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園的觀后感
瞻仰烈士陵園有感“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快到了,學校組織我們去參觀烈士陵園。
到了目的地,只見陵園中間有一條連綿不斷的石板路,我們慢慢地走在石板路上,路旁有很多松柏,它們在風兒的吹拂下屹然挺立,整個陵園被莊重而嚴肅的氣氛包圍著。
走了一會兒,不遠處一個參天的墓碑矗立在我們眼前。
我們一個個面對墓碑,心中頓時涌起對先烈的敬佩之情。
手里拿著自己做的“小白花”向著墓碑鞠躬,然后默哀。
這時我想起先烈們種種光榮的事跡,還有很多很多的烈士為了解放新鄉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默哀后,我們把“小白花”放在了竹筐中,表達對他們的崇敬之情。
然后,老師帶著我們來到先烈們的墓碑前參觀,碑上刻著曾為解放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的姓名,我不由得對他們肅然起敬
雖然有不少無名烈士,但他們同樣值得我們敬佩
在一塊兒寫著王平烈士的墓碑上,我看到他年僅27歲,就為解放新鄉,解放中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隨后,老師又帶領我們來到烈士事跡陳列館,里面記敘著先烈們的豐功偉績,記錄著先烈們為了解放中國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
看到陳列館中的墻上雕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這幾個鮮紅奪目的大字后,我仿佛看到:多少個日日夜夜先烈們在戰場殺敵,多少個春夏秋冬他們為人民勞累
春風已解千層雪,后輩難忘先烈恩。
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繼承烈士遺志,把扶眉戰役革命烈士精神發揚光大,我們要立志愛國,努力讀書,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
帶著這種心情,我們和扶眉戰役革命烈士鄭重握別
烈士陵園觀后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后感廣州烈士陵園觀后感 XX年X月X日,經黨校黨課培訓班的要求,我們參加一個“紀念先輩,紅色實踐”的活動。
在組長的帶領下,我們所有人帶著沉重,嚴肅的心情坐車從學校出發,經過半個小時到達了活動目的地——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陵區建筑莊嚴肅穆,綠化以蒼松翠柏和紅花為基調;園區則是典型的嶺南園林風格,以清新淡雅的綠化配置和園林造景為特色。
陵區規模宏大,氣魄雄偉。
大門為中國傳統式闕門,兩邊是白石闕門座,壁中鑲有大理石刻,周恩來總理題寫的“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八個金黃色大字赫然顯目。
穿過典雅端莊的朱漆金端大鐵柵門,陵墓大道兩旁蒼松翠柏如肅立的衛士,二十個花壇中紅花競先吐艷,象征革命烈士的鮮血灑在大地上。
走過一段距離,呈現在眼前的是直沖云霄的廣州起義紀念碑。
這座紀念碑建于1987年,高達45米。
三座大山上握槍的手握槍桿直沖云霄的造型象征著“槍桿子里出政權”,大手遒勁如山,槍桿子直指蒼穹。
碑體上刻有鄧小平同志的題詞:“廣州起義烈士永垂不朽”,金字閃閃發光。
紀念碑四周表現廣州起義戰斗過程的浮雕栩栩如生,仿佛將人們拉回到當年那驚心動魄,槍林彈雨的黑暗黎明的前夜。
1927年12月11日凌晨,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太雷和葉挺、葉劍英、蘇兆征、聶榮臻、徐向前等同志領導發動了廣州起義,由于當時國民黨反動勢力十分強大,敵我力量懸殊,經三天三夜浴血奮戰,起義不幸失敗,起義中有5700多名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慘遭殺
金牛嶺之烈士陵園觀后感
金牛嶺烈士陵園,先改名為是解放海南戰役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公園位于綠樹環抱之中。
我到公園憑吊的時候,時至中午:藍天白云籠罩四野,椰樹瓊花拱護左右;園內靜悄悄的,只有兩個花匠在修整花草樹木。
據資料介紹:陵園安葬著1950年為解放海南島首批渡海登陸作戰中光榮捐軀的人民解放軍渡海先鋒營官兵,建有烈士紀念堂、烈士事跡陳列室等,環境氣氛莊嚴肅穆。
為紀念在解放海南島渡海作戰中英勇犧牲的烈士,1957年海南行政公署在海口市金牛嶺興建“金牛嶺革命烈士陵園”。
為了凸顯解放海南島戰役的紀念意義,2007年1月,省政府批準將“金牛嶺革命烈士陵園”更名為“解放海南島戰役烈士陵園”,并向國務院申報列入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
在這靜穆的氣氛中,我一個人靜靜的、慢慢的主要瞻仰了豐碑和陵墓區。
烈士陵園觀后感
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
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
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感想。
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觀后感。
烈士陵園觀后感不寫景物只寫感想
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給中華民族渲染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我們在這種精神的感召和激勵下,自強、自信、自尊、自律,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我們美好的明天,努力奮斗,笑迎挑戰。
用我們這一代人特有的風格去描繪未來,讓我們的未來更加美好、和諧。
邯鄲烈士陵園觀后感700-800字
清明時節雨,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家何處有,牧童遙花村”。
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清明節前,我們學校的同學來到烈士陵園,來緬懷先烈,紀念前輩 站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聽著主持人說:“向革命烈士鞠躬,低頭默哀三分鐘。
”我鄭重地低下頭,聽著哀樂,心中想起了革命烈士們為了創造今天的美好新生活,我仿佛看到了烈士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推翻了舊社會,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使我們后人過上了幸福生活。
他們的生命雖然失去了,但他們的精神萬古長青,永垂不朽。
這時,我心里暗暗發誓:我們的紅旗使用烈士的鮮血險些染成的,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新時代,一定要發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把無產階級進行到底。
一定要做一個有用的人。
我們要記住我們的歷史不能忘記我們民族的榮辱感和恥辱感一個不知道自己歷史的民族后代是一個無比羞恥的后代,一個不能擔負起自己歷史責任的民族后代是愚昧的后代,掃墓是挖掘,掃墓是追憶,掃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掃墓是靈魂與靈魂的碰撞,掃墓這種形式必須進行到底。
光輝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鮮血是不能白流的,歷史的長河里,閃耀著無比燦爛的精神光芒,繼承、發揚、廣大,是我們中華民族永不丟棄的遺產。
珍寶島烈士陵園觀后感,400字作文
今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和同學們一起參觀了烈士陵園。
那里不但風景如畫,那烈士們的勇氣和不動搖的信念讓我深深感染了。
我們跟隨著老師走進了烈士陵園,首先引入眼簾的是一層接著一層的臺階,遠遠望去猶如一條活靈活現的巨龍,在那臺階的盡頭一棵棵郁郁蔥蔥的參天大樹像站崗的士兵一樣屹立在那里。
在廣場上,有許許多多醒目的石碑矗立在那里,是它們創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驕傲的名字,創造了現在這個繁華富強的中國,它們為了這個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還獻出了珍貴的生命,甚至其中的一些烈士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來。
烈士的石碑不僅是一尊墓碑,它更是見證了歷史的變遷,是我們中華民族稀有的財富。
革命先輩們孜孜追求,苦苦探索,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開礦出屬于中華人民的道路就是為了共和國的明天,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未來。
最后我們參觀了紀念館,幾十年前的衣物和其他往事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讓我更深刻的知道了經過六十多年的建設,國家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沒有革命先輩的長期的、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就沒有這個富強的新中國。
讓我更牢記要珍惜今天,展望未來
觀錦州烈士陵園有感
介個...你就把來回路上所見寫上去,然后把你老師和校長還有學生代表發言寫個大概進去~然后把你聽他們發言時候腦子里亂想或者和同學聊天的內容換成一些懷念英雄戰斗時候的場景的畫面,和討論烈士的精神,就大概差不多了~如果還不夠,就在最后加一段感想,就寫經過了今天的參觀,你在寒風瑟瑟中體驗到了英雄們的艱難,今天的生活是來自英雄們的犧牲,所以我們要更加珍惜美好的今天,發揚什么什么精神,繼承什么什么的理想,將祖國建設的更美好,更強大之類的~我這個都200多字了,你稍微改裝下就夠了~適用于任何這類有感,老師也跳不出毛病~范文沒可能,差文也到不了你這~這類作文的核心,基本就是假(假感傷,假感慨),大(各種感情和想法夸張化),空(空談)
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觀后感1500字
公交線路:地1號線 地鐵2號線 → 205路,全程約
【第12句】:4公里 1沈陽站地鐵1號線,經過3站, 到達青年大街站
【第2句】: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5站, 到達中醫藥大學站
【第3句】:步行約390米,到達北陵公園站
【第4句】:乘坐205路,經過3站, 到達陵東裝飾材料市場站
【第5句】:步行約
【第1句】:4公里,到達抗美援朝烈士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