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給臉上抹黑】見“往臉上抹黑”。
【第2句】:在異國做皇帝,不如在家鄉耕地。
【第3句】:【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話多了無人信】釋義:空話說的次數多了沒人相信。例句:“諺語有云: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話多了無人信。嘴筒子過分圓滑通達,反倒要暴露出說話人的本相。”
【第4句】:【七太公,八太婆】(諺)太公:男性的高壽者。太婆:女性的高壽者。舊指懷胎七個月生下的男孩壽命長,懷胎八個月生下的女孩壽命長。
【第5句】:【細米干柴不漏房】(慣)吃的是細米,燒的是干柴,住的是不漏雨的房子。形容家庭生活富裕。
【第6句】:【臘月】我國農歷十二月稱為“臘月”,來歷有二。一是接也,含有送舊迎新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開皇四月十二日,詔日:“古稱臘者,接也,取新故交接之意,可以十二月為臘。”可見,在隋朝以前就稱十二月為臘月。二是同獵同祭有關,用獵物祭祀。“臘”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從周代起,各諸侯均于年終時以獵物舉行祭祀祖先和百神的活動。漢代以后,臘月祭祀更隆重。由于臘祭都是在農歷十二月舉行,所以十二月被稱為“臘月”。以后,與臘月相關的往往都加上一個“臘”字,如臘月開的梅花叫“臘梅”,臘月腌制的肉也稱“臘肉”,民俗臘月初八喝粥稱“臘八粥”。
【第7句】:【春凳折了靠背兒——沒的倚了】(歇)春凳:一種有靠背、寬而長的凳子。比喻失去了依靠或依仗的條件。
【第8句】:活魚兒口里的水——有進有出
【第9句】:【未歸三尺土,難保百年身】(諺)三尺土:三尺高的土丘,指墳。百年:一輩子。指人只要還沒有死,就不敢擔保有生之年能不能平安無事。
【第10句】:【一言抄百總】(慣)一句話總括所有內容。猶言“總而言之”。
【第11句】:【 行得春風,指望夏雨】指因果關系,做事會有結果。類似 的:行了秋風,望下了雨。明代《警世通言》:“我施某也不是 無因至此的,行得春風,指望夏雨!當初我們做財主時節, 也有人求我來,卻不曾恁般怠慢人!”
【第12句】:檀樹火筒——死也勿通
【第13句】:磨道驢子斷了套——空轉一圈
【第14句】:大理石鋪路——大材小用
【第15句】:【空口無憑,見著便信】見“口說無憑,眼見是實”。
【第16句】:扁擔挑下水[食用的牲畜內臟)——兩頭擔心
【第17句】:【嘴上天官賜福,肚子里男盜女娼】(慣)天官:道教所信奉的三神之一;三神也稱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傳說正月十五上元節天官賜福于人。指嘴上說得冠冕堂皇,思想行為卻卑鄙無恥。
【第18句】:【吃了冬至飯,巧女兒多做一條線】(諺)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在農歷十一月,從這天起,白晝漸長。指從冬至起,白天可以多做點活了。
【第19句】:【電線桿上插雞毛——好大的撣子】(歇)撣子:一種除塵工具,常用雞毛綁在小竹棍上做成。撣:諧“膽”。驚嘆或指責人膽子太大。
【第20句】:【腳后跟拴繩子——拉倒】(歇)本指一拉就摔倒,轉指算了、作罷。
【第21句】:【犯口舌】(慣)指雙方爭吵或辯論。
【第22句】:剛備鞍的馬駒子——挨鞭子的日子到了
【第23句】:【騎驢的不知趕腳苦】謂體會不到別人的困難。類似的:坐 轎的不知抬轎苦。浩然《山水情》:“他一直在倒霉!你是騎 驢的不知道趕腳的苦。”
【第24句】:【為他人作嫁衣裳】(慣)原指窮人家女兒沒錢置辦嫁妝,卻年年為有錢人家的女兒縫制嫁衣。比喻為別人辛苦忙碌。 也作“為他人作嫁衣”。
【第25句】:四川馬——小秧兒(身軀不大)
【第26句】:【刀山敢上,火海敢闖】釋義:形容非常勇敢。例句:“如果這樣魁梧的小伙子,能碰上一個好樣的帶頭人,準能造就成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英雄好漢……”
【第27句】:【隨大流】(慣)指隨著大多數人的意愿說話、辦事。 也作隨大溜。 隨大勢。
【第28句】:【梅花優于香,桃花優于色】釋義:梅花香氣濃烈,桃花顏色艷麗。比喻事物的優點只是表現在某一方面,難以十全十美。例句:(梅)花在果子花中尤香。俗云:“梅花優于香,桃花優于色。”故天下之美,有不得而兼者多矣。
【第29句】:昨天我做了兩件好事,老師表揚了我。媽媽對我說:“今后還要努力,像雷鋒叔叔那樣,‘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車’!”(陜西·岐山)
【第30句】:鞭子敲耳朵——打聽
【第31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諺)指種的什么,就收獲什么。多比喻人有什么行為,就會有什么結果。 也作“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第32句】:割鼻子換面吃——不要臉
【第33句】:【自家掘坑自家埋】(慣)比喻自作自受,自討苦吃。 也作自己掘井自己跳。 自個兒挖坑埋自己。
【第34句】:【有錢男子漢,無錢漢子難】釋義:難:與“男”諧音。意謂有錢能成為男子漢,沒有錢就難于處世了。例句:“家底子空了,我是去那里借債,想借十塊錢來應付你們。哪曉得‘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借不到錢,我自然不敢回來。”
【第35句】:【水難量,人難料】釋義:不能根據人的外表評定人,對人低估。例句:常言說得好,水難量,人難料;你們莫看我老八今朝有酒今朝醉,是個沒啥志氣的人。可在有些事情上,不是夸口,我老八可真當得上先知先覺,料事如神。
【第36句】:【一錘子買賣】釋義:比喻不管好壞,反正就是一次。“錘子”又作“杵子”。例句:行不行,就得看我的本事昨樣了。一錘子買賣,行,啥都好說;不行,不行也得行!
【第37句】:在鎮上召開的“嚴打”審判大會上,爺爺見罪犯都是年紀輕輕的小伙子,不由得感慨道:“這些人伸手可提得一斗,抬肩可挑得一擔;站著是根柱子,橫著可當枕木。年輕力壯的,為啥大路不走走歪道啊?”(湖南·瀏陽)
【第38句】:昨天是我的生日,晚上,爸爸做了一桌子豐盛的飯菜,我盡情地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的肚皮撐得像皮球似的。第二天早上只喝了一杯水就上學去了。中午,又是一桌豐盛的飯菜,我還是不想吃。爸爸說:“這真是一頓吃傷,十頓喝湯啊!”(河南·許昌)
【第39句】:【好吃的菜,不撂筷人】人喜歡吃好的,沒有例外。謂人人 向往好事。申躍中《掛紅燈》:“朱青又勸他喝酒,吃菜。常 言道:好吃的菜,不撂筷。”
【第40句】:【老漁翁釣魚——坐等】(歇)指人消極等待。
【第41句】:【武大郎開店】武大郎是《水滸》中的人物,他個子矮。借 指高個子進不了店。意為不準別人超過自己,或不用比自 己強的人。《短暫的春秋》:“有人不歡迎我重新站出來呀, 他們很有點武大郎開店的味道,直怕別人沖擊了他們。”
【第42句】:【牽著鼻子走】(慣)比喻控制別人,強迫其按著自己的意思去做。
【第43句】:【現官不如現管】(諺)現官:現任的官員。現管:直接管轄自己的頂頭上司。指不怕現任官員職位多高,就怕直接管轄自己的頂頭上司。
【第44句】:【好事不出門,壞事行千里】釋義:壞事很容易被人們知道。例句:好事不出門,壞事行千里。不大的工夫,寇家的丑事就傳遍了全胡同。
【第45句】:【東莊的土地到西莊不靈】(諺)土地:土地爺,迷信稱掌管一個地域的神。指東莊的土地爺只掌管東莊,到西莊便不靈驗。比喻權勢人物在自己這一方可以施展權勢,到另外的地方便施展不開了。
【第46句】:我和爸爸一起到地里看莊稼。看見紅薯長得非常茂盛,就纏著爸爸非要吃紅薯。爸爸說:“不行,不行,俗話說‘六月六紅薯只有雞蛋粗’,太小了,過一段時間再吃吧!”(河南·鎮平)
【第47句】:大魚吃小魚——弱肉強食;以大欺小
【第48句】:【狼上狗不上】比喻不齊心,行動不一致。姚雪垠《李自 成》:“官軍雖說人多,一到打起硬仗時,狼上狗不上,有幾個 真心賣命的?”
【第49句】:【狗嘴里長不出象牙,雞窩里藏不住鳳凰】釋義:比喻壞人說不出好話,不良環境中產生不出好人。例句:當時她聽胡杏講完。略一思索,就判斷道:“狗嘴里長不出象牙,雞窩里藏不住鳳凰。依我看,她是使黑心!”
【第50句】:【路在口邊】(諺)指出遠門不認識路,勤動嘴問人就會知道。也指勤動嘴向人請教,生活前景就不會迷茫。 也作路出嘴邊。 路在嘴巴上。
【第51句】:勞勞碌碌的蜜蜂——甜頭給了別人
【第52句】:【 車到山前必有路】到時候自有辦法克服困難,不必預先 擔憂。類似的:路走到盡頭會轉彎。葉辛《蹉跎歲月》:“事 情總算跑妥了!我早說過,車到山前必有路,總有辦法的。”
【第53句】:【務名不務實】追求外表,不務實際,浮夸。清代《儒林外 史》:“看你這樣務名而不務實,那正務自然荒廢,都是些粗 心浮氣的說話,看不得了。”
【第54句】:【馬奶奶見了馮奶奶——差兩點】(歇)“馬”字比“馮”字少兩點。點:本指漢字的筆畫“點”,轉為量詞,表示少量。指還有一些差距。
【第55句】:因為家窮,大伯小時候只讀了兩年書。他常對我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你可要好好學習,不能再像我——睜眼瞎一個,拎起來不像粽子,捧起來不像糍粑的,干啥啥難啊!”(江蘇·儀征)
【第56句】:【佛面上貼金】(慣)比喻到廟里去燒香拜佛并以供品供奉神佛。
【第57句】:姐姐要去音樂班學習電子琴和小提琴。臨走時,媽媽叮囑說:“去了好好學,藝多不壓身。”(江蘇·東海)
【第58句】:【畫鬼容易畫人難】釋義:鬼容易畫,人難畫。鬼本來不存在,畫鬼無所謂像不像,所以容易畫;人則不容易畫得像,所以難畫。例句:羅聘笑道:“先生過獎了,俗話說‘畫鬼容易畫人難’,我畫鬼不過信手涂來!”
【第59句】:【 東倒吃豬頭,西倒吃羊頭】兩方面均有利。成語:左右逢 源。劉云若《舊巷斜陽》:“玉珍這主意,可謂東倒吃豬頭,西 倒吃羊頭,兩不落空。”
【第60句】:【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釋義:譏諷人說大話吹牛皮,狂妄不自量。“哈欠”又作“呵欠”。例句:“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啊!這不是大手大腳是什么?”朱師傅嚴肅地說,“那墊鐵,每塊像飯盒子那么大,從別處動動腦子,也保準能湊齊。”
【第61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諺)記憶力再強,也不如用筆把事記下來可靠。指筆記勝過記憶。 也作好記性當不得爛筆頭。 好腦瓜子不如爛筆頭子。
【第62句】:六月的暴雨——陣兒
【第63句】:【知情者不怪人,怪人者不知情】(諺)情:實情。知道了實情,就不會責怪對方;怪罪對方,往往是不知道實情。指對人的責怪,往往出于不知情。
【第64句】:【斬草不除根,萌芽依舊發】(諺)鏟草如果不連根除掉,來春草根發芽,又會長出野草。比喻除惡若不徹底,后患無窮。 也作斬草不除根,逢春又發芽。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第65句】:【打油的錢不買醋】(諺)原指錢款專用。比喻做事應該專一。
【第66句】:兒子成親父做壽——好事成雙
【第67句】:【傷元氣】(慣)元氣:維持人體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質和能力。比喻人或國家、組織的生命力受到損害。
【第68句】:岸上的螺螄——有嘴難開
【第69句】:【開天窗】(慣)1比喻利用職權克扣錢財。2比喻抽去已排好的文章,使報紙的版面上留下成塊的空白。
【第70句】:【世博會】2010年,上海成功舉辦了世博會,創下了世博會參展國家最多、參觀人數最多等多項第一,七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中國第一次舉辦世博會,中國人民百年來的心愿終于實現了,證明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那么,世博會是怎么起源的呢?世博會的起源,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也有一個明顯的標志,即正式舉辦的開端。世博會的功能在于交流。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住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開展交易活動。后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到了1851年,在英國首都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行了全世界第一屆萬國工業博覽會,展期是1851年5月舊至10月1舊,主要內容是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借此博覽會,英國也展現了工業革命后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自此,世博會在世界范圍內申請舉辦。先后在紐約、巴黎、倫敦、維也納等幾十個國家的城市舉辦,主要是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輪流舉辦。一百年后,中國終于申辦成功,這也是在發展中國家首次舉辦,受到世人矚目。
【第71句】:口含鹽巴望天河——遠水不解近渴
【第72句】:【七月的荷花,一時鮮】釋義:比喻新鮮一時,不長久。例句:開春我就說:“供銷社是七月的荷花,一時鮮。”當時大家不信,現在該明白了,墻上畫馬不能騎,紙上畫餅不充饑,訂了供銷合同,也成廢紙。
【第73句】:珠穆朗瑪峰——獨高天下
【第74句】:中午忽然下起雨來,可是下了一會兒就不下了。爸爸說:“真是亮一亮,下一丈;人怕猛一窮,天怕猛一晴。”(河南·濮陽)
【第75句】:【離城四十里見蜜蜂兒拉屎,出門交獺象絆了一交——覷遠不覷近】(歇)覷:看,瞧。本指能看見遠處,卻看不見近處;轉指關照關系疏遠的人,而不關照關系親近的人。
【第76句】:背后掛鏡子——照見別人照不見自己
【第77句】:【 火要空心,人要忠心】謂人要忠厚、誠實。巴金《我的幾個 先生》:“他活著也只是痛苦地捱日子。但是他并不憎恨社 會,他還保持著一個堅定的信仰:忠實地生活。用他自己的 話來說:火要空心,人要忠心。”
【第78句】:【 蝎子尾巴,有毒】也不多指危害有限,不可怕。柳青《創業 史》:“那白占魁再過二十年還是個普通社員。蝎子的尾巴, 有點毒水,也不多!”
【第79句】:【棗核解板兒——能有幾鋸】(歇)解板兒:用鋸子鋸開。棗核很小,把棗鋸開,根本用不了幾鋸。 鋸:諧“句”。指沒有多少話語或唱詞。
【第80句】:【槍桿子朝里打】(慣)指打擊、傷害自己人。
【第81句】:高梁稈拴騾子——拉倒
【第82句】:【翻臉不認人】(慣)形容態度突然改變,不講一點兒情義或情面。 也作“翻臉不認親”。
【第83句】:會計辭職——不管賬
【第84句】:妹妹吃飯時,常是碗里留飯根,吃饃剩饃頭。奶奶心疼地說:“一塊饃,半碗飯,都是農民的血汗換。萬萬不能隨意亂扔啊!”(河南·鹿邑)
【第85句】:有人做事只圖自己方便,卻給別人帶來麻煩,叔叔說這些人是“側著身子放屁——只顧自己順氣兒”。(陜西·子洲)
【第86句】:【 躺在功勞簿上】自恃有功,不再進步。《人民日報》(1984, 12,11):“他的教訓啟示人們: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睡大覺 是很危險的。”
【第87句】:【暗中使絆子】表面客氣,暗地里刁難。《人民日報》 (1981,10,13):“這種暗中使絆子的作法,特別使人惱火。 因為他刁難你,卡你的脖子,是打著公事公辦的招牌,講著 堂堂皇皇的理由下手的。”
【第88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意為人和物均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揚長避短才是正理。此俗語源出《楚辭·卜居》,屈原忠而見疑,求問龜卜,詹尹回答說:“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龜策誠不能知此事。”意思是說,作為標準的尺寸,有時不能用作標準,用以比喻龜卜雖是替人決疑的,但有時不能決疑。司馬遷在《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曾引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另一番新意,用以比喻白起、王翦兩人之智略各有長短,批評兩人替秦國打下了天下,卻不能替秦國守天下。白起、王翦都是蓋世無雙的名將,本可為萬人景仰的英雄,但白起暴虐,坑殺趙四十萬長平軍,不免橫死;王翦不諫秦始皇行仁義,其孫受殃。這樣,兩人的短處,使他們不能成為人們的楷模,不免使人惋惜。司馬遷用“尺短寸長”來評論,表現了他反暴政的思想。后世從司馬遷的評論中得到啟發,運用“尺短寸長”這一俗語,則泛指人和物均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世上沒有完人,揚長避短,發揮人的最大潛能。
【第89句】:狼吃東郭先生——恩將仇報
【第90句】:【輕傷不下火線】受傷不休息,堅持工作。李存葆《山中那 十九座墳塋》:“近幾天來,指導員連續表揚他,號召全連向 他學習,輕傷不下火線。”
【第91句】:柏油馬路賽摩托——你追我趕
【第92句】:寧練筋長一寸,不練肉厚一分。
【第93句】:【有百害而無一利】極言有害無利。反義說:有百利而無 一弊。郭沫若《洪波曲》:“他們認為政治部應該不用女職 員,以為用女職員有百害而無一利。”
【第94句】:【五湖四海都行船】釋義:比喻哪里都可以去,在哪里都有行動的自由。例句:“你剛才說得好,五湖四海都行船,咱們各走陽關道,你憑啥仗勢欺人?
【第95句】:【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謂新陳代謝是普遍規律,無須留戀 舊的。類似的:腐肉不去,新肉不長。臺灣梁實秋《雅舍小 品四集》:“要教導父母,莫要心疼,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第96句】:【 和尚寺對著尼姑庵,沒事也得有事】所處環境容易引起人 懷疑,說閑話,容易產生麻煩。寺、事諧音。韓志君 等《古船·女人和網》:“你想小庚那人小心眼兒,這個飯店又 只有你跟棗花。大栓呀,你聽大嫂一句話:和尚對尼姑庵 兒,沒事兒也得有事兒!”
【第97句】:【 說謊不瞞當鄉人】說謊有人知道底細。明代《西游記》: “哥啊,常言道:說謊不瞞當鄉人。就來弄虛頭,搗鬼!怎么 說降了妖精,就抬轎來送師父,卻又來叫戰,何也?”
【第98句】:【皇帝不使病人】(諺)皇帝也不派遣有病的人去公干。指病人休養治療,是任何人不得干涉的。
【第99句】:高梁稈挑水——擔當不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