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保險柜里安家——圖的是安全
【第2句】:我在訂本子,怎么也弄不好訂書機,媽媽說:“竅門滿地跑,看你找不找。”(遼寧·朝陽)
【第3句】:眼睛長在耳朵邊上——有偏見
【第4句】:【車到山前終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諺)比喻事情到了非解決不可的關(guān)鍵時刻,總有辦法解決。 也作“車到山前必有路”。
【第5句】:【臭豬頭,自有爛鼻子聞】釋義:比喻人品雖然不好,但總有人欣賞。例句:趙雄上任偵緝處長那天,竟然親自“登門求賢”,請金鱷出來當(dāng)大隊長,這正如俗語說的:“臭豬頭,自有爛鼻子聞。”
【第6句】:【花生剝了殼——好賴算個仁】(歇)仁:花生仁兒,諧“人”。指好歹當(dāng)個人來使用。
【第7句】:【事不關(guān)心,關(guān)心者亂】事不關(guān)心則已,關(guān)心起來精神上勢 必有負擔(dān)。明代《警世通言》:“事不關(guān)心,關(guān)心者亂,打點做 這節(jié)非常的事,夜里就睡不著了。”
【第8句】:【愛戴高帽子】釋義:比喻喜愛別人奉承。例句:多九公道:“老夫聞?wù)f此處最喜奉承,北邊俗話叫作‘愛戴高帽子’;今日也戴,明日也戴,滿頭盡是高帽子,所以漸漸把頭弄長了。這是戴高帽子戴出來的。”
【第9句】:【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諺)馬屁:拍馬屁,即專門用甜言蜜語奉承討好人。舊指無論什么東西都有可能被人看穿厭棄,惟有奉承話是人人愛聽的。
【第10句】:【手插魚籃避不得腥】做事不能怕?lián)上怠C鞔段饔斡洝罚?“古人說得好:手插魚籃避不得腥。一不做,二不休;左右?guī)?領(lǐng)家兵殺那和尚去來!”
【第11句】:家雀變鳳凰——越變越俏
【第12句】:【千金不死,百金不刑】(諺)犯了死罪的,用千金可以免去死罪;犯了刑法的,用百金可以免去刑罰。 舊指金錢萬能,只要用錢,死罪可贖,活刑可免。
【第13句】:【 不說話,沒人把你當(dāng)啞巴】嫌人多嘴,說話不合適。李曉 明等《平原槍聲》:“是聽人家的,還是聽你的?少說兩句也 不會把你當(dāng)啞巴賣了!”
【第14句】:【狗坐轎子,不識抬舉】不配受優(yōu)待。或說:坐轎子嚎喪,不 識抬舉。艾蕪《某校紀事》:“你不曉得這東西的脾氣,狗坐 轎子不受人抬,只配打呀。”
【第15句】:金彈打麻雀——不惜代價;得不償失;因小失大
【第16句】:兩個螃蟹打架——對上茬了
【第17句】:奶奶總愛在私人小店里給我買衣服。每次買回來沒幾天,不是這兒綻線了,就是那兒拉鏈壞了,修補不停。再不,就重買新的。媽媽說:“圖便宜,買老牛,三年買兩頭。”(江蘇·南京)
【第18句】: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圓(源)
【第19句】:炕頭上貼灶王爺——不是畫(不是話)
【第20句】:【多深的水,養(yǎng)多大的魚】釋義:比喻有什么樣的條件才有什么樣的人。例句:我不用了解就猜個八九不離十。多深的水,養(yǎng)多大的魚,她準是嫌咱這灣子水淺了。其實,咱無風(fēng)港輪船都跑得開,再大的魚也養(yǎng)得了她。 ………
【第21句】:【打死老虎】(慣)比喻打擊已經(jīng)失勢或失去反抗能力的人。
【第22句】:十兩瓶子裝一斤——正好
【第23句】:【強龍不壓地頭蛇】釋義:比喻外來人盡管厲害,也斗不過當(dāng)?shù)氐膭萘Α@洌盒姓叩溃骸澳阋策灾亓耍蛔屛疫h鄉(xiāng)之僧。也罷,這正是強龍不壓地頭蛇。”
【第24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第25句】:【 眼不瞎也能算到這一卦】算卦者多為瞎子。謂容易估計。 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我眼不瞎也能算到這一卦哩!我從根就沒 指望今年再借。”
【第26句】:【七十二行,莊稼為王】(諺)七十二行:泛指各行各業(yè)。在各行各業(yè)中,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是最重要的一行。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關(guān)系著國計民生,是重中之重。 也作七十二行,以農(nóng)為本。 千行萬行,莊稼是頭一行。
【第27句】:【擔(dān)遲不擔(dān)錯】(諺)寧可擔(dān)當(dāng)拖延了時間的責(zé)任,也不要讓事情出差錯。指出差錯比拖延時間更干系重大。
【第28句】:【肚痛埋怨灶司】(慣)灶司:灶王爺。比喻自己沒本領(lǐng)做事情,卻埋怨他人。
【第29句】:一盆水潑下地——沒法收拾
【第30句】:【求只求張良,拜只拜韓信】(諺)張良、韓信:西漢的開國元勛,張良為謀士,韓信為大將。指要想得到真正的幫助,不可隨意拜求平庸之輩,一定要拜求高手。
【第31句】:【怠慢親爹,不能怠慢遠客】(諺)寧可慢待了自己的親爹,也不能慢待了遠方來的客人。指遠方來客難得,應(yīng)予禮待。
【第32句】:【熱臉貼冷屁股】(慣)比喻向人獻殷勤,卻受到冷遇。 也作熱臉碰個冷屁股。 熱臉挨了個冷巴掌。 熱氣呵冷臉。
【第33句】:【顧了吹笛,顧不了捏眼】忙不過來,照顧不到。成語:手忙 腳亂。電視劇《轆轤·女人和井》:“你一個人又要上灶,又要 管店,顧了吹笛,顧不了捏眼,你忙不過來呀。”
【第34句】:【膛地雷】(慣)比喻冒險。
【第35句】:【打破頭用扇子扇】遇到危難,不在乎。或說:打破腦袋不 怕用扇子煽/腦袋破了用扇子扇。成語:處之泰然。孫犁 《風(fēng)云初記》:“至于將來的事,他早已想通:腦袋破了用扇子 煽,就只當(dāng)是萬貫家財叫兒子糟了,管不了那么許多!”
【第36句】:【有心打石石成磚,無心打石石原原】(諺)原原:原樣。一心一意打石,就能打成長方磚形;三心二意打石,石還是原樣。比喻做事決心堅定,就能成功;信心不足勢必半途而廢。
【第37句】:【豬鼻子插蔥,裝象】豬身似象而小,蔥如象牙。相、象諧 音,借指假裝正經(jīng)。成語:裝模作樣。韓志君等《籬笆·女人 和狗》:“我這個人,知道自己的輕重,有五分氣力,決不去硬 干十分的活兒。不像有的人鼻眼兒里插大蔥——硬裝象!”
【第38句】:【身大力不虧】(諺)指身材高大的人,力氣往往不會小。
【第39句】:【吃飯防噎,走路防跌】提高警惕,小心預(yù)防。明代《水滸》: “只要提防他便了。豈不聞古人言:吃飯防噎,走路防跌。”
【第40句】:戴斗笠打傘——多此一舉;雙保險
【第41句】:【 老鼠走到貓口】邊比喻落人險境。明代《初刻拍案驚 奇》:“那島上有小嘍羅數(shù)百,正在那里使槍弄棒,比箭掄拳。 一見有海船飄到,正是老鼠在貓口邊過,如何不吃!”
【第42句】:【撅撅尾巴就知道他拉什么屎】(慣)比喻對某人的底細了解得非常清楚,他一有舉功就知道他要干什么事情。 也作“撅屁股就知道拉什么屎”。
【第43句】:我買了塊電子表不敢戴,常裝在口袋里。奶奶說:“你呀,有粉不往臉上搽,卻往屁股上抹。”(河南·南陽)
【第44句】:【站干岸兒】(慣)比喻冷眼旁觀或站在一旁不介入。
【第45句】:【又想吃,又怕燙嘴】(慣)比喻既想得好處,又怕付出代價。 也作“又想吃又怕燙”。
【第46句】:【老虎吃螞蚱——不夠嚼】(歇)螞蚱:蝗蟲。本指螞蚱太小,不夠老虎嚼一下,轉(zhuǎn)以形容東西太少,滿足不了需要;或某事輕而易舉,太不過癮。 也作“老虎吃蝗蟲——不夠塞牙縫”。
【第47句】:水缸里抓王八——穩(wěn)拿
【第48句】:鄰居海軍,五一節(jié)放假后,每天和大人在一起打麻將。他奶奶說:“你爺來牌,你爸來牌,你也來牌,這真是老貓枕著鍋臺睡,一輩傳一輩。你可知道,勤有功,戲無益,賭博場里惹是非。以后別再來牌了,好好溫習(xí)你的功課。”(河南·汝南)
【第49句】:【門口掛笊籬——小店】(歇)舊時北方有的地方小客店,常以笊籬代替招牌,懸掛在門口。指小客店。
【第50句】:【混賬】“混賬“是句訓(xùn)人或罵人的話,是對無理、無恥一類言行的指責(zé)或訓(xùn)斥。說起這個詞的來歷,既可笑又有意思。以前,我國北方蒙古族,過著群居的游牧生活,蒙古包群落就像游動著的小村莊,經(jīng)常搬遷。為了尋找有水草的地方放牧,牧民們不得四處游蕩。一旦碰到有水草的地方,就把蒙古包支起來暫時定居。白天,男人們外出放牧,留下老人和婦女兒童看守帳篷。于是,一些年輕小伙子趁此機會,為了找姑娘們談情說愛,就混進姑娘家的帳篷里去。一些老年人看不慣,便會嚴厲地訓(xùn)斥道:“你又來混賬了”;“你這混賬東西又來了。”小伙子碰了釘子,自知沒趣,就急忙退出帳篷。愛情的力量使他下次混賬更隱蔽了,或許能夠收獲愛情。經(jīng)過長期的流傳、演變,“混賬”變成了訓(xùn)斥或罵人的詞了。
【第51句】:【有彎彎田就有彎彎路,有渾渾水才養(yǎng)渾渾魚】(諺)渾渾:渾濁不清。比喻出現(xiàn)什么問題,就要有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
【第52句】:【好話說三遍,神仙也討厭】說話一再重復(fù),容易引起厭惡。 相關(guān)的:話說三遍淡如水。王蒙《失態(tài)的季節(jié)》:“后來杜沖 提醒,好話說三遍,神仙也討厭,不要沒完沒了地再貧嘴下 去了,大家才見好就收。”
【第53句】:【父母之仇,不共戴天】(諺)戴天:共同在一個天底下活著。指殺害父母親的仇人,和自己是你死我活的關(guān)系,絕不能寬容。
【第54句】:狂犬吠日——空汪汪
【第55句】:【沾手三分肥】(慣)比喻凡有錢物經(jīng)手,都要從中撈取一部分私自享用。
【第56句】:【破蒸籠,不盛氣】釋義:比喻人沒志氣,不爭氣。例句:呸,破蒸籠,不盛氣,他是孫大哥家里使喚的,我每吃酒,他來服侍的,倒與他結(jié)義做朋友,沒志氣。
【第57句】:【和稀泥】(慣)比喻無原則地調(diào)解糾紛或解決矛盾。 也作“抹稀泥”。
【第58句】:【買賣攪莊戶,日子必定富】(諺)攪:攪和。莊戶:務(wù)農(nóng)種田的人家。指種地兼做生意,是發(fā)財致富最有效的門路。
【第59句】:臨近考試了,復(fù)習(xí)很緊張。我對媽媽說:“要是不用復(fù)習(xí)就能考試好,那就好了!”媽媽說:“想吃爛肉又不愿多燒柴,那怎么行呢?”(河南·林州)
【第60句】:春苗得雨——正逢時
【第61句】:野鴿子起飛——下落不明
【第62句】:連天的陰雨——少睛(情)
【第63句】:【好馬比君子】(諺)比:比得上。 指好的馬性情溫馴,通人性。
【第64句】:【軟不吃,硬不吃】(慣)指不管態(tài)度好壞,都不怕。也指人特別難纏。 也作軟的不吃,硬的不怕。 軟硬不吃,橫豎不咽。
【第65句】:【巧媳婦做不出沒米的飯】沒有材料,手藝再高也不行;條 件不具備,能力再強也白搭。或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類 似的:巧姑娘繡不出無線的花。沙汀《淘金記》:“大家想吧, 錢沒有一個,是你們也不見得攪得轉(zhuǎn)呀!巧婦難為無米之 炊,就是這個道理!”
【第66句】:【留尾巴】(慣)比喻事情沒有徹底得到解決,還留有問題。
【第67句】:木頭人鋸樹——忘本
【第68句】:王麻子的剪刀——招牌響亮
【第69句】:【百年松樹,五月芭蕉——粗枝大葉】(歇)本指百年松樹枝干粗,五月芭蕉葉子大,轉(zhuǎn)喻做事不細致,不認真。
【第70句】:【冤死別告狀,窮死別當(dāng)當(dāng)】(諺)告狀:向衙門遞上訴狀書。當(dāng)當(dāng):用實物抵押現(xiàn)金。指舊時衙門和當(dāng)鋪,是最黑暗和剝削最殘酷的地方。
【第71句】:【好像欠他二百錢】形容人臉色難看,態(tài)度不好。海外張 愛玲《金鎖記》:“成天掛搭著個臉,倒像我該她二百錢似 的。”
【第72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杭州風(fēng)景秀麗,自古就很有名氣。而“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一語又是從何而來呢?它源自北宋。早在北宋,汴京的人們就傳唱“蘇杭百事繁度,地上天宮”的民謠,羨慕蘇杭的繁榮富足。而后金滅了北宋,南宋王朝還真遷都杭州,偏安一隅,杭州蘇州更呈現(xiàn)空前的繁榮景象。后來,詩人范成大在他編纂的蘇州地方志《吳郡志》中寫道:“諺日:天上天堂,地下蘇杭。又日:蘇湖熟,天下足。”到了元代,周卿在《蟾宮曲》中又寫道:“春暖花香,歲稔時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一詩句比起以往的說法,更精煉,更上口,所以歷久不衰,流傳至今。
【第73句】:揚琴身上——弦(銜)兒多
【第74句】:大明哥做了父親以后,整日忙得團團轉(zhuǎn)。他深有感觸地說:“要知父母恩,懷中抱子孫。”(山西·太原)
【第75句】:【動力綱,素為常,酒少量,莫愁腸】(諺)一要堅持活動身體,二要常吃粗茶淡飯,三飲酒只可少量,四要胸懷寬廣不憂愁。指人能做到以上四點,就可健康長壽。 也作“動力綱,素為常,少煩惱,酒少量”。
【第76句】:那天,奶奶知道我作業(yè)沒寫完又去玩兒,就生氣地說:“小孩子,不用心,不知書上有黃金;但知書上黃金貴,高照明燈下苦心。去呀,好好學(xué)呀!”(河南·孟州)
【第77句】:【英雄不夸當(dāng)年勇】見“好漢不提當(dāng)年勇”。
【第78句】:王母娘娘走親戚——騰云駕霧
【第79句】:【男兒膝下有黃金】黃金貴重,男子漢不應(yīng)該輕易下跪屈 服。劉云若《小揚州志》:“知道除了再作進一步賠禮更無別 法,便也顧不得男兒膝下有黃金,雙膝一屈跪在她面前。”
【第80句】:【豆腐青菜,各人所愛】(諺)比喻各人志趣不同,追求不同,所走的生活道路也就不會一樣。
【第81句】:摁著牛頭喝水——辦不到;勉強不得;耍蠻愣(蠻勁)
【第82句】:一次吃魚,魚刺差一點卡在喉嚨里,我嚇壞了,發(fā)誓不再吃魚。媽媽笑了:“你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哪能因噎廢食呢?”(廣東·平遠)
【第83句】:【當(dāng)家是個年輕郎,餐餐窩頭心不涼】(諺)當(dāng)家:方言詞,妻子稱丈夫叫“當(dāng)家的”。窩頭:玉米面蒸的粗食。指只要嫁個年輕的丈夫,生活再清苦也感到幸福。
【第84句】:我掃地的時候,總是不想彎腰。媽媽說:“看你的腰,直得像吃了扁擔(dān)一樣。”(廣西·宣州)
【第85句】:【三月的芥菜——心里爛】(歇)心:菜心,轉(zhuǎn)指人心、中心、核心。 指從內(nèi)部變壞,失去了生機,面臨徹底敗亡。
【第86句】:【腹稿】“腹稿”是指已經(jīng)想好但還沒有寫出來的文稿。 “腹稿”一詞,最早見于《新唐書·王勃傳》。王勃,唐初四杰之一,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據(jù)《新唐書·王勃傳》載:“(王)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shù)升,則酣飲,引被覆而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腹稿。”大意是:王勃在構(gòu)思寫文章時,起初想得不精細,他就先磨好許多墨汁,然后就暢快地喝酒,喝醉了就拉開被子蒙頭大睡,等睡醒之后,才拿起筆,飽蘸濃墨,一揮而就,而且連一個字也不用改動。因此,當(dāng)時人們稱他的這一過程為“腹稿”。現(xiàn)在,“腹稿”一詞被廣泛應(yīng)用,特別是高考作文,打草稿來不及,只好先打好腹稿,一氣呵成。
【第87句】:【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見“是真難假,是假難真”。
【第88句】:【敲竹杠】(慣)據(jù)說清代販賣鴉片的人常把鴉片藏在竹杠里,官員檢查時,敲打竹杠,聽聲音查虛實,若被查出,煙販子會向官員行賄。比喻利用別人的弱點勒索財物。也比喻尋找借口抬高價格。
【第89句】:【唱空城計】(慣)空城計: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故事:蜀將馬謖失守街亭,魏將司馬懿率軍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戰(zhàn),故意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鎮(zhèn)定自若地彈琴;司馬懿懷疑有詐,怕中埋伏,遂引兵退去。后用來指掩飾自己一方力量空虛以騙過對方的計策。1指用“空城計”。2指全部或大部分人不在。3形容沒有實力。 也作“演空城計”。
【第90句】:【人勤地不懶】(諺)指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人越是勤苦,地越能豐收。 也作人勤地不懶,糧多望客來。 人勤地有恩,黃土變成金。
【第91句】:【黑老鴰報喜——不是好消息】(歇)黑老鴰:方言,烏鴉。舊俗認為烏鴉叫是不祥之兆。指不是好的兆頭。 ‘黑貓白貓-抓住耗子的就,是好j貓】見“黃貍黑貍,得鼠者雄”:
【第92句】:【 經(jīng)風(fēng)雨,見世面】在社會生活中受到鍛煉。海外老六《丫 頭你嫩嫩地嫁了吧》:“她已經(jīng)在學(xué)校‘經(jīng)風(fēng)雨,見世面’了, 練就了一副打不過也打,罵不過也罵的脾性。”
【第93句】:孩兒不離娘,瓜兒不離秧。
【第94句】:【有把門的,可沒有把嘴的】(諺)門可把守,嘴無法把守。指群眾的議論是無法阻止的。
【第95句】:【斷線鷂子——再也不來】(歇)鷂子:紙鷂,即風(fēng)箏。比喻人一走再也不回來。
【第96句】:【抖起來了】(慣)指因有了錢或有了地位而得意起來。
【第97句】:【正擔(dān)好挑,偏擔(dān)兒難挨】(諺)指扁擔(dān)兩頭重量一樣的容易挑,兩頭輕重不一的難挑。也泛指正位的負擔(dān)容易承受,歪邪的壓力不好擔(dān)當(dāng)。
【第98句】:爸爸下崗后,想買一臺玉米營養(yǎng)面條機,又怕生意不好,猶豫不決。媽媽鼓勵他說:“樹是人栽的,路是人開的,試一試吧!”(山西·平陸)
【第99句】:【起了個五更,趕了個晚集】(慣)五更:從黃昏到拂曉的一夜間共分為五更,這里指第五更,正是拂曉時分。趕集:到集市上買賣東西。 起了個大早,到集市卻很晚。比喻起步很早,卻耽擱了時間,誤了辦事。 也作“起五更,趕晚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