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一個人無論多么威嚴,多么排場,如果沒有愛心相伴,也只是空好看而已;一個人無論多么富足,多有地位,如果沒有智慧相隨,也只會是名利的仆人。
【第2句】:感情的癡迷,會使人心地黑暗;我們?nèi)缒馨迅星閿U大,就不會有癡迷。所以必須以智慧點亮心靈的光明,去除種種癡暗。
【第3句】:【禪語人生】修行,就是要讓修行與生活保持零距離、沒有距離,那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生活禪,禪生活”。
【第4句】:教法不必聽太多,能身體力行簡單的一句偈文,這就是真法,就是真正的善根。——證嚴法師
【第5句】:要感謝被救的人,讓我們有行菩薩道的機會,因為他們示現(xiàn)了“苦空無常”的人生。所以,生活安穩(wěn)、四肢健全的我們,怎能不好好把握人生,充分發(fā)揮生命的良能?
【第6句】:【禪語人生】有些人不是懷念過去,就是希望將來,而對于現(xiàn)在的題目,卻開不出合適的“藥方”。
【第7句】:【禪語人生】要用覺性好好地覺知它、感覺它,就像提起手時,感覺到它,這就是禪相;當念頭生起時,知道并看見它,這就叫禪相。
【第8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所有男人都是騙子。不管是漂亮還是不漂亮的女人都會被騙。有所不同的是,幸運的女人找到了一個大騙子,騙了她一輩子。不幸的女人找到了一個小騙子,騙了她一陣子。
【第9句】:【禪語人生】修行中,粗重的煩惱就是指貪、瞋、癡、雜染、貪愛、執(zhí)取及有意志的造作行為。
【第10句】:人在落寞時才知道誰的手最暖,心在遇到事情時才看清誰最真。感情,從來不是說多少,再多的蜜語比不上行動的有力;人心,久了總能看清,點點滴滴總會看在眼里。
【第11句】:學語言,聽很重要。會聽自然會講,不會聽就不會講。學講法一樣,首先要會聽。反復聽,仔細聽,深入其義,聽成自己的,自然就會講。
【第12句】:遇到挫折和失敗,最有價值的事是挽回損失和調(diào)整心情,而不是追究責任。在沒有明確的責任人的時候,不妨將自己當?shù)谝回熑稳耍缓笱杆僭徸约骸?/p>
【第13句】:【禪語感悟】雁王與蘇摩以他們的慈悲和知恩感恩的心,感動了獵人,啟發(fā)了獵人的善根,不但將寶物布施給貧人,并且從此不再打獵。
【第14句】:【佛語摘抄精選】理因事有,心逐境生,事境俱忘,千山萬水。(《五燈會元》卷十二)
【第15句】:【禪語人生】于是,善昭禪師就一動也不動地坐在法座上微笑圓寂了,那個弟子也恭恭敬敬地站在法座旁邊立化了。像這種游戲生死、自在來去,真是圓滿啊。同樣歡喜示寂的,還有另一位德普禪師。
【第16句】:【禪語人生】無德禪師道:禪話,就是說歡喜的話,說真實的話,說謙虛的話,說利人的話。
【第17句】:【絕對經(jīng)典】事繁不慌,事閑不荒;言而有信,信則人敬;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于錢,外圓內(nèi)方。智從知來,政從正來,財從才來,位從為來。
【第18句】:【禪心佛語】面對生活里種種糾結(jié)的煩惱,不妨提醒自己一句,真是個笨蛋,也可以鼓勵自己一句,希望找到自己能夠堅強的理念,讓生活重新開始,或者向積極改變。
【第19句】:這主要的原因還在于他所出生的大時代,生于動蕩的時代,注定個人的榮辱富貴都顯得微不足道。
【第20句】:每天遇到的人和事,都是“應該”遇到的人和事;每天受的氣,都是“應該”受的氣,但是,以自然之心面對,就沒有那么多氣好受了!
【第21句】:身相既定,氣息亦調(diào)。念起即覺,覺之即失。久久忘緣,打成一片。此坐禪之要術(shù)也。(日本)道元《普勸坐禪儀》
【第22句】:云何為慧具足?謂善男子苦圣諦如實知,習、滅、道圣諦如實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雜阿含經(jīng)》卷四,第91經(jīng)
【第23句】:【佛心禪語】“晝坐當惜陰,夜坐當惜燈;遇言當惜口,遇事當惜心。”閑時要珍惜忙的一刻,忙時要珍惜閑的一刻。
【第24句】:【圣經(jīng)文案】233于是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12:15)
【第25句】:過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動,過安從生。學者當于好色、好名、好貨、好怒種種諸過,不必逐類尋求,但當一心為善,正念現(xiàn)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第26句】:【禪心佛語】人生僅有一世,怎樣的選擇決定怎樣的生活。盡管保持清醒而不被同化,保持敏銳而不同流合污,會被排為異己,但能保持一份清醒、一份清靜、一份獨立和自由,我覺得這樣的選擇也不錯。
【第27句】:我們只是擁有錢財,福報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具有善用錢財?shù)闹腔郏駝t錢財并沒有給我們帶來快樂和幸福。
【第28句】:【禪語人生】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不能盡孝,如何禮佛?不能奉親,如何憫人?盡到孝道,才能修得佛道。
【第29句】:一位企業(yè)家說,他掙的錢幾輩子都花不完,但并不快樂,快樂的是讓這筆錢這輩子花光,而且要花得有意義,于是,他踏上慈善之路,踏上快樂的征途。
【第30句】:如人一身居,去其故室中,神以形為廬,形壞神不亡。精神居形軀,猶雀藏器中,器破雀飛去,身壞身逝生。《法句經(jīng)》卷下,生死品
【第31句】:【禪語人生】有些人能清楚地聽到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聲音,并以此行事。這些人要么變成了瘋子,要么成為傳奇。
【第32句】:風險的存在是多種多樣的。如果看不見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孤立地看問題,風險來到身邊就無法躲避。看問題全面些,就能適當規(guī)避風險。
【第33句】:【禪語人生】我們要以長取人,不能以短取人。以長取人則天下無可棄之人,以短取人則天下無可用之人。
【第34句】:【佛心禪語】不要去執(zhí)著禪坐中的幻相和光芒——光芒有什么了不起?它無法免除我們的苦啊。
【第35句】:【佛說放下的禪語】·佛光菜根譚·不識賢愚是眼濁,不讀詩書是口濁;不納忠言是耳濁,不容他人是量濁;不通古今是識濁,常懷叛逆是心濁。
【第36句】:【經(jīng)典佛語】“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功德的本意是內(nèi)心的慈悲與智慧,所以修行人要努力追求功德。現(xiàn)在“功德”一詞涵義已經(jīng)被異化、俗化,在很多人心目中跟物質(zhì)利益差不多,本身是一個誤解。
【第37句】:路,不可以不看就走;話,不可以不想就說;事,不可以不明就做;神,不可以不知就信。(當代)星云《佛光菜根譚》
【第38句】:【禪心佛語】過去事,過去心,不可記得;現(xiàn)在事,現(xiàn)在心,隨緣即可;未來事,未來心,何必勞心。
【第39句】:【道家禪語】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來才發(fā)現(xiàn)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第40句】:山盟海誓是一種經(jīng)常讓高山和海洋領(lǐng)受尷尬的重量級承諾。不要同一個傻瓜爭辯,否則別人會搞不清到底誰是傻瓜。
【第41句】:若是想超出三界,要無念,連這個善念都無所著,行一切善,不著一切善,行一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不著一切相。
【第42句】:智慧與煩惱,好像手心與手背。其實二者都在同一只手上,但手背無法拿東西,若反過來用手心,則雙手萬能。
【第43句】:【禪心佛語】請記住—「競爭心」無法制造出任何美的東西,「傲慢」無法產(chǎn)生任何高貴的東西。
【第44句】:不是某人某事使我們煩惱,而是我們拿某人的言行、某事的結(jié)果來煩惱了自己。我們的煩惱與任何人、任何事沒有半毛錢的關(guān)系,是我們的心胸太狹隘了,眼光太短淺,是我們自尋了煩惱。
【第45句】:【禪心佛語】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第46句】:我喜歡這樣的成熟:該說話時說話是一種水平,該沉默時沉默是一種聰明。該苦干時苦干是一種能力,該退出時退出是一種修煉。該表現(xiàn)時表現(xiàn)是一種睿智,該隱藏時隱藏是一種城府。
【第47句】:念佛容易信心難,心口不一總是閑,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明)憨山《費閑歌》
【第48句】:沒有數(shù)字的代價即為“無量”。不辭勞苦的付出便是“大慈悲”。付出勞力服務,又服務得很歡喜便叫做“喜舍”。——證嚴法師
【第49句】:譬如有人咽喉閉塞,則能斷命。如是,善男子:一切諸見,唯有我見斯能斷于智慧命根。《大乘寶云經(jīng)》卷九
【第50句】:【佛語摘抄精選】如伎兒,王前作樂,王許千錢。后從王索,王不與之。王語之言:“汝向作樂,空樂我耳;我與汝錢,亦樂汝耳。”(《百喻經(jīng)·伎兒作樂喻》)
【第51句】:【禪心佛語】青春僅僅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醒來時,它早已消失無蹤。人生最要緊的,不是你站在什么地方,而是你要朝什么方向走。
【第52句】:【禪心佛語】人并不是在有時間時才培養(yǎng)耐心;正確的觀念應該是:由于人學會了有耐心,所以才擁有比足夠還要多的時間。
【第53句】:親愛的朋友,當你熱愛大自然的一切時,你便成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當你感恩生命中的一切時,你便成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當你包容了人世間的一切時,你便成為了世界上最超脫的人。
【第54句】:在佛教中,“不知自己”以及“不明道理”,亦即所謂的“無知無明”,被認為是一種罪。——梅原諦愚禪師
【第55句】:生命中有許多你不想做卻不能不做的事,這就是責任;生命中有許多你想做卻不能做的事,這就是命運。只有守住內(nèi)心的淡定與寧靜,才能在茫茫的人生旅程中欣賞到美麗的風景。
【第56句】:生命的最高境界,應該是無爭、無價,安寧、幸福。財色與名利只不過是泡沫與灰塵,何必抵死相爭?
【第57句】:隨緣,一直崇尚的一種做人的態(tài)度,用心去感悟,才領(lǐng)會“隨緣”更是一種待人處事的思維方式,生活是在隨緣中實現(xiàn),心智也在隨緣中成長,歲月本無疆,人生當隨緣!
【第58句】:【禪心佛語】如果你的心態(tài)總認為自己很不幸,會接二連三招來更多的不幸,時常認為自己很幸福,便會接二連三招來幸福。負面的心態(tài)無法招感正面的力量,正面的心態(tài)從不會招感負面的力量。
【第59句】:【佛心禪語】※你最執(zhí)著的東西對你的傷害最大。你對哪件事、哪個人、哪句話執(zhí)著心最強,它對你的傷害就最大,人就是這么被傷害的。
【第60句】:【佛心禪語】別讓自己的善意成為別人的負擔。說話的人,對自己要有足夠的信心;聽話的人,也要有寬闊的胸襟。贈人以言,重如珠玉;傷人以言,甚于劍戟。
【第61句】:【禪心佛語】沒有什么比健康更快樂的了,雖然他們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覺得那是最大的快樂。
【第62句】:【佛心禪語】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在修持上獨力承擔,自我追尋,自我完成,這是禪的最大特色。
【第63句】:【禪心佛語】禪是清涼自在的享受,是超越一切對立的圓滿,是脫離生死的大自在,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究竟自由。
【第64句】:十二惡律儀者:一者屠兒,二者魁膾,三者養(yǎng)豬,四者養(yǎng)雞,五者捕魚,六者獵師,七者網(wǎng)鳥,八者捕蟒,九者咒龍,十者獄吏,十一者作賊,十二者王家常差捕賊。《大方便佛報恩經(jīng)》卷七
【第65句】:若能頓舍從來妄想執(zhí)著,于一念頃頓悟自心,頓明自性,不染諸塵,不落有無,自然法法成見。——《圓悟佛果禪師文案》
【第66句】: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是不好的,對自己缺乏基本的滿意,那么變得更好的愿望本身,就應該算是我們所有的“不好”中最壞的一種。
【第67句】:佛言:若有菩薩以勝意樂,能于我所起于父想,彼人當?shù)萌肴鐏頂?shù),如我無異。《集一切福德三昧經(jīng)》卷中
【第68句】:【禪心佛語】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于此經(jīng),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第69句】:【佛心禪語】大千世界,讓我們心動的誘惑委實太多太多,很多時候雖然無法解脫,但還是讓自己的心淡泊一些吧。把快樂和幸福看得淡一些,追得緩一些,它們反而會自動來到你的身邊。
【第70句】:【禪心佛語】三十而立是孔子對自己的要求,我們假如四十能立,只比孔子晚了十年,夠不錯的啦。
【第71句】:佛教徒常說“功德無量”,是指對該做的事從不計較,無限量地做、及時地做,而且不求回報,此即真正無量的大福報,亦即所謂的“功德無量”。
【第72句】:【禪心佛語】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這是因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較真,生活中便煩惱遍地;而糊涂的人,計較得少,雖然活得簡單粗糙,卻因此覓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第73句】:幸福本沒有絕對的定義,平常一些小事也往往能撼動你的心靈,幸福與否,只在于你的心怎么看待。
【第74句】:【禪語人生】修苦行是在藉各種事境,磨煉我們不起無明煩惱,洗除習氣,鍛煉做人做事的各種能耐,并不是要做什么勞力事,才叫做苦行,打破對一切順逆境的分別,就是在修苦行。
【第75句】:【佛語悟道】通曉治理社會道理的人,寧可舍棄一個惡人來保護全家;寧可舍棄一個不好的家庭來實現(xiàn)對一個地方的治理。
【第76句】:【禪語人生】要想獲得食物,就必須一直尋找,只有這樣,才有機會。不要氣餒,就算找不到肥羊,至少能找到一只兔子。
【第77句】:【禪心佛語】生命的含義猶如我們靜坐在思維的瞳仁里,去觀測深不可測的宇宙;但是,我們始終達不到生命的邊際,我們只能預知死亡,而永遠無法知道生命的終結(jié)。
【第78句】:人心與佛陀一樣,都有同等的愛心;但因后天的習慣及習氣不同,以致有不同的言語行動。所以,修心養(yǎng)性必須自己下功夫。
【第79句】:追逐物欲,如渴飲鹽鹵,轉(zhuǎn)增其欲,有情之于五欲,亦復如是。故應于諸資生物具,勤修舍心是菩薩行。——■妙峰法師
【第80句】:【佛語摘抄精選】是福有二種相:能與樂,能與苦。如雜毒飯,食時美,欲消時苦,福亦如是。(提婆《百論·舍罪福品》)
【第81句】:【禪心佛語】夢想就變成了理想,也就是一套能夠付諸實踐的具體思路,只要堅持做下去,就有成功的希望。
【第82句】:【禪語人生】學佛修行,沒有別的要求,就是如何面對我們生命當下的困惑、當下的煩惱。
【第83句】:【禪心佛語】福報不夠,就會鎮(zhèn)不住人、事、物,比如鎮(zhèn)不住上司,鎮(zhèn)不住下屬,鎮(zhèn)不住配偶,鎮(zhèn)不住考試,鎮(zhèn)不住姻緣,鎮(zhèn)不住工作,匯聚不了人氣。于是產(chǎn)生種種問題。
【第84句】:心凈之人才能抵達禪的絕妙境界,一念覺,眾生是佛。眾生皆有佛緣,開啟慈悲心,發(fā)掘智慧心,立地成佛,不畏遮眼浮云,生命的微笑將綻放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第85句】:心宰、心生、心造在這六尺之軀的眾生體內(nèi),我說即是世界、世界的生起與寂滅,以及走向世界寂滅之道。《增支部》第二冊,218頁
【第86句】:正事良藥,為療形枯:飲食是為了生存,唯有攝取營養(yǎng),保持健康,才能發(fā)揮身體的功能。所以應適時適量,不挑食,不暴飲暴食。
【第87句】: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不起貪嗔癡,即大持戒。不人我是非,即大忍辱。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第88句】:【放下感情的禪語】當一顆樹不再炫耀自己枝繁葉茂,而是深深扎根泥土時,它才真正的擁有深度;當一顆樹不再攀比自己與天空的距離,而是強大自己的內(nèi)徑時,它才真正的擁有高度。
【第89句】: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維摩經(jīng)》卷中,文殊師利問疾品
【第90句】:【禪心佛語】乾坤是一劇場,生命是一出戲。而眾生則是一群迷惑的演員,看不清生命本質(zhì),參不透生活真貌,上焉者馳求功名利祿,下焉者追逐五欲六塵,更有甚者,在渾渾噩噩中,無奈地下臺退場。
【第91句】:世上人性本來清凈,萬事萬物都在自性中產(chǎn)生。如果思量一切惡事,就會作惡;如果思量一切善事,就會行善。所以一切事物都在于自性。如果執(zhí)著于外界事物,虛妄之念像浮云覆蓋,自性便不能明凈。
【第92句】:【禪心佛語】年老的人死在眉睫,固要猛進;年輕的人亦不可悠忽度日。須知“黃泉路上無老少,孤墳多是少年人。”總要及早努力,方為上計。
【第93句】:夜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燈光!困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里犯難!哪怕有一盞燈,天就不會全黑;只要信心尚存,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第94句】:【禪語人生】遠離惡習、才不被惡習所染。淸空自我、智慧才能現(xiàn)前,靈魂才能對話。所謂業(yè)障無明,只不過是一些惡習、和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而已。
【第95句】:【佛心禪語】思路清晰遠比賣力苦干重要,心態(tài)正確遠比現(xiàn)實表現(xiàn)重要,選對方向遠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對的事情遠比把事情做對重要。成長的痛苦遠比后悔的痛苦好,勝利的喜悅遠比失敗的安慰好。
【第96句】:【禪語人生】細節(jié)定成敗:今天的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再也不是一二十年前有貨就能賣的環(huán)境了,細節(jié)決定成敗。
【第97句】:【禪心佛語】慈悲做事,意味著寬容。寬容別人的過錯,寬容別人的無禮,寬容別人的冒失。然而,寬容不是縱容,佛家講因果報應,毫厘不爽。所以說,隨心所欲而不應逾矩。
【第98句】:人生不能缺乏的是雨夜——淅瀝地,獨自的雨夜。這樣的雨夜里,天有淚,燭有淚。天淚有聲,燭淚有形,唯有斯人面上簌簌流下的,是點點無聲無形的熱淚。
【第99句】:【禪心佛語】決定你幸福或不幸福的,不在于你有什么,或你是誰,或你在什么地方,或你正在做什么,而是你怎么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