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賢作文網“描寫歷史故事的成語”相關成語,描寫作文內容:
描寫歷史故事的成語
導語:成語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的積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漢語語言的精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描寫歷史故事的成語,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1、初出茅廬:茅廬:草屋。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功。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缺乏經驗。
2、舉案齊眉:案:有腳的托盤。漢代的梁鴻、孟光是一對恩愛夫妻;孟光在給梁鴻送飯時總是把端飯的盤子舉得與眉毛一樣高;以示對梁鴻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愛。
3、圍魏救趙:指攻擊敵人后方;迫使進攻的敵人撤回兵力的戰術。魏、趙:戰國時的國名。
4、成竹在胸: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5、鐵杵成針: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6、畫龍點睛:畫龍之后再點上眼睛。比喻在關鍵地方簡明扼要地點明要旨;使內容生動傳神。也比喻在整體中突出重點。
7、鞠躬盡瘁: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
8、七擒七縱: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9、揭竿而起:揭:舉;竿:竹竿;指旗幟。揭竿為旗;奮起反抗。
10、完璧歸趙:讓完好無損的璧回歸趙國。比喻把物品完好地歸還原主。完:完整無損;璧:寶玉;趙:趙國。
11、嘔心瀝血:嘔:吐;瀝:滴。比喻極度勞心苦思。多用于文藝創作或研究。亦指傾吐真情或懷抱真誠。
12、多多益善: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厭其多。
13、樂不思蜀:蜀:指三國時蜀國。蜀后主劉禪投降司馬昭后;被安置在洛陽仍過荒淫生活;快樂得不想回國。比喻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
14、暴殄天物:暴:殘害;殄:滅絕;天物:大自然界生存的萬物。原指殘害滅絕各種生物。后指不知愛惜物品;隨意毀壞糟蹋。
15、沆瀣一氣:沆瀣:夜間的水氣。這里指唐僖宗時;擔任主考官的'崔沆;錄取了一個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開玩笑;將他倆的單名連起來是“沆瀣”兩字。指“沆”、“瀣”兩人連成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16、力透紙背:力:筆力。透:穿過。形容書法遒勁有力;筆鋒簡直要透到紙的背面。也比喻文學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畫人物極有功力。
17、懸梁刺股:形容刻苦學習。
18、一字之師: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指改正別人詩文中的一個字或糾正一個誤讀、誤寫的字。
19、指鹿為馬:把鹿說成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
20、紙上談兵:在紙上談論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決實際問題的空談。
21、奇貨可居:奇貨:珍奇的貨物;居:囤積。囤積珍奇的貨物;以備高價售出。比喻憑借技藝或某種事物以獲取功名財利及其它好處。
22、刮目相看: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23、約法三章:約:商議確定;法:法律。訂立法律三條。原指訂立法律;相約遵守。后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大家監督遵守。
24、負荊請罪:負:背著;荊:荊條;古時用來抽打犯人的刑具。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主動向人認錯賠罪;請求責罰。
25、舉一反三:反:類推。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相似的許多事情。比喻善于學習;能夠由此及彼。
26、毛遂自薦:毛遂:戰國時趙國平原君的門客;薦:推薦;薦舉。毛遂自己推薦自己。形容自告奮勇去做某事。
27、前倨后恭:先前態度傲慢;后來恭敬有禮。形容前后態度截然不同。
28、望梅止渴: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29、三顧茅廬:指誠心誠意地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30、東窗事發:現泛指陰謀敗露或秘密勾當被發覺。
31、不學無術:術:技術;技藝。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32、病入膏肓:膏肓:我國古代醫學名稱;心尖脂肪叫“膏”;心臟和膈膜之間叫“肓”。古代認為“膏肓”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嚴重到無法治療的程度。也比喻事態嚴重;無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33、司空見慣:司空:古代官名;見慣:常見而習慣了。原指司空看慣了某事以為平淡;后比喻常見之事;不足為奇。
34、枕戈待旦:戈:古代的一種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著武器躺著;等待天亮。形容殺敵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時刻準備迎戰。
35、雞犬升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大官;和他有關的人也跟著得勢。
36、有勇無謀:勇:勇氣;膽量;謀:計謀;策略。只有膽量;沒有計謀。指做事或打仗只憑勇氣猛沖猛打;而沒有周密考慮。
37、口蜜腹劍:嘴里說得動聽;心里卻盤算著壞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陰險毒辣。
38、陸海潘江:比喻文才很大。
39、諱疾忌醫:諱:忌諱;疾:疾病;忌:怕。有病不肯說;又怕見醫生;不愿醫治。比喻掩飾缺點;不愿改正。
40、馬革裹尸:革:皮;皮革;裹:包。用馬皮將尸體包起來。形容英雄戰死殺場的決心和無畏氣概。
41、東山再起:東晉時謝安退職后曾在會稽東山隱居;后來又出任要職。現以此比喻隱退后再度任職或失勢后又重新得勢。
42、怒發沖冠:冠:帽子。憤怒得頭發豎起;頂著帽子。形容憤怒到極點。
43、八斗之才:八斗:指量多;才:才華。舊時比喻人才學豐富;詩文多而華美。
44、嗟來之食:嗟:不禮貌的招呼聲。指帶有侮辱性的施舍。
45、聞雞起舞:一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形容有志報國之士奮發圖強;也比喻抓緊時間不懈努力。雞:雞鳴報曉。
46、泰山北斗:泰山:東岳,在山東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的人。
47、側目而視:側目:斜著眼睛;視:看。斜著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去看。形容拘謹畏懼或憤怒的樣子。
48、曲高和寡:曲:樂曲。高:高雅。和:和諧地跟著唱。寡:少。樂曲的格調越高;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難覓。現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藝術作品等高雅深奧;很難有人理解或接受。
49、孺子可教:指年輕人可培養。
50、退避三舍:后退九十里。比喻為避免沖突;向對方作出回避或讓步。舍:古時行軍;一舍為三十里。
上一篇:小學工作計劃:小學班主任工作計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