杭百事繁度,地上天宮”的民謠,羨慕蘇杭的繁榮富足。而后金滅了北宋,南宋王朝還真遷都杭州,偏安一隅,杭州蘇州更呈現空前的繁榮景象。后來,詩人范成大在他編纂的蘇州地方志《吳郡志》中寫道:“諺日:天上天堂,地下蘇杭。又日:蘇湖熟,天下足?!钡搅嗽芮湓凇扼笇m曲》中又寫道:“春暖花香,歲稔時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一詩句比起以往的說法,更精煉,更上口,所以歷久不衰,流傳至今。
【第22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情況起了極大的變化。多指不 會永遠處于不利地位。類似的:三年水流東,四年水流西。 每外聶華苓《失去的金鈴子》:“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 西,有的佃戶反而發起來了。”
【第23句】:【神一套,鬼一套】(慣)指玩弄手法,捉弄或欺騙人。
【第24句】:電風扇的腦袋——專吹冷風;吹冷風
【第25句】:【瘦駱駝強似象】(諺)駱駝再瘦,負重遠行,頂個大象。比喻富家衰落,家底也比平常人家厚實。也比喻世家破敗,威勢也還不可輕視。 也作瘦駱駝尚有千斤肉。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第26句】:【棉花耳朵風車心】(慣)形容人耳軟心活,沒有主見,容易聽信他人。
【第27句】:【 依樣畫葫蘆/照葫蘆雷瓢葫蘆】胡亂,音近,含大體上近 似之意。差不離照原樣子辦。照,也說:比。成語:照貓畫 虎。海外陳若曦《遠見》:“不久也就摸到了竅門,可以依樣 畫葫蘆?!?/p>
【第28句】:一同學考試不及格,他爸爸耐心地教育他:“春不種,秋無望。平時不認真學習,成績怎么會好呢?”(江蘇·興化)
【第29句】:【娘】“娘”是對母親的稱呼。但“娘”字產生時,卻不是指母親。南朝蕭齊的《玉篇》解釋說:“娘,女良切,少女之號?!碑敃r該字并非母親的代稱,而是指年輕女子。作為母親的稱謂,當時習用“孃”字。“娘”、“孃”讀音相同。清代著名學者段玉裁指出:“唐人此二字分用畫然,故耶孃字斷無有作娘者。今人乃罕知之矣?!币馑际窃诋敃r,人們把“娘”、“孃”二字區分得非常嚴格,沒有用“娘”字作為母親代稱的。考察唐代小說詩詞,確實如此?!澳铩弊只旧嫌糜谀贻p女子的名字,如武媚娘、杜十娘、謝秋娘等?;蛘哂谩澳镒印钡茸鳛槟贻p女子的泛稱。涉及母親代稱,則用“孃”字。如杜甫《兵車行》:“耶孃妻子走相送。” 不過,由于“娘”、“孃”兩字發音相同,后來人們逐漸用“娘”字代指母親了。到了明清時期,甚至超過“孃”的用法。新中國建立后,國家對漢字進行簡化改革,干脆用“娘”字取代“孃”字,“娘”字代指年輕女子的意思便廢棄不用了。但“姑娘”仍舊指年輕女子,應是古意的延續。
【第30句】:鄰居叔叔說他妻子太懶散,他妻子反駁說:“我懶?你也不勤快呀!你這是自己一身白毛毛,反說別人是妖怪;鼻頭高,眼窩洼,只看見人家看不到自家。”(山西·太原)
【第31句】:【日頭常晌午】(慣)晌午:中午。 中午的太陽最好。比喻人運氣總是很好。
【第32句】:【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饃】生產以人多為好,消費以人少 為好。此語反映了人口與生產、消費的關系?;蛘f:人少好 吃飯,人多好做活/人多好種田,人少好過年。臺灣柏楊《丑 陋的中國人》:“人口問題是很重要的,如果中國要想強大, 人口一定要拼命減少。有句話說: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 饃?!?/p>
【第33句】:【好漢就怕病來磨】(諺)即便是身強體壯的英雄好漢,也抵抗不過疾病的折磨。指疾病對人的生命極具殺傷力。 也作英雄只怕病來磨。 硬漢子怕病磨。
【第34句】:【刀傷藥雖好,不破手為高】雖有辦法挽救,也不要麻痹大 意,還是以不出事為好。類似的:藥雖好,不如不害病。李 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從前只說好刀切藥不如不劃破 口,現在看,打破腦袋不怕用扇煽,這條命是從汽車轱轆底 下拾來的?!?/p>
【第35句】:【調過來葫蘆,翻過去又是瓢】釋義:比喻反復無常,變來變去。例句:你鄭科長原來怎么說的?調過來葫蘆,翻過去又是瓢!吃著咱們種的糧粒兒,你還為不為民作主?
【第36句】:【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釋義:觀看下棋而不多嘴的人是有道德的人;端起酒杯就喋喋不休的是小人。例句:所以古人說得好: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上餐跞掀幸坏?,未曾分局時,絕不多口。
【第37句】:【借東風】(慣)相傳曹操率重兵要攻打東吳,劉備與孫權決定聯合抗曹,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巧借東風,采用火攻,使曹兵大敗。比喻憑借某種有利的條件和時機。
【第38句】:蚯蚓走路——能曲(屈)能伸;以曲(屈)求伸
【第39句】:小明做題馬虎,媽媽勸了好幾次,他都不以為然。爸爸說:“水不大,沖走村莊;雨不大,淋濕衣裳。可不能忽視這些小毛病?!保ê幽稀ぽx縣)
【第40句】:【叉手不離方寸】(慣)方寸:指心。兩手在胸前相抱,表示恭敬。
【第41句】:我由于貪玩沒有做完作業,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批評我說:“補漏趁天晴,讀書趁年輕。還是努力學習吧!”(河南·淅川)
【第42句】:借他的韁繩拴他的驢——將計就計
【第43句】:【富得快,跑買賣】(諺)要想很快富裕起來,最好是經商做生意。指經商能很快致富。
【第44句】:【佛面上貼金】(慣)比喻到廟里去燒香拜佛并以供品供奉神佛。
【第45句】:【 動一根毫毛,立一根旗桿】極言不容侵犯。浩然《艷陽 天》:“你敢動動我?摸倒我一根毫毛,奶奶讓你立根旗桿!”
【第46句】:【接神容易送神難】見“請神容易送神難”。
【第47句】:我看到媽媽做那么多的菜,伸手就要抓。媽媽急忙攔住說:“哎!你可是九寸九的嘴——不夠一吃(尺)喲!”(山東·蒼山)
【第48句】:大水沖過的鵝卵石——沒有了棱角
【第49句】:【擠牙膏】(慣)比喻靠外界施加壓力才肯交代問題。
【第50句】:說出的話牛都踩不爛——梆硬
【第51句】:【陳谷子,爛芝麻】(慣)比喻年長日久、無關緊要的話語或事情。 也作陳芝麻,爛谷子。 陳年爛芝麻。
【第52句】:【一棵樹上吊死】被困在一個地方,或固執于某一事理,不 去想其他辦法解脫。浩然《山水情》:“這沒啥想不開的,用 您的話說,咱不能指望一棵樹吊死人?!?/p>
【第53句】:【打虎不倒被虎咬】(諺)比喻制伏不了強敵,定會遭到強敵的反撲,后患無窮。 也作打虎不著,反被虎傷。 打虎不死,遺患無窮。 打虎不死反傷人。
【第54句】:【大姑娘十八變】(諺)十八變:一說女子長到十八歲變化較大;一說由幼女到少女再到成年,面貌在不斷變化。指女孩子隨著年齡漸長,會越變越俊美。
【第55句】:白瓷壺——有口無心
【第56句】:【野馬上了籠頭】受到拘束,多指兒童開始入學。相關的: 沒籠頭的野馬。清代《紅樓夢》:“寶玉下學回來,見了賈母。 賈母笑道:好了,如今野馬上了籠頭了。”
【第57句】:【一個饃饃也得上籠蒸】事情小,或數量少,也得認真對待, 不能圖省事?;蛘f:一個饅頭也得蒸熟吃。龔昌盛《沉浮》: “一個饅頭也得蒸熟吃,總不能讓他一輩子沒出息?!?/p>
【第58句】:鐘表沒數字——無時無刻
【第59句】:【屎殼郎打嚏噴——滿嘴噴糞】(歇)屎殼郎:學名蜣螂,昆蟲,身黑,吃動物尸體或糞尿。指信口胡說。含責罵意。 也作“屎殼郎打噴嚏——滿口噴糞”。
【第60句】:【抓把柄】(慣)比喻抓住可以對人進行要挾、攻擊的過失、錯誤等。
【第61句】:【 紅口白牙跑舌頭】謂好好的人卻昧良心胡說八道。或 說:滿嘴跑舌頭/舌頭跑出了牙關。成語:信口雌黃、信口開 河。劉紹棠《蒲柳人家》:“什么鐵嘴?你紅口白牙跑舌頭, 馬勺兒上的蒼蠅混飯吃。”
【第62句】:【娶媳婦蓋廈,提起來害怕】(諺)廈:房屋。指娶媳婦和蓋房子這兩件農家的大事往往耗財費力,曠日持久。
【第63句】:【打破沙鍋——璺到底】(歇)璺:沙鍋等陶器上的裂紋,諧“問”。本指沙鍋性脆,一打破就從上裂到底,轉指對事情追問到底。 也作打破沙鍋——問到底。 打破沙罐——問到底。 打爛沙鍋——璺到底。
【第64句】:【 置于死地而后快】不斷加害,不肯罷休。尤鳳偉《中國一 九五七》:“仍不算完,倒底想怎么樣呢,真要將人置于死地 而后快么?”
【第65句】:【墻上的泥坯——去了一層又一層】(歇)泥坯:抹在建筑物表面的泥層,掉了一層可以再涂一層,舊時歧視婦女,把妻子比作“泥坯”。 指妻子死了一個又再娶一個。
【第66句】:【店家不打隔夜錢,船家不賒過河錢】(諺)店家:旅店店主。船家:駕船擺渡的船主。指住店的要先交店錢,坐船的要先交船錢;店家和船家不賒賬。
【第67句】:老母豬進玉米地——尋著棒子吃;自找挨打
【第68句】:【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崗哨眾多。成語:戒備森嚴。劉紹 棠《漁火》:“八里橋南北,二十九軍的士兵持槍荷刀,三步一 崗,五步一哨?!?/p>
【第69句】:躲過野牛碰上虎——個更比一個兇
【第70句】:水牛掉井里——有力使不出
【第71句】:我去姥姥家吃飯,姥姥說:“今天我們做魚吃?!睆膩聿蛔鲲埖木司苏f:“今天我給你們來個老鼠掀簾子——露一手。”(河南·焦作)
【第72句】:按處方配藥——多給不肯,少給無效
【第73句】:吃著雞,抓著鴨——貪得無厭;貪心不足
【第74句】:羊群里的駱駝,雞群里的仙鶴——獨(都)大
【第75句】:【路不平,有人踩】釋義:事情不公平,就會有人過問。例句:“路不平,有人踩。他做的不對,別人就要說話?!?/p>
【第76句】:【春算命,夏郎中,秋道士,冬裁縫】(諺)郎中:醫生。春天是一年之始,算命的人多;夏天氣候炎熱易生病,醫生走紅;秋天收獲季節,道士化緣方便;冬天寒冷要添衣服,裁縫生意忙。
【第77句】:【耳不聽,心不煩】釋義:不愿聽的話最好不聽,以免心煩。例句:我被她講得一顆心又提到嗓子門口,我怨我還是把心牽掛在他身上,何必再多管他的事,耳不聽,心不煩,但不知怎么回事,卻一個勁地想聽聽這樁事的結果。
【第78句】:【秤桿不離秤砣】經常在一起,形影相隨。類似的:砣不離 秤,影不離身/針不離線,線不離針。成語:形影不離。駱賓 基《罪證》:“金三天天和雅亭混,秤錘不離秤桿,人家誰不笑 話?!?/p>
【第79句】:【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諺)只喝酒不吃菜肴就容易醉倒。
【第80句】:急性子喝熱粥——燙嘴
【第81句】:關公走麥城——死到臨頭
【第82句】:穿西裝戴笠帽——土洋結合
【第83句】:我們班上有幾個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上課不專心聽講,作業不認真做。老師說:“你們要努力學習??!不能搬個南瓜當凳坐,混一天是一天?!保ê幽稀揉l)
【第84句】:【耳聞不如目見】(諺)耳朵聽來的,不如親眼看到的準確可靠。指耳聽是虛的,眼見是實的。 也作耳聞不如目睹,目睹不如身受。 耳聞不如目睹,目睹不如親歷。 耳聽不如眼見,眼見不如手摸。
【第85句】:【 創業容易守業難】事業的發展比開創要困難。類似的: 開店容易守店難。浩然《山水情》:“常言說,創業容易守業 難。前輩人把這產業給咱創下了,咱得生著法兒別把它敗 壞掉?!?/p>
【第86句】:【給三分顏色就開染坊】事情做得過分。成語:大肆渲染。 臺灣電視劇《含羞草》:“這種人就得給他點臉色看,不然給 他三分顏色就會開染坊了。”
【第87句】:【不識路能走千里,不識人寸步難行】(諺)不認識路可以向人打聽,分不清好人壞人就得上當受騙。 指在社會生活中識人最重要。 也作不識字也有飯吃,不識人卻無生路。 不怕不識字,就怕不識人。
【第88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諺)指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謀慮,必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
【第89句】:【站干岸兒】(慣)比喻冷眼旁觀或站在一旁不介入。
【第90句】:【此地無銀三十兩】想掩蓋,反而暴露。成語:欲蓋彌彰。 海外梁厚甫《海客隨筆》:“‘此地無銀三十兩,隔鄰王二不曾 偷’是中國人的笑話,但依著這一個笑話行事的美國人,著 實不少。”
【第91句】:雨后山洪——沖勁大
【第92句】:小榮的媽媽告訴小榮的爸爸,說剛建好的新屋梁下的柱子像在輕輕晃動,小榮爸不以為意。小榮媽說:“一根柱子動,根根屋梁晃??汕f不能大意??!”(河南·輝縣)
【第93句】:【小馬乍行嫌路窄】釋義:乍:剛剛開始。初生馬兒剛走路就嫌路不夠寬。比喻年輕人剛入世不知天高地厚,埋怨無處施展才能。例句:安老爺冷笑道:“他有多大的學力福命,敢說這等狂妄的滿話!”安太太道:“這可就叫作‘小馬兒乍行嫌路窄’了!”
【第94句】:百花爭艷——各放異彩
【第95句】:【人有失錯,馬有失蹄】見“馬有失蹄,人有失足”。
【第96句】:【拾到雞毛當令箭】見“拿了雞毛當令箭”。
【第97句】:心情愉快是肉體和精神的最佳衛生法。
【第98句】:【事在不疑,卜之何益】(諺)卜:占卜算卦,屬于迷信活動。對所做的事既然深信不疑,又何必去占卜吉兇呢?指占卜算卦毫無必要。
【第99句】:導游領路——引人入勝
上一篇:微博民間俗語【1004】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