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端午節收獲了什么的感想 幾十字吧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傳統節日之一。
我發現,我們中每一個傳統節日的背后,都有著很深厚的文化背景。
端午節也不例外。
通過查資料的辦法,我了解了一些關于端午節的知識。
端午也稱端五,端陽。
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有很多,比如:有的說是為了紀念屈原;有的說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有的說是為了紀念曹娥,等等。
其中,以紀念屈原的說法,影響最大。
據《史記》上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因為他倡導讓有本事的人做事,富國強兵,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所以被趕出都城,最后來到了汨羅江邊。
公元前278年,屈原眼看楚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而死。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
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遺體,還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
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等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主要內容有:懸掛菖蒲、艾草,賽龍舟,吃粽子,給小孩子洗艾葉澡等等。
聽媽媽說,我們老家桂林那邊,端午節是中午過的,也有懸掛菖蒲、吃粽子這些習俗。
端午節這一天,當我還在睡夢里的時候,爸爸媽媽一早就買菜回來了。
等我起床,看到媽媽拿著好幾把用紅線捆扎好的我不知道名字的青藤樹葉之類的東西,我很好奇,便問:“媽媽,你拿的那一把一把的是什么
”媽媽回答說:“是艾葉草呀。
”原來,媽媽買回來艾葉草是準備晚上用來燒水給我洗澡用的。
我對此非常期待。
到了晚上,當媽媽端著一盆用艾葉燒好的水走進浴室里,我聞到了一股清香的味道,原來,看起來那么不起眼的青藤樹枝,居然還有這么濃郁的香味兒啊。
媽媽一邊為我淋澡,一邊嘴里念叨:“洗了艾葉澡,不會被蟲咬,寶貝健健康康,活蹦亂跳。
”我聽了之后,忍不住跟媽媽說:“這是不是一種迷信呢
”媽媽回答說:“不是,只是過端午節的一個習俗罷了,它沉淀的是我們的一種傳統文化,表達的是大人們對孩子的美好祝福。
”我聽了之后,心里很受感動。
過端午節,不僅領略到了這個節日的文化內涵,更讓我感受到了媽媽對我的一片疼愛之心。
我愛端午,更愛傳統節日的文化氣息
勞動節的來歷60字左右
【第1句】:端午節的時候,老人們總會用五彩絲線編一些好看的手繩,給調皮的孩子系在手腕上,再小一些的孩子,還會掛上漂亮的小香囊,據說是辟邪驅毒的。
【第2句】:端午節的由來直到現在還是眾說紛紜,有紀念伍子胥說,亦有紀念孝女曹娥說等等。
但一直被廣泛盛傳并最被廣泛認同的是紀念屈原說。
【第3句】:端午節的重頭戲當然是粽子,關于粽子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莫過于祭奠投身汨羅的偉大詩人屈原,也由此似乎粽子應該帶著一股濃重的悲情色彩。
【第4句】:端午節含蓄蘊藉,內斂而不事張揚。
它沒有磅礴的氣勢,也沒有宏大的場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緩而舒坦。
每家每戶獨自為節日的喜慶而忙碌。
【第5句】: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
【第6句】: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第7句】:故鄉的端午節,浸透著一種濃濃的鄉親、親情。
【第8句】: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
【第9句】:老家過端午節,會像過年一樣地隆重。
除了包粽子外,還要蒸糖三角煮咸鴨蛋……記憶中,那時條件好的人家還會到集市上稱幾斤肉,買上幾條魚,做上幾個下酒菜,犒勞一下剛剛忙碌完麥收的自己。
【第10句】: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日記50字有么很多好詞好句
【又是一年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天空應時的下起了雨。
雨后的空氣變得清新,變得有些凄涼,更讓這個特別的節日顯示出特有的韻味。
清明,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
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
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節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其習俗由來已久。
在清明節,還有踏青、插柳、放風箏等習俗。
前幾天,爸爸去給爺爺奶奶掃墓。
看到墓地的景象,真是令人感到驚嘆
隨處可見一堆堆燒過的紙的廢墟,空中飄著燒過的灰,味道還很嗆鼻子。
我覺得這種燒紙的行為是不對的,不僅浪費了資源,還污染了環境。
我們應該停止這種行為,大家可以給死去的人送上一束鮮花,表示我們真誠的哀思。
這才是最文明、最正確的行為。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望著人民英雄紀念碑,腦海中浮現一幕幕烈士們為保衛祖國而犧牲的場景。
黃繼光爬著沖向火力點,身上的血都流盡了,他是靠什么力量堅定的站起來,用自己的胸膛擋住敵人的槍口。
狼牙山五壯士為了祖國,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跳下了懸崖。
還有我們身邊最近的劉英俊,他勇攔驚馬的故事令同學們為之動容。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他們的事跡,令人留念;令人悲嘆;令人振奮。
又是一年清明節,我們不忘自己已故的家人,不忘那些為了今天而奮斗的英雄們。
也讓我們延續他們勇敢、愛國的精神。
讓中國這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清明。
永不停歇,永垂不朽。
端午節的感想400字作文小學作文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個很有特色的節日。
聽爸爸說,端午節由來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每當端午節來臨,家家戶戶,大街小巷都彌漫著:甜甜的,濃濃的節日味道。
今年端午節,媽媽早早開始準備包粽子了。
媽媽包粽子的時候,我最喜歡在她身邊轉來轉去看,只見媽媽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折成一個角,再在折好的角筒放進一些已經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蓋上糯米,然后用粽葉把糯米裹得嚴嚴實實的。
看著媽媽包好的一個個胖胖的粽子,饞得我直流口水。
端午的前一天,人們把采來的艾篙,菖蒲一同插在門窗上,用來辟邪保平安。
艾草的清香彌漫開來,這股香氣很持久。
晚上,還要用菖蒲煎制的水來洗澡,聽說它有祛除百病的功效。
這一天,媽媽還給我弄五彩線,綁在我的手腕上。
說這樣能祛病消災,長命百歲。
我喜歡過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