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表哥是個大懶蟲,每天都起得很晚。舅媽數落他:“太陽快曬到屁股了你還不起?天上就是掉下黃金,也得起早去撿啊!你呀,真是貪吃懶做,不可教也。”(福建·安溪)
【第2句】:【不識路能走千里,不識人寸步難行】(諺)不認識路可以向人打聽,分不清好人壞人就得上當受騙。 指在社會生活中識人最重要。 也作不識字也有飯吃,不識人卻無生路。 不怕不識字,就怕不識人。
【第3句】:神婆子念咒——瞎說;瞎叨叨;胡叨叨
【第4句】:先吃黃連后吃蜜——先苦后甜
【第5句】:【騙來的娃娃養不大】(諺)比喻用不正當的手段蒙哄人,縱然一時得逞,終究不能成功。
【第6句】:搬起石頭打天——辦不到的事
【第7句】:班上新轉來一位很胖的同學,我們在背后常指指點點地笑話他,可期末考試他的成績卻名列前茅。老師說我們:“人不到八十八,不能笑話人家禿和瞎。”(河北·衡水)
【第8句】:【花生剝了殼——好賴算個仁】(歇)仁:花生仁兒,諧“人”。指好歹當個人來使用。
【第9句】:耍戲法的敲鑼——耍變了
【第10句】:爸爸和媽媽要去我姥姥家趕會,叫我中午到大嬸家吃飯。我很不高興,撅著嘴,抹著眼淚說:“不!我也要去。”媽媽說:“這怎么能行呢!你還要上學哪!”我說缺一天不上也不礙事。媽媽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學習好比吃飯,一日三餐不能斷;知識就如池中水,年月日日常積累。”(河南·滑縣)
【第11句】:李明在做數學作業時,該寫單位的沒有寫,不需寫單位的卻寫上了。老師說:“你是正當不當,豆腐里面放姜。”(江西·萍鄉)
【第12句】:【芝麻掉到針鼻兒里——趕巧】(歇)針鼻兒:針頭上的小孔。指湊巧、巧合。
【第13句】:爸爸最愛讀書看報,平時連字典都能看上半天。我對爸爸說:“您又不考學,讀那么認真干嗎?”爸爸說:“這叫書報為良友,知識自然有;鳥以羽毛為美,人以知識為榮嘛!”(吉林·汪精)
【第14句】:【膽大天下去得,膽小寸步難行】(諺)膽量大的人天底下任何地方都能闖,膽量小的人死守家門哪里也不能去。指膽大就會有作為,膽小不能有出息。 也作“膽大的漂洋過海,膽小的寸步難行”。
【第15句】:【河水靠流,人群靠頭】釋義:比喻做事要靠帶頭人。例句:馮少懷說:“要我看也不賴。河水靠流,人群靠頭。我們有個好村長,可是個好樣的啦。”
【第16句】:【說大話做小事】(慣)指話說得很響亮,行動卻跟不上。
【第17句】:【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這一詞語一般是指夫妻從小一起長大,恩愛有加。典出李白《長干行》。大詩人李白喜游覽,唐開寶十四年,28歲的李白第二次來到南京。一天,他同朋友在長干橋一帶游覽,突然聽到一曲委婉幽怨的西曲歌,他被深深地感動了。一代詩仙,幽情迸發,揮筆而就《長干行》: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長干行》是樂府詩,寫的是一個居住在南京長干里的年輕女子,思念在遠方做生意的丈夫的離愁別緒,情感真切,表達細膩。特別是詩的前六句描寫的意境非常好,清純無瑕的童年記憶,親密無間的戲耍場景,仿佛就在眼前,讓人回味悠長,妙不可言。青梅、竹馬既是兒時的玩物,又是純真童趣升華的媒介,為未來的愛情做好鋪墊。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典出詩仙之手,既浪漫,又真切。
【第18句】:【僧不僧,俗不俗】(慣)俗:俗人,一般人。既不像和尚,也不像俗人。形容不倫不類,不像個樣子。
【第19句】:【雞一嘴,鴨一嘴】(慣)1斥責人在別人談話時亂插嘴。2比喻人多嘴雜,意見不統一。3比喻議論紛紛。
【第20句】:大風里滾出的雷聲——白猖狂(鄂倫春族)
【第21句】:【牛鼻子穿環——讓人家牽著走】(歇)指自己沒主見,完全聽從別人。也指受制于人,只能任人擺布。 也作“牛穿鼻子——任人牽”。
【第22句】:【看人下菜碟兒】(慣)比喻根據不同人不同的身份、地位來分別對待。 也作看客下菜碟。 見人下菜碟兒。
【第23句】:【脖子里割癭袋——殺人的勾當】(歇)癭袋:指生長在頸部的一種囊狀瘤,包括甲狀腺腫大等。指危及生命的行為。
【第24句】:【羊在山坡曬不黑,豬在圈里捂不白】(諺)捂:封閉,悶著。比喻人與事物的本質難以改變。
【第25句】:【敬酒不吃吃罰酒】(慣)比喻對別人好言相勸或抬舉不理睬,被逼迫或受到懲罰時才肯答應。 也作賞酒不吃吃罰酒。 請酒不吃吃罰酒。
【第26句】:【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慣)折:折斷。胳膊折斷了,悄悄藏在袖筒里,自我忍受,不讓人知道。比喻內部出了丑事,盡量忍著掩蓋著。 也作胳膊只折在袖子里。 胳膊肘折了總要袖子蓋。
【第27句】:【七兩為參,八兩為寶】(諺)參:人參,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肥大,有滋補作用。七兩、八兩:均為舊制,一斤等于十六兩。七兩重的參稱人參,八兩重的參稱寶參。指人參能長到半斤重,就是難得的寶物。
【第28句】:【千軍萬馬難過獨木橋】謂人多機會少,事情難辦。即所謂 瓶頸效應。《中國青年》(1981,23-24):“片面追求升學率 確實把中學生的路搞得越走越窄。正如有的同志說的:這 樣下去,簡直是驅趕著千軍萬馬去過獨木橋。”
【第29句】:眉毛上吊豬膽——苦在眼前前
【第30句】:瘋狗咬月亮——狂妄
【第31句】:【跌個狗吃屎】(慣)指跌倒時嘴碰到了地面。
【第32句】:【縮著脖子】(慣)喻做人老實、謹慎、膽小。
【第33句】:【放空炮】釋義:比喻說空話、大話。例句:這些文章,從量的方面來說,要比專業寫作者所寫的不知多多少倍;從質的方面來說,大部分說的是心里話,放空炮的很少。
【第34句】:【救人如救火】(諺)救人之命,就像救火一樣刻不容緩。指救人是十萬火急的事,絲毫不能延遲。 也作“救命如救火”。
【第35句】:狐貍吵架——派狐(胡)言
【第36句】:【逮雀兒也得舍把米】做事得付出代價,也指誘餌。類似 的:套鴿子得舍個紅豆/捉鵪鶉還要個谷穗兒/捉雞還得兩 把米。柳青《創業史》:“我的天,過日子嘛,不攤點底兒還能 行?逮雀兒也得舍一把米哩!”
【第37句】:鷂子充雞——沒安好心
【第38句】:【惡龍相斗,魚鱉遭殃】有勢力的人物發生沖突,受害的是 普通人民。高云覽《小城春秋》:“兩族的頭子都是世襲的地 主豪紳,利用鄉民迷信風水,故意擴大糾紛,挑起械斗。這 么著,惡龍相斗,小魚小蝦就得遭殃了。”
【第39句】:【打網也有曬網時】(諺)指撒網捕魚的人,總有曬網不能捕魚的時候。比喻手頭寬裕時要注意積攢,以備急用。
【第40句】:【百貨中百客】(諺)指商店中的貨物必須品種繁多,才能滿足各方面顧客的需求。也泛指社會生活中各式各樣的物類,都有各自不同的專門用項。
【第41句】:【丁對丁,鐵對鐵】(慣)丁:指兵丁。鐵:指兵器。比喻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第42句】:【葫蘆黃瓜要上架,窮人不聽富人話】釋義:比喻各有各的打算,不聽別人擺布。例句:人常說,葫蘆黃瓜要上架,窮人不聽富人話。現在紅軍開到了陜西,李寶泰是在心里發慌。
【第43句】:【喝口涼水也塞牙,放屁都砸腳后跟】釋義:比喻做什么事情都不順利。例句:我比他們誰矮一點兒?為什么我這么不吃香?喝口涼水也塞牙,放屁都砸腳后跟,毛病挑不完,出氣都不勻實,還不就是因為咱們是個解放軍戰士嗎?
【第44句】:【泥佛勸土佛】雙方情況相同,勸說沒有意義。佛,也說: 菩薩。明代《金瓶梅》:“我的哥哥,你自顧了你罷,又泥佛勸 土佛!他也成日不著個家,在外養女調婦,又勸人家漢子!”
【第45句】:半空中吊母豬——不知把自己提多高了
【第46句】:【蝎蝎螫螫老婆漢像】(慣)螫(shi):蜂、蝎等用毒刺刺人。蝎蝎螫螫:指在小事上過分留意。形容人畏畏縮縮、膽小怕事,雖是男人,卻一副婆婆媽媽的樣子。
【第47句】:【站在河邊不脫鞋】(慣)比喻不深入實際或不做實事。
【第48句】:兒歌——沒譜兒
【第49句】:除夕看日歷——最后一天
【第50句】:有一天,媽媽要給姥姥捎東西,姥姥不讓捎。姥姥說:“東西越捎越少,話越捎越多。”(山東·濟南)
【第51句】:扁擔挑柴禾——心(薪)掛兩頭
【第52句】:黃河向東流——百折不回
【第53句】:魔術師的道具——盡是秘密
【第54句】:狐貍扮觀音——扮來扮去是個狐貍精
【第55句】:【倆山字兒摞一塊兒——請出】見“兩個山字落在一塊兒——請出”。
【第56句】:【 戲臺里喝彩】指自己贊揚自己。成語:自吹自擂。胡適 《嘗試集》自序:“你這篇再版自序又犯了你們徽州人說的 ‘戲臺里喝彩’的毛病,你自己說你自己哪幾首詩好,哪幾首 詩不好,未免太不謙虛了。”
【第57句】:【臨死拉個墊背的】謂連累別人,或不能饒恕仇人。或說: 自己該死,別拉著別人墊背。梁斌《紅旗譜》:“咱滿有理的 事,這輩子翻不過案來,死的時候也得拉他墊背,我就是這 個脾氣!”
【第58句】:【十網九網空,一網就成功】(諺)比喻做事不怕失敗次數多,只要有一次成功就行了。
【第59句】:蚊子叮鐵牛——無處下口
【第60句】:【跳槽】“跳槽”一詞已成現在流行語了,是個熱門話題。《現代漢語詞典》對它的解釋是:“人離開原來的單位到別的單位。”不少人認為它是個新詞,其實古已有之。跳槽原指牛馬發情時煩躁不安,不好好在自己的槽里吃草料,而到別的槽里去吃。轉義指男女間的喜新厭舊,見異思遷。明代楊慎《升庵詩話甄后壙上行》日:“魏明帝初為王時納虞氏為妃。及即位,毛氏有寵,而黜虞氏——其后郭夫人有寵,毛后愛馳,亦賜死。元人傳奇以明帝為跳槽,俗語本此。”這里說得明白,“跳槽”一詞始于元代,且僅指男女間喜新厭舊。到明代,市井文學勃興,舊語翻新,“跳槽”一詞畸變為“妓女隱語”或“妓寨背語”。徐珂的《清稗類鈔》對“跳槽”給出了非常確定的解釋:“原指妓女而言,謂之琵琶別抱也,譬以馬之就飲食,移就別槽耳。后則以言狎客,謂其去此適彼。”意思很明白,是說妓女或嫖客另投他人。明代馮夢龍編的民歌集《桂枝兒》里有一首《跳槽歌》,歌中的青樓女子哀婉地唱道:“你風流,我俊雅,和你同年少,兩情深,罰下愿,再不去跳槽。” 在現在文學作品中,就不難看到跳槽的用例,其詞義已向非劣性方面轉化,與時下流行義基本相同。“跳槽”這個充滿狎邪意味的詞被當成變換工作的代語了。
【第61句】:【 沒有空城計,退不了司馬懿】諸葛亮令馬謖鎮守街亭。街 亭失守,司馬懿進兵西城。西城兵力空虛,諸葛亮用空城計 嚇退了司馬懿。事出《三國演義》。指有高明的辦法來對 付。電視劇:“沒有空城計,退不了司馬懿。沒有這一招,也 對付不了馬司令。”
【第62句】:鍋蓋做風箱——受了熱氣受冷氣
【第63句】:【 寒門將才】指武將多出身在貧寒之家。類似的:將相 出寒門。劉紹棠《蒲柳人家》:“寒門出將才,草莽出豪杰,蒲 柳人家出英才,我看那小子注定是個大命人,不稀罕這二畝 地。”
【第64句】:【關起門來罵皇上】釋義:對有權威的人,不敢公開罵,只敢背地罵。例句:伍參謀道:“自古常言講得好,關起門子還敢罵皇上呢。這里沒人去報功領賞!”
【第65句】:【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做事盡主觀努力,成不成還要看客 觀條件。茅盾《子夜》:“我們那五百萬算來還可以賺進十二 三萬,不過剩下的約五百萬就沒有把握。謀事在人,成事在 天。”
【第66句】:【打狗要用擒虎力】(諺)比喻降伏一般敵人,也要使出對付強敵的手段,絲毫不能輕敵。
【第67句】:媽媽平時喜歡與人拉家常。一天,她出門辦事,臨走時爸爸囑咐她:“女同志不要站哪兒成井,坐哪兒成坑,做事要放槍收馬,利索點!”(安徽·霍邱)
【第68句】:【管閑事,落不是】(諺)閑事:跟自己無關的事;無關緊要的事。指插手管閑事,往往會落得是非纏身,受人指責。 也作管閑事,落閑事。 管閑事,生閑氣。
【第69句】:吃黃瓜蘸雪——乏味
【第70句】:豺狼露出笑臉——多加小心
【第71句】:寶石在石堆里,智慧在群眾中。
【第72句】:【物聚于所好】(諺)好:愛好,偏愛。東西往往聚集在對它有喜好的人那里。比喻人們總會聚合到所偏愛的東西那里。
【第73句】:【 殺人不染兩手血】謂陰謀害人。劉云若《紅杏出墻記》: “她向來是殺人不染兩手血的慣家,歷年使了許多招數,都 是安穩成功,從未被人識破。”
【第74句】:【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諺)人為了錢財不惜搭上性命,鳥為了食物不惜遭到捕殺。舊指人生在世就是為了錢財。 也作人為財,鳥為食。 人為名利死,鳥為覓食亡。 鳥為食死,人為財亡。
【第75句】:馬老腿慢,人老嘴慢。
【第76句】:【泰斗】人們常用“泰斗”來比喻那些眾人所敬仰的人。如說魯迅是中國文壇泰斗,牛頓是美國科學泰斗。“泰斗”原意是泰山和北斗。 “泰”即泰山,為五岳之首。古代帝王曾多次到這里舉行封禪大典,祭告天地,更使它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斗”即北斗星。它屬大熊座七顆明亮的星,都排列在北天,名稱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古人把它們聯系起來想象成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斗身;玉衡、開陽、搖光組成斗柄。北斗七星常用來辨別方向,定季節: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泰山,古人認為是高山的代表;北斗星能用來辨別方向,在眾星中又是最亮的。因此,古人把兩者聯系起來,用來比喻為眾人所尊崇的偉大人物。那么,此比喻源自何處?出自《新唐書·韓愈傳》:“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也就是說韓愈是被稱為“泰斗”的第一個人,他當之無愧,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可見,只有學問和威望極高的人才能被稱為“泰斗”。
【第77句】:我小嬸嬸懷孕了,奶奶讓她多吃點,說:“老母豬壯,小豬崽胖。”(安徽·蚌埠)
【第78句】:【行家眼,如夾剪】(諺)夾剪:像剪刀形狀的夾取物件的工具。指行家觀察事物的眼力非常敏銳而準確。
【第79句】:【時髦】現在,“時髦”一詞很流行,它的意思是形容人的衣著裝飾或其他事物新穎人時。時髦雖新穎,它卻是個古老的詞,在古代,時髦并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意思,而是指當代的俊杰。《后漢書·順帝紀贊》就記有“孝順初立,時髦允集”之語。《舊唐書》也說:“朕初臨萬邦,思弘大化,務擢非次,招納時髦。”其中的時髦都是時代英雄的意思。這個詞義直到近代還在使用。那么,為什么將英才稱為時髦呢?這與毛發有關嗎?有關。但不是指人的頭發,而是指馬頸上的長毛。這處長毛是馬的皮毛中最與眾不同的,正如郭璞所說:“士中之俊,猶毛中之髦。”因此將才俊稱為“時髦”,就不足為奇了。 “時髦”一詞到清末時才逐漸轉為如今我們所使用的意思。如20世紀80年代青少年穿的喇叭褲既流行又時髦。
【第80句】:【酒逢知己干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釋義:跟知心好友一起喝酒。喝一干杯也嫌少;跟見解不同的人說話,半句也嫌多。例句:想起剛才進門時他們對飲歡杯的景象,看看現在這種令人難堪的冷場,正應上了“酒逢知己干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句老話。
【第81句】:【 吹胡子瞪眼睛】生氣發脾氣。成語:聲色俱厲。古華《姐 姐寨》:“你不要吹胡子瞪眼睛,我可以舉出事實來證明。”
【第82句】:【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釋義:奔車:疾馳的車。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履舟:翻沉的船,借指被滅的商朝。伯夷:商孤竹君長子,商亡,他和他的弟弟叔齊恥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奔車、覆舟,比喻時世危亂。如果生逢治世,就不會有坐在奔車上的仲尼與餓死首陽山的伯夷。例句:治世使人樂生于為是,受身于不為非,小人少而君子多。故社稷常立,國家久安。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
【第83句】:黃河里的尿泡——隨大流
【第84句】:【竹筒倒豆子——都抖落出來】(歇)比喻把話或了解的情況痛痛快快地一下子全都說出來。也指把問題一下子全部交待出來。 也作竹筒子倒豆——全抖露出來。 竹筒倒黃豆——嘩啦一聲全倒光。 竹筒倒豆子水桶倒水——一下全出來。
【第85句】:在學習上一遇到困難,我就愛去問老師和同學,媽媽說:“米靠碾,面靠磨,遇到問題靠琢磨。不勤思,哪來的長進?”(湖北·荊門)
【第86句】:打擺子———時冷一時熱
【第87句】:【空手撈白魚】撈,含“撈一把”之意。謂不花本錢而得利。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你們放心大膽地干吧,這是一 本萬利空手撈白魚的買賣。”
【第88句】:【荒年餓不死手藝人】(諺)荒年:饑荒年景。手藝人:憑手工技術謀生的人。指手藝人憑手工技術謀生,人們處處離不了他們,故謀生容易。 也作“饑荒年餓不死手藝人”。
【第89句】:唐三藏的扁擔——擔經(驚)
【第90句】:【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臨時突擊,稍事彌補。香港唐人《金 陵春夢》:“免不了大忙特忙,為他準備資料,臨陣磨槍,不 快也光。”
【第91句】:【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諺)將相:將帥、宰相,最高的文武官職。指將相不是天生的,有志的男兒應自強不息,奮力進取。
【第92句】:【人活年輕,貨賣時新】(諺)人年輕時,是最風光、最有活力的;貨物的款式時新,是最招買主、最暢銷的。指人一生最美好的時候是青春。
【第93句】:【打蛇不死,反受其害】、釋義:比喻對壞人要徹底根除,否則會受害。例句:三橫王這小子要么不碰他,要么就——(做個殺人手勢)不能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第94句】:【人不親行親】(諺)行(hang):行業。指同一行業的人,在情感上總是相親的。
【第95句】:上數學課時,有些同學吵吵鬧鬧。老師就說:“鬧山麻雀不長肉。”(四川·自貢)
【第96句】:吃飯的時候,碗里還剩一點飯,我不想再吃了。爸爸對我說:“一把草撐死一條牛啊?吃掉!”(湖南·衡陽)
【第97句】:【里外不是人】(慣)指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
【第98句】:【未窮先窮不窮,未富先富不富】(諺)家業將窮時,趕緊作過窮日子的打算,便不至于窮倒;家業未富時,就按富家的排場過活,肯定富不起來。指早作窮打算不受窮,早作富打算必不富。
【第99句】:水缸里抓王八——穩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