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親情的感悟
他是滋潤親情的雨露,他們是親情的守衛者,他們是親情的象征。
他們共同努力,創造了小組的輝煌。
他們之間的親情,永無隔閡,獲得了我們共同的喝彩
他們相親相愛,無論多大的困難,都一起面對。
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就是最真誠的親情。
不為榮譽,只為小組友好相處,是多么值得我們稱贊
關于金錢和親情的感悟
我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金錢具有魔鬼一般的誘惑力,是在我父親和叔伯們處理祖屋的時候。
我爺爺是家族中的長子,下面有四個兄弟、兩個妹妹。
所以還在曾祖母在世的時候,爺爺奶奶就支撐起了整個家族的重擔。
小爺外出讀書,畢業后就在外地參加了工作,沒有再回來;兩個姑婆出嫁時得到了豐厚的嫁妝。
三爺和小爺我從來沒有見過,我隨奶奶回到家鄉小鎮的頭幾年還見過兩個姑婆,不幾年她們就都各隨自己在外地工作的兒子生活去了,我就再也沒有見到了。
父親還有一位養母,實際上應該是我的三奶奶。
據說,因為我三爺去世的時候沒有留下兒子,為了避免三奶奶改嫁,曾祖母就作主將我父親過繼給了三奶奶做兒子。
父親的養母——我叫做瘦奶奶,解放以后當了一名店員,退休以后也跟了我的姑姑——她唯一的女兒,去了省外。
解放初期,祖屋是被政府沒收了的。
直到文革后期,我爺爺當上了政協委員,祖屋終得以歸還。
祖屋歸還后由我爺爺家和二爺爺家各住一半。
爺爺奶奶相繼去世后,家里沒有人居住了,父輩們就決定將那一部分房屋處理掉。
可能是鑒于前述的原因,父輩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外地的祖輩們都應該與祖屋早就沒有了任何關系。
所以,父輩們在沒有通知他們的情況下就把爺爺奶奶曾住過的那部分祖屋給賣掉了。
誰想二爺爺卻作了全面的通知,并陪同那兩個多年沒露過面的姑婆和我從來沒有見過面的小爺來到了我們家,要求得到一份賣房款。
這時,遠在南方的姨婆(瘦奶奶的妹妹)也來信表達了同樣的意愿。
這真是給受了遠在外省的兄弟之托而全權處理這筆價值近兩萬元的遺產,正在為怎樣進行公平合理的分配而大傷腦筋的父親又增添了諸多煩惱。
父親經過長時間的深思熟慮后提出了一個方案,沒想到卻落了個借養母之名多得一份遺產之嫌。
叔叔們的懷疑大大刺傷了父親的心。
最終遺產是怎么分配的,我不得而知,只是深深地感覺到這件事情造成了父親與兄弟之間的隔閡。
親情似乎被凍結了起來,即使偶爾聚在一起,也能明顯地看出父親與叔叔們相處得很是別扭,沒有了親切的、無拘無束的談話,往日的歡笑也不復存在。
看到這樣的情景,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
我從小就很喜歡我的叔叔們,記得叔叔們那時還在讀書,只要是放假,他們就會集體的出現在我們家,我們家即刻就會變成歡樂的海洋。
盡管叔叔們參加工作以后很少到我們家來,我對叔叔們的親切感卻一分也沒有減少。
父輩們濃烈的兄弟情、姐弟情曾令我感動不已,羨慕不已,我從沒有想過父輩們如此深厚的情意也會有經受不住金錢誘惑的一天。
盡管那時的工資水平都很低,盡管不管分得多少錢都可能會改善每個家庭好長一段時間的物質生活,但是我確信,沒有哪一家是馬上就把那筆錢派上了用場的。
可就是這么一筆既不救火也不救急的款子,硬是把血濃于水的親情活生生地撕裂了
雖然后來在母親和嬸嬸們不懈努力的苦口婆心的勸說下,又經過好幾年的磨合,父親與叔叔們之間總算冰釋前嫌。
那種從內心里發出的歡笑又再一次洋溢在我們相聚的時空。
但這一次情感的風波卻讓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先前一直以為象這種為了金錢鬧得兄弟姐妹不和的事情不會發生在象我們這樣的大家庭中,因為父輩們都是有知識、有文化、且極有涵養的人,素來重視親情,從來沒有、可能也相信自己永遠都不會為了金錢去做一些違背良心、違背道義的事情。
可是為什么還會因為金錢而弟兄間生疏、尷尬那么多年呢
我曾從好多個方面去猜想,始終沒有得出結論。
但至少我弄清了一點,那就是:人啊,不要太相信自己對金錢的定力。
應該經常給自己提一個醒,不然的話,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被金錢捉弄一下。
況且,很多時候卻不僅僅是捉弄。
有句老話叫:“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金錢也是如此,既能助人,也能毀人。
親情該如何感受
理解
在現實中,我們不是被愛者,就是愛他人者,我們不是長輩就是晚輩。
親情既是用血緣維系,也是用感情維系的,少了任何一樣便覺得不對勁,很少人能拋棄其中一樣。
愛情和友情或許是無常的,但親情不會,即使它會在不經意中傷害你,但請你相信,它是愛你的。
無法改變的宿命。
無法掙脫的情感。
關于親情的詩句
感悟親情親情是岳飛的母親滿懷期望地在其背上刻下“精忠報國”,是孟子的母親為其更好的成長而費盡苦心地“三遷”,是朱自清父親翻越柵欄時留下的那個蹣跚的背影。
親情無時不在,它容忍著人們的遺忘和把它看作理所應當。
我們就這樣享受著父母給予的愛,固執地霸占著,剝奪了他們的青春,將他們的辛勞變成我們飽腹蔽體的物品,用他們的蒼老換來了我們朝氣的青春,還往往去抱怨他們的忠言,抱怨他們的諄諄教誨。
我想,只有等到我們身為父母,只有等到自己養兒育女的那一天,才會了解為人父母的那種心情,生活的步履過于匆忙而使我們忘卻了對身邊的親人說一些感激的只言片語,往往等到我們覺察到時已經后悔莫及。
現在,不妨讓我們停下腳步,懷著一枚感恩的心,對他們說一聲感謝,感謝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世間,感謝他們培育我們健康成長,感謝他們讓我們得到這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
親情是什么
親情是暴風雨中的一把傘,為我們遮風擋雨;親情是黑暗里的一盞燈;為我們找到前進的道路;親情是寒冷天氣中的一把火,為我們驅除寒冷;親情還是失敗時一句安慰的話語,讓我重新找回我自己。
記得今年的一個雨天,恰逢是期末考試公布成績的那天,也許是考試時的馬虎,也許是平時不努力,總而言之,我破天荒地考了年級一百七十七名。
我無顏面對期盼中的父親,更無法面對每天為我辛勤付出的母親,回家的路上,淚水伴著雨水傾瀉而下,我沒有勇氣按響家中的門鈴,在雨中徘徊著,瑟瑟發抖。
猛然間,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的視線,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跑過去,緊緊地抱住媽媽,媽媽擦了擦我額頭上的雨水,堅定地對我說:“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聽了媽媽的話,我的淚水再一次奪眶而出。
俗話說,知子莫若母,此刻,我才發現,母親是那樣的了解我,理解我,支持我,愛護我,我沒有理由不振作。
我重新擦干淚水,一字一句地對媽媽說:“媽媽,相信你的女兒,一定是最出色的
”還有一次是發生在高一那一年,記得那是在星期一的早晨,母親讓我多穿一點衣服和別忘了帶傘,可我看了看陽光明媚的天氣,說什么也不愿意穿個掛子還沖母親埋怨了一頓,大熱天的你讓我穿褂子想把我熱出痱子來啊.我連看都沒看一眼褂子和傘,就上學去了.可是天有不測風云,到了第四節課,天空就烏云密布了,天空黑的好似晚上,心想糟了,早知道就聽母親的話了吧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突然感到寒風刺骨,凍的牙齒都打哆嗦.眼看著別人的父母都來接自己的孩子,心想母親可能不來了吧
可是正當我心灰意冷的時候,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啊,母親您怎么會來接我呢,她說一堆話可我一句也沒聽進去,看到母親雙鬢的白發和爬上臉的皺紋,心里突然有說不出的滋味,母親把滿頭的黑發給了我,只留下兩鬢斑白;母親又把挺直的腰桿給了我,只留下了他們那彎曲的腰背;母親還把他們自己的美麗容顏給了我。
……這些不都是親情嗎
不都是父母對我的感情嗎
親情,舊像一顆蜜糖,給你甜蜜的味道;親情,就像沙漠中的一汪清泉,可以在你困難時幫助你;親情,就像一艘輪船,載著你起程遠航。
親情,就是陰云永遠也遮不住的一片晴空
親情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充滿著愛,在公交車上、夜市里、家里……我們都能感受到許許多多不同的愛。
每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開始享受著從四面八方傳來的愛,但是,就算愛天天圍繞在我們身邊,我們卻不一定感受得到它。
它就像隱形的推手一樣,不斷地默默支持我們,鼓勵我們,幫助我們,而我們常常渾然不覺。
也因為這樣,許多人總是認為沒有人在關懷他,在愛他,但是在真正體會愛之后,才了解到,愛其實就在自己的身邊。
我也有這樣的經驗,小學一年級時,我的弟弟出生了,當時,爸媽都全神貫注地照顧著小嬰兒,只要嬰兒一哭鬧,就馬上放下工作去看看他,就連我在叫他們,都不給予回應,不然就是冷漠的說:“等一下
”好像把我當空氣人一樣,爸媽不愛我了
但是,直到有一天,我生病了,媽媽緊張得不得了,一會兒幫我倒水,一會兒幫我量體溫,還一直問我哪里不舒服
爸爸也十萬火急的跟公司請假,趕回家來看我,這時候,我才發現:我誤會爸媽了,他們其實是很愛我,也很關心我的,只是我沒有發覺而已。
愛,其實都是一樣的,不管是親人之間的愛,還是情侶之間的愛,或是幫助他人的愛,都像火山一樣的雄壯,像巧克力般的濃郁,因為,愛是沒有等級之分的。
愛,是無所不在的,它在家安安中、在車中、在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只要我們從生活中的小細節去尋找了,用心去體會,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聞,就能發現,愛就在你我的身邊。
記憶中的親情人的一生中,總會有一些珍貴的點點滴滴,但隨著季節的更遞、光陰的流逝,即使是多么刻骨銘心的回憶,在時光的侵蝕下,終究如黃鶴一去不復返,漸漸地褪去顏色。
因此人們用相機拍下了那一張張扣人心弦的回憶、那一張張?x那的永恒。
依稀記得還小時,媽媽出差好幾個月;少了一個平時會對我噓寒問暖的親人,那種空虛、寂寞感真是一言難盡。
就在那時,我發現了一張幾年前的舊照片,湊近一看,回憶便如漫天巨浪一哄而下,將我卷入了時間的漩渦。
那是一張我和爸媽的合照,照片中的我們緊緊地依偎在一起,臉上堆滿了笑容。
由于那時我們在一個很冷的地方玩,因此渾身上下都裹得密不通風。
還記得我們在一起坐雪橇、溜冰梯,好不快樂。
頓時、我的內心五味雜陳,開心的,是那一幕幕縈繞心頭的美好時光;悲傷的,是不知何時才能再度共享天倫之樂
眼看媽媽回家的日子遙遙無期,我的內心更添一筆淡淡的憂傷。
于是,我將它放在書桌上,每當我想念媽媽時,我就會看看那張照片,重新記起她那和藹的慈顏。
那段時間,我靠著那張照片,回憶起與媽媽共度的美好時光,不論時光如何消逝,往事仍歷歷在目,勾起那封塵已久的回憶。
一張舊照片,記錄了我的感動,它帶給人們的,或許是過往的歡樂、難忘的傷感、莫名的感動。
透過照片、往事歷久彌新、使人們重溫沉淀的回憶。
感恩母愛的感言
這就是母愛2006-10-28 12:19在土耳其旅游途中,巴士行經1999年大地震的地方,導游趁機說了一個感人卻也感傷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地震后的第二天……
地震后,許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國來的救難人員不斷搜尋著可能的生還者。
兩天后,他們在縫隙中看到一幕不可置信的畫面——一位母親,用手撐地,背上頂著不知有多重的石塊。
一看到救難人員便拼命哭喊著: “快點救我的女兒,我已經撐了兩天,我快撐不下去了……”她七歲的小女兒,就躺在她用手撐起的安全空間里。
救難人員大驚,賣力地搬移在上面、周圍的石塊,希望盡快解救這對母女,但是石塊那么多、那么重,怎么也無法快速到達她們身邊。
媒體到這兒拍下畫面,救難人員一邊哭、一邊挖,辛苦的母親一面苦撐等待著……透過電視、透過報紙,土耳其人都心酸得掉下淚來。
更多的人,放下手邊的工作投入救援行動。
救援行動從白天進行到深夜,終于,一名高大的救難人員夠著了小女兒,將她拉出來,但是……她已氣絕多時。
母親急切地問:“我的女兒還活著嗎
”
以為女兒還活著,是她苦撐兩天的唯一理由和希望。
這名救難人員終于受不了,放聲大哭:“對,她還活著,我們現在要把他送到醫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過去
”他知道,如果母親聽到女兒已死去,必定失去求生意志,松手讓土石壓死自己,所以騙了她。
母親疲累地笑了,隨后,她也被救出送到醫院,她的雙手一度僵直無法彎曲。
隔天,土耳其報紙頭條是一幅她用手撐地的照片,標題“這就是母愛”。
長得壯碩的導游說:“我是個不輕易動感情的人,但是看到這篇報導,我哭了。
以后每次帶團經過這兒,我都會講這個故事。
”其實不只他哭了,在車上的我們,也哭了……
母愛就是痛并快樂著
很早的時候看過一篇外國小說。
有兩家人家都生了四五個孩子,巧合的是兩家的最小一個孩子同歲,他們世代相鄰,過著窮困潦倒,食不裹腹的日子。
有一天,兩個最小的孩子在門口玩,來了一輛豪華的轎車,從里走出一位高貴的婦人,她對兩個孩子說:“我觀察你們好多次了,你們真可愛,我沒有孩子,你們誰愿做我的孩子,我保證像親媽媽一樣愛你,還給你的媽媽許多錢。
”兩個孩子的母親跑來。
其中一個抱過孩子,大聲說:“我就是窮死,也不賣孩子
”另一個眼淚汪汪,想了良久,最后,她接受了貴婦人的錢,讓她帶走了自己的孩子。
母親有了錢,家里的日子好了許多,他們不用那么辛苦,房子也換了新的,一切都比原來好多了。
但是這位母親遭到了所有人的謾罵,特別是那位鄰居,她一直受著人們的尊重,她總是不時地把頭抬得高高地說一句:我就是窮死也不賣孩子。
二十年后,鄰居最小的兒子和他當年的母親一樣重復著他們苦難的生活。
這一天,他們的門口又來了一輛豪華轎車,從車上走下一位英俊瀟灑的青年,他就是當年那個被賣的孩子,回來接他的全家。
他已經是一個大公司的董事長,成了他養父母的繼承人。
青年走下車,尋找他的親人和兒時的朋友,那個和他同齡的伙伴看著眼前這位與他天地懸隔的貴人。
卻在心里癡癡地想:當初我本來也可以這樣的。
這時他的母親還是輕蔑地說:我就是窮死也不賣孩子,聲音卻小得可憐,而她的兒子,分明向她投去恨恨地一瞥
作為母親,誰愿意骨肉分離,誰愿意寄人籬下,但是母親并不是萬能的,不是要什么都有什么的。
雖然母愛都是一樣的,但是表現出來,有的卻是無奈的,無力的。
正如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有同樣的尊嚴,但是一個德才兼備的人可以得滿分,一個沿路乞討的乞丐就要打折扣。
母愛何嘗不是如此,想給孩子滿世界的愛,但自己尚無立錐之地,又怎么能拿一席之地給孩子。
與其和孩子朝夕相處而受凍挨餓,倒不如讓他吃飽穿暖而骨肉分離;與其在家共享天倫卻愁容滿面,倒不如讓他心想事成而寄人籬下。
母愛愛的是孩子,不是母親;母親應該替孩子著想,而不是想著自己;母親只為著自己的感情解脫了,得到了,補嘗了,孩子呢
他可是失去了,遭災了,甚至是毀滅了。
母親如果只為自己考慮,只為自己得到兒子,不再受相思之苦,這種愛就是自私,為了自己的自私,不顧孩子的前途,不顧孩子的感受,不顧孩子的成長,更不顧別人——孩子養父母的真情奉獻。
這樣的母親,即使守著兒子長大又會怎樣
他有可能上不起學,有可能十幾歲就去打工,他就有可能成為跟他母親一樣的人。
這樣,母親不是等于變相地殺了她的兒子,她的兒子本來可以有良好的教育,安逸的生活,溫暖的親情,他以后很可能就是一個白領,一個出色的人才,但是,因為親生母親的愛,什么都沒有了。
如此,倒不如沒有這種愛,因為這種愛是不公平的。
它是以一方面的滿足,另一方面的窒息,直至死亡——靈魂與才智的死亡為代價的。
大凡有遠見的母親,哪一個不是為孩子的未來著想。
孟郊不是有這樣一首詩: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那位為游子縫衣的母親,如果不是為了讓兒子出去干一番事業,能舍得讓他遠離自己嗎
徐霞客的母親知道兒子胸有大志,要他盡管出去,不要因為她而影響自己事業,這給了徐霞客極大的信心。
假如徐的母親整天哭哭啼啼,不讓兒子離開自己半步,徐霞客哪能有如此的成就
一塊貧瘠的土地上長著一株快要枯死的幼苗,有人把它移到肥沃滋潤的地里,它很快茁壯成長了,這時候,非要把這正長得茂盛的苗兒移回去,結果會怎么樣呢
只有枯萎。
我當然知道母愛的偉大,母親想把一切都給孩子,關鍵是你有愛的能力嗎
就像那塊貧瘠的土地,它也想讓它的苗兒長得壯,但是它拿什么讓它長呢
母愛除了體現在心理上,更多地是在行動上,你什么都不能給孩子,只能給他更多的罪受,這樣,你即使天天在心里喊:我親愛的孩子,媽媽多愛你,多愛你,又有什么用呢
你的這種愛只會讓人恐懼,只會給孩子的終生蒙上陰影。
母愛愛的是孩子,不是自己,只要孩子幸福,自己的痛又算什么,如果只為自己感覺幸福,不在乎孩子的痛苦,這豈不害了孩子一生,如果孩子在別人家是幸福的,健康的,快樂的,安裕的,做母親的不也從心里感到甜蜜嗎
雖然母親的心里會有骨肉分離的痛,但是有多少母親的心里沒有痛呢
有的母親外出打工,有的母親需要求學,有的母親忙于經商,有的母親兒子遠在國外,有的兒子常年守衛祖國邊疆。
不管是哪種形式,都是母子不能相見啊,雖然他們中沒有一個養父母亙在中間,作為一個貧窮的母親,有一個同樣有愛心的母親替你把孩子養大,這是多么幸運的事啊,最主要的是,他還是你的兒子,并沒有因為有了養母就不承認你是她的生母啊。
所以所有愛孩子的母親,多想一想孩子少想一些自己吧,每個母親的心中都有痛,這種痛又都是為了對孩子的愛,不要因為你的孩子在別人家里就痛不欲生,孩子遲早都是要離開母親的,只不過你的孩子離得早了上點罷了,但是他同樣在另一個母親的懷里享受母愛,你有什么可擔心的呢
做個好母親,就是把痛留給自己,把快樂留給孩子,然后自己也跟著快樂,母愛就是痛并快樂著。
難道這個世界真的沒有了親情了嗎 為什么沒有人感言呢
有啊..但是也不用感言出來吧..心里知道就行了采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