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求一份退休感言范文
日梭,時光飛馳,人生如夢,六十個年頭覺自己竟到了退年紀,一個花甲的。
不久前,我敬佩的一些老領導、老同事、熟識的同志聽說我要退休了。
都發自由衷的感慨:時間過真快,不想當年的小謝“娃娃家”也退休了,我們能不老嗎
自然規律真是任何人都無法抗拒。
退休,這是新老交替、社會繼替之必然。
有退就有進,老同志退下去,年輕同志迎上來,從這個意義上說,退是為了進、支持進。
是機關肌體里一分子的新陳代謝,自然而又必然,是更新、是發展。
但是,對我個人整個人生來說卻是一個重大“轉折點”、“分水嶺”。
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是宣告我的人生“三階段”的主要階段(工作階段)的結束。
我慶幸自己退休時逢建設和諧社會,時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全新理念的科學發展年代,內心感到無比的欣慰! 在即將退休給我的工作階段畫句號的日子里,自己腦際的記憶在一頁頁的翻動中一幕幕展現,似乎亦在眼前。
曾記否
日常繁忙而理所當然的本職工作;曾記否
工作中多少回開會、寫材料、出文件、出差、調研、接受培訓、加班等的勞頓;曾記否
多少個看似平常,實際上也是在不斷學習思索、進步提高的日日夜夜……。
難忘懷:初參加工作來到地區革委會生產指揮部機關,機關那時的工作環境、條件那里能與如今相比
但是,盡管如此,許多德高望重的老首長、軍代表,中、老年德才兼備、學識卓著的前輩、同事們,不以其有豐富的、身經百戰的資歷和實踐工作經驗而自居。
他們的那種兢兢業業、不計得失、埋頭苦干、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藹待人、可親可愛的面容、身影,始終銘刻在我的腦海中。
機關里許許多多老同志的敬業精神、表率作用、人格魅力,影響、鞭策著我不敢懈怠,不愿平庸。
學著盡職盡責地、努力盡力地多做、做好工作。
就這樣起始,一步步走來,至今還仍然歷歷在目…… 。
難忘懷:40年來從“文革時期”的地區革委會生產指揮部,到行署、市政府。
行政機構、部門名稱曾有過多次變更。
我在這個大院,前院轉到后院,破平房搬到好一些平房、后院又回到前院,平房搬到樓房,僅辦公室就搬過八次(家)。
難忘懷:近40年中除了機關正常工作外,我曾以地區工作團、隊、組工作隊員的身份,跟隨老領導老同志到過武威所有縣、旗、區的部分農村基層社隊、工廠、農場、兵團團場、企業做過“中心工作”。
累計時間約四年余,多了幾分基層工作的經歷和人生的礪練。
難忘懷:我慶幸我與勞動部門、勞動工作有著不了的情緣。
在勞動部門我伴隨過八屆領導班底。
我清楚、我自豪、我敢言在勞動系統像我這樣一直在這一個部門一個單位,自始至終近40年堅守在這一條“戰壕”,一輩子的“老勞動”,在全省勞動系統都是屈指可數的
在這即將退休之際,我誠懇想說特別要說:我感謝我的命運中遇到的“好人”----時任地區革委會生產指揮部的領導,是他們從武威一中學校憑成績憑表現推薦的6名同學中,唯獨挑選了我一個人到機關來工作。
我幸運的遇上了“風純氣正”那個年月。
我懷念那個時代根本不知、不會“走后門”、耍弄“權術”的地區機關領導及干部的品行、作風……。
我感謝組織對我的教育培養,使我從當初來到機關的躊躇適應階段,到實踐中不斷學習,全身心地投入,能夠完成組織上交給自己的工作任務,同時自己思想和工作能力也相應隨之逐步進步和提高。
在為國家做事,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中得以鍛煉,由學生成長為一名稱職的公務員。
新老同志、同事能相聚在一個單位,共同在一起工作是人生的一種緣分
就是這個“緣分”使我與我們勞動部門的許多好領導、好同事們走到了一起,心情舒暢的工作在一起。
與同事們一起工作的日子里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我得到了大家許多幫助和關照,風雨同舟、同舟共濟……。
如今我算是走完了我的工作階段之路程。
雖然有稚拙的腳印,但大都是踏實的,沒有留下碌碌無為的悔恨。
我自勉沒有借酒澆愁,混天聊日,起碼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當然人無完人,與同事多年一起工作共事之中,不免也曾有過失誤、不快和齟齬,只能是“多年功過化煙塵”了。
我很羨慕我的同事,特別是年輕的朋友們,你們趕上了一個好的時代。
面對世界,我們的祖國日益強盛、地位不斷得以提升應引以為自豪。
現在機關工作的環境,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斷發展完善將如日中天。
能為這樣蓬勃發展的勞動事業多做工作、灑汗水、付心血,那應該是你們的驕傲和幸福。
期待著我的同事、年輕的朋友們在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不斷健進,期待著你們年復一年在各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沉舟側畔千帆過,老樹前頭萬木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愛花”。
我覺得這詩句確實道出了我現時的心情。
我20歲參加工作,在機關一干竟然40年過去了。
回想起來真是“彈指一揮間”。
隨著歲月的流逝,年歲的增長,進入老年是自然客觀之規律,任何人總歸會老的,總是要退的。
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退讓沙灘上。
我覺得自己像一名凱旋歸鄉的戰士,有幾分榮耀感。
退休了,作為一名黨員職責還沒到盡頭,還有黨員的責任和義務。
我會繼續做自己力所能及、所心所愿的碎事,在夕陽中繼續走好人生之路。
“莫春者,風乎舞雩,詠而歸”,代表了我離開工作崗位、工作單位的心愿。
退休生活已經開始,但我心不老,情未消。
愿這心、這情,伴隨我一同前行,在以后的路途上灑下更多的快樂和愉悅。
知足常樂、笑口常開、與人為善、助人為樂、胸懷開闊、順其自然。
是我給自己訂的退休人生的“理念”和《座右銘》。
退休感言 - 康丹霖
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男職工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因工致殘,經醫院證明(工人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按月享受傷殘津貼;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用文言文寫的退休感言
個人廉潔自律心得體會(一) 身為一名稅收執法者,稅官難免被許多用心良苦者備加“關注”,因此時常會受到各種各樣的“禮遇”:有敬送禮金的、有恭請赴宴的、有精心關照的、有曲意奉承的、還有鞍前馬后“辛苦效力”的……如果我們的稅官不懂得說“不”,對所有“禮遇”都不便說“不”、不忍說“不”、不敢說“不”或舍不得說“不”,那么稅官心中那臺用“公正”鑄就的天平就很可能會傾斜,那么稅官肩上那枚莊嚴而神圣的金色稅徽就會漸漸褪去原有的光芒。
因此,稅官應該學會說“不”,學會在人情、權勢的干擾面前推辭,學會在金錢、美色的誘惑面前推辭。
說“不”做起來也許并不容易,面對干擾與誘惑,有許多的稅務人員就缺乏說“不”的勇氣和說“不”的藝術,更有甚者樂于此道而不愿說“不”。
有些人不愿推辭“物質利益”,整日里象廟中的“佛爺”一樣,安然自得、泰然自若地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香火供奉”,無論吃穿用度皆來者不拒、統統“笑納”,可謂“大肚能容”;還有的人不愿推辭“口腹之欲”和“精神享受”,有請必到,有宴必赴,廣交朋友,忙于應酬,終日沉迷于“燈紅酒綠”之中、沉醉于繁華喧鬧之地。
學會說“不”,必須首先樹立起一種精神信仰。
稅務工作是一項公正崇高的事業,為了保持公正的稅務形象,為了堅持稅收的公正原則,稅官必須平心靜氣,清心寡欲,淡泊明志,廉潔自律,這樣才能在經濟大潮中耐得住寂寞,不為燈紅酒綠所動,不為花花世界所迷,把各種干擾和誘惑擋在心靈之外()。
學會說“不”,必須加強法紀觀念。
稅官必須在思想意識中設立“隔離帶”,把人情、權勢、金錢、美色隔開,學會內斂,婉拒誘惑,行動上始終遠離法紀“高壓線”,嚴格地自我約束八小時之外的活動,對一切可能影響稅務干部形象的交往都要堅決拒絕。
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依法收稅,依率計征,公正執法,為國聚財。
在部隊退休
以下很清楚了,希望對你有用~ 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軍隊干部退休的暫行規定 2008-12-23 根據軍隊建設的需要,每年將有一定數量的干部要退出現役作退休安置。
這些干部,在長期革命斗爭中,英勇作戰,努力工作,對革命戰爭勝利和軍隊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妥善安置軍隊退休干部,是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懷和愛護,也是各級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
為了安置好軍隊退休干部,特作如下規定。
第一條 軍隊的現役干部,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或因戰、因公致殘,積勞成疾,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可辦理退休。
已達上述年齡的專業技術干部以及其他干部,因工作需要,身體又能堅持正常工作的,退休時間可以適當推遲。
第二條 干部退休后,按下列標準發給生活費 (一)因年老、積勞成疾退休的干部: 抗日戰爭時期入伍的(含參加地方革命工作時間,下同),發給本人原工資(按照安置地區軍隊同職級干部的月工資額計算,下同)的百分之九十五。
解放戰爭時期入伍的,發給本人原工資的百分之九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入伍的,軍齡(含參加地方革命工作年限,下同)滿三十年以上的,發給本人原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五;軍齡滿二十年不滿三十年的,發給本人原工資的百分之八十;軍齡滿十五年不滿二十年的,發給本人原工資的百分之七十五;軍齡滿十年不滿十五年的,發給本人原工資的百分之七十;軍齡不滿十年的,發給本人原工資的百分之六十五。
(二)因戰、因公負傷致殘者因患二、三期矽肺病而基本喪失工作能力退休的干部,發給本人原工資的百分之九十五。
生活不能自理、飲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每月發給護理費。
護理費標準不得超過當地一般機械行業二級工的標準工資。
第三條 對具備下列條件的干部,可酌情提高其退休生活費。
(一)榮獲軍以上單位授予英雄、模范稱號的,榮立一等功、特等功或相當獎勵的,提高百分之十五;榮立二等功、大功或相當獎勵的,提高百分之十;榮立三等功或相當獎勵的,提高百分之五。
符合本項中兩個條件以上的,按其中最高的一項標準發給。
(二)在高原缺氧、特別艱苦的邊防、海島等地區連續工作十年以上的,提高百分之五;連續工作十五年以上的,提高百分之十;連續工作二十年以上的,提高百分之十五。
(一)、(二)兩項同時具備的,提高部分可合并計算,但提高的結果,其總的退休生活費不得超過本人的原工資。
需要提高退休生活費的具體數額,由批準其退休的單位確定。
第四條 干部經批準退休后,由軍以上政治機關填發退休干部證明書和介紹信,并將干部個人檔案材料轉至退休安置地區的民政部門。
退休干部證明書所填項目在退休后的變動,由安置地區的民政部門負責填寫。
退休干部的交接工作,由軍以上單位派人到安置地區的省、市、自治區民政部門辦理。
第五條 退休干部的安置要從實際出發,有的可以就地安置,有的可以回本人或配偶原籍安置,有的可以到配偶、子女、父母居住地區安置。
從外地到北京、上海、天津安置的要從嚴掌握。
自愿回農村安置的給予鼓勵。
第六條 退休干部的住房,經費和建筑材料由國家計委負責解決。
退休干部的職級和安置地點(縣、市),由軍隊各大單位每年六月底以前上報總政治部,經民政部和總政治部報國務院批準后納入國家計劃,由國家計委向有關省、市、自治區下達建房任務。
各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根據國家計委下達的建房任務,由建委承擔建房,也可按當年下達的建房數量,先調撥相等數量的住房,給接收安置的軍隊退休干部居住。
軍隊退休干部的住房,由當地民政部門負責分配,房管部門負責管理和維修。
回農村安置的,可參照當地縣、市軍隊退體干部的建房標準將建房費交給本人,由所在縣、市人民政府、公社、生產大隊幫助建房或買房,節約歸已,產權歸已。
退休干部的家具,由軍隊按規定標準發給家具費。
需要地方供應購置家具的,安置地區商業部門負責照顧解決。
第七條 易地安置的退休干部,其配偶、未成年的和待業的子女,可隨同前往;易地后身邊無子女照顧的,可準許調一個已工作的子女隨遷。
有工作的配偶、子女,隨遷后由安置地區的人事或勞動部門負責分配。
退休干部和家屬的戶口,由安置地區民政部門開具證明,公安部門辦理落戶手續。
家屬原為市鎮戶口的,包括隨退休干部到農村安置的,隨遷后不改變,仍吃商品糧,一切都按當地市鎮戶口辦理。
第八條 退休干部離隊安置時,由軍隊一次發給相當于本人六個月工資的安家補助費。
到農村安置的,一次發給相當于本人八個月工資的安家補助費。
退休干部交地方安置時,由原單位按軍隊供應標準發給六個月的全國通用糧票。
從第七個月起,由地方按當地標準供應。
第九條 退休干部和隨遷的家屬,前往居住地點途中所需的車船費、旅館費、行李托運費和伙食補助費,由原單位按照軍隊現行標準發給。
第十條 退休干部離隊安置時,當月的工資由原單位發給,從下個月起,由安置地區民政部門發給退休生活費。
退休當年的生活費,由軍隊一次撥給安置地區的民政部門,從下一年起,其退休生活費,由安置地區的民政部門列入預算并按月發給。
殘廢金由安置地區民政部門按規定標準發給。
第十一條 退休干部的生活供應標準、公費醫療等與當地相當職級的國家機關干部相同。
取暖補貼費、糧價補貼、副食品價格補貼及其它補貼等,由民政部門按照居住地區規定標準發給。
福利費按照當地在職干部的標準提取,由民政部門掌握,以解決軍隊退休干部的生活困難問題。
第十二條 退休干部去世后,當月的退休生活費照發,從下個月起停發退休生活費。
其喪事處理,喪葬補助費,一次撫恤費和供養直系親屬生活補助費等,由當地民政部門按國家機關相當職級干部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軍隊退休干部的退休生活費、困難補助費和各種補貼費以及退休干部去世后的遺屬生活補助費等,由安置地區的民政部門向同級財政部門編造預算列支。
第十四條 各級民政部門,在黨委領導下,認真做好軍隊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
按照規定閱讀文件、聽報告。
要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和物質、文化生活。
要及時研究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鼓勵他們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
總結交流工作經驗,宣揚退休干部中的好人好事。
對資歷較深,貢獻較大,有一定影響的退休干部,可由組織、人事部門安排他們擔任榮譽職務。
第十五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月起執行。
本規定公布前已交政府安置的軍隊退休干部,退休生活費標準低于本規定第二條規定的,由所在地區民政部門改按本規定第二條規定的標準,從一九七八年六月起補發其差額部分;符合離職休養條件的,由當地組織、人事部門和民政部門按照《國務院關于老干部離職休養的暫行規定》改為離職休養。
第十六條 本規定的實施細則,由民政部、總政治部制定。
本規定的貫徹執行中,遇有特殊問題,由民政部、總政治部共同商量處理。
贊美一位退休人無私奉獻的文章
在茫茫的人生道路上,或喜或悲,早成往事,但關鍵在于一顆心。
心,或許人們早已忘記了他們的心,因為他們的心早已麻木。
但我曾經見過這樣的一個人,他擁有一顆熾熱的心,一顆無私奉獻的心。
天還是蒙蒙亮的,太陽公公還在沉睡,可我卻毫無睡意。
拉開窗簾,漫無目的地看著空蕩蕩的街道。
這時的街道好安靜,似乎連嘆氣聲也能聽見。
一個人影漸漸走近,手中拿著一把掃把,仔細地清掃著馬路的每個角落,一陣風卷起煙塵,使人睜不開眼睛。
雖然他留給我的僅僅只是一個背影,但透過他的背影我看到了一顆美麗的心,一顆無私奉獻的心。
他從未讓人們看見他的辛苦與汗水,只留給人們一片干凈的天地,一個美麗的世界。
他的功勞,我們從未注意,亦或是早已習慣。
但從現在起,我希望每個人都能記住,沒有什么事是理所當然地為你而存在的。
理所當然地感謝,才是唯一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理所當然。
太陽漸漸升起,那個身影也漸漸地消失在馬路的盡頭不留痕跡……