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奶奶六十多歲了,總愛說一些有趣的民謠。一天,吃飯的時候,她看見桌上擺著一碗蒸熟的大蝦,就高興地說道:“蝦吹簫,蟹打鼓,螳螂拿旗舞呀舞,水蛙坐轎眼凸凸。”我們聽了,都樂得哈哈大笑起來。(福建·羅源)
【第2句】:【老公、老婆】“老婆”是妻子的別稱,在這里新老不分,新娶媳婦也是老婆。“老婆”聽起來不怎么好聽,卻包含著丈夫對妻子的愛意呢!相傳,唐代有位名士叫麥愛新,他看到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產生嫌棄老妻、再納新歡想法,于是寫了一副上聯放在案頭:“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從對聯中看到了丈夫棄老納新的念頭,于是便提筆續了一副下聯:“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新糧。”這副下聯,以“禾稻”對“荷蓮”,以“新糧”對“老藕”,不僅對得十分工整貼切,新穎通俗,而且,“新糧”與“新娘”、“老藕”與“老偶”諧音,饒有風趣。麥愛新讀了妻子的下聯,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愛心所打動,便放棄了棄舊納新的念頭。妻子見丈夫回心轉意,不忘舊情,揮筆寫道:“老公十分公道”。麥愛新也揮筆寫下了下聯:“老婆一片婆心”。漸漸地,妻子的愛稱——“老婆”就被傳開了,一直沿用到今。“老公”也成了對丈夫的愛稱。
【第3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釋義:眼前又有了新的道路。比喻事情有了新的轉機,有了新的希望。這是陸游《游山西村》詩句。“山重水復”又作“山窮水盡”。例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繞過險崖,眼前豁然開朗,寬闊的航道又伸展在眼前了。
【第4句】:有了梧桐樹一招得鳳凰來
【第5句】:王遷家死了一只狗,他的母親很傷心。來串門兒的鄰居勸她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河北·廊坊)
【第6句】:【阿綿花屎】(慣)阿:同“屙”。比喻故意拖延時間。
【第7句】:【蛇鉆窟窿蛇知道】(諺)窟窿:指蛇藏身的洞。比喻人對自己所做的事心知肚明。
【第8句】:看我急著要去買福利獎券,爸爸攔住說:“摸獎這事是百年難得歲交春,不要癡雞想把奶喝!”媽媽在一旁接過話茬兒道:“沒準雨點兒滴在禿頭上,能碰巧,你去買幾張。”(江蘇·海安)
【第9句】:【水潑不進,針扎不透】釋義:形容十分嚴密。“水潑不進”又作“水潑不透”。例句:老實說,魏家橋大隊是他水潑不進,針扎不透的獨立王國——哈,你別介意,我可不是說你們那兒是“北京市委”。
【第10句】:【瓜熟要落蒂,兒大要自立】(諺)蒂(di):瓜果等與莖、枝相連的部分。瓜熟了,瓜蒂就自然脫落;兒長大了,就必須自我獨立。指兒女長大成人,就不可再依靠父母生活。
【第11句】:【城樓上雀兒——好耐驚耐怕的蟲蟻兒】(歇)城樓:修建在城門洞上的樓,用來瞭望敵情和指揮作戰。蟲蟻兒:方言,稱麻雀一類的小鳥。比喻見過世面,經得起驚嚇的人。
【第12句】:【人犯王法身無主】(諺)王法:國家的大法。人要是觸犯了國法,就要受法律的制裁,自身也就失去了自由。指人要想保持自主自由,必須畏法守法。
【第13句】:【船多不礙江,車多不礙路】謂互不妨礙。明代《金瓶梅》: “我也不多著個影兒在這里,巴不得來總好。我這里也空落 落的,得他來與老娘做伴兒。自古船多不礙港,車多不礙 路。”
【第14句】:【八月初一雁門開,懶婦催將刀尺裁】釋義:雁門:山名,在山西省代縣西北。到了農歷八月,大雁就開始南飛了,人們無論怎樣也應準備過冬的衣食了。例句:田家雜諺:八月初一雁門開,懶婦催將刀尺裁。
【第15句】:死人托夢——陰魂不散
【第16句】:黃鼠狼和狐貍結親——臭味相投
【第17句】:【爛肉煮不出香湯】(諺)比喻素質低劣的人,說不出品味高雅的話或做不成讓人贊許的事。
【第18句】:【邪不干正】(諺)干:沖犯。指邪氣敵不過正氣。 也作邪不勝正,妖不勝德。 邪不壓正,假不敵真。 邪不壓正,正能克邪。
【第19句】:【騎著馬找馬】(慣)比喻一邊干,一邊尋找新的出路。也比喻占有舊的,同時物色新的。
【第20句】:棺材出了[指出殯后]才討挽歌錢——晚了:遲了
【第21句】:天平上亂加砝碼——不公平
【第22句】:【人到一萬,無邊無沿】(諺)指人數上萬,氣勢就會非常壯觀。 也作人馬一萬,無邊無岸;人到十萬,徹地連天。 人有一萬,無邊無沿;人有十萬,徹地連天。
【第23句】:【駝子作揖——起手不難】(歇)作揖:舊時男子見面的禮節,雙手抱拳高拱,上身略向前彎,表示敬禮。本指駝背人作揖不難,轉指事情容易做到。
【第24句】:【買金須問識金家】(諺)要買金子,就要讓辨識金子的專家來鑒定,這才不至于買來假貨。指不識真金的人,會把真金當假金。比喻寶物在外行眼里,顯不出它的真價值。
【第25句】:閻王殿里開染房——色鬼
【第26句】:【話說過,風吹過嘴上文案,不能算數。】孔厥《苦人兒》: “媽說,‘話說過,風吹過!’大(爸)說,‘白紙黑字寫下的!”’
【第27句】:天上的銀河——不解近渴
【第28句】:前一段時間,我們這兒老是陰雨不斷,姥姥說:“老天爺把下雨當生意做了。”(河南·禹州)
【第29句】:我跟媽媽上山采藥材,路上,我問媽媽每天都這么忙,心里難受不,媽媽打趣道:“忙碌的蜜蜂哪有悲傷的閑暇?”(河南·濟源)
【第30句】:【車走車路,馬走馬路】各走各的路,互不相擾。袁靜孔厥 《新兒女英雄傳》:“拉倒就拉倒!咱們車走車路,馬走馬路, 誰也不跟誰相干!”
【第31句】:野馬脫韁——橫沖直撞;沒法收回
【第32句】:我做了錯事,爸爸批評我,我還笑。媽媽生氣地說:“你這大蘿卜臉,不紅不白的,可真夠嗆!”(遼寧·錦州)
【第33句】:【一物降一物】(諺)降(xiang):降伏。一個人或一種東西,總會有另一種人或東西來降伏他。指天下萬事萬物,沒有制伏不了的。
【第34句】:【進門欲問榮枯事,觀察容顏便得知】釋義:只要觀察對方的面容,就能知道對方的處境和心情。例句:俗話說:進門欲問榮枯事,觀察容顏便得知。姐姐是個疼兄憐弟的人,平時對待寶三恰似半個母親,衣食冷暖全部操心;若有個天災病痛的,她更是守著弟弟寸步不離。
【第35句】:【老君爺叫蛇咬——法盡了】見“太上老君叫蛇咬——法盡了”。
【第36句】:騎馬上獨木橋——回不得頭
【第37句】:【插起招軍旗,就有吃糧人】招軍旗:古時招募士兵用的旗幟。吃糧人:指吃糧餉的士兵。插起招軍的旗幟,就有人應招參軍。也比喻總會有人響應。例句:“插起招軍旗,就有吃糧人。”有個吳先生是在閻錫山部下當過旅長的退職軍官,家里很富,才死了老婆。他在姐姐廟大會上見過小芹一面,愿意續她,媒人向三仙姑一說,三仙姑當然愿意。
【第38句】:【把錢看得比銅盆還大】(慣)形容人吝嗇貪財,把錢看得過重。
【第39句】:狐貍精抱娃兒——大精(驚)小怪
【第40句】:【貓奸狗忠】(諺)貓是誰家有吃就往誰家跑,狗無論主人多么窮苦,絕不離開。指貓性奸猾,狗性忠誠。 也作“狗是忠臣,貓是奸臣”。
【第41句】:【拉不開栓】(慣)指非常緊張、忙碌,難以應付。
【第42句】:【當祖宗供起來奉為至尊】祖宗,也說:祖宗牌位。張潔 《沉重的翅膀》:“把大慶那六條當祖宗供起來,然后按這六 條驗收,那么我的廠子生產上不去,工人沒飯吃,你大慶包 不包?”
【第43句】:小青每年都被縣煙草局聘用,到地方上去收煙。而他自家那幾分地的煙,煙苗是用王家的,煙葉也是請王家燒的。小青答應日后幫王家收熟煙。街坊大嫂說:“他小青啊,盡抱的是不哭的孩兒。就是那倆煙葉錢,也是趁人家的腿搓繩,指人家的孩子賭咒。”(河南·許昌)
【第44句】:瓦屋蓋蒿草——匿屋(物)
【第45句】:【靠著大樹好乘涼】(諺)指有了大樹遮蔭,乘涼就很方便。比喻晚輩在長輩的庇護下,得益很大。也比喻靠著某種權勢,做事就有靠山。
【第46句】:【山依嶺,嶺依山】釋義:比喻互相幫助,互相依靠。例句:咱們近人不說遠話,互助組里,魚幫水,水幫魚,山依嶺,嶺依山,年輕人照顧你們上歲數的老人,是應該的。
【第47句】:【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口里】(慣)形容美女嫁給了丑陋無能的丈夫。含諷刺意。
【第48句】:丈夫因舍不得花錢修車,不幸把髕骨磕碎了,到醫院治療,花了幾千元。他妻子逢人就說:“他啊,沒見過他省那幾個錢,小窟窿掏出了個大螃蟹。”(河南·正陽)
【第49句】:【張天師忘了咒一一符也不靈了】(歇)咒:迷信以為能除災或降災的密語。符:道士畫的一種圖形或線條,聲稱能驅使鬼神給人帶來禍福。指辦法或手段不靈驗了。含譏諷意味。
【第50句】:【久在江邊站,沒有不濕的鞋】見“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
【第51句】:半天云里掛口袋——裝風
【第52句】:一天晚上,我直喊身上疼。媽媽問是哪兒疼,我一會兒說這兒,一會兒說那兒。媽媽笑著說:“啞巴比劃,聾子打岔——說不清道不明。”(河北·藁城)
【第53句】:【人望高頭,水望低流】(諺)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之理;人往高處奔,這是人情之常。指人總是有向上的心理。 也作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人往高處水往低。
【第54句】:啞巴做夢——說不得
【第55句】:【打赤腳不怕穿鞋的】(諺)打赤腳:光著腳。指窮百姓和有錢有勢的人斗,不怕丟掉什么,沒有什么顧慮。
【第56句】:【秀才靠筆桿,當兵的靠槍桿】釋義:說明文人靠筆桿子戰勝對方,軍人靠武力征服敵人。例句:我早就講過,“秀才靠筆桿,當兵的靠槍桿。”照現在這個勁兒,別說收復龍崗,弄不好,連金牛山也得丟掉。
【第57句】:我偷花了家里五元錢,爸爸知道了問我,我支支吾吾。爺爺在一旁說:“大膽說吧,別鯉魚喝水,吞吞吐吐的。”(山西·平陸)
【第58句】:【拉閑篇兒】見“磕閑牙”。
【第59句】:升不離斗,秤不離砣,篩子不離筐和籮——各有各的搭檔
【第60句】:一家蓋不起龍王廟,萬人造得起洛陽橋。
【第61句】:【獨虎好擒,眾怒難犯】(諺)指要捉住一只虎還比較容易,引起了眾人的憤怒就難辦了。
【第62句】:【豆腐嘴,刀子心】(慣)指嘴上說得綿軟動聽,內心卻十分狠毒。
【第63句】:【以五十步笑百步】釋義:作戰時逃跑五十步的人譏笑逃跑了一百步的人。比喻自己也有同樣的缺點錯誤,只是程度稍輕,就去譏笑別人。例句:想到這里,他覺得即使自己的手不是那么軟,也不能去打瑞豐了;他和瑞豐原來差不多,他看不起瑞豐也不過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第64句】:【 放個屁也是香的】盲從,認為說的什么話都好,什么話都 對。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無論什么,都說是外國 人好,甚至于外國人放個屁也是香的。” 糞桶也有兩個耳朵人比糞桶強,應該能夠聽到。韓志君 等《古船·女人和網》:“糞桶也有倆耳朵!我問你話,你聽見 沒有啊!”
【第65句】:【心則不競,何憚于病】(諺)竟:強。憚:怕,人怕的是自己的身心不強健;自身強健,還怕什么病。指自我堅強,就不懼外患。
【第66句】:【 上不得臺盤】謂不夠分量,無法重視。清代《紅樓夢》: “這老三還是這么毛腳雞似的。我說你上不得臺盤。” 少這盤狗肉也成席指缺少什么也無關緊要,無關大局。 陳登科《風雷》:“你怕啥?少了他這盤狗肉還不成席啊?不 要一泡雞屎壞了一缸醬!”
【第67句】:【困龍得水,撥云見日】(慣)比喻在困境中得到了救助。
【第68句】:【米粒是米粒,糠皮是糠皮】(慣)米粒糠皮原本是一體的,經碾壓而分離開來。比喻關系破裂,互不來往。
【第69句】:【走麥城】(慣)《三國演義》中描述,劉備大將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殺害。比喻英雄人物遭到失敗。 也泛指失敗。
【第70句】:登著軟梯上飛機——扶搖直上
【第71句】:【揮淚斬馬謖】諸葛亮自責用人不當,痛心地將馬謖斬首。 借指為了顧全大局,挽回失誤,只好犧牲局部。尤鳳偉《中 國一九五七》:“都知道袁是張多年的戰友,張不念舊情揮淚 斬馬謖。”
【第72句】:【惡龍不斗地頭蛇】(諺)地頭蛇:盤踞在地方上的惡勢力。比喻外來的勢力再兇惡,也惹不起當地成氣候的惡勢力。 也作惡龍不斗當方蛇。當方蛇:當地蛇。 惡龍不敵地頭蛇。
【第73句】:【聰明一世.糊涂一時】聰明人做一件糊涂事,一時失算。 老舍《駱駝祥子》:“六十九歲的人了,反倒聰明一世,糊涂一 時,教一群王八蛋給吃了!老頭子越想越氣。”
【第74句】:【游僧攆住持】(慣)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住持:主持一個佛寺的僧尼或主持一個道觀的道士。比喻外人趕走主人。
【第75句】:【拍胸脯】(慣)比喻為某人或某事擔保,下保證。也比喻反思自己做得如何。 也作拍胸口窩。 拍胸膛。 拍胸口。
【第76句】:【人生唯有別離苦】(諺)指人生在世,最令人痛苦的是生離死別。 也作人生最苦是離別。 人間最苦處,死別共生離。 人生最苦難堪事,莫過死別與生離。
【第77句】:關節炎遇上了連陰天——老毛病又犯了
【第78句】:【少所見,多所怪,睹橐駝言馬腫背】(諺)橐(tu。)駝:駱駝。見識少的人容易大驚小怪,看到駱駝就以為是馬背腫高了。指把不常見的事物看作怪異的,只緣見識太少。 也作少所見,多所怪。 少見必多怪。
【第79句】:【耍死狗】(慣)指使用無賴手段,放刁、撒潑,故意搗亂。 也作耍無賴。 耍賴皮。
【第80句】:【一將功成萬骨枯】將軍的成功,是眾多士兵以生命換來 的。借指成功的代價巨大。姚雪垠《李自成》:“俗話說,一 將功成萬骨枯。我從前只想著是在戰場上死人如麻,近來 才明白戰場外也不免常常死人。”
【第81句】:一天,村里來個賣葡萄的,要價一元錢一斤,大家嫌貴,可他卻說:“一元錢,不算多,買不著汽車和摩托;兩元錢,不算貴,拉不回冰箱和冰柜。”(河北·黃驊)
【第82句】:在縣城一家家具廠上班的哥哥,正干得好好兒的,突然想改行做生意。全家人都勸他,他卻不聽。大伯生氣地說:“駱駝蹄子走猴路,這山望著那山高。不踏踏實實,干啥工作也不行。”(河南·西華)
【第83句】:【貧家富路】(諺)貧家:居家貧窮。 富路:出門在外帶足盤費。指居家節儉容易度日,上路窘困無處呼救。 也作“窮家富路”。
【第84句】:肚里藏鐮刀——割心腸
【第85句】:【鑼齊鼓不齊】(慣)形容行動不一致。
【第86句】:【八月十五吃月餅】“月餅”一詞,最早見于南宋杭州人吳自牧記述杭州風物習俗《夢華錄》上,是列在《葷素從食店》條中只作為糕團點心的一個品種,像月圓形,但不一定特定在中秋來吃。且看以宋代社會為背景的小說《水滸傳》、《金瓶梅》等書中,在描繪中秋賞月的宴筵上,也未見寫到吃月餅之事。 “八月十五吃月餅”起自明代。明代杭州人田如成的《西湖游覽志余》中記載:“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賀之義。”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形成原因說法很多,流傳最廣的是跟元末農民起義有關的故事。元朝末年,中原漢族人民不甘忍受蒙古族專制統治,便決定發動起義。為了聯絡各地同仁一致行動,就把起義的時間和要求寫在紙上,密藏在月餅餡里,饋送給志同道合的人。拿到月餅的人把餅剖開來吃的時候,發現了紙條,知道起義時間定在中秋這一天。于是各地漢族人民舉起義旗,同時行動,把蒙古貴族趕回了老家。從此民間有了八月十五吃月餅的風俗。
【第87句】:【晴天不肯走,只待雨淋頭】錯過了好時機。成語:不識時 務。明代《封神演義》:“你晴天不肯走,只待雨淋頭,你做一 世大帥,不識時務。”
【第88句】:【沒喝過墨水沒念過書,沒有文化】成語:胸無點墨。姚 雪垠《李自成》:“我自幼沒喝過墨汁兒,拙口笨舌,說不好什 么話。”
【第89句】:【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慣)比喻說話做事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使自己難堪。
【第90句】:唱戲不拉胡琴——干嚎
【第91句】:我家的鞋子東一只西一只,橫七豎八放了一地。媽媽看見了說:“咱家的鞋子開會了。”(山東·菏澤)
【第92句】:【一朝天子一朝臣】指各有一班人馬。蔣子龍《喬廠長上 任記》:“運動一來,班組長以上干部都受審批,工廠、車間、 班組都搞一朝天子一朝臣,把精力都用在整人上,搞起工作 來相互掣肘。”
【第93句】:【疤瘌眼照鏡子,自找難看】將自己置于尷尬處境。疤瘌, 也說:扒拉、歪嘴。尤鳳偉《中國一九五七》:“叫人家吃野菜 怎么行?這可是扒著眼照鏡子——自找難看的事。”
【第94句】:【收船好在順風時】(諺)收船:收起船上的風帆。帆在順風時容易收。比喻做事要見好就收,在順境中收場是最明智的。
【第95句】:【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借東西要守信用。明代《西游記》: “老孫可是那當面騙物之人?這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第96句】:【賭近盜,奸近殺】賭錢輸了,容易淪為盜賊;男女通奸,遭 到報復,容易出人命。或說:奸出人命賭出賊。明代《醒世 恒言》:“賭近盜兮奸近殺,古人說話不曾差。奸賭兩般都不 染,太平無事做人家。”
【第97句】:【閑時不燒香,急則抱佛腳】(慣)平時不在佛前燒香,急難之時才去求佛救助。比喻平時不作準備,事到臨頭才倉促應付。 也作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閑時不燒香,忙時抱佛腿。
【第98句】:【螞蟻戴籠頭】(慣)籠頭:套在騾馬等大牲畜頭上系韁繩的用具。 比喻擔不起來,頂不了事。
【第99句】:【賣菜的不摻水,買菜的撅著嘴】只看表面,甘心受騙。或 說:賣菜的不摻水,買菜的不喜歡。李準《黃河東流去》:“賣 菜不使水,買菜撅著嘴,賣青菜全憑一個干凈鮮嫩。你不放 水,他占了便宜還不高興,你把菜偷偷灑上水,賺了錢他還 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