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縛在線上的螞蚱——跑不了
【第2句】:【慣子不孝】(諺)嬌慣的子女不會孝敬父母。指對下一代不能放任與縱容。
【第3句】:【人沒傷虎心,虎沒傷人意】釋義:比喻互不干涉,互不侵犯。也說:“人沒傷虎心,虎有傷人意”,意即你不傷害他,他倒要傷害你。例句:三藏道:“天那,天那!火起時,只該助水,怎轉助風?”行者道:“你知古人云:人沒傷虎心,虎沒傷人意。他不弄火,我怎肯弄風”
【第4句】:【算盤珠子——撥一撥動一動】(歇)本指算盤珠子用手撥才會動,轉喻人做事很被動,沒有人督促就不會去干。
【第5句】:【殺雞給猴子看】讓猴子看著害怕,以示警告。類似的:殺 個貓兒猢猻看。成語:殺一儆百。莫應豐《將軍吟》:“使他 們犯點錯誤。再抓幾個人,殺雞給猴子看,就管教好了。”
【第6句】:鐵絲做門閂——經不起推敲
【第7句】:彎藤結歪瓜——孬種
【第8句】:【英雄無用武之地】才能無法發揮。反義說:英雄有用武 之地。海外張愛玲《傾城之戀》:“憑著這點本領,她能夠做 一個賢惠的媳婦,一個細心的母親。在這里她可是英雄無 用武之地。”
【第9句】:【叫人不蝕本,舌上打個滾】(諺)蝕本:賠本。稱呼人是很容易的事,損失不了什么,只不過動動舌頭就是了。指見面向人打招呼,既不受損失,又能有益于人際交往。 也作“喊人不費本,舌頭打個滾”。 喊人:稱呼人。
【第10句】:【鐵路上的警察,管不了這一段】鐵路上的警察,各管一段。 借指管不著,管不了。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這魚, 不是你們家的吧?鐵路警察,你管不著這段兒。”
【第11句】:張明非常懶,常常不做作業,還說他不會。老師說:“笨人怨刀鈍,懶人怪草韌。”(廣東·龍門)
【第12句】:【煞風景】見“殺風景”。
【第13句】:【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釋義:只看見利益,卻看不見危害。例句:“每見世人惟利是趨,至于害在眼前,哪里還去管他。所以俗語說的:‘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
【第14句】:閉眼撕皇歷——瞎扯
【第15句】:廚師炒菜——添油加醋
【第16句】:【年糕】“年糕”是春節必備食品,進入臘月二十幾,家家戶戶蒸年糕。 “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說起年糕,這里面還有一個既美麗又凄楚的傳說。春秋時期,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幫助吳王強兵富國,稱霸一方。國家強盛起來以后的吳王產生了驕奢輕敵思想,開始大興土木。吳王闔閭命伍子胥筑“闔閭大城”,建成后,大宴眾將群臣。唯有伍子胥悶悶不樂,他料吳王驕奢不防備越王勾踐和范蠡,國家遲早將亡。回營后他密囑身邊隨從說:“我死后,如果國家遭難,民饑無食,可往相門(蘇州六個主要城門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果如所料,伍子胥遭誣陷身亡,吳國被越國橫掃而滅。這時都城糧斷,餓殍遍野。隨從們帶領百姓前往相門拆城掘地,這才發現原來相門的城磚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從此,人們為了銘記伍子胥的功績與忠烈,就在春節這一天家家吃年糕。
【第17句】:【挨金似金,挨玉似玉】(諺)挨:靠近,接近。靠近金的就會像金,靠近玉的就會像玉。猶言近朱者赤。比喻經常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品行、才能等自然會很好。
【第18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見“疑則勿任,任則勿疑”。
【第19句】:【豬不吃狗不啃】(慣)形容人模樣難看,誰都不喜歡。也比喻誰也不愿理睬。
【第20句】:【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饃】生產以人多為好,消費以人少 為好。此語反映了人口與生產、消費的關系。或說:人少好 吃飯,人多好做活/人多好種田,人少好過年。臺灣柏楊《丑 陋的中國人》:“人口問題是很重要的,如果中國要想強大, 人口一定要拼命減少。有句話說: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 饃。”
【第21句】:【無求到處人情好,不飲從他酒價高】(諺)無求于人,走到哪里人們都不會小看你;你不飲酒,何必管他酒價漲得有多高。指人能做到對人無所求,對事無所求,那就是個高超的人。
【第22句】:【惹亂子】(慣)指引起麻煩。
【第23句】:驢子拉磨牛耕田——各干各的活;各走各的路
【第24句】:【佛在心頭坐,酒肉穿腸過】(諺)只要人心中常存著佛經教義,縱然不守清規戒律飲酒吃肉也不害事。 指行善重在修養善心,不在形式。 也作佛在心頭坐,酒肉腑腸過。 滔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
【第25句】:【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諺)在錦緞上再繡上花容易,往雪地給受凍的人送炭取暖很難。舊指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越是有錢有勢的,奉承的越多;越是貧賤失勢的,越沒人接濟。 也作錦上添花到處有,雪中送炭幾多無。 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
【第26句】:【比登天還難】(慣)極言事情之難辦。指事情不可能辦成。 也作“比登著梯子上天還難”。
【第27句】:【蘿卜不能當成人參賣】釋義:比喻不夠資格,不能充數。例句:我看你們都請黃半仙跳過大神。所以還不如那個破爛秀才。比他還迷糊。你們是染缸里撈不出白布。毛腳雞上不得鍋臺!蘿卜不能當人參賣。
【第28句】:【放鴿子】“放鴿子”比喻說話不算數、違約和欺詐行為。自古以來,鴿子展示于人的都是吉祥和平的意義,鴿子還寓意誠信,飛鴿傳書就是人們利用信鴿的準確和精準的特性來傳遞信息。可這代表誠信的鴿子怎么會被人們用“放鴿子”來比喻不遵守諾言,帶有欺騙的含義呢?它源自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放鴿子”是誘拐名貴鴿子的行為。偷竊者訓練出一種專用的“誘鴿”,混到別人放飛的鴿群中,誘騙鴿群迷失方向,把它們引回到偷竊者的鴿籠中。另一種說法是相傳古時候有兩個人,他們本來是很好的朋友。二人約定了某月某日,其中一個人要給另一人飛鴿傳信,但到了約定的日子,等信的人卻等來了一只沒有攜帶信的鴿子。他就質問他的朋友:“你怎么只放鴿子不寫信,不履行諾言,說話不算數呀!”“放鴿子”一詞作為“爽約”的意思就這樣流傳下來。
【第29句】:半天云里扭秧歌——空歡喜
【第30句】:【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歇)司馬昭:三國時魏國大將軍,司馬懿的兒子,魏帝曹髦在位時專國政,企圖謀取帝位。路人:行路的人。指野心勃勃,世人共知。 也作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第31句】:【擺擂臺】(慣)擂臺:舊時為比武而搭的臺子。原指搭臺子歡迎人來比武,現比喻向人挑戰。
【第32句】:【大六月里曬日頭——念他啥晴】(歇)晴:諧“情”。指不念他什么情分。
【第33句】:【 泥人禁不起雨打】指禁不起考驗。韓志君等《古船·女人 和網》:“棉花架不住風吹,泥人禁不起雨打。我只擔心,往 后豆腐房辦紅火了,他挎兜兒里有了錢,再去走歪歪道兒!”
【第34句】:數九寒天,媽媽在打掃院子。我倚著門框問:“媽媽,你不冷啊?”媽媽說:“傻丫頭,不冷。凍死閑人,餓死饞人。”(河北·青縣)
【第35句】:一口吞了二十五只小老鼠——百爪撓心
【第36句】:【船不離舵,客不離貨】(諺)舵(du。):船上控制方向的工具。就像船不能離開舵一樣,客商不能離開自己的貨物。指客商離開貨物,沒有保管好,就容易失盜。也指貴重財物必須隨身帶好。
【第37句】:夢里做皇上——快活不多久
【第38句】:【 水清不養魚】條件太嚴格,會適得其反。語出《漢書》,原 句為: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或說:水越清,魚越 少。姚雪垠《李自成》:“也有些弟兄不是老八隊的老底子, 紀律就差些。有不少人勸我睜只眼,合只眼,說是水清不養 魚。”
【第39句】:【人不求人一般高】求人難,常要低三下四。《小說月報》 (1982,9):“走啊,人不求人一般高喲。喂,七仙女怎么還沒 有回來?還是找她靠得住些。”
【第40句】:【山核桃——差著一槁兒】(歇)山核桃:山核桃的果實,硬殼里面比一般核桃少一個槅兒。槅兒:隔在核桃仁中間的小格子。指差一點兒。多指關系疏遠一點兒。 也作“山核桃——差著一格子”。
【第41句】:媽媽是教師,她每天很早就往學校趕,晚上總是天黑了才回家。爸爸心疼地說:“你每天是兩頭黑洞洞,中間緊繃繃,要注意身體啊!”(江蘇·海安)
【第42句】:【找個縫下蛆】(慣)比喻找機會干壞事。
【第43句】: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第44句】:秋后的蟈蟈——沒幾天吱吱了
【第45句】:【一個模子鑄的】(慣)模子:用壓制或澆注的方法使材料成為一定形狀的I具。形容東西或人物一模一樣。 也作一個模子里倒出來的。 一個模子里磕出來的。
【第46句】:【 荒年傳亂話】荒亂的年代,人心不安定,多有謠傳。茅盾 《林家鋪子》:“師傅,隨他們造謠去,你不要發急。荒年傳亂 話,聽說是鎮上的店鋪十家有九家沒法過年關,時勢不好。”
【第47句】:【吃白食】(慣)指吃喝不付錢或不付出勞動。多指游手好閑,靠敲詐勒索為生。
【第48句】:懷里揣兔子——不安
【第49句】:【吃槍藥】(慣)比喻人火氣大,無端地沖人發脾氣。
【第50句】:離開祖國的人,像離開花園的布谷鳥。
【第51句】:【付之東洋大海】(慣)比喻丟得遠遠的,不再理會。
【第52句】:蕎麥皮里擠油——死摳
【第53句】:臉盆里栽豆芽——根根扎到底
【第54句】:【—網打盡滿河魚】做事干脆徹底。也指事情做得過分, 不留余地。成語:一網打盡。尤鳳偉《中國一九五七》:“李 左德說那不行,你這是一網打盡滿河魚。”
【第55句】:鄰居海軍,五一節放假后,每天和大人在一起打麻將。他奶奶說:“你爺來牌,你爸來牌,你也來牌,這真是老貓枕著鍋臺睡,一輩傳一輩。你可知道,勤有功,戲無益,賭博場里惹是非。以后別再來牌了,好好溫習你的功課。”(河南·汝南)
【第56句】:【蜂蜜嘴,蝎子心】釋義:比喻嘴甜會說,心腸狠毒。例句:別他媽的滿口仁義道德地糊弄人了,你們這一套我全明白了。誰不知你是蜂蜜嘴,蝎子心,耍那些花腔干什么?
【第57句】:【因風吹火,用力不多】(諺)順著風向吹火很省力。比喻趁著有利形勢做事,省力而又易于成功。
【第58句】:保持一生壯健的真正方法是延長青春的心。一個丑角進城,勝過一打醫生。
【第59句】:【臨上轎再扎耳朵眼兒】(慣)比喻事到臨頭才倉促準備。 也作臨時上轎穿耳朵。 上轎扎耳朵眼兒。
【第60句】:【頭發長,見識短】指婦女缺少見識。劉紹棠《蒲柳人家》: “何大學問趕馬回來,一見老秀才走了,很覺得過意不去,埋 怨一丈青大娘頭發長,見識短。”
【第61句】:【人無前后眼,禍害一千年】(諺)前后眼:既能看清過去,也能遠瞻未來。指人處事待人如果只顧眼前,沒有遠見,就會造成無窮無盡的后患。
【第62句】:沒眼先生上鐘樓——瞎撞
【第63句】:【葫蘆牽到扁豆藤】(慣)比喻把不相干的事情扯到一起。
【第64句】:鴨子吃蝸牛——食而不知其味;全不知味
【第65句】:【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釋義:到處找,找不到,卻在無意中碰到了。例句:“有如此絕色佳人,何怕不中姑娘(注:姑娘:吳語,姑母。)之意?”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第66句】:【抬杠】“抬杠”比喻好挑毛病、好打叉子、搭話好與人作對的現象。它起源于中國的北方,“抬杠”起初還真同抬杠子有關。在我國的北方,很早就殘存著一種習俗,那就是所謂的“抬杠會”,每年正月十五元宵佳節,人們除了逛花燈、吃元宵、猜燈謎之外,還要參加熱鬧的“抬杠會”。會上,由身強力壯的人抬著竹杠,上面有轎子,轎子上坐著一個穿著奇裝異服、口齒伶俐的人物。他就是“抬杠會”的主角。他們抬著竹杠和轎子在人群中穿行,轎上的人就和周圍的人找話茬進行辯論,比賽斗嘴,甚至對罵,但誰也不會惱怒。 “抬杠會”上的兩人的語言對抗逐漸演化,人們就常常把說話時雙方的對抗較勁兒叫做“抬杠”。這種抬杠會在滿族進入中原后,成了“抬杠”的起源。這種“抬杠”或“斗嘴”甚至還被轉化成俗民生活藝術里以耍嘴皮子為樂的藝術活動,特別被相聲藝術吸收和運用,中國有一個相聲段子名字就叫《抬杠》,所以,“抬杠”并不全是浪費口水,其中也包含著智慧,要是能抬出點水平,那也是一種“口才”。
【第67句】:【一山比一山高】比喻有更高更強的人。臺灣李敖《啟發 你的小故事》:“這可不一定,一山比一山高。”
【第68句】:【惡作劇】“惡作劇”的意思是故意捉弄他人,使他人難堪的行為。 “惡作劇”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唐代。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盜俠》:“僧始捫中處,徐日:‘郎君莫惡作劇’。”講的是唐德宗建中初年,有個叫韋生的人搬家到汝州,在搬家途中遇到一個僧人。韋生與這個僧人交談甚歡,感覺非常投機。僧人問韋生:“我住的寺院就在前邊不遠的地方,到我那里坐坐,怎么樣?”韋生爽快答應了。韋生跟著僧人走了十多里地,還沒有走到。他懷疑僧人是盜賊,就偷偷地從鞋子里取出彈弓,彈射僧人的腦袋。開始時僧人好像沒有感覺,韋生一連射了五次,他才摸著被射中的地方慢聲說道:“郎君莫惡作劇(你不要這樣開玩笑)。” 惡作劇之風一開,至今還有人變著法效仿,甚至還走出國門,專門設了一個“愚人節”。
【第69句】:腳生雞眼臀生瘡——坐立不安
【第70句】:【裝一佛像一佛】(慣)比喻裝什么人像什么人。
【第71句】:稻谷成熟了,我和弟弟到鄉下的姑姑家去幫著收打。看到弟弟沒有撿起落在田里的谷子,姑姑說:“記住,細收要細打,顆粒要還家!”(廣東·龍門)
【第72句】:星期天上午,媽媽到外婆家去,要我和姐姐在家喂豬、燒飯。晌午時,媽媽回來,見鍋不動,瓢不響,就說:“你們啊,兩個人是蘆葦、簸箕一個樣,兩個懶家伙!”(江蘇·靖江)
【第73句】:【人哄地皮,地哄肚皮】(諺)哄:騙。哄地皮:種地懶耕作,不投入。 哄肚皮:土地不產糧,沒吃食。指種莊稼必須勤快,才能多收獲。
【第74句】:【麥收八十三場雨】(諺)八十三:農歷的八月、十月和三月。八月有場好雨,保證種好;十月有場好雨,麥根扎牢;三月有場好雨,顆粒飽滿。指農歷八月、十月、三月各有一場好雨,就能保證麥子豐收。
【第75句】:學戲不懂意,等于活爛泥。
【第76句】:刮大風吃炒面——沒法開口;張不得嘴
【第77句】:【男子漢】“男子漢”是對男子的一種美稱。其實,“男子漢”一詞的出現,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漢原是漢水,與男子漢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怎么聯系在一起呢?漢水和男子是歷史的自然結合。因漢水而有地名漢中,因漢中而有漢王。秦朝末年劉邦入關滅秦,反被項羽封他為漢王,封地在漢中一帶。后劉邦打敗項羽,建立了漢王朝,“漢”遂從一人、局部地區變成了國名。漢武帝時期,國力鼎盛,兵強將勇,威震匈奴。因此,匈奴兵將稱漢兵為“漢兒”和“好漢”。到這里才接近實質的男子漢的起源,“漢兒”、“好漢”來自匈奴對漢兵的稱呼。南北朝時期,有稱男子為“漢子”的,到唐朝武則天臨朝時,讓狄仁杰推薦“一好漢任使”,被薦者是荊州長史張柬之。蘇軾有詩論及此事:“人間一好漢,誰似張長史。” 宋代以后,出現了“男子漢”一詞。《水滸傳》中,武松要打蔣門神,替施恩報仇,而施恩猶豫不決,武松焦躁道:“小管營,你可知著他打了!原來不是男子漢做事!去便去,等什么今日明日!”這里提到的“男子漢”是指有作為、有勇氣干一番事業的人。 “男子漢”一詞,現在成為男人的代稱,有時有強調男性的健壯或剛強之意。
【第78句】:爬山比賽第一名——捷足先登
【第79句】:【開不了張】(慣)做買賣的賣不出貨物。比喻事情無法開頭。 也作“開不了臺”。
【第80句】:【 你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自己有主見,不受他人影 響。或說:你有千條計,我有老主意。古華《姐姐寨》:“他這 叫做你有千變萬化,我有一定之規。以不變應萬變。自成 門戶,自成體系。”
【第81句】:【好馬比君子】(諺)比:比得上。 指好的馬性情溫馴,通人性。
【第82句】:互相信任才算好伙伴,互相關心才算幸福的家庭。
【第83句】:【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諺)在低矮的屋檐下,不想低頭也得低頭。比喻受人制約,只得任人擺布。 也作在矮檐之下,惟有低頭過。 在他檐下走,不敢不低頭。
【第84句】:哥哥在學習上很下勁兒,有人卻對他說:“你家那么有錢,還學知識干啥?”哥哥認真地說:“家有黃金用斗量,不如自己本領強啊!”(河南·南召)
【第85句】:【 說謊不瞞當鄉人】說謊有人知道底細。明代《西游記》: “哥啊,常言道:說謊不瞞當鄉人。就來弄虛頭,搗鬼!怎么 說降了妖精,就抬轎來送師父,卻又來叫戰,何也?”
【第86句】:東放一槍西打一棒——聲東擊西
【第87句】:一天一宿變兩回——朝令夕改
【第88句】:【 山好能容四面看】謂禁得起挑剔。記錄:“這樣的產品沒 得說,山好能容四面看,怎么著你也挑不出毛病。”
【第89句】:天平上稱體重——把人看輕了
【第90句】:【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漏】(歇)馬蹄刀:馬蹄形的刀。木勺:木制的舀東西用具。本指用馬蹄刀在木勺里切菜,汁水不會漏掉,轉以形容人極其吝嗇,舍不得拿出錢來。也形容人言行嚴密周到,毫無漏洞。 也作“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不漏”。
【第91句】:學過《偉大的友誼》這篇課文后,我回家告訴爸爸:“在馬克思經濟困難的時候,恩格斯總是熱忱地幫助他,在事業上他們親密地合作……”爸爸插了一句:“山泉沖洗的玉石是潔白的,困難中結下的友誼縣牢固的。”(江蘇·高郵)
【第92句】:脊梁馱黃連——背(悲)苦
【第93句】:【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諺)狗肉煮熟了,發出的香味連神仙都忍不住想吃。指狗肉在肉類里是非常美味的。也泛指美味佳肴對人極有誘惑力。
【第94句】:【放馬后炮】(慣)馬后炮:象棋術語。比喻事過之后才采取行動,已來不及。
【第95句】:【溫開水泡茶——慢慢來】(歇)指行動遲緩或行事慢慢騰騰。
【第96句】:星期天,我也想炒個菜露一手,可媽媽卻怕我炒壞了,不答應。爸爸在一旁說:“不是撐船手,不來弄竹竿。他有心學學,就讓他試試!”(江蘇·丹陽)
【第97句】:【兒行千里母擔憂】釋義:兒女出門在外,母親總是惦念他們。例句:“嗯!常言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啊!你娘雖說死了,還有我,還有你姐姐哩!心上牽你,孩子!”
【第98句】:【致富先治愚,治愚辦教育】(諺)要想致富,首先要改變愚昧無知的現狀;要消除愚昧,提倡科學文明,最根本的措施是振興教育。指振興教育是富國富民的基本措施。
【第99句】:【上爛藥】(慣)指說人壞話,給人使壞。
上一篇:青樹林熟語歇后語【200】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