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偷雞貓兒性不改】(諺)比喻品質惡劣的人,走到哪里都會顯露出惡劣的本性來。 也作偷食貓兒性不改。 偷嘴貓兒打不改。
【第2句】:學校舉行演講比賽,我怕自己講不好,就不敢報名。爸爸說:“三年胳膊三年腿,十年練不出一張嘴。”鼓勵我去試試。(河北·易縣)
【第3句】:人群里有聰明人,高山里有金和銀。
【第4句】:【高山低頭,河水讓路】釋義:形容人民群眾征服自然改造社會的力量無窮。“讓路”又作“讓道”。例句:種種困難,遇到共產黨人,它們就只好退卻,真是“高山也要低頭,河水也要讓路”。
【第5句】:【在刀子刃上過日月】見“刀尖上過日子”。
【第6句】:【蛇有蛇路,鼠有鼠路】(諺)蛇行有蛇路,鼠行有鼠路,各有各的路數。比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門路,絕不肯平白地讓自己困著。 也作“鼠有鼠洞,蛇有蛇路”。
【第7句】:【 拿金子換銀子】謂以好的換差的,不上算。類似的:金瓜 換銀瓜,越換越差。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大山冷冷 地說道:‘用不著,這是拿金子換銀子’。”
【第8句】:楊家將上陣——不分男女
【第9句】:【自己打嘴巴,給別人聽響兒】貶低自己,以討好別人。王 蒙《失態的季節》:“要不寫個檢討,出發前給大進送去?他 一激靈。他也是要摘下舌頭燒小菜的。他也是要自打嘴巴 給別人聽響兒的。”
【第10句】:【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國古代有開天辟地 的傳說。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五帝是:黃帝、 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他們是中國古代的部落首領或帝 王。此句意為:從古到今。李準《老兵新傳》:“說得遠一些, 恐怕從盤古開天辟地到現在,這地方還沒長過莊稼。”
【第11句】:【無記名投票】現在,我國選舉制度規定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選舉。本來是將寫好的選票輕輕放入投票箱內,為什么非要“投票”呢?原來,“無記名投票”是舶來品,出自意大利語“球”。公元五世紀,古希臘、羅馬在選舉時,人們用“球”代替選票進行投票。投票時選民將小球投入一個特別的箱內,并事先約定球分兩色,白色表示同意,黑色表示反對。 1884年后,美國也采取這種投票方式,但并不限于小球,有時也用蠶豆或玉米粒代替。這種選舉方式,自然要投。后來逐漸演變成現在的無記名投票。如今又產生了電子表決器,仍舊叫投票表決。
【第12句】:婆婆穿花祆——老來俏
【第13句】:鄰居的王大伯最喜歡小孩。可是,有一次我故意把他的帽子碰落踢著玩時,他卻狠狠地訓了我一頓。這事讓奶奶看見了,奶奶對我說:“惹人莫惹帽,打人莫打轎。”(湖北·丹江口)
【第14句】:【人多一技有益,物裕一備有用】(諺)人多掌握一種技能,總是有好處的;器物能多準備一件,總有用得著的。指人的本事不嫌多,物的備件不可少。
【第15句】:【把心掏出來】竭誠相見,說知心話。成語:披肝瀝膽。古 華《姐姐寨》:“我把心都挖給你了,你還不相信?當著龍老 師的面,我再給你起一次誓!”
【第16句】:滾水潑螞蟻—— 一窩死
【第17句】:吃海水長大的——管得寬
【第18句】:衛生口罩——只嘴一套
【第19句】:【江河千百條,條條歸大海】釋義:比喻遲早要歸到某處去或要走某一條路。例句:江河干百條,條條歸大海。今日言別,明日重逢,這也是常有的事。
【第20句】:鐵匠爐里的料,庵堂寺廟的鐘——不是挨打就是挨敲
【第21句】:【開諸葛亮會】(慣)諸葛亮:三國時蜀漢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足智多謀。比喻開會集中大家的智慧。
【第22句】:【死人臭一里,活人臭千里】(諺)尸體發臭,只能臭一里遠;名聲臭了,卻能傳到千里之外。指人要是名聲敗壞,就不可收拾。
【第23句】:【變卦】已定的事忽然改變,被稱作“變卦”。 “變卦”源自《周易》。變卦是占筮兩爻次所得到的兩個卦。如,先占一次得到觀卦,又占一次得到否卦。第二次占卦不是在第一次占卦的基礎上動一根爻,而是重新完整地占一次,占得的卦為本卦或正卦,所變之卦為之卦或變卦。后來,人們把說話不算數叫做“變卦”。
【第24句】:舅舅想再買兩頭豬飼養,舅媽說:“緊了沒豆腐,慢了一鍋漿。咱今年粗糧少,過罷年再說吧!”(河南·郟縣)
【第25句】:【樹老焦梢,人老貓腰】見“人老貓腰,樹老焦梢”。
【第26句】:【哪個女子不懷春,哪個男子不鐘情】(諺)懷春:心懷著對異性的愛戀。鐘情:愛戀情感專注。指青年男女人人都有愛情上的追求。
【第27句】:【蘆席夾囤——隨方就圓】(歇)蘆席:用蘆篾編成的席子,一般為方形。囤:用席子等圍成的盛糧用具,圓形。本指用方形的東西去遷就圓的,轉喻順應當時的情勢或按照別人的意志說話、做事。
【第28句】:做夢吃饅頭——夢里見面
【第29句】:我在姥姥家玩,當我彎腰去系鞋帶的時候,姥姥家的那條狗卻跑了。我問:“這是怎么了?”姥姥說:“狼怕掂刀,狗怕彎腰,它以為你拾東西打它呢!”(河南·滑縣)
【第30句】:【瑞雪兆豐年】冬季大雪,能凍死害蟲,又為田中增加水 分,有利農業。蘇童《妻妾成群》:“好大的雪,瑞雪兆豐年 吶。”
【第31句】:【伏虎容易縱虎難】(諺)伏:降伏。指擒拿猛虎還算容易,放虎歸山卻大費周章。比喻對強硬的敵手,設計擒拿容易,捉了再放必定造成大患。 也作縛虎容易放虎難。 擒虎易,縱虎難。 捉虎容易放虎難。
【第32句】:【拆爛污】(慣)拆:排泄(大小便)。 爛污:稀屎。比喻把事情弄得無法收拾。
【第33句】:【明水暗道紫花泥】(諺)指雨后夜間行路,在無光照的情況下,看著亮亮的是積水,看著紫花樣的是泥坑,看著黑呼呼的才是路。
【第34句】:【龜走龜路,鱉走鱉路】釋義:比喻各走各的門路。例句:張刀柱一個人在房里左思右想,想起了一個補救的辦法;“對,找朱局長去。兒子搶了頭功,我去搶個二功吧!他報告團長,我報告局長,龜走龜路,鱉走鱉路。”
【第35句】:【卷鋪蓋】(慣)比喻被開除、辭職不干或收拾行李走人。 也作“卷鋪蓋卷兒”。
【第36句】:二人對過獨木橋——難
【第37句】:蟻多推山山也倒,人多戽海海也干。
【第38句】:【賣螃蟹的搭戲臺——架子大】見“搭起戲臺賣螃蟹——買賣不大,架子倒不小”。
【第39句】:拙婦人,巧舌頭。
【第40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諺)徒:同類,同伙。水過于清澈,會使魚失去生存的條件;人過于苛察,會使自己孤孤單單,失去群眾。 指為人處世貴在寬厚,切忌苛求。 也作水清無魚,人察無徒。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徒。
【第41句】:谷子里的石頭——甩了
【第42句】:【見水就渴,見飯就餓】想占便宜,什么都想要。韓志君等 《籬笆·女人和狗》:“那兩口子,見水渴,見飯餓!看我三嫂 回去幫家里干點活兒,他們也眼紅。”
【第43句】:鵪鶉脖里尋豌豆——謀財害命
【第44句】:【鐵身上的蚊子——無著嘴處】(歇)嘴:本指嘴巴,轉指說話。指插不上嘴,無話可說。
【第45句】:【桂冠】在各種各樣的比賽中奪得第一名的人,常常被人們稱為奪得“桂冠”。“桂冠”這個詞是怎么來的呢?它是個舶來品,源自古希臘。古希臘人認為月桂樹是太陽神阿波羅的神木,他們用月桂樹的枝葉編成冠,授給在祭祀太陽神阿波羅的節日賽跑中的勝利者。戴桂冠者有極高的榮譽。后來,人們用月桂樹的枝葉編成冠冕,獻給最有才華的詩人和各種比賽中的勝利者,成為一種慣例,流傳下來。特別是古希臘又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祥地,奧運會的勝利者也會得到一頂“桂冠”,于是“桂冠”一詞隨著奧運會傳向世界。大家對2004年第28屆雅典奧運會記憶猶新,在那屆奧運會上,獲獎者除得到金、銀、銅獎牌外,發獎官員還將桂枝編的花冠戴在他們頭上。無獨有偶,在中國還有一個和“桂冠”詞義相近的詞,叫“折桂”,也來自一個和桂樹有關的美麗神話故事,在這個故事中稱科舉考試登科為“蟾宮折桂”,又引申為各種考試與比賽的第一名叫“折桂”。“桂冠”和“折桂”,這兩者同義不同源,一個為“西”,一個為“中”,中西合璧,珠聯璧合。
【第46句】:【腦袋里少根筋】思想簡單,缺少心眼,或在某一方面不善 于思考,意識不到。或說:腦筋里缺根弦。王安憶《文革軼 事》:“她們這些張家后代,由于養尊處優缺少世事的鍛煉, 個個腦筋里都像缺根弦似的。”
【第47句】:【三日不彈,手生荊棘】(諺)三天不彈琴,手就像長了荊棘一樣生澀。指技藝要想精熟,必須常習常練。 也作三日不練不順手,兩天不念不順口。 三天不唱口生,三天不演腰硬。
【第48句】:【撈一把】(慣)比喻趁著某種機會得到非分的利益。 也作“撈一票”。
【第49句】:【沒眼兒悶葫蘆】(慣)比喻沒有心眼的人。
【第50句】:【士別三日,刮目相待】(諺)刮目相待:拭亮眼睛,重新審視,重新評價。讀書人三天不見,就要另眼看待。指讀書人進步快,變化大,不可等閑視之。 也作“士三日不見,當刮目相待”。
【第51句】:【摸摸筷子就算入席】釋義:只要沾點邊,就算有關系。例句:“別胡思亂想了,只要你摸摸筷子就算入了席,吃,也擾了,不吃,也擾了:我看你還是領頭快沖,一沖,麥子就算到手,別的事兒,咬著白面饃再說!”
【第52句】:【相交滿天下,知心能幾人】見“交游滿天下,知交有幾人”。
【第53句】:【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歇)張飛:《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性格暴烈剛強。形容事情輕而易舉。 也作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菜。
【第54句】:【抱粗腿】(慣)指攀附有錢有勢的人。
【第55句】:【老身】在戲曲表演中,老旦的道白常自稱“老身”。“老身”一詞由來已久,這是古人對后輩的自稱,也含謙稱之意。較早時候并不專屬女性,孔子曾有“吾日三省吾身”的BBB,便是證據。古人為何自稱“老身”?因為“身”字原本就有“自己”、“一己”的意思。我國最早的詞典《爾雅》解釋此字:“身,我也。”可見古人以“身”自稱很有道理。到了五代時期,“老身”一詞開始向女性專屬靠攏。后漢皇后李氏自稱“老身”,她對于手握大權的郭威說:“老身未終殘年,屬此多難,唯一衰朽,讬于始終。”這是女性自稱“老身”最早的文字記載。由她開了先河,以后的皇后照用不誤,北宋哲宗皇帝趙煦死后,皇太后無可奈何地說:“老身無子,諸王皆是神宗庶子。”到了元代,“老身”一詞進一步擴大,普通老太太也可以用這個詞了。如關漢卿《竇娥冤》中,蔡婆婆上場后念道:“老身蔡婆婆是也!”元代“老身”已多用于民間,而且女性使用“老身”一詞越來越頻繁,漸漸成了老年婦女的專用名詞。
【第56句】:我的弟弟長得很白,就是不愛洗臉。一天,媽媽風趣地對他說:“你是一天一張臉,一日一種人。第一天是歐洲白種人,第二天是亞洲黃種人,第三天是非洲黑種人。”(河北·邯鄲)
【第57句】:【好狗架不住一群狼】釋義:比喻一個人本事再大也敵不過一群人。例句:唉,完了完了。好狗還架不住一群狼呢。
【第58句】:干壩里的河沙——捏不到一塊
【第59句】:【躲了一棒槌,挨了一榔頭】釋義:比喻躲開了一場災難或打擊,又遇到了另一場災難或打擊。例句:他想:“真是躲了一棒槌,挨了一榔頭。他們供銷社又怎么聽到我來流口的風聲?為了甩開他們,我昨天在古人鎮就放出要去串鄉賣貨的煙幕,可是他們還是跟蹤來了。”
【第60句】:【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釋義:壞人終究是會受到應得的懲罰的。例句:“劉邁克在‘文化大革命’中欠了我一筆賬,今天我才出了口惡氣!”“這就叫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
【第61句】:【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釋義:餃子最好吃,躺著休息最舒服。“不過”又作“不如”。“倒著”又作“躺著”。例句:周海亮開高嗓門說:“隨你們說出天來,我還是要吃餃子,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這是幾千年的老古語,還有個錯?”
【第62句】:【兒不嫌母丑】(諺)孩兒不會嫌棄娘的長相丑陋。指孩兒對生身母親的愛是最純真的,任何外力都無法改變這種天賦的感情。 也作兒不嫌母丑,狗不厭家貧。 孩兒不嫌娘丑。
【第63句】:爸爸在演算一道數學題,長時間后,忽聽爸爸說:“我這是扳倒樹捉烏鴉啊!”(江蘇·泗陽)
【第64句】:【扶不起的阿斗】(慣)阿斗:三國時蜀漢后主劉禪的小名,生性懦弱、無為,雖有諸葛亮盡心輔佐,但在諸葛亮去世后仍沒有保住蜀漢的基業。比喻軟弱、無能,別人扶持不起來的人。 也作“扶不起的劉阿斗”。
【第65句】:【 恨不得有條地縫鉆進去】形容窘迫,害怕。地縫,也說:老 鼠窟窿。成語:無地自容。臺灣白先勇《孽子》:“我老爸先 溜了,留下我一個人滿地撿東西,鄰居都圍著看。那一刻我 恨不得鉆到地下去!”
【第66句】:【不說不笑不熱鬧】指空閑時有說有笑,心情愉快。《馬烽 小說選》:“不說不笑不熱鬧,那兩個年輕人整天忙工作,讓 他們也歇一歇,喘一喘。”
【第67句】:【拔了蘿卜帶出泥】(慣)比喻在查處某一問題的過程中,也順帶發現了其他問題。也比喻由于辦事不當而惹了麻煩或連累了他人。
【第68句】:【說大話使小錢】(慣)1指說話口氣很大,做起事來卻很膽小。2指口頭上很大方,其實很小氣。
【第69句】:趙國的和氏璧——價值連城
【第70句】:【東葫蘆扯到西架上】釋義:借指把不相干的事混在一起。例句:“嘿嘿嘿!這叫把東葫蘆扯到西架上了!”老隊長不以為然地笑笑……
【第71句】:【 頭三腳難踢】事情開頭難。蘇叔陽《左鄰右舍》:“都說頭 三腳難踢,可您一腳就踢在腰眼兒上,把個羅鍋兒廠子踢直 了”
【第72句】:七月天的雷雨——說下就下,說晴就睛
【第73句】:我和小強的學習都不好,我又經常去找他玩。媽媽說:“真是魚找魚,蝦找蝦,王八找個鱉親家。”(山東·臨的)
【第74句】:【賴泥下穿——燒不成個東西】(歇)賴泥:土質不好的泥。比喻素質差的人成不了人才或成不了氣候。
【第75句】:【 季節不等人】農業種植要順應季節,不能拖延。柯藍《瀏 河十八灣》:“三個人把地開出來,搞的多了,紅薯都種不完, 季節又不等人,急得要死!”
【第76句】:冰雹砸荷葉——打發碎;落花留(流)水
【第77句】:睡多得疾病,哭多爛眼睛。
【第78句】:【當著矮子,別說短話】說話應該避免引起類似的人多心。 類似的:當著瘸子別說短話/逢著瞎子不談光,逢著癩子不 談瘡。清代《紅樓夢》:“俗話說得好,當著矮子,別說短話。 這二位姑娘并沒惹著你,小老婆長,小老婆短,人家臉上怎 么過得去?”
【第79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釋義:意為不可錯過時機。例句:今天梵梵暗暗下了決心,曉易不說,我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飯桌上的氣氛最適合拉家常了。
【第80句】:墨汁里加石灰——瞎摻和;亂摻和
【第81句】:【兒要自養,谷要自種】釋義:借指要自己靠自己。例句:“旁人咱不管,咱只管咱個人。‘兒要自養,谷要自種。’我的主意我會拿,完了。”
【第82句】:【依著王法打死人,依著佛法餓死人】法律和宗教均置人于 死地,善良人無法正常生活。明代《西游記》:“前程,前程! 若依你,教我喝風!常言道:依著官法打殺,依著佛法餓 殺。”
【第83句】:【老鼠眼看天】(慣)比喻目光狹隘、短淺。
【第84句】:穿新鞋走老路——因循守舊
【第85句】:【一失足成千古恨】(諺)失足:失腳跌倒,借指犯了大錯。指在關鍵時刻行為不慎,犯了大錯,就會造成終生遺憾,至死無法彌合。 也作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 一失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人。 一失足為千古恨,驚回首已百年身。
【第86句】:【叫化子打狗——邊走邊打】(歇)本指邊打邊脫身,轉指在走動或運動中打擊敵人。
【第87句】:腦門上抹黃連——苦到頭了
【第88句】:一道數學題,姐姐講了幾遍,我還是不明白。看姐姐焦急的神態,我自嘲道:“好鼓一打就響,好燈一撥就亮。我呀,可能太笨了。”(河北·故城)
【第89句】:【公婆愛長孫,爹媽疼小兒】(諺)公婆:此處指祖父、祖母。長孫:孫子里最大的。指祖輩愛的是孫子里最年長的,父輩疼的是兒子里最年幼的。 也作“公疼頭孫,爺疼晚崽”。
【第90句】:【干柴遇烈火——一點就著】(歇)點:本指點燃,轉指指點。指稍一指點,情緒就高漲起來。也指人性情暴躁,容易發脾氣。
【第91句】:【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趕著行在賣酒醋】(諺)招安:勸招農民武裝向統治階級投降。 行在:專指封建帝王行幸所至的地方。舊指做官、發財都有捷徑可走。
【第92句】:【只顧羊卵子,不顧羊性命】(慣)為了取得公羊的睪丸,不惜把羊殺死。形容人生活奢侈,貪婪殘忍。 也比喻為了眼前利益,不惜損害長遠利益。
【第93句】:【事有湊巧,物有偶然】事情有偶然性,難以預料。明代《古 今小說》:“事有湊巧,物有偶然,此時胖婦人年紀約近五旬, 孤老來得少了,恰好得女兒來接代,也不當斷這行業,索性 大做了。”
【第94句】:我在外婆家玩,口渴了,就拿外公的茶杯喝水,然后,將茶杯蓋子放在了桌子上,外公發現了就吵外婆。我在一旁偷偷地笑。外婆說:“這真是賴死旁人笑死賊。”(安徽·潛山)
【第95句】:【在小算盤上打】見“打小算盤”。
【第96句】:【趁渾水摸魚】釋義:比喻趁混亂之機撈取好處。例句:我剛才了解了一下:有些人是怕“自由借貸”,以攻為守;有些人想趁渾水摸魚,多少撈幾個。
【第97句】:爸爸正在給我輔導看圖說話,忽然發現門縫里又鉆進來一張廣告紙。爸爸拿過來看了看說:“又是閻王爺貼告示,鬼話連篇。”(山東·汶上)
【第98句】:【見人下菜碟兒】見“看人下萊碟兒”。
【第99句】:【九月九,蚊蟲叮石臼】(諺)九月九: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石臼:大塊石頭鑿成的搗谷用具。 指秋后的蚊子連石臼也敢叮,叮人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